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解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解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正解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正解“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教学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文孟子两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对“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句,个人认为课文注释及教参翻译均欠妥当,特作考证,提出拙见。 教参把“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译为“心意受到困扰,思虑受到阻塞,才能奋发有所作为”,基本上是正确的。 至于“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课文的注释是“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教参译为“表现在面色上,吐发在言语中,才能被人了解”,其中都把“喻”解释为“了解”。 我认为“征于色,发于声”这里应指别人对他的错误行为形之于色,发之于声,然后
2、使他警觉起来,有所省悟,从而改正错误。把它译作“露出不愉快的脸色,发出讥责的声音,然后使他省悟”更恰当。 首先,从文章的结构条理和逻辑关系来分析。文章以“造就人才”来类比“治理国家”,指出两者都需要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造就人才”需要客观条件逆境的磨砺和主观条件个人的奋发图强。客观环境的磨砺能造就人才,但只是成才的必要条件,因为并非每个经历磨难的人都可以成才,比如街头乞丐,经受了常人无法设想的磨难,但少成大器。所以“造就人才”更需要人才个人主观的反省与提升。 “人恒过,然后能改”,个人的反省与提升,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己容易觉察到的错误和不足,二是自己不易觉察的错误和不足,需要别人的反馈信息才
3、能觉察。比如,学生成绩考砸了,自己可以总结反省听课做题等方面的失误,老师则可以提醒复习方向、考试策略等方面的不足。 所以“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论述的就是这两种情况:前半句说的是自己容易觉察的错误,后半句说的是自己不易觉察的、别人反馈出来的错误。 这样,文章的结构条理和前后逻辑就一致了,都从内因和外因角度阐述道理,文章就显得论述从容,结构严密,体现了孟子严密的思维论证。 其次,如果按照课文注释和教参的翻译,全句译作“心意受到困扰,思虑受到阻塞,才能奋发有所作为。表现在面色上,吐发在言语中,才能被人了解”,意思十分含糊,人才的崭露头角和被人理解难道都得“憔悴枯槁,吟咏叹
4、息”吗?没有其他途径被人了解和承认吗?显然不是!这样翻译不仅意思含混不清,表达错乱,而且也不能概括、解释“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的两种情况。 另外,还可以从“喻”字讲起,说文解字“谕”义,“其人因言而晓亦曰谕,或作喻”。中华大字典“喻”字第二义,晓也;第六义,明也。根据这些解释,把它释作“省悟”是恰当的,这样才能排除“被人了解”的说法,也才能使这层文字逻辑严密,说理透彻,而不至产生歧义了。 最后,为了进一步论证以上见解是否正确,特查阅了南宋朱熹所著的孟子集注,他对“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句的批注是这样的:“衡,与横同。恒,常也。犹言大率也。横,不顺也
5、。作,奋起也。征,验也。喻,晓也。此又言中人之性,常必有过,然后能改。盖不能谨于平日,故必事势穷蹙,以至困于心,横于虑,然后能奋发而兴起;不能烛于几微,故必事理暴著,以至验于人之色,发于人之声,然后能警悟而通晓也。”可见朱熹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的理解和我前文的论述完全一致,现将“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的批注翻译如下:不能够考虑到细小的地方,因而事情和道理就会明显暴露,进而表现在别人的脸色上,显露在别人的言语中,这样之后才能警醒觉悟并知晓自己的错误。 又查阅清代焦循所撰孟子正义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的注评:“征色,谓为人所忿嫉。发声,谓为人所诮呵。然后乃警悟通晓也。此则过之暴著于人者”,意思与上论述一致。 综上所述,结论就是课文注释和教参解释错误,应把“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翻译为“露出不愉快的脸色,发出讥责的声音,然后使他省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