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22822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群的特征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种群的特征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种群的特征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种群的特征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种群的特征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种群的特征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群的特征教案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种群的特征教案设计种群的特征教案 一、教学重点: 1、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特征是研究种群的基本参数,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迁出,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种群的特征对于了解和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物种的种群进行教学,这样就可以利于对种群特征的理解,而且使学生认识到种群特征的调查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二、教学难点: 1、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结合学生的学情,对生态环境接触较少,对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的学习较为抽象,因此样方的选择和确定是本节学习的难点。 2、种群的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种群的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涉及的内容多而复杂,又比较难于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三、

2、教学目标: 1、通过讲解和举例判断,能理解和识记种群的概念。 2、通过阅读、自主学习、动脑计算、观看教学视频等,能了解样方法,并尝试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锻炼实验探究能力。 3、根据老师讲解、分析归纳,能列举种群的特征,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ppt。 六、教学方法: 教授法、谈话法 七、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阅读故事,联系社会经验思考,能得出生物体不能孤立的生存在自然界中。 设计意图 以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趣导入。 首先看一则笑话: 疯子:“让所有的人都死光,就留我一个!” 旁人:“如果你自己种粮食,谁给你织布?” 疯子:“

3、那就再留个织布的吧。” 旁人:“你会做木工吗?会打铁吗?” 疯子:“再留一个木工和一个铁匠吧。” 旁人:“你们会炼铁吗?会开矿吗?还有,会看病故事吗?会制药吗?” 激趣,疯子:“哎呀,那就全留下罢!” 新课导入 从这则笑话你有什么启发?生物体能孤立生存在自然界吗? 看来,世界上任何生物个体都是不能单独生活的!每个生物个体都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他生物个体打交道包括同种的和不同种的。 在前三章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生物体可通过自身的调节维持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但是自然界中的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组成一定的群体,相互影响,共同生活。其中我们把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种群。 什么是种群

4、呢?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总和。 举例:以下描述的是种群吗? A、青衣江和大渡河的鲤鱼 B、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蛇 C、池塘里所有的雄性蟾蜍 D、峨眉山上全部的藏猕猴 引导学生分析A、 B 、C不能描述为种群的原因,归纳总结种群概念的要点: 1、一定自然区域 2、同种生物构成 3、全部个体的总和 总结:种群的不同个体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累加,这使种群表现出个体不具有的特征。 到底种群有哪些特征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 多媒体展示4张图片:分别为澳大利亚蝗灾,国宝熊猫,滇池的水葫芦,珍稀植物桫椤。比较图片中种群数量的不同。 要描述两个种群数量时我们引入种群密度

5、的概念。 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 引导学生从生物个体过渡到整体认识。 种群概念 理解种群的概念,判断A、 B 、C、D是否能描述为种群,思考为什么,并归纳总结出种群的概念要点。 建构概念,知识应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种群密度的概念 观察图片,比较图片中各种群数量的不同,理解种群密度的概念。 有图片形象感知,让学生真正理解种群密度的概念意义。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而种群数量的变化是与种群的特征分不开的。 提问:如何测量种群的密度呢? 如大熊猫数量不是很多,我们可以逐个计数把它数出来,若要判

6、断滇池水葫芦物种入侵情况,测量它的种群密度呢?像这种数量较大,难以逐个计数的种群,我们该如何测量它的密度呢? 现以问题探讨为例,请同学们动手估算这块草地思考 实际动手估算蒲公英的数量,并引发学生思考,动手实际估算,对比同学们之间不同的方法种群密度的测量 样方法 中蒲公英的数量。 说说估算方法 请同学说说自己的估算结果,并说明估算过程。 老师和同学共同分析和评价估算方法。 引出样方法 老师总结:处理此类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样方法。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样方法内容及探究实验。 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抽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算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

7、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视频观看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引导学生回答: 1、你想要选择双子叶植物还是单子叶植物?为什么? 2、探究的过程包括哪些? 3、样方的大小一般为多少?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 4、取样的关键要注意什么?取样方法有哪些?为什么要强调随机取样? 5、实地调查与本节课“问题探讨”活动中的模拟调查有什么异同? 提问:样方法适合调查哪些生物?有什么缺点?如果现在需要估算一片草原上野兔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吗? 过渡:如何来调查这片草原上野兔的种群密度呢? 像这种动物生活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宜用样方法来调查的,我们常用标记重捕法。 请

