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18302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素质教育 摘要: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是为了改造世界。如果学生意识不到现在的学习与将来的关系,就不可能产生学习动机,不会为学习付出努力,也就不可能造就出良好的素质。所以,每一位小学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明确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性,教学中采取良好的教育机智,促进素质教育。关键词:小学生 学习动机 素质教育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动力,是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的、积极的心理活动状态。无动机的学习,往往敷衍了事;有了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好,就能够促进学生积极的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其他非智力因素也会得到提高和发展,从而增强学

2、生的素质,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小学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将学习需要有潜在的状态转化为活动的状态,使学习动机成为推动学习行为的动力,促进小学生各种素质的协调发展。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激发学习动机,促进素质教育应采取以下的方式和措施: 一、 激发需要 教师在小学教学时,先使学生产生学习某种知识的需要,然后进行教学;或者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学习活动。如有的小学教师在讲授古诗词或者教学生读书的时候说“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数学老师在讲相似三角形时对学生讲:“学了这一切,不上树可以测得树高,不过河可以量出河宽”言语不多,却像磁石一般吸引住了学生,使他们

3、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动状态。问题教学法之所以比讲授法更有效,是因为问题教学法以解决某一问题为学习的起点,学生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去读书,去听讲,去搜索材料或去实践的。教学时,教师若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发生迫切的需要,学生的积极性就能充分的调动起来,学习成绩就能不断提高,就会促进各项素质的发展。 我的做法是: 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 教学活动是一个双边活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 同时也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情感交流活动。老师应把爱带入课堂,那充满爱意的眼神和微笑,热情洋溢的鼓励、赞扬的话语,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起到了一种“兴奋剂”的作用。它能促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例如

4、对问题回答的满意的学生,翘起大拇指赞一声:“你说得真棒!”对性格内向的学生说一声:“今天你真行!”对问题回答的不够完整的学生说:“你能积极开动脑子,很好!只要再想一想,老师相信你回答的更好!”这样,让学生在老师的赞扬声中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轻松愉快的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学习的需要。 设计有趣的教学语言 让学生把“苦学”变为“乐学”,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是不容忽 视的。所谓的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是指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富于理趣,情趣,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发挥语言的生动、形象的直观功能,力求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一个风趣的比方或反诘,引起一阵笑声之后,留下的将是难以磨灭的

5、印象。如,教桂林山水,解释“无暇翡翠”。老师指着自己身上的洁白衬衣说:“如此说来,我今天就穿着一件无暇的白衬衣,这样说对吗?”课堂上爆发出一阵大笑。预习时查了字典的也瞪大眼睛想了解究竟。已知词义的经这一笑加深了印象;跟着傻笑的听了解释后茅塞顿开,今后再也不会用“无暇”来修饰衬衣和其它除玉以外的任何物件了。 运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 1采用多种直观教学手段,再现情景,渲染气氛,给学生以亲身的感受。例如,教荷花一课时,我让学生听录音,到学校外面赏荷花,让静态的荷花活起来。在声、形的共同作用下,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喜爱、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2抓好朗读训练,读中有趣。 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在

6、读中理解,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明理。教学中读的形式要多样,可以通过表情朗读把学生带入情景;也可以以情景剧的形式分角色进行朗读。如刻舟求剑的重点和难点就是那个人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是否能找到宝剑,为什么?一个学生扮演丢剑人,一个学生扮演问话人,一个学生扮演船夫,以木板做船舷,进行即兴表演。让学生在观看表演中自然而然的悟出了那个人找不到剑的结局和原因。 3唱一唱,做一做,画一画,玩中有趣。 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我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课本中引用的诗歌有的已作为歌词谱了曲,长征这些课文可以让学生唱一唱,以唱代背。地道战可以配合看电影。小站一文景物的方位描写十分清晰,我让学生画一画小站平面

7、图。美丽的小兴安岭人民大会堂这类课文,可以让学生当导游、训练复述能力。用抢答方式上复习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动机,又能培养思维、记忆能力。 一、 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目标 教师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在每个班上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学习意向都是积极的,但有些学生的学习动力明显的不足。造成动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样学。因此,教师在教授一门新课和一节新课之前,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目的、任务、要求,以及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实践应用价值。教师提出的目标越具体明确,愈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记生字生词虽然比较枯燥,只要让学生认识到学好语文与迅速获

