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倒伏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19563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倒伏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玉米倒伏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玉米倒伏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玉米倒伏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玉米倒伏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玉米倒伏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倒伏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玉米倒伏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玉米倒伏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玉米产量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玉米的倒伏问题越来越严重。据初步统计,玉米倒伏一般减产2030,严重者达50以上,有时甚至绝收。为此,从玉米倒伏发生的时期和倒伏类型入手,分析玉米倒伏发生的原因,提出玉米倒伏的预防措施,供同行和农民参考。 1.玉米倒伏的危害 玉米倒伏是指玉米在连续降雨或灌水的情况下,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玉米植株吸水量大,重量增加,在风的作用下,发生倾斜、茎折或根倒的现象。玉米倒伏对产量影响很大,轻度倒伏减产1020,中度倒伏减产3040,严重倒伏的地块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2.

2、玉米倒伏发生的时期 玉米倒伏的时期多发生在78月份,6月份以前,玉米植株较矮,一般在11.5米左右,暴风雨发生的几率比较小,很少发生倒伏。78月份,玉米进入旺盛生长期,生长迅速,植株高大,茎秆脆弱,木质化程度低,而且暴风雨、龙卷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增多,是玉米倒伏的多发期。从立地条件看,高产地块较中低产地块容易发生倒伏,高水肥地块较一般水肥地块容易发生倒伏。 3.玉米倒伏类型 3.1根倒 即玉米根露出地面,根倒多发生在大风大雨后,这类倒伏可在雨后进行扶起培土,对产量影响较小。 3.2弯倒 即植株从中上部发生弯曲,属于轻微倒伏,对产量影响也较小。 3.3茎倒 即植株从节或节间倒伏,茎倒对玉米产量

3、影响较大,茎倒又分茎折断和茎未折断2种,茎折断倒伏对产量影响最大,可造成绝收。 4.玉米倒伏原因 玉米倒伏的原因与品种、田间管理、气候条件有关。 4.1玉米品种 玉米品种是倒伏的一个主要原因,不同的玉米品种抗倒伏的能力差别明显;植株过于高大、穗位高、秸秆较细、杆软、根系欠发达的品种抗倒伏的能力较差,这些品种就容易倒伏;反之,就不容易倒伏。 4.2种植形式 窄行密植的地块,种植密度过大,片面追求高密度增产,株行距过小,会引起植株拥挤,田间郁蔽光照不充足,茎秆徒长,节间细长,组织疏松,易引起茎倒或茎折。尤其是行距小于50 cm,亩密度大于5000株的地块。 4.3田间管理 不合理的水肥管理是造成倒

4、伏的主要栽培原因,拔节期水肥过猛,玉米生长偏旺,植株节间细长,机械组织不发达,易引起茎倒伏。抽雄前生长过旺,茎秆组织嫩弱,遇风即出现折断现象。偏施氮肥,少磷少钾;拔节期大量追施氮肥,基部节间过长,植株过高,茎叶生长过于旺盛,根系生长不良,容易发生倒伏。 4.4整地质量差 耕作层浅,培土少,根系入土浅,气生根不发达等,浇水后遇风或风雨交加出现根倒。 4.5病虫危害 拔节期至抽雄期玉米螟蛀茎危害茎秆也易引起茎折倒伏。 4.6异常天气 暴风雨、龙卷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是引起玉米倒伏的天气原因。 5.玉米倒伏的预防措施 5.1品种选择 选用茎粗、矮杆、抗倒、丰产性好的优良品种是防止玉米倒伏的主要措施之

5、一,是玉米丰产丰收的保证。因此,要因地制宜地选择植株高度适中,茎秆粗壮,根系发达,耐水肥能力强,穗位较低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 5.2合理密植,配方施肥 要依据品种特性和不同地力来确定相应的种植密度,根据土壤条件和品种自身要求,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并辅之以微肥。种植形式采用宽行密株,行宽在60 cm以上,亩留苗4500株左右。这样有利于通风透光,对防止玉米倒伏有一定作用。根据地力确定玉米目标产量,根据目标产量和土壤供肥量,合理施用氮、磷、钾、微肥,增施有机肥,实行平衡施肥。缺钾地区要特别注意增施钾肥,以增强茎秆强度,提高茎秆抗倒伏能力。避免在拔节期一次性追施过多的氮肥;改“炮轰”施肥方式为实行