8、同学们阅读标记重捕法内容,并完成练习。 练习:对某草原一种鼠种群进行调查,先捕获39只鼠并标记,一段时间后,再次捕获34只,其中一标记的为15只,那么该地段原有总鼠数是多少? 请同学说说计算结果和过程。 根据同学计算过程予以评价并推出计算公式: 种群数量 = 重捕个体数 标记个体数 重捕标记数 根据以上内容的学习,请一位同学来描述用标记重捕法估算一片草原上野兔的种群密度。 教师总结:1、标志要牢固,不易脱落2、不要太显眼,以防其被敌害捕食3、标志物本身无毒,不要对其本身造成伤害。 提问:在不同的时间、季节里来估算这片草原上野兔的种群密度是恒定不变的吗?哪些因素会使自主学习,观看视频,结合教材和

9、视频思考回答问题。 思考并回答问题。 和老师介绍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验探究以视频教学,吸引注意力,学生更易接受。 标记重捕法 思考样方法能否解决提出的问题,阅读教材,动脑完成练习,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推出计算公式,综合标记重捕法内容解决实际问题。 以学生亲自体验样方法无法解决问题,引发兴趣,推出标记重捕法内容。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能力。 思考,联系生活让学生理实际,理解出生解出生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 密度发生变化? 学生思考回答。 老师总结:既然种群是所有个体的集合体,肯定会不断的产生一些新个体,同时也会不断有个体死亡,所以研究种群还必须了解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它也是种群数量的一个

10、特征。 出生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数目的比率 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数目的比率 展示我国人口增长变化图,野生东北虎图片,分析人口增长和东北虎濒临灭绝的原因。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如何影响种群密度的呢? 教师总结: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增加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不变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减小 提问:我们知道冬天大雁为了避寒,会迁徙到南方,那这种迁徙对北方和南方大雁的种群密度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这种迁入与迁出都会改变种群的密度。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种群总个体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11、 总结: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都是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是种群的一个特征。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要经过三个阶段,幼年、成年和老年,同样,种群也具有这样的年龄阶段,我们把各个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称为种群的年龄结构。 提问:种群的年龄结构对种群密度有无影响呢? 给出种群年龄结构的三种类型 A B C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思考A、B、C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多?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少?哪种类型的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 率与死亡率。 以我国人口增长图,野生东北虎图像为形象感官,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出生率与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与死亡率也是种

12、群特征。 迁入率和迁出率 思考并能回答,大雁迁徙会减少北方的种群密度,增加南方的种群密度。 理解迁入率和迁出率的概念。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迁入率与迁出率对种群密度的影响。 年龄结构 观察年龄结构类型,思考回答问题,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表格。 以自身为例理解物种的三个年龄结构,图文并茂,有利于理解,表格归纳知识,有利于记忆和掌握。 引导学生完成下表: 类型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图例 年龄比例 年幼个体大于年老个体数 各年龄期个体比例适中 年幼个体小于年老个体数 出生率与死亡率大小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变化 增大 稳定 减小 老师总结:种群年龄结构是种

13、群的一大特征,年龄组成对于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性别比例 此外,性别比例也是种群的一大特征。性别比例是指物种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一般来讲,人工控制的种群,雌性多于雄性。想想为什么?引导学生了解性别比例研究在农业上的应用。 在农业上,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种群的雄性个体,使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该 种群分布的空间特点 种群的密度明显降低。 带领学生回忆种群的数量上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 种群除了数量特征以外,还存在空间特征。组成种群个体,在其生活空间的位置或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 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上的三幅照片,说说这三个种群的

14、空间特征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描述: 1、均匀分布 2、随机分布 3、集群分布 同学们,以上我们学习了种群的几个特征。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而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通过控制出生率和死亡率而影响种群密度的未来变化。那么在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下种群数量会怎样变化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通过达标测试题检测 回忆总结,整理种群的数量特征。 观察图片,在老师的引导下思考回答。 带领学生回忆总结,引入空间特征。 理解性别比例的概念,了解性别比例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实例。 联系理论与生产实践,拓展知识。 课堂总结 总结种群的特征,回顾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知识总结能力。 评价

15、练习 培养学生知识的英语能力 八、板书设计: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一、种群: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总和。 二、种群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决定大小 样方法 种群数量 直接影响 种群密度 调查方法 标记重捕法 影响 预测变化方向 增长型 性别比例 年龄组成 衰退型 稳定型 三、种群分布的空间特点: 1、均匀分布 2、随机分布 3、集群分布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故事激趣,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以大量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素材为教学材料,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方式,师生互动产生新知识。 不足: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教学方法没有能够全面地发展,设问的技巧性尚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