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17239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钱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内动力。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过教育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中。几乎所有的心理学研究都指出一点: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他们有效学习的重要变量。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们总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相反,如果没有兴趣的学习,就不会产生智慧和灵感。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孜孜不倦,全神贯注地沉浸于求知的境界中。本文将浅述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

2、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 一、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它是教学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是敞开教与学的一扇大门,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的一条快捷、宽敞、平坦的大道,师生关系融洽,教师讲的学生就爱听,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对教师有抵触情绪,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成效就会大打折扣。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设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为了建立良好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认真研究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

3、倚。每接手一个班级,我总是告诉学生,“老师不在乎你原来的成绩如何,表现如何,只在乎在新的学年里,你是否不断地进步”。这样,对成绩好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来说,无疑打了一针兴奋剂,消除他们的心理顾虑,为帮助他们重燃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奠定思想基础。在课余时间里,我还根据各位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与他们交谈,和他们交朋友。采用正面教育的方法,激励他们上进,通过努力,学生渐渐地把我当成知心朋友,任何事都乐意与我分享。“亲其师则信其道。”人的感情有潜移功能,小学生则更为强烈。学生如果喜欢他们的老师,那么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就会产生兴趣。 二.运用目标激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目标

4、是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具有很强的引导,召唤和激励作用.运用目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就是要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并且设计出一步步逼近目标的合理又可行的目标序列,让学生在一个个小的成功的鼓舞下,在学习结果的诱惑下,始终保持适当的学习预期和激情。 在教学中对于那些数学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们应该给他们多一些的关心和机会。李某某是我班一位数学学习困难生,刚接班时,他的数学考试成绩总是在四五十分徘徊,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也不完成作业,经多次教育都没什么效果。一次数学课上因为所教内容比较简单,我就叫他起来回答,他给出了正确的答案,我就在课堂上大加表扬:“很好,这说明只要你上课认真听讲就一定能行。下次考试一定能考

5、及格。”渐渐的,他上课开始认真听课了。课堂上,只要他能回答的问题我也尽量让他在课堂上表现一下。时间长了,他自己也愿意主动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渐渐的他对学数学又产生了兴趣,在接下来的一次小测验中他果然考及格了。一次课堂上,一道题目出来后,他又举起了他的右手,在老师的帮助下,他顺利并完整地讲出了这道题的解题思路。这时,我见机问同学们:“他聪明吗?”同学们异口同声:“聪明”,“这说明只要你们肯动脑筋,你们都可以学好数学。过去有的同学数学成绩差,并不是因为你们不行,而是因为你们还没有养成积极动脑的习惯。我相信李某某同学下次考试一定能考到70分以上。”我借机发挥的一番话,不但激励了那一位同学,同样也激励了

6、全班同学。接下来我对数学成绩不太好的同学逐一帮助他们制订学习目标,当然这个目标一定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让他觉得目标的实现并不难,在他们体验到实现目标的喜悦之后在帮助他们制订下一个目标,让他们在目标的引领下步步前进,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把教学植根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7、,体验到学数学的兴趣。 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存在着三种类型的题目:相向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为了让学生能够搞清三者之间解题规律的联系和区别,我组织学生搞了一次小小的表演:我先让两名学生为一组,将相遇问题中的三种情况在教室里作演示,让其他同学观看、分析、判断他们做的是哪一种情形,判断对的也可以让他们俩人一组做同样的演示,从而加深认识。学生们兴致勃勃,个个洋溢着笑容进行自己的演出。通过这次实际演练,使学生加深

8、了对相遇问题三种情况的理解。又比如学习实际测量时,我带着学生拿着测量工具到操场上去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并组织学生利用步测方法来计算操场面识;再如教学“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时,教师先请学生汇报课前购买商品的情况,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出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及三者间的关系.这些都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出要研究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四、引导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的实施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心理学研究指出,只有设法让学生卷入任务之中,才能达到激励内在动机的目的.比如,在

9、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节时,为了让学生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我让学生四人成一小组,每人画一个三角形,然后,各人拿出量角器来测量自己画的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是多少,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进行比较,大家会发现,测量的结果都是180度。接着,我又让学生撕一撕:把剪好的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分别撕下来,拼在一块,大家会发现三个角都组成了一个平角,还是180度。此时,大家都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已确信无疑了。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比看教师拼、摆,听教师讲解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 当然,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手段、方法很多。如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舍学习兴趣,设置学习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总之, 只有使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促使他们主动发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钱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单 位:二七区荆胡小学 姓 名:刘 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