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测量ppt课件( 水文高程测量).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28644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7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文测量ppt课件( 水文高程测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水文测量ppt课件( 水文高程测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水文测量ppt课件( 水文高程测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水文测量ppt课件( 水文高程测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水文测量ppt课件( 水文高程测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文测量ppt课件( 水文高程测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文测量ppt课件( 水文高程测量).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 文 测 量,水文水资源业务骨干培训,二一六年,第一讲 测量基本知识第二讲 水准测量第三讲 角度与距离测量第四讲 水文高程测量第五讲 水文地形测量 第六讲 水文断面测量专 题 卫星定位测量,第四讲 水文高程测量,水文水资源业务骨干培训水文测量,4 水文高程测量,一、高程基准,1)1956国家高程系统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289m。,2)1985国家高程系统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260m。,高程基准也称高程系统,根据验潮资料求得的平均海平面(高程基准面),作为地面点高程的统一起算面。,(一)国家高程基准,我国采用的是黄海高程系统,高程原点位于山东青岛。,4 水文高程测量,国家高程控制网,在全

2、国领土范围内,由一系列按国家统一规范测定高程的水准点构成的水准网,即国家高程控制网。国家水准网按逐级控制、分级布设的原则分为一、二、三、四等。一等水准是国家高程控制的骨干,沿地质构造稳定和坡度平缓的交通线布满全国,构成网状。二等水准是国家高程控制的全面基础,一般沿铁路、公路和河流布设,二等水准环线布设在一等环线内。在一、二等高程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三、四等高程控制网,直接为测制地形图和各项工程建设用。,4 水文高程测量,国家一等水准网,(二)水文测量高程系统(水文测站高程基面),水文测量高程系统宜采用统一的绝对基面1985国家高程基准,作为水位的高程基准。,有些地方,因历史原因,可能沿用其他高

3、程系统,要尽可能有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转换关系。,水文测站使用的基面不可随意变更,基面一经确定,应固定使用,即冻结基面。,4 水文高程测量,基面是水文上计算水位和高程的起始面,常用的基面有绝对基面、假定基面、测站基面和冻结基面。,二、水准点与水准路线,(1)永久性水准点,(2)临时水准点:木桩、地面标记等,1.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称为水准点,记为BM。水文测站的水准点分为基本水准点和校核水准点两种。,4 水文高程测量,二、水准点与水准路线,2.水准点点之记,4 水文高程测量,3.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从一个已知水准点出发经过各待测水准点附合另一个已知水准点上。,闭合水准路

4、线,从一个已知水准点出发经过各待测水准点后又回到该已知水准点上。,支水准路线,从一个已知水准点出发经过待测水准点,既不附合到另一已知点也不自行闭合。,通常进行往返观测,4 水文高程测量,4、水文测站水准点的布设,测站水准点分基本水准点和校核水准点。,水文测站应在不同位置设置 3 个基本水准点,组成高程自检校系统。,基本水准点应设置在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水文站附近有国家水准点,国家水准点可作为水文测站基本水准点使用。,校核水准点应尽量靠近水尺和水位观测断面附近,其位置和数量应满足:对水尺零点高程测量,平坦地区的仪器站数不多于 6 站,非平坦地区的仪器站数不多于 11 站。,水准点设置后,应逐一编

5、号。以后无论其高程是否变动,都不应改变其编号,必要时可加辅助编号。,4 水文高程测量,三、水文测站水准点的引测和校测,1、基本水准点的高程,以国家一、二等水准点为起算点,用不低于三等水准测量方法引测,条件不具备时,可从国家三等水准点引测,但水准路线长度不宜超过规定限额长度的一半。引测起算点应长期固定,一经选用无特殊情况不应更换。,3、有条件的地区,应将水文测站基本水准点中的一个,直接纳入国家或者地方的基础测绘系统,联网平差,并定期维护。,2、校核水准点的高程,以水文测站基本水准点为起算点,用三等水准测量方法引测;当条件不具备时,可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引测。,(一)水准点的引测,4 水文高程测量,

