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用电规范.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12526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4.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用电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施工用电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施工用电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施工用电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施工用电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施工用电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用电规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施工用电规范施工临时用电工程安全常识 施工现场用电与一般工业或居民生活用电相比具有临时性、露天性、流动性和不可选择性的特点,有与一般工业用电或居民生活用电不同的规范。但是很多人在具体操作使用过程中,存在马虎、凑合、不按标准规范操作的现象。并有相当多的施工人员对电的特性不了解,对电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没有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不懂临时施工用电的规范。 触电造成的伤亡事故是建筑施工现场的多发事故之一,因此凡进入施工现场的每一个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用电工作,掌握必备的电气安全技术知识。 第一节 电气安全基本常识 一、基本原则 1、 建筑施工现场的电工、电焊工属于特种作业工种,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安全

2、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其他人员不得从事电气设备及电气线路的安装、维修和拆除。 2、 建筑施工现场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即具有专用保护零线、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五线制系统。 3、 建筑施工现场必须按“三级配电二级保护”设置。 4、 施工现场的用电设备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即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自己专用的开关箱,专用开关箱内必须设置独立的隔离开关和漏电保护器。 5、严禁在高压线下方搭设临建、堆放材料和进行施工作业;在高压线一侧作业时,必须保持至少6m的水平距离,达不到上述距离时,必须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6、在宿舍工棚、仓库、办公

3、室内严禁使用电饭煲、电水壶、电炉、电热杯等较大功率电器。如需使用,应由项目部安排专业电工在指定地点,安装可使用较高功率电器的电气线路和控制器。严禁使用不符合安全的电炉、电热棒等。 7、严禁在宿舍内乱拉乱接电源,非专职电工不准乱接或更换熔丝,不准以其他金属丝代替熔丝丝。 8、严禁在电线上凉衣服和挂其他东西等。 9、搬运较长的金属物体,如钢筋、钢管等材料时,应注意不要碰触到电线。 10、在临近输电线路的建筑物上作业时,不能随便往下扔金属类杂物;更不能触摸、拉动电线或电线接触钢丝和电杆的拉线。 11、移动金属梯子和操作平台时,要观察高处输电线路与移动物体的距离,确认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再进行作业。 1

4、2、在地面或楼面上运送材料时,不要踏在电线上;停放手推车、堆放钢模板、跳板、钢筋时不要压在电线上。 13、在移动有电源线的机械设备,如电焊机、水泵、小型木工机械等,必须先切断电源,不能带电搬动。 14、当发现电线坠地或设备漏电时,切不可随意跑动和触摸金属物体,并保持10m以上距离。 二、安全电压 1 安全电压是指50V以下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 安全电压是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50V以下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分为42V、36 V、24V、12V和6V五个等级,根据不同的作业条件,选用不同的安全电压等级。建筑施工现场常用的安全电压有12V、24V、36V。 2 特殊场所必须采用电压照明供电 以

5、下特殊场所必须采用安全电压照明供电: 室内灯具离地面低于2.4m,手持照明灯具,一般潮湿作业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应不大于36V。 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应不大于24V。 在特别潮湿的场所,锅炉或金属容器内,导电良好的地面使用手持照明灯具等,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三、电线的相色 1 正确识别电线的相色 电源线路可分工作相线、专用工作零线和专用保护零线。一般情况下,工作相线带电危险,专用工作零线和专用保护零线不带电。 2 相色规定 一般相线分为A、B、C三相,分别为黄色、绿色、红色;工作零线为黑色;专用保护零线为黄绿双色线。 严禁用黄绿双色、黑色、篮色线当相线,也严禁用黄

6、色、绿色、红色线作为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 四、插座的使用 正确使用与安装插座。 1、 插座分类 常用的插座分为单相双孔、单相三孔和三相三孔、三相四孔等。 2、 选用与安装接线 三孔插座应选用“品字形”结构,不应选用等边三角形排列的结构,因为后者容易发生三孔互换造成触电事故。 插座在电箱中安装时,必须首先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接地极与箱体一起作可靠的PE保护。 三孔或四孔插座的接地孔,必须置在顶部位置,不可倒置,两孔插座应水平并列安装,不准垂直并列安装。 插座接线要求:对于两孔插座,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相线;对于三孔插座,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相线,上孔接保护零线;对于四孔插座,上孔接保护零线,其他三孔

