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23622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三章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三章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三章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三章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章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第三章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 第一节 注意的发展与教育 一、注意概念 二、注意的品质 三、中学生注意的发展特点 四、课堂上如何组织中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节 感知觉的发展与教育 一、感知觉和观察力 二、中学生观察的发展特点 三、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第三节 记忆的发展与教育 一、记忆系统及其特点 二、遗忘及其进程 三、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识记与保持 第一节 注意 一、注意概述 什么是注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注意着什么。例如,在走路时,我们会注意着身边的行人和车辆;在说话时,我们会注意着对方的表情等等。那么,什么是注意呢?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2、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性。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总是有选择地朝向一定对象。因为人即使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也不可能在某一时刻同时注意到所有的事物,接收到所有的信息,只能选择一定对象加以反应。就像面对一桌子的美味佳肴,你每次也只能挑选一两种菜来吃,而不能一口吞了所有的菜肴。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一定对象上的深入加工过程。注意集中时心理活动只关注所指向的事物,抑制了与当前注意对象无关的活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境界了。 二、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稳定性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与之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 优化学生的注意稳定性,应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教学内容的难度要适当。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而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对抽象材料能保持一定的注意,但这种能力也是逐步发展起来的。研究表明,中学生掌握历史概念时,最容易掌握那些直观性较强的具体概念。所以,教学内容不仅要由浅入深,而且要难易适当。 第二,良好的教学方法是稳定学生注意的重要条件。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教材,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时语言要生动、精炼,运用直观教具演示时要恰当,实验时要及时指导和总结

4、。总之,教师要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第三,了解每位学生注意的表现对培养学生注意稳定性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应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了解,来掌握每位学生平时的注意情况。对注意稳定性差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是由于身体疲劳所致的,要帮助其改善身体状况;是由于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不正确所致的,要培养其自觉的学习态度,端正其学习动机;是由于心理健康受损所致,要及时诊断,必要时请心理教师给予帮助。 第四,为了保持学生的注意稳定性,应设法消除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例如,教室周围保持安静,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避免迟到或早退现象。对某些注意力发生涣散的学生,运用暗示法,比如特殊语

5、调、言语停顿、目光凝视等,或用直接批评的方法,督促学生集中注意。另外,教具的使用也要考虑学生注意的稳定性。展示必要教具要适时,过早地展示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削弱新颖感。教具使用完毕,及时收起,以免影响学生对接下来的讲课内容的注意。 四、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 优化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校园、教室的布置和教师的仪表。首先,学校的地理位置要合适,远离噪音和污染;其次,教室的布置要简朴而有教育意义,不要过于花哨,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再次,教师的着装要整洁朴素,避免奇装异服和浓妆艳抹。 2.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中小学生的注意经常受到兴趣和需要的影响,符合兴趣的,能够满足需要

6、的事物,较易成为他们注意的对象。因此,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兴趣和需要。教学内容要在保证科学性和逻辑性的前提下,加强趣味性。 3. 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保持对教学活动的稳定注意。因此,教室上课时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外,还应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穿插使用其它一些教学方法,例如个别提问、集体讨论、动手实验、角色扮演等。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使用录音、投影、幻灯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进一步丰富教学形式。 4. 考虑学生的情绪状态。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无意注意。人

7、在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和情绪愉快时,最容易对事物发生注意,且注意较易集中和持久。因此,保持学生的无意注意,除了要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外,还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 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 加深学生对学习目的、任务的理解。学习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加深对学习任务的理解,这对维持学生有意注意十分重要。 2. 培养间接兴趣。人们感兴趣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兴趣越浓厚,注意就会越集中、稳定和持久。引起有意注意的兴趣的条件往往不是事物本身的特点,而是对活动目的、结果和意义的兴趣,即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为了引发学生的间接兴趣,教师在

8、一门课开始时应阐明本课的学习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确认识到本课程对他们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以引发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兴趣,从而积极调动其对教学内容的有意注意。 3. 合理组织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组织得好,学生的有意注意保持的就持久。首先教学活动要设计的连贯,有条理。其次,活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保持注意,如通过活动的趣味性或直接语言提示。善于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也是唤起学生有意注意到一个重要因素。最后,要将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4. 加强意志锻炼。有意注意的保持需要意志努力的参与,因而加强对学生意志的培养和锻炼,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对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非常有帮助。 运

