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本解读 .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28323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原文本解读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草原文本解读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草原文本解读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原文本解读 .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草原文本解读 草原文本解读 草原这篇散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骑马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 我仔细研读,甚有收获。 这是课文第一段: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初读

2、之下,就觉得写得美,语言美,语言传达的风景也美。但一个笼统的“美”字,总觉得不能作为解读意义上的鉴赏。 第一个问题是:老舍笔下的草原,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辽阔、绿、宁静、生机应该说都言之有理,但是,总觉得停留在表面,对一个熟知古典文学的名家而言,其思维绝非如此简单,他的写作一定是有意无意和古代经典构成“互文”的,所以,这个“并不茫茫”,一定是和“天苍苍,野茫茫”构成互文的,是对古代经典诗歌的解释学意义上的“背叛”,通过这个“背叛”,文章试图从语言和草原这两个方面,创造出新的涵义来,在网上查了老舍原文,其原文开头是这样的:自幼就见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类的词句。这曾经发生过不太好的

3、影响,使人怕到北边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好象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紫塞,紫塞,谁说的?这是个翡翠的世界。连江南也未必有这样的景色啊!与原文一比,作者的意图一目了然了。因此上课时我作了如下调整: 、“天苍苍”与这些语句相对: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并不茫茫”后用冒号,表示其后语句全是对此四字的解释。将三个句号改为分号,表示这“并不茫茫”体现于三个分句之中:小丘与绿色为一层;羊群点缀为一层;小丘线条又一层。即: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通过这次深入地思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学中,要真正意义上理解和把握文本,的确需要下翻功夫,对文本的解读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文本解读,切忌臆测,一切以文本为据。细读文本,不依赖一切不可靠的凭据。千万不要故意求“新”,而要努力求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