7、分别A、B、C三根相线。 五、“用电示警”标志 正确识别“用电示警”标志或标牌,不得随意靠近、随意损坏和挪动标牌。 使用 分类 颜色 使用场所 常用 电力标志 红色 配电房、发电机房、变压器等重要场所 高压 示警标志 字体为黑色,箭头和边框为红色 需高压示警场所 配电房 示警标志 字体为红色,边框为黑色 配电房或发电机房 维护检修 示警标志 底为红色、字为白色 维护检修时相关场所 其他用电 示警标志 箭头为红色、边框为黑色、字为红色或黑色 其他一般用电场所 进入施工现场的每个人都必须认真遵守用电管理规定,见到以上用电示警标志或标牌时,不得随意靠近,更不准随意损坏、挪动标牌。 第二节 施工用电安

8、全技术措施 一、电气线路的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现场电气线路全部采用“三相五线制”专用保护接零系统供电。 2、施工现场架空线采用绝缘铜线。 3、架空线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脚手架上。 4、导线与地面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导线与地面最小垂直距离:施工现场应不小于4m;机动车道应不小于6m;铁路轨道应不小于7.5m。 5、无法保证规定的电气安全距离,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如果由于在建工程位置限制而无法保证规定的电气安全距离,必须采取设置防护性遮拦、栅栏,悬挂警告标志牌等防护措施,发生高压线断线落地时,非检修人员要远离落地10m以外,以防跨步电压危害。 6、为了防止设备外壳带电发生触电事故,

9、设备应采用保护接零,并安装漏电保护器等措施。作业人员要经常检查保护零线联接是否牢固可靠,漏电保护器是否有效。 7、在电箱等用电危险地方,挂设安全警示牌。如“有电危险”、“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等。 二、照明用电的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现场临时照明用电的安全要求如下: 1、临时照明线路必须使用绝缘导线。 临时照明线路必须使用绝缘导线,户内临时线路的导线必须安装在离地2m以上支架上;户外临时线路必须安装在离地2.5m以上支架上,零星照明线不允许使用花线,一般应使用软电缆线。 2、建设工程的照明灯具宜采用拉线开关。 拉线开关距地面高度为23m,与出、入口的水平距离为0.150.2m。 3、严禁在床头设立开

10、关和插座。 4、电器、灯具的相线必须经过开关控制。 不得将相线直接引入灯具,也不允许以电气插头代替开关来分合电路,室外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室内灯具不得低于2.4m。 5、使用手持照明灯具应符合一定的要求: 电源电压不超过36V。 灯体与手柄应坚固,绝缘良好,并耐热防潮湿。 灯头与灯体结合牢固。 灯泡外部要有金属保护网。 金属网、反光罩、悬吊挂钩应固定在灯具的绝缘部位上。 6、照明系统中每一单相回路上,灯具和插座数量不宜超过25个,并应装设熔断电流为15A以下的熔断保护器。 三、配电箱与开关箱的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一般采用三级配电方式,即总配电箱,下设分配电箱,再以下设开关箱,开关

11、箱以下就是用电设备。 配电箱和开关箱的使用安全要求如下: 1、配电箱、开关箱的箱体材料,一般应选用钢板,亦可选用绝缘板,但不宜选用木质材料。 2、电箱、开关箱应安装端正、牢固,不得倒置、歪斜。 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下底与地面垂直距离应大于或等于1.3m,小于或等于1.5m;移动式分配电箱、开关箱的下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大于或等于0.6m,小于或等于1.5m。 3、进入开关箱的电源线,严禁用插销连接。 4、电箱之间的距离不宜太远。 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 5、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 施工现场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