9、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过分地要求学生以有意注意来进行学习,容易引起疲劳;反之,如果只让学生凭借无意注意来学习,则不利于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去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无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还是在一堂课上,教师都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第二节 感知觉的发展与教育 一、感觉 感觉概述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然而它所反映的只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个别属性。例如,我们的头发,它有特定的颜色和柔顺度,有些人头发的颜色是黑的,用手去摸,觉得它是柔软的、光滑的。这些都是头发的“个别属性”。头发直接作用于我们的眼睛和手,于是在我们的头

10、脑里,就产生了对它的颜色和柔顺度的反映。这种当前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就是感觉。 感觉的种类 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来源于外界刺激,对外界事物属性的反应属于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觉。其中,皮肤觉又可分为温度觉和触压觉。 内部感觉来源于肌体内部刺激,对身体的肢体状态和内脏器官的感觉属于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运动觉即肌肉运动的感觉。它反映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位置。这种感觉是肌肉伸缩产生的刺激作用于肌肉、肌腱和关节中的感受器而引起的。平衡觉的感受器分布在内耳的前庭器官中,它是反映头部运动速率和方向的感觉。内脏感觉反应内脏各器官的活动和变化

11、,比如饥、渴、饱、胀、恶心等感觉。 二、知觉 知觉概述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刺激物的整体的反映。知觉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信息的过程。知觉是比感觉复杂的反映形式。知觉的产生以头脑中各种感觉信息的存在为前提,并且与感觉同时进行,但它却不是各种感觉的简单总和。我们在知觉的过程中各种感觉信息按事物的联系和关系被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映象。例如,看一部电影,我们除了反映它的声音的高低、强弱和画面的颜色等这些个别属性外,还反映这些属性之间在时间延续、空间定位和运动节奏变化等方面的联系,从而组合成为有故事情节的一部电影,这就是知觉。 知觉的种类 依据对所知觉事物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以下几

12、种。 1. 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特性的反映。物体的空间特性包括形状、大小、远近、深度等。人在生活中随时都可能应用到空间知觉,诸如上下楼梯、穿越马路等。 2. 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有对自然界的时间知觉,如黑夜与白天的交替,四季的变更;有对肌体的时间知觉,如睡眠、饮食、代谢的生物钟。 3. 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距离状态和运动速度的知觉。如:在众多车辆疾驶的公路上,驾驶员靠运动知觉使驾驶的汽车与周围车辆保持适当的距离。 三、观察与观察力 1. 观察 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观察比一般的知觉有更深的理解性,思维

13、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观察之前,观察者必须预先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拟定计划,然后再按照计划对一定的事物进行系统而持久的感知。在观察过程中,观察者要注视知觉对象,从中寻求某种答案,还要分析比较事物的每一个细节。就是说,观察过程包括了稳定的有意注意和积极的思维活动。观察结束后要进行总结,也要思考许多问题。可见,观察不是消极地注视,而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思维的知觉”。 2. 观察力 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它是指有目的地、主动地去考察事物并善于全面正确地发现事物的各种典型特征的知觉能力。它是一种特殊的,发展水平较高的知觉能力。观察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培养和训练,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

14、起来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观察的目的、任务是否明确直接影响观察的效果。如果观察的目的、任务不明确,学生就会东张西望,不得要领,结果没有什么重要的收获。要使学生的观察取得成效,教师必须预先明确地向学生提出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告诉学生要看什么,有可能看到什么。 给学生指明观察的目的、任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能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如果学生时时处处依赖教师的指示,观察力是培养不起来的。要使学生能独立地自己提出观察的任务,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观察兴趣。观察兴趣可通过郊游、参观、访问等多种途径来培养。最终要学生们在观察时能自觉地、准确地

