新教科四年级科学上册一至四单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11992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科四年级科学上册一至四单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教科四年级科学上册一至四单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教科四年级科学上册一至四单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教科四年级科学上册一至四单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教科四年级科学上册一至四单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教科四年级科学上册一至四单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四年级科学上册一至四单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教科四年级科学上册一至四单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一、天气 1、天气是指我们,在某个时间的。天气总是在,它影响着我们的,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 3、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 4、气温是指或,每天应选择时间来测量气温。通常情况下,一天中的气温最高。 5、风向是指风的方向。 6、风向可以用来测量。风向标的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风。 7、我们可以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 8、风的速度是以来计算的。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个等级。简化的风速为3

2、个等级。 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等。 10、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是小雨,1025毫米是,2550毫米是,50100毫米是,100200毫米是,大于200毫米是。 11、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或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通常是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是由微小的组成。卷云只有在的高空才能形成。 1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

3、四分之一是,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云量超过四分之三就是阴天。 13、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蚂蚁要下雨时会搬家。 14、空气质量预报分为5级;舒适度指数预报分为7级;紫外线强度分为5级。 15、什么是天气?天气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16、请你画出几种天气符号. 17、一天中最高气温是下午两点左右,一天最低气温是日出前后 18、科学家把风速分为几个等级,我们把风简化为几个等级?答: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作13个等级;我们把风速简化为三个等级:无风、微风、大风。 19、什么是风向?风向是

4、风吹来的方向 20、测量风速的仪器是风速仪。 21、雨量筒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22、云可以分为几种,云是什么?答:气象学家把云分为:积云、层云、卷云三种,云可以看作天上的雾。 实验题: 一、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和制作过程: 制作材料:吸管1根、小刀1把、剪子1把、硬纸板1块、大头针1个、带橡皮的铅笔1只。 制作过程: 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的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3、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 4、确定方向后观察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向。 二、制作雨量器

5、 1、找一个直通透明的杯子,杯子的高度在15厘米以上; 2、以毫米为单位,利用刻度尺在纸条上画好刻度,纸条的长度略小于直筒杯子的高度; 1 3、取一段长于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平放在桌子上,胶面朝上,将纸条画有刻度的一面朝下粘在胶带中间; 4、一个同学手持杯子,另一个同学把粘在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竖直粘到杯子的外侧面,要使刻度的底部正好和杯子内侧底部对齐; 5、用粘贴刻度纸的条的方法把小组的名字粘贴在杯子的背面。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第二单元“溶解”知识要点 1、不能用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过滤的过程: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放入漏斗中。让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内壁。 过滤时

6、倒入液体时,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3、溶解:指物质、分散在水中,不会,也不能用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4、高锰酸钾是紫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和,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来取。高锰酸钾投入水中时:会像小蝌蚪一样出现紫色的尾巴,然后慢慢沉入水底,一点点的向水中扩散。搅拌后:高锰酸钾均匀的溶解在水中,不能看到它的颗粒。 5、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说明食用油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这说明。 6、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一些气体溶解于水 7、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之外,还能少量的溶解、等气体。水中的动物

7、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进行呼吸的。 8、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有关。水果糖在水中快速溶解的方法:搅拌加热或者用热水碾碎。 9、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或溶解的。 10、水能溶解、,溶解少量气体是。 11、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的,如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克食盐。 12、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或的方法进行分离。 1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个部分,的温度最高,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进行加热。 14、浓盐水的底部有未溶解的食盐,可以用的方法让它溶解。 15、食盐溶解于水的过程是一个的过程。气体溶解于水也是一个的过程。 16、酒精灯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点燃酒精灯时一定

8、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用完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17、酒精灯中的究竟万一洒出后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或扑灭。 18、青少年应该饮用的水是。 19、 怎样判断物质是否在水中溶解了? 答:观察是否有沉淀,有就没溶解 是否能过滤出来,如果能,就是没有溶解。 20、 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中,只有食盐和高锰酸钾可以溶解于水。 21、 胶水能溶解于水,洗发液也是可以溶解于水的,只是后者需要玻璃棒充分搅拌才能溶解。 22、 醋和酒精可以溶解于水,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 23、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9、。水中还能溶解少量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24、 怎样加速溶解?把要溶解的物质压碎变小 可以加热或者用热水 用搅拌的方法。 25、 一杯水不能无限的溶解食盐。 26、 食盐不能随着盐水的蒸发而蒸发掉。 27、 我们可以用蒸发方法,把食盐从盐水里分离出来,分离出食盐.海盐是把海水引进盐田,利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 28、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胶水、方糖、洗发水、醋、酒精、油. -能溶解的有:食盐、高锰酸钾、方糖、洗发水、醋、酒精和胶水 29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2 2-1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

