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夜宿古寺.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14334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时珍夜宿古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李时珍夜宿古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时珍夜宿古寺.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李时珍夜宿古寺17.李时珍夜宿古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查字典学会文中的生字,结合课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顺课文,查字典学会文中的生字,结合课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揭示课题 1.故事:“漏篮子和虎掌的故事” ,突出药店老板把“虎掌”替代“漏篮子”发给病人家了。 老板的根据:药物书上明明写着“漏篮子又名虎掌。问题关键:旧的药物书害人不浅。 2.时珍决心重新编写一本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3.此揭示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板书课题,读题。 4.释题。 二、初读课文 1.清自读

2、课文要求: 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划出不理解得字词,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田园指什么?它有哪些诗情画意?理清课文大意。 2.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3.查自读效果 指名读课文,要读准字音。师正音。 说说自己理解哪些字词的意思,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将以哪种方式解释。 指名说说课文的大意,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指导书写生字 1.示生字卡片,提示:注意一些易错字的正确写法。 2.生练习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17.时珍夜宿古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重点: 能正确、

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习第一段 (1)学生读文,说一说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 学生交流:“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引导学生理解“一心”是什么意思? (2)李时珍为什么这样“一心”赶路? (3)徒弟发现了房屋轮廓。“隐隐约约”是什么意思?“走近一看”怎么样? (4)李时珍“夜宿”的古寺是怎样的 ?这是一座破败的古寺。“破败”的意思是什么? 文中怎样描写“破败”的?到处是“灰尘”;长满了“青苔”;连神像都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这说明

4、了什么? (古寺没有人来,十分荒凉) (5)李时珍就在古寺“夜宿”,这表现了李时珍的什么精神? 2.习第二段 (1)李时珍是怎样在古寺里过夜的,学生读第二段。 (2交流:生火、烧水、啃干粮。 (3)分角色朗读师徒对话。 (4)组织朗读,体验人物感情。 (5)指导互评读对话的得失。“笑”的探究:庞宪对师傅的敬佩。李时珍的崇高精神。 3.习第三段 (1)学生朗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写了些什么? (2)引导学生理解“端详”的意思? (3)“生嚼”怎么理解?两个省略号各有什么作用? (4)从中可以看出李时珍的什么精神? (5)讨论交流:作者是怎样表现“夜宿”中的时间推移的? “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

5、将要入夜) “夜幕渐渐降临”。(天色渐黑) “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入夜之后,月亮升起,月色光明) “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夜已深了) (6)这与李时珍的精神品格有什么关联? 三、总结全文 1.名朗读课文。 2.说从李时珍身上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夜宿古寺 17.时珍夜宿古寺 啃干粮 为万民得福甘愿受苦 连夜记下寻访所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复述课文。 2.复习巩固旧知觉。 教学重点: 能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复述课文时,尽量用书上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默生字词。 2.李时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指导香述 1.导学生理出复述提纲

6、: 投宿荒凉的古寺啃食干粮借月光记载草药冒险品尝草药 2.生练习复述。 3.复述。 三、巩固练习 1.写词语。 2.成课后练习4。 板书设计: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投宿荒凉的古寺啃食干粮借月光记载草药冒险品尝草药 教学反思: 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就能抓住不少关键词语去体会文章。处理第二段时,我提出一个问题:自学课文512自然段,去看看李时珍在古寺中做了什么,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感受。我在教学这一环节时,立足文本,努力挖掘文本,引导学生体味条件的艰苦和李时珍师徒不怕吃苦,为民造福,以及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课文第7自然段中有两个对比:住在破庙和住在家里,万民得福和自己吃苦。强调出自己吃点苦也是值得的。对比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李时珍在寒冬和酷暑出外查访药材分别会遇到哪些危险。孩子们在短时间中想象说话,能把话说完整,言之有理,想象丰富合理。通过生活场景的再现加深对其理解,就避免了学生左猜右想,却答不到要点的困难处境。课文12自然段应抓住“端详”这一关键词来体会李时珍工作的严谨和一丝不苟。而“端详”体现在“扯一点嚼嚼”这是有着极大风险的,使学生加深对“吃点苦也是值得的”这一中心的理解。 另外,在对文章中多处景色描写在教学中显现的略轻些,如在处理时13节时,可引导学生对这处描写在文中起到的作用加以引导、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