15、确定观察目的和任务,知道应该看些什么。 观察前要做好有关知识的准备 没有足够的知识,不仅不能理解所观察的事物,而且对于事物的某些特征也难以觉察。观察前,有关知识的准备越充分,观察的效果就越好;相反,观察前毫无知识准备,观察时就会“视而不见”,不知道问题所在,观察的效果就一定不好。比如要组织学生观看乒乓球比赛,为中国队加油,那就要事先让学生们懂得一些乒乓球比赛的知识,这样在观察的过程中就知道哪些是好的技术,什么时候打得精彩。 教会学生进行观察的程序和方法 学生在观察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新奇的、有趣的事物上,而忽视事物的重要方面,这样也就离开了观察的目的、任务。根据这个特点,教师应告诉学生有关的观

16、察程序和方法。制订好观察计划,按观察计划进行观察。教师要指导学生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有计划、有次序地进行观察,注意全面又不忽略细节,观察中注意采用分析和比较的方法,这样才能把事物观察得深刻而细致。另外,在观察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观察到的每一个细节都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加以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要满足于现成的答案。 指导学生整理和总结观察结果 观察告一段落后,要做好观察总结。总结时,学生可以检查观察的目的、任务是否完成。总结可以是书面的或口头的;还可以是图表、图解的。要提倡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观察的心得,找出自己不足之处,相互学习,也要鼓励学生就观察涉及的问题进行评价。通过总结,不仅

17、可以提高观察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言语表达能力。 第三节 记忆的发展与教育 一、记忆概述 什么是记忆 记忆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记忆活动所加工的信息可以是感觉、知觉、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的产物,也可以是情绪、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的产物,因此,记忆使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 记忆的种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记忆做以下分类。 1. 按照内容不同,可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抽象记忆、情感记忆和运动记忆。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在脑中再现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保持的是事物的感性特征,具有鲜明的直观性。例如,对一个人的音容笑貌的记忆,对某种食物的味道的记忆,对一

18、首歌的优美旋律的记忆等。 抽象记忆是以概念、判断、推理和逻辑思维过程等为内容的记忆,也称为语词记忆。这种记忆保持的不是事物的具体形象,而是事物的性质、意义和相互联系等,并且通过语词表现出来。例如,我们对数学公式或定理的记忆。它是人类所特有的,具有高度的理解性和逻辑性的记忆。 情感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例如,我们在比赛中获胜后的激动心情的记忆,就是情感记忆。 运动记忆是以人们操作过的运动为内容的记忆。例如,武林高手对武术招式的记忆,画家对绘画技巧的记忆,就属于运动记忆。这种记忆一旦形成,保持时间较长,它是形成各种熟练技巧的基础。我们常在电影中看到武林高手虽然失忆,但是武功仍在,

19、就是这种运动记忆的保持。 2. 按照记忆方法的不同,记忆可以分为有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两种。意义记忆,就是要理解事物的意义,并利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记忆方法。如,对原理、定义、定理、法则的记忆要靠意义记忆;机械识记,是不需要理解事物的意义或不需要利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只靠对事物的重复来记忆的方法。例如对历史年代、人物名称、山的高度、外语单词、元素符号的记忆,大多数靠机械识记。 中小学生记忆的发展 1. 从无意记忆为主向有意记忆为主发展 小学低年级学生无意记忆占主导地位,他们感兴趣的、印象鲜明深刻的事物就容易记住,到了小学高年级有意记忆有了明显的发展,但是有意记忆最初是被动的,记忆的目标通常是由老

20、师或家长提出的。进入中学后,在教学要求下,记忆的有意性更加发展起来,有意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初中低年级学生的这种能力相对还要差一点,到高中阶段,学生能逐渐自觉地确定目标来进行记忆活动。有一项研究要求814岁儿童阅读一篇记叙文,其中一组在阅读前不提识记要求,即无意记忆,而另一组要求努力记忆文章内容。结果表明,两种记忆效果随年龄而提高。8岁儿童仍是无意记忆占优势,而有意记忆的主导地位是从10岁开始的,12岁以后有意记忆的优势更加明显1。 2. 从机械记忆为主向意义记忆为主发展 在小学时期,学生的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经验不足,智力水平有限,缺乏对教材的理解。所以,他们记

