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合同引发的法律风险及防范.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23105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白合同引发的法律风险及防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空白合同引发的法律风险及防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空白合同引发的法律风险及防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空白合同引发的法律风险及防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白合同引发的法律风险及防范.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空白合同引发的法律风险及防范空白合同引发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来源:胡律师网 作者:上海律师 胡燕来 所属栏目:企业法律顾问 对于合同而言,空白就是漏洞。在合同中留下空白,等于把风险留给了自己。 某机械厂产品积压,急于推销产品,周转资金,便派出几名推销员,到全国各地推销产品,并与每人约定按推销出的产品总额的百分比发放奖金。推销员胡某找到在某五金公司当业务员的朋友赵某,让其帮忙推销电动机。五金公司进货需经领导审批,最近该公司刚进了一批电动机,领导不会同意进货,但是赵某以前曾请胡某办过事,此次为报答胡某,便用自己手中盖过章的空白合同书与胡某签了一份购买机械厂10万元电动机的买卖合同,交给胡某。 机械厂

2、按合同规定给五金公司发去了价值10万元的电动机,并通过银行托收货款。五金公司负责人得知此事后,坚称未授权赵某购买这批货,拒绝收货,并通知银行拒付货款。机械厂则认为,合同上盖了五金公司的公章,怎么能说没授权呢?坚持要求五金公司履行合同。 见五金公司无意付款,机械厂后将五金公司诉至法院。法院认为,赵某所持的加盖公章的空白合同书,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应当被视为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是证明代理人享有代理权以及其代理权限的书面文件,因而五金公司的业务员赵某出具空白合同书,与胡某签订的电动机买卖合同,应认定为有效。五金公司是被代理人,虽然赵某作为五金公司的代理人与机械厂签订合同时并无代理权,但由于五金公司

3、内部管理不严,使机械厂可以确信他有代理权,那么赵某与机械厂所签订的合同就应该是有效的。 当然,赵某滥用代理权,越权代理,不顾被代理人的利益,擅自签订电动机买卖全同,根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他应当对因此而给五金公司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专业企业法律顾问胡律师认为,由空白合同引发的法律风险常有以下一些: 一些企业违背诚实信用的商业道德,钻交易对象法律知识匮乏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的空子,蒙骗相对方在空白合同上签字。当相对方签字后,这些不实企业找借口将所有合同都掌握在手中,然后在合同的空白处随心所欲地填写对己有利的内容。 还有一些不法单位,和职工串通在一起,拿着加盖公章的空白合同和业务介绍信四处撒网后

4、签订大量供销合同,在骗取大量的预付款后却不能供货或只能供少量的货。当债权人到企业考察后,欺诈行为败露,企业就会以职工已被开除、解聘或该职工已自动离职为借口,拒绝承担法律责任。 个别业务员为了牟取个人私利,在签约过程中玩偷梁换柱的把戏。一旦对方签完空白合同,自己又私自更改合同的当事人,把业务拉到自己经营的企业或相熟的企业。这种企业一般没有履约能力,先期公章只是一种工具被人利用,使签约单位误以为是与加盖公章的企业订立的合同从而受到欺诈。 对于加盖公章的空白合同引发的法律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防范 1.慎签合同。 对合同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特别是合同的空白处不能随意保留。如无内容可填,可

5、以“此处无内容”等类似词语加批注。合同签订好后,不能随意地将自己保存的合同交给相对方带走,应至少保留一份合同,以备将来发生纠纷时作为证据使用。 2.提高警惕。对凡是未经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约而是由特定业务员仅持加盖公章的空白合同签约的当事人应提高警惕。企业必须核实其营业执照、授权委托书、单位联系方式,以及该单位是否继续存在,业务员订立的合同对该单位是否有约束力等。具体方式可以是电话询问、传真、邮件、上门考察等,当然上门考察最为可靠。 3.慎重付款。在用支票支付时,严格按照规定办理,不开“空白支票”给对方当事人,尤其对人账单位的名称,钱款数额要严格认真填写,不给对方以任何填上其他内容的机会。这样能有

6、效防止业务人员将钱款转人其他企业从中牟利。 4.严格管理。加盖公章的单位对合同应当进行严格管理,防止业务人员利用空白合同进行欺诈。合同欺诈不仅对合同签订方造成损失而且使加盖公章的单位蒙受损失,至少是商业信誉上的损失,因此应当努力加强对合同的规范管理。 5.依法索赔。注意单位与职工串通进行欺诈的法律风险。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中指出,合同的签订人用委托单位的合同专用章或者加盖公章的空白合同书签订合同的,应当视为委托单位授予合同签订代理权,委托单位对合同签订人签订的合同应当承担责任,若委托单位想解除合同,必须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当职工持单位空白合同进行欺诈的丑行败露后,企业一般会以该职工已被解聘或该职工已自动离职为由拒绝承担法律责任。这种情况应按表见代理处理,合同成立有效,合同相对方可诉求司法机关判令该单位承担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