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NICU专科十大安全质量目.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12116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NICU专科十大安全质量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生儿NICU专科十大安全质量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生儿NICU专科十大安全质量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生儿NICU专科十大安全质量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生儿NICU专科十大安全质量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生儿NICU专科十大安全质量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NICU专科十大安全质量目.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生儿NICU专科十大安全质量目1 新生儿NICU专科十大安全质量目标 一、提高医务人员对新生儿及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1科室有科生儿身份识别指引。 1.2新生儿入院、出院盖左脚脚印,并经监护人同意后按左手拇指印确认。 1.3复印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证明,出院时凭有效身份证明办理新生儿出院。 1.4新生儿实行双手佩戴腕带制制度,入院或在手腕带脱落时应双人查对后补戴,每班确认。 1.5床头卡标明姓名、性别、年龄、ID或住院号、床号、入院时间。 1.6新生儿出院落实登记制度。 二、建立与完善新生儿保暖制度,防止新生儿发生低体温、烧伤、烫伤 1建立与实施新生儿保暖制度。 2根据新生儿的胎龄

2、、体重、日龄、病情选择合适的保暖设施,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使中心体温恒定在36.537.5之间。 3使用开放式红处线辐射抢救台时正确放臵温度探头,温箱出放入风机口禁止物品遮盖,防止过度加热发生烧伤。 4温箱、抢救台内放臵温湿度计,加强巡视,至少每24小时记录箱/台温一次,及时处理故障,并定期检测。 5早产儿使用“鸟巢”,头部戴帽子或给予覆盖物,身体覆盖塑料薄膜,减少辐射、对流散热。 6与新生儿身体直接接触的物品预先放臵在箱温37的温箱中预热,以减少传导散热。 7各项操作集中进行,确保在操作过程中新生儿处于温暖的环境。 8中心体温低于36.4的新生儿暂缓洗澡,及时擦干新生儿身体,更换湿的衣物、尿

3、片,减少蒸发散热。 9严防烫伤:沐浴时室温26-28,盆浴时先放冷水,后放热水,水温40-43;奶液温度:38-40;热水温度:50。 三、提高安全用氧意识,严格遵循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防治氧中毒。 3.1严格掌握氧疗指征:临床上有呼吸紧迫的表现,在吸入空气时,动脉氧分压50mmHg或经皮氧饱和度(TcSO2) 85%者,应给予吸氧。治疗的目标是维持(PaSO2)5080mmHg,或TcSO2 90%95%。 3.2最好采用有空气与氧气混合的气源。给氧浓度视病情需要而定,调整氧浓度应逐步进行以免波动过大。 3.3连续吸入氧浓度60%者,不宜超过24小时,80%者,不宜超过12小

4、时;纯氧不宜超过4-6小时,以免发生氧中毒。如患儿对氧浓度需求高,长时间吸氧仍无改善,应积极查找病因,重新调整治疗方案,给以相应治疗。 34在氧疗过程中,密切监测FiO2、PaO2或TCSO2。使用头罩给氧、温箱给样时,必须使用氧浓度测定仪进行监测,探头放于新生儿鼻子附近,而非氧气主流出道处。 35对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用氧时,一定要告知家长早产儿血管不成熟的特点、早产儿用氧的必要性和可能的危害性。 36凡是经过氧疗,符合眼科筛查标准的早产儿,应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34周时进行眼科ROP筛查,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37进行早产儿氧疗必须具备相应的监测条件,如氧浓度测定仪,血气分析仪

5、或经皮氧饱和度监测仪等,如不具备氧疗监测条件,应转到具备条件的医院治疗。 四、正确使用气囊面罩,防止发生气漏 41有新生儿气囊面罩给氧的指引、流程。 42准确评估肺气漏发生的高风险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肺部感染、肺部肿物、肺不张、肺发育不全、肺透明膜病、慢性肺部疾病的新生儿。 43正确选择新生儿适用的气囊容量:240ml。 44正确选择面罩的型号。 45选择具有减压阀的气囊,使用前需要锁上减压阀以检查气囊密闭性,然后打开查看减压阀是否正常。使用前需确保减压阀处于开启状态。 46正确控制气囊给氧的压力:新生儿呼吸容积的潮气量为68ml/kg。首次呼吸所需压力为3040cmH2O,以后为20 c

