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预习 导学篇.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21557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飞来峰预习 导学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登飞来峰预习 导学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登飞来峰预习 导学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飞来峰预习 导学篇.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登飞来峰 预习 导学篇登飞来峰教学研究案 学习目标 1、流利地朗读、背诵诗歌,并能用自己的话疏通诗意。 2、准确理解诗句的含义,并体会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学习重点:理解诗句的含义,描述诗歌的情景,体会诗歌蕴含的哲理。 预学篇 一、课前助读: 1、作者简介: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嘉祐三年上书,提出改革政治的主张。他积极推行新法,抑制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但遭到保守派的激烈反对。晚年退居江宁,封荆国公,世称荆公。他的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2、写作背景:此诗为北宋诗人王安

2、石30岁时所作,皇佑二年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3、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期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从东武县飞来,故因此而得名。宋有王安石题诗登飞来峰,从此闻名天下。 二、预习检测: 1、解释粗字的意思。 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一句采用 的手法,点明飞来峰,千寻塔的高峻陡峭。 3、登飞来峰中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踌躇满志的情怀的句子是:_。 导学篇 一、自学交流,解释诗句。 出示自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句,用“ / ”划出诗句的节奏。 2、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3、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二、品读,体会诗的含义。 1、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2、前两句写景,突出了飞来峰的什么?请用一字概括。 3、后两句抒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4、结尾两句写出了什么样的道理? 四、诵读,表达情感。 五、学生自主复习整理。 六、作业布置:完成登飞来峰慧学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