10、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2-1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量筒、天平、小匙、搅拌棒、食盐、记录单。 研究方法:1.用量筒取100毫升的水倒入杯中。2、用天平把食盐分成两克一份。3、把第一份食盐用小匙投入水中,并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使食盐完全溶解。然后再按照这样的方法投入第二份、第三份、第四份直到加入的食盐不能再溶解为止。4、统计一共溶解了多少克食盐,并填写记录单。 实验结论是:100毫升水能溶解大约36克食盐. 实验二:描述实验过程 食盐在热水与冷水中溶解的快慢一样吗?不一样。 要想证明对这个问题的猜想,你选用的实验材料是:热水、冷水各一杯、两份同样多的食盐 在

11、这个对比实验中只有 冷水、热水 一对条件是不一样的。 实验过程:取相同多的热水和冷水各一杯,将两份同样多的食盐同时放入水中。 实验想象:放入热水中的食盐溶解快,放入冷水中的食盐溶解慢。 实验结论:食盐在热水中溶解的快。 这个结论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是:用热水冲感冒冲剂比用冷水冲溶解快。 实验三:除了利用搅拌、加温外,还有可以加快水果糖溶解的方法。请根据下面的提示结合你做过的一种实验描述一下。 实验材料:水果糖2块、杯子两个、水、锤子1把 实验过程:把一块水果糖用锤子碾碎,将碾碎的水果糖和另外一块水果糖分别同时放到盛有水的杯子中。 实验现象:碾碎的水果糖放进水中就开始融化了,溶解比较快;整块的水果

12、糖则融化得很慢。 实验结论:碾碎可以使水果糖的溶解加快。 实验四:回忆课上做过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实验,完成: 面粉 沙 食盐 高锰酸钾 能否看见颗粒 能 能 不能 不能 分布是否均匀 否 否 是 是 是否有沉淀出现 是 是 否 否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能 能 不能 不能 是溶解还是没有溶解 没有溶解 没有溶解 溶解 溶解 根据以上实验,总结什么情况下物质才溶解: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实验五:“胶水、醋、酒精、和食用油能在水中溶解吗”实验你是怎样完成的? 你的预测:我认为胶水、醋和酒精能在水中溶解,食用油不能溶解。

13、实验过程: 分别在试管中加入10至15毫升水。分别往试管中加入1至2毫升醋、酒精和食用油。充分振荡后,静置一会儿。 液体之间的溶解记录表 溶解过程 胶 水 醋 酒 精 食 用 油 怎样进入到水中 先沉入水底并蜷缩在底部 直接与水混合 直接与水混合 浮在水面上 在水中怎样扩散 缓慢扩散 扩散较快 扩散较快 不扩散 是否溶解 溶解 溶解 溶解 不溶解 实验结论:胶水、醋、酒精在水中能够溶解,食用油不能在水中溶解。 3 往食用油中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的洗涤剂,震荡后。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第三单元声音知识点 1、音叉是一种仪器,用来和。音叉上有和,字母代表的是,数字代表的是。 2、一个物体在的作用下

14、,不断做,这种运动称为。 3、声音是由物体而产生的。 4、声音的可以用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5、声音的可以用来描述,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物体振动的越,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6、声音以的形式传播,当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7、声音能在、中传播。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8、耳朵由三部分组成。耳廓的作用是。耳廓的作用, 耳道的作用, 鼓膜的作用, 听觉神经的作用。声音大时,鼓膜振动得快,声音小时,鼓膜振动的慢。鼓膜很薄,如果外界声音特别大时,会使鼓膜穿孔. 9、的声音

15、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或。 10、描述人感受声音的过程: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震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引起鼓膜振动。耳朵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11、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地方法:用手捂住发声罐、用纸包住发声罐。 12、人们生活中减少噪音的方法:安装双层玻璃、安装汽车消声器。 14、应用题: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的紧,声音就,拉得松,声音就;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就,轻轻拨,声音就。 14、什

16、么是振动物体?答: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的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振动物体。 15、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16、怎样描述声音的强弱?声间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 17、怎样描述音高?答: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高的单位是赫兹它表示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 18、伸出桌面的尺子的长度越长声音就越低。 19、声音是怎样进行传播的?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体物体产生振动,声

17、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20、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答: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的周围空气发生的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导致听觉神经的移动,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21、怎样避免听力受到伤害?答: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22、在古代战场上,没有现代一些设备,想早点知道大批敌军来临,你有什么办法?你的科学依据是什么?答:可以把耳朵贴在地上,听一听有没有从远处传

18、来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判断了,根据的是声音可以在不同物体中传播,所以也可以在大地里传播。 2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 24、如果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抽掉,里面就成了 真空 .由于缺少声音传播所需要的 物质,所以听不到声音. 25、在月球上,没有 空气 ,即没有传播振动的 物质 ,宇航员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使用 无线电 设备. 26. 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时,回引起水的 振动 ,这说明 振动 是可以传播 . 27. 从听诊器中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空气 和 橡胶管 传播的. 28. 正在游泳的人引起水的 振动 而发声,这主要是因为 水 能传播声音. 4 29. 声音能在 固体,