12、箱,且必须满足“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要求,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两台及两台以上用电设备。 开关箱中必须设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漏电动作时间应不大于0.1s。 6、所有配电箱门应配锁,不得在配电箱和开关箱内挂接或插接其他临时用电设备,开关箱内严禁放置杂物。 7、配电箱、开关箱的接线应由电工操作,非电工人员不得乱接。 四、配电箱和开关箱的使用要求 1、在停、送电时,配电箱、开关箱之间应遵守合理的操作顺序: 送电操作顺序: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 断电操作顺序: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 正常情况下,停电时首先分断自动开关,然后分断隔离开关;送电时先合隔离

13、开关,后合自动开关。 2、使用配电箱、开关箱时,操作者应接受岗前培训,熟悉所使用设备的电气性能和掌握有关开关的正确操作方法。 3、及时检查、维修,更换熔断器的熔丝,必须用原规格的熔丝,严禁用铜线、铁线代替。 4、配电箱的工作环境应经常保持设置时的要求,不得在其周围堆放任何杂物,保持必要的操作空间和通道。 5、维修机器停电作业时,要与电源负责人联系停电,要悬挂警示标志,卸下保险丝,锁上开关箱。 第三节 手持电动机具安全使用常识 手持电动机具在使用中需要经常移动,其振动较大,比较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而这类设备往往是在工作人员紧握之下运行的,因此,手持电动机具比固定设备更具有较大的危险性。 一、手持电

14、动机具的分类 手持电动机具按触电保护分为类工具、类工具和类工具。 1类工具 其额定电压超过50V。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其本身的绝缘,而且必须将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电源线路中的保护零线作可靠连接,这样才能保证工具基本绝缘损坏时不成为导电体。这类工具外壳一般都是全金属。 2类工具 其额定电压超过50V。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提供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这类工具外壳有金属和非金属两种,但手持部分是非金属,非金属处有“回”符号标志。 3类工具 其额定电压不超过50V。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依靠由安全特低电压供电和在工具内部不含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

15、压。这类工具外壳均为全塑料。 、类工具都能保证使用时电气安全的可靠性,不必接地或接零。 二、手持电动机具的安全使用要求 1、一般场所应选用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并应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的漏电保护器。 2、在露天、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操作时,必须选用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并装设漏电保护器,严禁使用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3、负荷线必须采用耐用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 单相用三芯电缆;三相用四芯电缆;电缆不得有破损或老化现象,中间不得有接头。 4、手持电动工具应配备装有专用的电源开关和漏电保护器的开关箱,严禁一台开关接两台以上设备,其电源开关应采用双刀控制。 5、手持

16、电动工具开关箱内应采用插座连接,其插头、插座应无损坏,无裂纹,且绝缘良好。 6、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前,必须检查外壳、手炳、负荷线、插头等是否完好无损,接线是否正确;发现工具外壳、手柄破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更换。 7、非专职人员不得擅自拆卸和修理工具。 8、作业人员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操作时握其手柄,不得利用电缆提拉。 9、长期搁置不用或受潮的工具在使用前应由电工测量绝缘阻值是否符合要求。 第四节 触电事故分析 一、触电的类型 1、二相触电:人体同时接触二根带电的导体,电线上的电流就会通过人体,从一根导线流到另一根导线,形成回路,使人触电。 2、单相触电:如果人站在大地

17、上,接触到一根带电导线时,由于大地也能导电,而且与电力系统的中性点相连接,人就等于接触了另一根导线;或者接触一根相线、一根零线,造成触电。 3、“跨步电压”触电:当输电线路发生故障而使导线接地时,由于导线与大地构成回路;电流经导线流入大地,会在导线周围地面形成电场。如果双脚分开站立,会产生电位差,此电位差就是跨步电压;当人体触及跨步电压时,电流就会流过人体,造成触电事故。 二、触电事故的种类 施工现场的触电事故主要分为电击和电伤两大类,也可分为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事故,前者划分按伤害类型,后者划分按触电发生部位电压的高低。 1、电击和电伤 电击:电击是最危险的触电事故,大多数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电击

