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期末复习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14808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电子技术期末复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模拟电子技术期末复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模拟电子技术期末复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模拟电子技术期末复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模拟电子技术期末复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拟电子技术期末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电子技术期末复习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期末复习,通知,期末考试时间:2016年1月8日(星期五)上午8:3010:30地点:教室,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器件,重点: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正向导通、反向截止晶体管是一种电流放大器件双极型三个工作区场效应管是一种互导放大器件单极型输入电阻极大,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重点: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三种基本接法的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 共射、共集、共基,利用等效电路法分析共射放大电路的Au、Ri、Ro,直流通路、交流通路、交流微变等效电路,静态工作点及其求法,典型的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的直流通路、交流通路、交流等效电路的画法,静态工作点的稳 定原理,静态工作点和动态参数Au、Ri、Ro 的计算方法。,第二章例(2

2、008 级试题),解:,例如图所示放大电路中,已知VCC10V,耦合电容足够大,晶体管的导通电压为Uon0.7V,100,rbe1kW。要求:1.指出电路接法(共射/共集/共基)和耦合方式(直接/阻容);2.画出直流通路,估算静态工作点IBQ、ICQ、UCEQ,并指出晶 体管所处的工作区;3.画出交流等效电路,估算Au=uo/ui、Ro 数值;4.试用多个电路级联的方式提高电路输出端的带负载能力。请画出电路结构框图。,i,o,1.共射接法,阻容耦合。,2.直流通路如解图1。,解图1 直流通路,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第二章例(2008 级试题),解:,例如图所示放大电路中,已知VCC10V,耦合

3、电容足够大,晶体管的导通电压为Uon0.7V,100,rbe1kW。要求:1.指出电路接法(共射/共集/共基)和耦合方式(直接/阻容);2.画出直流通路,估算静态工作点IBQ、ICQ、UCEQ,并指出晶 体管所处的工作区;3.画出交流等效电路,估算Au=uo/ui、Ro数值;4.试用多个电路级联的方式提高电路输出端的带负载能力。请画出电路结构框图。,i,o,3.交流等效电路如解图2。,解图2 交流等效电路,第二章例(2008 级试题),解:,例如图所示放大电路中,已知VCC10V,耦合电容足够大,晶体管的导通电压为Uon0.7V,100,rbe1kW。要求:1.指出电路接法(共射/共集/共基)

4、和耦合方式(直接/阻容);2.画出直流通路,估算静态工作点IBQ、ICQ、UCEQ,并指出晶 体管所处的工作区;3.画出交流等效电路,估算Au=uo/ui、Ro数值;4.试用多个电路级联的方式提高电路输出端的带负载能力。请画出电路结构框图。,i,o,4.在共射放大电路与负载间增加一个由单管共集电路或运放跟 随器或OCL功率放大器构成的输出级,以提高带负载能力。如解图3所示。,解图3 提高单管共射放大器输出端带负载能力的电路结构框图,第三章多级放大电路,重点: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OCL电路Ro小(带负载能力强)Uom大(最大不失真电压幅值 Uom=VCC-UCES)射极跟随器OCL电路的交越

5、失真及其消除:使 uI=0 时晶体管微导通,零点漂移(温漂)差分放大电路,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重点:反馈的判断:有无、正负、交直流,交流负反馈四种组态的判断及比较: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倍数的估算方法:,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稳定放大倍数、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串联 电压,串联 电流,并联 电压,并联 电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第六章例(2012 级试题),解:,例电路如图所示,设运放均为理想运放,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要求:指出各电路中是

6、引入了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若是负反馈,进一步分析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对于直流负反馈,以稳定静态直流输出电压为例,分析稳定原理;对于交流负反馈,指出反馈组态,求出电压放大倍数AuUO/UI,并归纳电路特性及主要用途。,(c),(a),(b),图(a)引入了交直流负反馈。图(b)引入了正反馈。图(c)引入了直流负反馈。,(c)图。uO uN uId uO,(a)图。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跟随器。Ri高,Ro低,常用于放大器的输入级与输出级、阻抗变换。,第七章信号的运算和处理,重点:虚短和虚断的概念:uPuN、iPiN0,分析运算电路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运算关系的方法:节点电流法、叠加原理法,比例、

