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字理识字的重要性.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17236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字理识字的重要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字理识字的重要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字理识字的重要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字理识字的重要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字理识字的重要性.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字理识字的重要性浅谈字理识字的重要性 汉字是用来记写汉语的工具,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汉字是我国古代人民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创造出来的,每一个汉字的构形都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中应注意汉字蕴涵的文化信息。在教学中,借助汉字的形义的关系进行教学,通过溯源图、抽象图、古代汉字、正楷字这一演变规律进行字理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汉字变得形象、生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和发展思维,使学生对汉字这一博大精深的文化载体也有初步的感知。 当然,汉字经过数千年的历程,发展到今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部分汉字已变得字理不太明朗,还有一部分已经变化,失去了理据,不过这部分字是少数。

2、我们抓住大部分汉字能够解析字理的特点,将字理解析运用于识字教学当中,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字理识字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 汉字最主要的特点是以形表义,因义而音,靠形状来表示意义。其中蕴涵着许多造字的规律。教学时,在有意无意间渗透这些规律,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生字,还能让学生更好地领悟识字要领,拓宽视野,提高识字质量,培养识记汉字的兴趣。 如:长春版第一册教材的大部分生字是象形字,看似简单,但是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要将字形与表象统一并非易事。在教学中,用多媒体技术,从实物图形到象形字,再到现代简化汉字,采用富有动感的画面,利用学生丰富的联想,使枯燥无味的笔画结构和生动鲜明的表象统一起

3、来,诱发了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火”时,在屏幕上出示它的溯源图,是一个火苗的形状,然后逐渐演变成现代汉字“火”。学生在看到这一演变过程时,脸上就会洋溢着兴奋,眼睛就会闪烁出智慧的火花。所以说,字理识字能激发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使识字成为自身的需要,迫不及待地要去探究汉字的奥秘,形成了学习的兴趣。 二、字理识字有助于增强记忆 我们的汉字被称为“方块字”,这旨出于若干个极其抽象的笔画组合而成。教学实践证明,对于初入学的儿童来说,要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识字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具体性。他们的特点就是记得快,忘得也快,识字成了入学儿童的一大难点

4、,以致有些儿童产生厌学语文的心理。那么,如何解决这一大难点,提高识字的效率?我认为字理识字法的介入,有助于增强记忆,使学生识字的质量大大提高。因为在字理分析的过程中,教象形字,引导儿童观察、分析事物的形状特点和意义,使儿童的感知由表及里地发展,促进了儿童的知觉向有意性、目的性发展。教会意字,引导学生理解汉字有几个象形、指事字怎样组合起来表示一个什么新的意义。理解形声字,形旁所表示意义类属,声旁的读音起提示作用。把汉字变成了一个个故事,这种直观的教学,不仅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而且使他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对汉字的理解,印象就更深刻。 三、字理识字有益于发展思维 字理识字法运用直观手段把看上去

5、枯燥无味的笔画变成了形象生动的思维,同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中发展了儿童的形象思维,同时,在教学汉字的产生和演变的过程中,又介绍了这个字是怎么在图画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创造出汉字来的。经过长期的训练,自然会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儿童逻辑的发展。 在字理解析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想象。如,教“休”字时,就要引学生联想到古人累得汗流浃背时,靠在大树上休息的情景;教学“采”字时,引导学想想象,人们用手在树上采摘时的情景。长期这样的训练,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教学实践中得知,字理识字教学,还能培养学生从理性层面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看到一个字,不仅去识记它的音、形、义,还要想这个字为什么要这样写。他能够站在理性的高度去审视汉字的规律,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注意字理解析,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和发展思维,还能使学生在了解汉字负载的文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汉字的熏陶,感受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产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