19、液体 , 气体中传播.不能在 真空 中传播. 30.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 340 米, 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 1450 米.声音在铁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 5000 米 31、用相同的力敲打盛水的玻璃杯子的杯口,水越满,听到的声音越。 试验一:以小组为单位,探索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发出的音高的变化: 我制定的研究方案: 、先进行预测。随着尺子伸出桌面部分长度的变化,音高可能会怎样变化。 、再进行实验。实验前需要确定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比如8厘米、12厘米、16厘米、20厘米等;再按照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变化顺序依次进行试验。能够听到四种不同的音高:高、较高、较低、低。 、

20、记录看到的、听到的内容。 振动尺子我听到的看到的观察记录表 我的预测 我听到的 我看到的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 音高的变化顺序 音高 振动的快慢 音高 振动快慢 8 高 快 高 快 12 较高 较快 较高 较快 音高的变化规律是: 由高到较高、较低、低。 16 较低 较慢 较低 较慢 20 低 慢 低 慢 实验结论:尺子伸出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四年级科学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知识点 1、人的身体的左右两部分是对称的。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 2、我们的身体了有一个支架,这就是,它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 3、与、协调工作,我们才能运动。 4、

21、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使进入血液,同时排出。 5、会增大我们的,获得更多的。 6、人的呼吸器官有、和等。 7、人体需要的氧气由吸入后进入,再由通过血管输送全身各个部位,同时收集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8、与,会让心脏更好的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9、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10、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 11、是食物消化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的作用是,舌头的作用是,唾液的作用是。 12、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我们的牙齿可分为、三类。 13、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表明牙齿在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细嚼慢咽是牙齿将食物充分的磨碎,这样

22、有利于食物在体内的消化。 14、可以防止。 1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 16、画的人体草图被称为第一张精确的人体画。 17、人体的骨骼具有、和的功能。 18、人每天应补充大约水。 19、台灯所用的蛇皮管类似的结构;天线的万向节相当于;门窗上的合页类似;起重机吊臂相当于,起重机液压动力相当于。 20、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的比较 气体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吸进身体的空气 78% 21% 0.03% 0.97% 呼出体外的气体 78% 16% 4% 2% 由此得出的结论:人呼吸时吸进去的只是,呼出来的是。 5 21、我们跳动起来为什么会心跳加快? 答:人体

23、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血液。所以心跳逐渐加快,以便输出更多的血液。 22、运动会使心脏强壮,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氧气,消化食物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生长提供养料。 23、心脏会疲劳吗?它需要休息吗? 答:会疲劳,需要休息,我们每天的睡眠就是为了让心脏更好的休息。 24、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心脏更加强健? 答:合理的休息,良好的睡眠,经常锻炼身体。 4-3填图:从上向下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 、 肺、横膈膜 等。 4-3为什么运动时呼吸会加快? 因为体运动的

24、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比平时多的气体。 4-3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一单元、判断题 1、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 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 3、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 4、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 5、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6、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 7、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8、当天空被云覆盖四分之一左右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多云。 9、在雨量器的容器中,水面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 对 ) 10、今天下了中雨,我

25、知道降水量在25-50毫米之间。 11、晴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 12、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13、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就是北风。 二单元、判断题 1、可溶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没有限度的。 2、溶解的速度只与物质本身有关,与其他条件无关。 3、酒精能在水中溶解,但水不能在酒精中溶解。4、空气不能在水中溶解。 5、我们通常利用酒精灯的内焰给物体加热。 6、两块肥皂同时放入装水的杯子中,放在热水中的溶解的快。 7、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分离出来。 8、在“搅拌是否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实验中,两个杯子中水可以不一样多。 9、在“比较水温对食盐溶解快

26、慢的影响”实验中,我们可以在其中的一个杯子中搅拌。 10、把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也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11、所有液体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12、酒精灯温度最高的是焰心部分。 13、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 14、石棉网的作用是让物体加热的更快。 15、肥皂粉、鸡精、面粉、白酒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16、一些液体不能溶解在水中,但可以溶解在其他液体中。 17、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大有小的。 18、为了过滤更多的液体,漏斗里的液体可以超过滤纸的边缘。 三单元、判断题 1耳朵可以长时间使用,所以也可以长时间使用耳塞听音乐 2噪声只会影响我们的听力,与身体健康没有多大关系。

27、 3、当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短,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6 4、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主要是靠空气传播的,但是固体、液体也是能传播声音的。 5、物体一般都能传播声音,它们传播声音的本领有所不同。 6、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不看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不振动。 7、嘈杂刺耳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8、被敲打后的音叉放在水里水花飞溅,是因为音叉在振动。 9、物体发出声音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10、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高。 11、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 12、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 四单元、判断题 1、身体工作时,需要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2、骨骼能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输送营养。 3、我们呼出来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 4、锻炼身体可以增大肺活量,增强心肌。 5、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回到心脏。 6、食物进入人体后,先后经过口腔、食管、胃、大肠、小肠。 10、食物中的养分是在胃中被吸收的。 12、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 14、消化食物时,不需要消耗氧气。 7 错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