8、得知识信息的关系时,学习积极性就能提高。确定学习目标要照顾学生 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不可过于远大,使学生可望而不可即;同时,应使远大目标和具体的目标结合起来。心理学指出:一般情况下,优等生的学习动机内容较广,水平较高,他们往往既有远大目标,也有切近的具体目标,两种目标结合的较好;而差等生的学习动机内容比较窄,水平较低,他们往往只有切近的目标,或只有空泛的远大目标,两种目标常常是脱节的,因而学习的效果较差。 二、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积极思考 引起学生好奇心和启发思维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教师如果让学生只单调地重复学习已经学过的内容,或解决难度过大、力所不及的问题,这些都会降低学生的兴趣

9、和丧失学生的信心。有效的教学应该形成一种似懂非懂、一知半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不太理解或不完全理解,由此所产生的疑惑、矛盾、惊讶等心理状态能引起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主动性。例如,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老师在教“聪明”二字时是这样向学生解释的:“人怎样才能聪明呢?先得用好自己的耳朵去听课,所以聪字是耳朵旁。右边上边的两点代表两只眼睛,要想聪明就得用好自己的眼睛,好好看。下面是一个口,用嘴问问题,多读多练。下面是个心字,光用耳、眼、口还不行,还得用心,用心记。这四件宝用一时、用一天行吗?不行。必须日日用、月月用才能聪明,所以,明字左面是个日,右面是个月。这就是聪明”。孙老师这

10、种生动形象、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不仅受得了思想教育,也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良好的记忆,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三、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使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和进步状况,也是引起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教师的每次作业、测验、考试之后,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成绩,会促使学生学习更加努力。比如,作文中老师的评语、眉批、在好句子上画圈圈、良好的评语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其他作业也要及时地批改,早日发还给学生,并且给予分数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切勿对学生的作业只批一个“阅”字,或罚学生将写错的字再写几十遍,这样会使学生厌恶学习。 四、 适时地进行表扬或批评 积极的表扬和批评是对学生

11、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 强化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集体主义感等。及时的评价比不及时的评价的效果好,因为及时的评价利用了刚刚留下的鲜明的记忆,使学生进一步产生改进学习的愿望;而不及时的评价的作用较小,因为在学生意识中完成任务时的情景的印象已经比较淡薄了。对学生来讲,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是要注意,过分的夸奖会造成学生骄傲和忽视自己缺点的倾向,从而引起消极的结果,而在责备时也要采取巧妙的方式,也就是,表扬时指出进一步努力地方向,批评时又要肯定进步的一面。总之,教师评价时务必要客观公正、恰到好处,纪要赏罚分明,又要以理服人,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

12、效果。 五、 适当地开展竞赛活动 竞赛是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一种手段。竞赛历来是激发人们斗志,调动人们积极向上,克服困难去完成任务,获得优良成绩的有效手段。竞赛的方式有个人竞赛、自我竞赛、团体竞赛等等。个人竞赛固然能提高学习效率,但是这种竞赛会引起学生的嫉妒心理,或者会造成学生的自卑感。因此教育学生还要采取自我竞赛和团体竞赛的方式来代替相互竞赛。自我竞赛,就是自己与自己竞赛。也就是以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的竞赛。教师若能使学生知道自己每月的成绩,并且鼓励学生打破自己上月的成绩,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经验的老师利用插红旗等方式,来鼓励学生自己与自己竞赛。团体竞赛是组与组、班与班、校与校之间的竞赛

13、。团体竞赛重在集体合作,个人努力是为了完成团体的任务;团体的荣誉就是个人的荣誉,因而可以培养学生爱护团体的集体主义精神。但是团体竞赛不要经常进行,因为团体竞赛中,个人没有地位,时间久了,团体竞赛的效果就会降低。团体竞赛中我们应该明确两种情况:一种是“社会助长”,例如应该人做事,觉得单调寂寞,效率低,若几个人在一起工作效率就高;另一种是“社会抑制”,就是说有人在团体情景中,反而降低工作效率,尤其年龄小、胆小、神经过敏的学生,人一多就会紧张万分,手足无措,因而影响学习效率。有的学生唱歌或朗诵,公开表演时不如单独预演时的效果好就是这个道理。 参考文献 1张志光,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闫江涛,小学教育心理学教程,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3廖华,小学语文教学心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素质教育 单位:开封市龙亭区仁和小学 作者:刘桂玲 职称:小学高级 电话:15890923249 时间:201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