21、忆教材内容时,常常是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反复背诵。而进入中学后,随着知识的增长,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生的意义记忆有了明显的发展,逐渐占主导地位。进入高中阶段,意义记忆占明显的优势,学生们开始在记忆材料时首先尝试理解材料。 3. 从形象记忆到抽象记忆的发展 从记忆内容上看,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主要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来记忆事物的特征和属性。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学会了改造记忆中的表象,开始在头脑中形成一般的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进入中学阶段,学生对词的抽象记忆能力得到了迅速发展。有人对中小学生进行了如下实验2:首先让学生读一遍具体的词,如房子、杯子等,让其回忆读过的词;然后,让学生读一遍抽象的词,如运动、关系等

22、,也让其回忆。结果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对抽象词语的记忆能力不断提高,进入中学有更明显的提高,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超过形象记忆,并最终在中学阶段占了主导地位。同时,学生的形象记忆也在不断发展,到初三后才略有下降。当然,形象记忆的作用仍是很重要的,因为抽象记忆还是需要形象记忆的支持。 二、记忆的加工系统 记忆的加工系统分为三部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见图7。在这个系统中,信息刺激首先通过我们的感觉通道进入感觉记忆,感觉记忆的信息如果没有得到注意就会消退,如果得到了注意就进入了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中,没有得到复述的信息就会马上遗忘,而得到复述的信息就进入了长时记忆。我们会在需要时将长时记

23、忆中的信息提取到短时记忆中。当然,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也有可能遗忘。 12 转引自李力红主编. 青少年心理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第97页 转引自卢家楣等主编. 心理学,上海人们出版社,1999,第148149页 提取 信息刺激 感觉记忆 消退 图7 记忆的加工系统 遗忘 遗忘 感觉 感觉记忆 注意 短时记忆 复述 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是指通过感觉信息在大脑中一个极短时间的保存过程,又称瞬时记忆或感觉登记。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大约有0.25 2秒。比如我们在随意地浏览搜狐的一个网页,虽然看到很多内容和标题,但是并没有感兴趣的,让你回忆刚才看到的内容,你也不能回忆出来。这种情况下,你

24、对看到的文字的记忆就只是感觉记忆。感觉记忆中保存的信息如果没有受到注意,就会很快地消失;如果受到注意,它就进入了短时记忆进行保存。 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指信息保持时间介于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的记忆。在短时记忆中,信息的保存时间一般为5秒1分钟。短时记忆的容量相当有限,米勒的实验证明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一般约为72个组块。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复述就进入了长时记忆,如果得不到复述就会随时间而消退。 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在头脑中长久保持下来的记忆。长时记忆保存的时间很长,可以是一分钟,也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几年,甚至是终身的。长时记忆的容量就是我们最多能记住多少东西,这个问题还没有答案,可能也不

25、会有答案。因为,人的记忆几乎是无限的,不可能有人将自己的脑袋装满。这是我们值得庆幸的事情啊,要是真有可能把我们的脑子装满,那我们就不能记住下一个事情或下一个人了,你能想象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吗? 三、记忆的加工过程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的加工过程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就是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识记 识记就是识别和记住事物,是记忆过程的第一步,是保持、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因此,要提高记忆效果,首先要保证良好的识记。 保持与遗忘 1. 保持 保持是巩固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也就是将识记的内容进一步地加工和存储。保持是实现再认和回忆的重要保证。保持并不是简单地像把东西直接堆放进保险柜里,而是通过

26、进一步的加工,如分类、组织等,然后再与原有知识经验进行有机的联系,存贮在头脑中。所以,被保持的材料,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可能发生某些变化。 2. 遗忘 遗忘是指对曾经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认或重现,或者错误地再认或重现。它与保持是相反的过程,也是我们在学习中不愿发生的事情了。 再认与回忆 1. 再认 再认指当过去记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的心理现象。例如,能认出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能认出多年前学过的诗歌,等等。考试时选择题、判断题都是通过再认来回答的。一般来说,再认比回忆要容易。 2. 回忆 回忆是指对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次重现并加以确认的过程。例如,背诵以前所学的诗歌就是回忆。考试中