18、造成的。当人直接接触了带电体,电流通过人体,使肌肉发生麻木、抽动,如不能立刻脱离电源,将使人体神经中枢受到伤害,引起呼吸困难,心脏麻痹,以致死亡。 电伤: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电伤多见于人体外部表面,且在人体表面留下伤痕。其中电弧烧伤最为常见,也最为严重,可使人致残或致命。此外还有灼伤、烙印、和皮肤金属化等伤害。 灼伤 灼伤是指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引起的伤害。一般是由于违反操作规程,例如错误地拉开带负荷隔离开关,开关断开瞬间产生电弧,电弧就会烧伤皮肤;又如电焊工焊工件时,如果人与焊接部位离太近又不戴手套,则会被电弧烧伤。由于烧伤时,电弧的温度很高,而且往往在电弧中

19、夹杂着金属熔粒,侵入人体其后使皮肤发红、起泡或烧焦和组织败坏,严重时要进行切断肌体治疗,成为终身残废、甚至死亡。 烙印 烙印通常发生在人体产生电流热效应的物件有良好接触的情况下,使受伤皮肤硬化,在皮肤表面留下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痕迹,颜色呈灰色或淡黄色。在工地上常见的有:手触摸或脚踏上刚焊过的焊件,造成烙伤。 皮肤金属化 皮肤金属化是在电流作用下,使熔化和蒸发的金属微粒渗入皮肤表层。皮肤的伤害部分形成粗糙的坚硬表面,日久逐渐剥落。 此外,还有因电弧的辐射线而引起眼睛伤害。 2、低压和高压触电事故 用电都是从电力网取得高压电,经降低电压后供给各种电气设备用电。高压配电线路最常见的形式是架空线和电缆

20、。电压越高,危险性就越大。发生在各种电气设备上的触电事故为低压触电事故,发生在高压配电线路上的触电事故为高压触电事故。 三、触电事故的规律 建筑施工行业的触电事故有一定的规律,分析起来,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就季节而言,每年的第二、三季度事故多,六至九月最集中。主要原因是这段时间天气潮湿、多雨,地面导电性增强,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天气炎热,人体衣单而多汗,触电危险性较大。 2、低压设备触电事故较多。因施工现场低压设备较多,又被多数人直接使用,操作设备的人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冒险蛮干。 3、就设备而言,发生在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上的触电事故多。 4、就条件而言,在高温、潮湿、现场混乱或金

21、属设备多的现场中触电事故多。 5、就行为而言,违章操作和无知操作而触电事故多。 6、建制不齐全、规模较小的建筑施工队触电事故多。因其技术力量薄弱,人员素质差,设备简陋。 四、触电事故的原因分析 1、缺乏电气安全知识,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电气设施安装或接线由非专业电工操作,而是由自已安装。安装人又无基本的电气安全知识,装设不符合电气基本要求,造成意外的触电事故。发生这种触电事故的原因都是缺乏电气安全知识,无自我保护意识。 2、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施工现场中,有人图方便,不用插头,在电箱乱拉括接电线。还有人在宿舍私自拉接电线照明,在床上接音响设备、电风扇,有的甚至烧水、做饭等,极易造成触电事故。也有人

22、凭经验用手去试探电器是否带电或不采取安全措施带电作业,或带着侥幸心理在带电体周围,不采取任何安全措施,违章作业,造成触电事故等。 3、 不使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有的工地未使用“TNS”接零保护系统,或者未按要求连接专用保护零,无有效的安全保护系统。不按“三级配电二级保护”、“一机、一闸、一漏、一箱”设置,造成工地用电使用混乱,易造成误操作。并且在触电时,使得安全保护系统未起可靠的安全保护效果。 4、电气设备安装不合格 电气设备安装必须遵守安全技术规定,否则由于安装错误,当人身接触带电部分时,就会造成触电事故。如电线高度不符合安全要求,太低,架空线乱拉、乱扯,有的还将电线栓在脚手架上,导线的接头只用老化的绝缘布包上,以及电气设备没有作保护接地,保护接零等,一旦漏电就会发生严重触电事故。 5、电气设备缺乏正常检修和维护 由于电气设备长期使用,易出现电气绝缘老化,导线裸露,胶盖刀闸胶木破损,插座盖子损坏等。如不及时检修,一旦漏电,将造成严重后果。 6、偶然因素 电力线被风刮断,导线接触地面引起跨步电压,当人走近该地区时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