7、加减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运算关系,第七章例(2008 级试题),解:,例电路如所示。设A1A3为理想运算放大器,R1=R3=1k,R4=R5=2k,R7=R9=10k,R8=R10=20k。要求:1.指出A1、A2 各引入的是电压串联还是电压并联负反馈?实现的功能是同相比例还是反相比例 运算?2.为了保证运放两输入端的外部对称,R2、R6的阻值应取多大?3.写出uO1、uO2、uO的表达式;4.要求输出uO10(uI2uO2),求R7R10的阻值关系。,1.A1:电压串联负反馈,同相比例放大;A2:电压并联负反馈,反相比例放大。,2.R2=R1/R3=0.5k,R6=R4/R5=1k。,第七章例(

8、2008 级试题),解:,例电路如所示。设A1A3为理想运算放大器,R1=R3=1k,R4=R5=2k,R7=R9=10k,R8=R10=20k。要求:1.指出A1、A2 各引入的是电压串联还是电压并联负反馈?实现的功能是同相比例还是反相比例 运算?2.为了保证运放两输入端的外部对称,R2、R6的阻值应取多大?3.写出uO1、uO2的表达式;4.要求输出uO10(uI2uO2),求R7R10的阻值关系。,3.,第七章例(2008 级试题),解:,例电路如所示。设A1A3为理想运算放大器,R1=R3=1k,R4=R5=2k,R7=R9=10k,R8=R10=20k。要求:4.要求输出uO10(u

9、I2uO2),求R7R10的阻值关系。,4.运放A3及电阻R7 R10 构成输入为uI2 和uO2的 差分比例运算电路。,uO2的单独作用时的输出为,uI2的单独作用时,因此uI2的单独作用时的输出为,所以:,要使输出uO10(uI2uO2),则:,第八章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单限比较器和滞回比较器的特点及用途,电压比较器电压传输特性的分析方法,第八章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RC 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也称为文氏桥振荡电路,其电路结构为:,选频网络:RC 串并联网络,稳幅环节: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1,或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f,正反馈网络:RC 串并联网络,放大电路:A、R1、Rf 构成同相比例放

10、大,第八章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一般单限比较器,阈值电压:当uIUREF时uPuN,所以UT UREF,阈值电压:根据叠加原理有,N,第八章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一般滞回比较器,第八章习题选解(8.14c),解:(c)电路为反相输入的滞回比较器,uOUZ6V。令,得:,P,UREF,8.14 试分别求解图P8.14所示各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R2:正反馈,第八章习题选解(8.17b),8.17 设计三个电压比较器,它们的电压传输特性分别如图P8.15(a)、(b)、(c)所示。要求合理选择电路中各电阻的阻值,限定最大值为50kW。,解:(b),根据电压传输特性可知,输入电压应作用于反相输入

11、端,而且uOUZ6V,阈值电压UT10V,UT22V,说明电路输入有UREF作用。,所以比较器应为反相输入的一般滞回比较器。,解方程组得,P,取 R2 50kW,则 R1 10kW,故:,第十章直流电源,重点: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电源变压器(或分压电路):将市电变成所需要的交流电压值;,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变成单一方向脉动的直流电压;,滤波电路:通过低通滤波电路使脉动电压变得平滑;,稳压电路:当电网电压波动、负载和温度变化时,维持输出直流电压稳定。,第十章直流电源,重点:,稳压管稳压电路的稳压原理、电路分析和限流电阻的估算,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分析和输出电压调节范围的计算,单相桥式整

12、流、电容滤波电路,UO(AV)1.2U2,UO(AV)0.9U2,第十章直流电源,习题选解(10.15),取样电路:R1、R2、R3。,10.15 直流稳压电源如图P10.15 所示。(1)说明电路的整流电路、滤波电路、调整管、基准电压电路、比较放大电路、采样电路等部 分各由哪些元件组成。(2)标出集成运放的同相 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3)写出输出电压的 表达式。,解:,(1)整流电路:D1D4;,滤波电路:C1;,调整管:T1、T2;,基准电压电路:、R、DZ;,比较放大电路:A;,(2)为了使电路引入负反馈,集成运放的输入端上为“”下为“”。,(3)根据虚短的概念:UNUPUZ 输出电压的表达式为,为运放提供电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