27、的填空、问答题都要通过回忆来完成。回忆比再认更困难些。一般来说,能回忆的就能再认,能再认的不一定能回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当看到电视中的一个明星,就是想不起他叫什么了,而当旁边的朋友说出几个可能的名字时,就会马上确定其中一个就是他。这就是不能回忆,而能再认的情况。 四、运用记忆规律促进学习 运用识记规律提高识记效果 1. 让学生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 如前所述,识记的目的和任务是影响记忆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识记目的任务越明确、具体,识记效果越好。 另外识记任务的时间也直接影响识记效果。美国心理学家彼得逊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同一件事讲给两个班的学生听,要求他们记住主要内容。对第一个

28、班的学生要求两个小时后进行回忆测试,而对第二个班的学生要求两个星期后进行测试。有趣的是,在两个小时后的测试中,第一个班学生的成绩好于第二个班;而在两个星期后的测试中,第二个班学生的成绩好于第一个班。由此可见,识记任务在时间上的要求不同,对识记的效果是有影响的。 因此,教师在要求学生识记内容前,要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而长远的记忆目的和要求,让学生知道应当识记什么、识记到何种程度以及保持多长时间等。与此同时,还应培养学生根据学习内容主动地、自觉地提出记忆的目的任务,并使之具体化,以及独立检查自己记忆效果的能力。 2. 加强学生对识记内容的理解 理解是对识记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掌握其本质和规律。理解是

29、记忆的重要条件,只有充分理解的材料才能够记得牢固。这是因为理解了的材料在内容上就与过去巩固了的知识经验形成了联系,进而形成了知识系统。 在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自己的讲解使学生利用思维去理解所学的内容,使所教内容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多方面的联系。这就需要老师把讲授的内容进行归类,达到系统化,如果能把要识记的内容归结为公式、定理或归纳为几个方面,写成提纲,择要而记,并善于把教材中的一节或一章的内容以层次网络的方式组织起来。这样做,无疑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的方便,有利于知识的存储。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很好的模式里面,否则就会忘记。”3那么,学生能否在

30、脑中建立各种联系与还有其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关,知识经验越丰富,各种联系就越易建立,新知识就越易识记。 3 鲁忠义,石国兴. 论学生知识的存储与检索.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17,第41页-47页 3. 引导学生选用适当的识记方法 识记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部分识记法、整体识记法和综合识记法。部分识记法是将材料分成几个部分,每次识记一个部分,记住一个部分后再记另一个部分的方法。整体识记法是每次都把材料从头到尾作为整体进行识记的方法。综合识记法是把部分识记法和整体识记法结合起来,一般是先对识记材料进行整体识记,而后分成几个部分识记,最后再综合成整体进行识记的方法。对三种识记方法的运用与材料性质和

31、学生识记习惯有关。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识记材料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无意义的材料,可以让学生采用部分识记法,例如背单词;有意义而简短的材料采用整体识记法较好,例如背诗歌;有意义但数量较多且难识记的材料,则采用综合识记法最好,例如演员背诵大段的台词。 根据遗忘规律有效组织复习 要使学生巩固获得的知识,就要避免或减少遗忘,这就需要及时有效地复习。复习并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对已经记忆的内容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再加工。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地组织复习,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及时和系统的复习 根据前面讲到的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复习也要与此相对

32、应,要在遗忘的早期就进行复习,这就可以阻止通常在学习后立即发生的快速遗忘。所以,教师在教授新知识后要及时地进行课堂练习,进行复习性提问、布置家庭作业等,让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及时复习。及时复习可以有效地控制遗忘,但要想长期保持所学内容,还需要系统的复习。学生和教师可以根据具体学习内容、目标和要求,制定具体的系统的复习计划。 合理分配时间 根据时间分配的不同,可将复习为为两种,一种是集中复习,一种是分散复习。集中复习是集中在一个时间内,对所要识记的内容连续、反复地进行复习。分散复习是把要记忆的内容分在几个相隔的时间内进行复习。复习的间隔时间应根据复习内容的性质、数量、识记已经达到的水平,以及学习者的