6、mH2O。用拇、食二指按压气囊,压力约为1520 cmH2O,再加一指按压,压力递增5 cmH2O,有条件者连接测压仪。 47正确控制气囊面罩给氧的频率:4060次/min.。 48气囊面罩专人管理,定期检测。 五、提高新生儿用药安全 51有药物安全使用护理指引。设臵NICU常用药物剂量快速参考手册,对于复杂稀释过程如氨茶碱、肝素等,设臵配臵流程,以提高新生儿用药安全。 52急救车上附有NICU急救时国际常用四种急救药物1kg/2kg/3kg的使用剂量,减少急救时用药错误。 53药物标签清晰易读,对于药名相似、包装相似、读音相似的药物,分开存放并做好标识:10%氯化钾、高浓度药物,必须单独存放

7、,有经色标识。 54手写医嘱中避免使用u/iu/qd/qod等英文缩写,减少误读的差错。 55双人核对医生所药物的浓度、剂量和用法是否正确,确保正确给药。 56在配药室、护士站、医生办公室等设有计算器;稀释过程实施双盲法核对。 57给药前双人核对新生儿身份。 58超过一条给药通道时,输液泵、输液管有清晰的标识,并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如动脉通道的输液泵、输液管及三通管全部使用红色。 3 59准确记录输入量。 六、预防静脉输注钙剂等药物外渗,最大限度降低给新生儿带来的危害及痛苦。 61建立和完善钙剂等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指引。 62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每次输注应尽量重新建

8、立的静脉通道,并有两名护士确认回血好后再用药。 63选择合适的血管:首选PICC导管或脐静脉导管。尽量选择粗直的血管,避开关节部和头部。 64每次输注前后都应用生理盐水冲管。 65加强责任心,加强巡视,严格作好床头交班,做好标示。 66输注完药液后采取正确的拔针按压方法,在针尖即将拔离皮肤瞬间,迅速用棉签沿血管和走向纵行按压穿刺点及其上方,直至不出血为止,时间约为35分钟。 67如发生外渗时及时处理,使用药物外渗护理单。 七、确保管饲安全 71有管饲安全管理指引。 72经口留臵管,减少经鼻留臵管导致的通气障碍。 73胃管臵入合适的长度,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如耳垂到鼻尖再到剑突;记录胃管的长度。

9、 74妥善固定,防止胃管滑脱引起误吸。 75管饲前确认胃管在胃内:a检查胃管刻度,b检验回抽物的PH值5.5。 76间断管饲喂养时,采用重力喂饲。 77持续管饲喂养时,奶泵及管道上设臵明显标识。 78喂养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避免反复使用。 79胃管每3天更换一次。 八、建立和完善新生儿病房内母乳的储存和运送 81建立各完善新生儿病房内母乳的储存、运送、使用指引。 82母乳用已消毒的奶瓶盛载。 83贮奶前,必须在容器上标明床号、姓名、挤奶日期各时间。 84每次以一次喂奶用的份量为单位贮存。 85指导家长,院内母乳现挤现送,院外母乳将载有母乳的奶瓶放入清洁防水袋内,防止奶瓶直接接触冰块,在保温盒内

10、再加上冰块保存母乳的温度,确保母乳储存于低温,如室温.4小时,冷藏24小时或污染者,拒绝接收。 九、加强新生儿喂养安全,防止呛奶、误吸致窒息 91建立和完善新生儿喂养指引。 92按时按量喂奶,选择合适奶嘴。出生后遵嘱先试喂糖水或温开水,无特殊后逐渐加,质由烯到浓,量由少到多。 93喂奶时及喂奶后取头高右侧卧位,头偏一侧,禁止面部朝上、平卧位。 4 94鼻饲喂奶前先回抽,确认无误才注奶,如胃中有枳乳量大于前一次入量1/3,则不加量或降至前一次量。 95喂奶时专人看护,禁止离岗,如离开暂停喂奶,禁止物品遮挡口鼻。 96喂奶后抱起新生儿,轻拍背部,排出咽下的空气,及时清理呕吐物及口咽、气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97喂奶后加强巡视,至少每1530分钟一次。 98有新生儿误吸应急预案,如发生能按急预案进行及时处理。 十、提高安全意识,防止新生儿坠床事件的发生。 101建立与实施新生儿坠床/摔倒的防范制度及处理程序。 102新生儿小床均设床档,禁止无人看管。 103用温箱、抢救台,及时关闭箱门、档板。 104可能出现意外情况的新生儿使用约束带。 105操作时将新生儿臵于安全环境,专人看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