6、叶龄施肥方式,当叶龄指数达30前即5叶展开时,普施有机肥,全部追施磷钾肥;当叶龄指数达3035即56叶展开时,追肥数量占氮肥总量的60;叶龄指数达6070即1213叶展开时,追施剩余的40氮肥。及时中耕培土,在拨节期至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进行培土,以促进次生根发育,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5.3注意抗旱排涝 适时排灌,玉米苗期耐旱能力较强,一般不需灌溉。但在苗弱、墒情不足或干旱严重影响幼苗生长时,应及时灌溉,但要控制水量,切勿大水漫灌。玉米穗期气温较高,植株生长旺盛,蒸腾、蒸发量大,需水多,抽雄前后是水分临界期,缺水严重时,会造成“卡脖旱”和花期不遇。抽雄前后一旦出现旱情要及时灌溉,最好采用沟灌

7、或隔沟灌的节水增效办法。土壤水分过多、湿度过大时,会影响根系活力,导致大幅度减产。因此,遇涝要及时排除。花粒期土壤水分状况是影响根系活力、叶片功能和决定粒数、粒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视具体情况灌好2次关键水:第1次在开花至子粒形成期,是促粒数的关键水;第2次在乳熟期,是增加粒重的关键水。 5.4合理中耕培土 穗期一般中耕12次。拔节至小喇叭口期应深中耕,以促进根系发育、扩大吸收范围。小喇叭口期以后,中耕宜浅,以保根蓄墒。玉米适时培土既可促进气生根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又可方便排水和灌溉、减轻草害。但干旱或无灌溉条件时,不宜培土。 5.5适当蹲苗 蹲苗有控上促下、前控后促、控秆促穗的作用,但应

8、根据苗情、墒情、地力等条件灵活掌握,原则上是“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蹲苗终期一般以拔节期为界。 5.6激素调节,降低株高 大量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穗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明显的矮化、增产效果。种植密度比较大、有倒伏危险的地块,可在拔节以后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来抑制株高,降低植株重心。应用化控技术时,要根据药剂说明书来严格掌握药剂用量和施用时间。防止发生药害,影响玉米正常生长。例如用50的矮壮素水剂200倍液,在孕穗前喷洒植株顶部,可使植株矮化、减少倒伏、减少秃顶、穗大粒满。 5.7及时防治病虫害 及时防治玉米螟、蚜虫、大斑病、小斑病等病虫害,尤其是玉米钻心虫,促使玉米生长健壮,增

9、强抗逆性和抗倒伏能力。 大斑病、小斑病:1、选用抗病品种;2、轮作倒茬深翻、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3、发病初期,打掉下部病叶,减轻发病程度。4、适期早播,加强肥水管理,避开发病时期,提高抗病力。5、发病期用40%克瘟散乳剂50010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进行喷雾。必要时隔7天左右,再次喷药防治。 玉米螟:1、选用抗虫品种。2、越冬期防治,减少越冬虫口基数。3、心叶期防治,用3%辛硫磷或呋喃丹颗粒剂每亩2千克兑5倍细砂,撒在玉米心叶。也可用80%敌敌畏25003000倍液,每株玉米灌1015毫升防治。4、穗期防治,用50%敌敌畏乳剂0.5千克,加水50

10、0600升,在雌穗苞顶开一小孔,注入少量药液防治。5、生物防治,在玉米螟产卵的始期、盛期、末期分别放蜂,亩放蜂1万3万个,设24个放蜂点防治。另外还可利用微生物农药杀螟杆菌、白僵菌等进行防治。 蚜虫:1、用40%氧化快乐果3000倍液喷雾;或用50%抗蚜威1520克兑水5075千克喷雾。也可用40%乐果乳剂1千克加水56千克,用毛笔或棉花球蘸药涂抹被害玉米的茎基部,通过内吸杀虫。2、利用天敌蚜茧蜂防治。 6.玉米倒伏后的补救措施 玉米发生倒伏后,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6.1根倒 发生根倒的地块,在雨后应该尽快人工扶直植株并进行培土。重新将植株固定。 6.2弯倒 发生弯倒的地块,要拌落植株上的雨水,以减轻植株压力,待天晴后让植株恢复直立生长。 6.3茎倒 发生茎倒的地块,要根据发生程度来区别对待,茎秆折断情况比较严重的地块,将玉米植株割除作为青饲料,然后再补种晚田作物;茎秆折断比例较少的地块,可将茎秆折断的植株尽早割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