33、个人情况等因素而定。一般说来,分散复习的时间间隔应是先密后疏,每次复习的遍数应是先多后少。根据这一规律,在学校的教学中,应当把功课的复习合理地分配在整个学习单元,而不应只集中在期中和期末考试之前。 2. 恰当安排复习内容 复习内容的恰当安排也是影响复习效果的重要因素。首先,复习内容要适量,过多地布置家庭作业或进行大量的课堂练习,盲目地增多复习量,往往得不偿失。因为,内容越多,造成遗忘的可能性越大,越难达到对内容的牢固保持,且会影响身体健康。其次,要防止复习内容间的相互干扰。类似的内容不要安排在一起复习。如文科的语文、政治、历史的复习不要安排在一起,而应与理解内容交叉安排。对内容的中间部分应加强

34、复习。复习中应注意安排适当的休息。 3. 尝试回忆法的应用 复习时,可以通过一遍一遍的反复识记来进行,也可以通过在识记过程中结合尝试回忆来进行。研究表明,反复识记与尝试回忆相结合的方法,比单纯通过反复识记的复习效果要好。这是因为,如果只是一股劲地反复识记,学生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记住了多少内容,记得是不是牢固,而且容易产生厌烦心态。而如果在识记一段时间后,进行一次尝试回忆,就能够发现多次识记的效果,这样就增强了识记的信心和积极性。同时,尝试回忆会发现多次识记中遗漏和薄弱的地方,学生可以及时纠正,这样的复习就更有目的和针对性。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时,应指导学生多进行尝试回忆,将反复识记和尝试回忆

35、相结合。 4. 复习方法多样化 复习并不是简单地重复。单调的复习方法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和疲倦。因此,应该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让学生每次都能在新的联系中接触到有关的复习内容。这样,学生就会对复习有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智的积极性,从而更加巩固的掌握知识,提高复习效果。因此,在组织复习时,教师应尽量使复习方法多样化。例如,根据课文,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让学生根据说明文中的内容动手做实验;开展记忆力的比赛;同桌之间互问互答等等。 利用记忆线索提高记忆效果 从长时记忆中检索信息时, 往往要依据一定的记忆线索, 并借助联想, 才能有效地寻找到要提取的信息, 记忆线索是有助于信息提取的刺激, 是与要提取

36、的信息有关的某些部分、特征或识记时的情境。一个概念、一种思想、一种组织、一张图片等等都可以成为信息检索的线索。记忆线索对检索的影响对教学是具有重要作用的。首先, 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 还要注意让学生把与目标知识有关的适当线索同其一起编码。不仅把知识本身组织得合理有序, 而且把整个检索结构建构得有逻辑性、条理性和有效性。在知识的检索中, 只要激活一点就能迅速扩及其余。其次, 尽量使学习情境与测验情境、知识的应有情境保持一致。当然, 它们之间不可能时时处处相匹配, 在不匹配的条件(如测验场地的变化) 下, 让学生在心理再现学习时的情境, 有助于知识的检索。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记忆线索。 1.

37、 层次组织 鲍尔等人XX年的实验发现,学生学习有组织的材料的成绩要好于学习随机排列的材料的成绩。这是因为高度组织起来的材料为记忆搜索提供了有利的线索,可以使被试者进行有效的检索。 2. 学习情境 史密斯等人(Smith,et al)曾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让被试者在一个房间里学习一个词表, 一天后进行回忆测验。测验时一些学生仍在原来的房间, 另一些学生则到另外的一个房间, 这个房间与他们学习时的房间有相当大的差异。结果表明, 仍在原来房间进行测验的学生的回忆量为12% , 而在另一房间进行测验的学生的回忆量为9%。这说明学生学习时的环境作为一种记忆线索, 对知识的检索起了促进作用。 3. 主体的姿势 兰达(Rand) 等人用实验考察了人的身体姿势作为记忆线索对检索的作用。实验在两种条件下进行, 即让被试者站着学习和躺着学习。学习内容为一个无意义音节表。被试者学完后, 做15 分钟的无关活动, 接着再学习这个音节表, 看不同身体状态下再学习所需的次数。结果发现, 被试者仍采取原来学习时的姿势, 再学习的次数为3.25 次; 被试者采取相反的姿势, 再学习的次数为4.45 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