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虫生物特性及生活习性.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24584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线虫生物特性及生活习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红线虫生物特性及生活习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红线虫生物特性及生活习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线虫生物特性及生活习性.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红线虫生物特性及生活习性红线虫生物特性及当活习性 4.1.1天津地区红线虫种类鉴定 我们发现的水中“红线虫”经过我们自己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鉴定,均为同一品种(见图4-2,属环节动物,为淡水寡毛类颤蚓科两栖动物,科学名称为淡水单孔蚓,喜潮湿土地和生活污水中生存,主要生存在我国几个南方的省份(见图4-1)。这与深圳及国外一些城市等地区发现的摇蚊幼虫有本质的区别摇蚊幼虫体长较短,是摇蚊的一个生长阶段,属蛾类。因此它们是两类动物。淡水单孔蚓在天津地区河道和水库调查中没有详细记录,应该在水体中不属于优势种。 4.1.2生物学特性 4.1.2.1形态特征 如图4-2,淡水单孔蚓正常身体颜色为红色,

2、个别是浅白色,这主要由于生殖带以及背部的血管在表面,造成体节微红。淡水单孔蚓成虫身体圆长,体长约l.5-5.0cm,分节,有68一96个环状体节,体节之间较深的沟称为间沟(或节间沟),较浅的沟称为体环(或体环沟)。淡水单孔蚓疵足已经退化,没有眼点、触手以及触条等。在淡水单孔叫身体背面没有发状的刚毛,但有钩状刚毛;腹部也只有钩状刚毛,只是数目远远少于多毛类。刚毛3-5条为一束,分2叉,远叉细短,单尖的或可在II节腹刚毛束中见到。 4.1.2.2生物特点 淡水单孔蚓在接近身体表面的皮肤下分布有许多稠密的微血管。当血液流经皮肤时血红素很容易与氧结合,同时也很容易与二氧化碳分离,这种通过体表的气体扩散

3、进行呼吸的方式称之为皮肤呼吸。淡水单孔蚓在缺氧环境中会拉长身体以通过改变身体表面积来增加与外界的接触面来完成这种呼吸作用获得足够的氧。但虫体体表必须保持一定的湿润,才能使气体进行有效地交换。皮肤干燥时无法进行气体交换,从而引起窒息死亡。 淡水单孔蚓前端较粗,腹面有口,后端较细,末端开口为肛门。围口节是口后的第一节。小肾管作为虫体的排泄器官包括体壁小肾管、咽头小肾管、隔膜小肾管。小肾管多而微小,每个体节都有几百个。生殖系统位于淡水单孔蚓的腹面,输精管较短,呈膨管状,从接输精管一端开始至其长度的2/3处有分散的前列腺细胞,然后通过狭窄部分连接第二膨部。最后左右两雄性器官共同通入交配腔,并从腹面的单

4、一雄孔通出。左右两个筒状受精囊管汇合形成单一的受精囊孔,开口于IX/X节间腹中线处。淡水单孔叫无生殖毛目体腔球丰富。 淡水单孔蚓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围咽神经、咽下神经节、腹神经索、外周神经、交感神经等组成。主要由感觉神经兀和运动神经兀传送简单的反射弧。过程为: 在整个反射过程中,由脑支配全身的感觉和运动,各节的神经纤维支配本节的感觉和运动。 淡水单孔蚓无眼,但身体各部分都有感光细胞,口前叶及头部的前几节较多,下端较少。适宜在弱光环境中生活。在强光虫体卷曲并扭动,表现出逃避行为。 该虫能够耐受低渗透压的水环境,这主要由于外界的水可以通过体表和口进入体内,排泄器官可以把体内过多的水排出体外。当水环境中的渗透压特别低时,可以通过体表粘液腺分泌大量粘液将身体与外界隔离,降低体表的渗透性,短期内适应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