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间的关系.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17154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间的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间的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间的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间的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间的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间的关系.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间的关系浅谈创作个性与文学作品风格间的关系 创作个性与文学作品风格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文学理论教程中的一个重要研讨问题。千百年来,许多文学家、文学理论家,如扬雄、曹丕之辈,似老舍、钱钟书之属,都对此问题进行过深入的研究。针对该问题,学生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理解。 当我们谈到创作个性与文学作品风格之间的关系时,首先我们需要掌握两个基础性的知识概念什么是创作个性?什么是文学作品风格? 那么,什么是创作个性呢?创造个性明显区别于个性,它是指作家的兴趣爱好、秉性天赋、气质特征、艺术修养、审美趣味等个性心理特征融进作家的创作,并在作品中作为一种鲜明的特色呈现出来的综合表现,

2、是以作家区别于其他作家的个体性的东西。歌德称之为“内心生活的标志”。创作个性的形成和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作家的个性,二是创作实践。谈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谈作家的个性及创作实践与文学风格的关系。 那么,什么又是文学作品风格呢?在中国古代,风格最早是用来品评人的形貌、德行的,如说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用风格一词评论文学,始见于“古人之文,宏才逸气,体度、风格去今实远”。风格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特色,通过艺术品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内在、反映时代、民族或艺术家的思想、审美等的内在特性。文学理论上所说的文学作品风格是指一个作家创作趋于成熟、其作品达到较高艺术造诣的标志,是文学

3、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具有特征性的文学现象。它既涉及作家的个性特色和言语形式,也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有关系,是文学作品在整体上呈现的有代表性的面貌。 通过对上述理论的理解,我们很容易发现或是总结出创作个性与文学作品风格之间的某种联系。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家的创作个性始终是与作品的风格紧密相连的。创作个性是每个作家独有的,它是内在的精神气质和思想情感的体现,同时也决定了作家创作的风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决定了作品的风格。 针对创作个性与文学作品风格之间的联系,西汉扬雄曾提出“心画心声”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这是说

4、作家的独特人格与情性可以从文章和作品中见出。汉末也曹丕曾提出以“气”论文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气”看作作家的创作个性,将“体”看作文学作品风格。在此处,扬雄所说的“情”,曹丕所说的“气”,都强调作家的人格品性或个性气质对文学作品风格的决定作用。作品的风格都特点只是作家内在情性的表现。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作家的个性气质和思想感情决定了语言的格调,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作家作品的风格。这也造就了不同作家的作品风格存在一定的差异,哪怕该部文学作品是一位作家对另一位作家作品的高度模仿。 另有文论:“案风趣犹风格,风格之刚柔,由人之气质而定。梅贞亮太乙舟山房

5、文集序:见其人而知其心,人之真者也。见其文而知其人,文之真者也。人有缓急刚柔之性,而文有阴阳动静之殊”。“人之气质”在某种程度上便是作家的个性特征。在此处,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人之气质”对“风格”的决定作用。就此观点,傅庚生也曾说:“人之内蓄于性情毗刚毗柔者为气质,流露于文章或雄伟或韶秀者为气韵。质刚者其文雄,质柔者其文秀,故彦和云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也”,这更加佐证了“人之气质”对“风格”的决定作用,即创作个性对文学作品风格的决定作用。 创作个性一方面决定了风格,但它们之间仍有着颇大的区别。创作个性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在与客观方面结合之前,它只是潜在作家的内心,表现为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

6、精神、艺术情操、审美追求和文学才能等。当它付诸实践并与客观方面相结合,便成为文学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创作个性却不能单方面决定和构成风格,风格的形成离不开题材、主题甚至题材等的影响。就以诗仙李白为例,他创作个性突出,恣意狂荡、豪放不羁;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哪怕他想象力再丰富、性格再不羁,也不可能把“闺怨诗”写得肆意狂荡、豪放无忌!但是在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之间却存在一个转换关系问题。经过数千年的文学实践证明,创作个性是可以转化为文学风格的,但必须通过审美创造的升华。 王纪人曾作出论述,说:“正象现实生活要经过审美活动的升华才能变成文学作品一样,作家的人格、修养、生活个性也要在审美中得到

7、升华之后才能化入作品的风格之中。这就是说,作家的人格修养、生活个性并不能直接转化为风格,这种人格修养、生活个性必须在与作家的审美素质有了内在的适应性,并接受审美素质的改造、转换之后,才能成为创作个性的有机构成因素,进而才能转化为风格”。不难看出,创作个性实际上是形成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而且要求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外化和形式化,在对内容和形式的有机整合中转化成文学风格。 综上所述,通过对创作个性、文学作品风格理论的理解以及对两者关系的研究论述,学生认为创作个性与文学作品给风格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存在某种意义上的区别。一方面,创作个性与文学作品风格之间联系紧密,创作个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学作品的风格特色;而另一方面,创作个性与文学作品风格之间相互区别,创作个性只有通过审美改造的作用才能转化为文学作品风格。 注: 出自德国爱克曼(J.P.Eckermann,1792-1854)歌德谈话录 出自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出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 出自西汉扬雄法言问神 出自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 出自现代詹锳文心雕龙义证卷六体性第两十七 出自当代傅庚生中国文学批评通论 出自当代王纪人文学概论书系第六编文学风格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