6、1、基本水准点的校测(1)水位精度要求较高的水文测站,每逢5逢0年份校测一次;其他水文测站每10年校测一次。(2)每年进行1次水准点自校系统的考证,将各基本水准点组成最短的闭合路线,往返测量。(3)若水文测站基本水准点出现变动迹象,应随即校测。对损坏、失稳的水准点,应重新埋设新标石。新建、补设的基本水准点,标石埋设后应沉降一年后方可启用。基本水准点启用后第一年内进行34次自校测量,次年按汛前、汛后各校测1次,第三年起每年校测1次。,(二)水准点的校测,三、水文测站水准点的引测和校测,4 水文高程测量,2、校核水准点的校测(1)校核水准点每年至少校测1次。(2)若发现有变动或怀疑有变动,应随时进

7、行校核水准点的水准考证,对损坏、失稳的水准点,应重新埋设新标石。(3)水准点被过水淹没,退水后待土壤水分基本排干,应进行校测。,(二)水准点的校测,三、水文测站水准点的引测和校测,4 水文高程测量,1、若新测高程与原用高程之差,不超过往、返测高差不符值的允许限差,沿用原用高程。2、若新测高程与原用高程之差,超过往返测高差不符值的允许限差,应通过基本水准点自校系统进行考证分析,确实判定是水准点发生变动,则启用新高程。,(三)水准点校测后的高程启用,三、水文测站水准点的引测和校测,4 水文高程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是引测和校测水准点高程的最主要方法。,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四等水准测量用于接

8、测高程基点、固定点和洪水痕迹的高程;地形测量的高程控制和大断面岸上部分的高程测量;接测校核水准点的高程(注:没有条件按三等水准接测)。,三等水准测量用于接测基本水准点和校核水准点的高程。,源自水文测量规范,1、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作用,4 水文高程测量,2、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一般要求(1)三等水准路线支线长度一般应不大于45km,在两个高级点之间布设 的附合路线长度应不大于180km,环形路线周长应不大于300km。测 站水准点联测和比降观测高程测量的路线长度应不大于2.8km。(2)四等水准路线支线长度一般应不大于15km,在两个高级点之间布设 的附合路线长度应不大于65km,测站水准点联

9、测和比降观测高程测 量的路线长度应不大于1km。(3)当水准路线长度大于20km时,应每隔约10km分一测段,测段两端设 置相当于校核水准点的固定点。(4)三、四等水准测量应采用不低于S3级的水准仪进行观测。,源自水文测量规范,4 水文高程测量,3、三(四)等水准测量操作注意事项,(1)测量最好在无风或小风的天气进行,测量时用浅色测伞遮蔽阳光;(2)每一测站,仪器与前、后点尽可能在同一直线上(路线转弯除外);(3)安放仪器,使三脚架的两脚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第三脚轮换置于路线左、右侧;(4)同一仪器站,不要两次调焦望远镜。旋动倾斜螺旋和测微螺旋(带光学测微的仪 器),最后应为旋进方向;(5)使

10、用自动安平水准仪,相邻测站应交替对准前、后视调平仪器;(6)若因天气等影响使呈像不够清晰,应适当缩短视线长度;(7)水准尺应垂直放在尺桩或尺垫上。在土质松软地段,尺垫应踩紧,避免沉陷;(8)每一测段的往测或返测,其测站数均应为偶数;(9)由往测转向返测时,应重新安平仪器,并交换前、后视水准尺的位置;(10)若一次连续测量不能测至水准点或固定点,应选择两个稳定可靠的临时固定点 作为间歇点,该两点间的高差,间歇前后均需观测,且差值不得大于3mm。,4 水文高程测量,4、三(四)等水准测量路线高差闭合差之限差,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以及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采取单程双转点观测

11、,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注:L为各种路线单程长度,以km为单位。L小于1km时,按1km计。,四等:,三等:,三等:,四等:,三等:,四等:,4 水文高程测量,5、三等水准测量中误差分析,(1)中误差分析内容,计算往返高差平均值每公里高差的偶然中误差:,式中符号的含义为: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以mm为单位;R 测段的长度,以km为单位;n 测段的个数;,规范规定,三等水准测量:,4 水文高程测量,(2)三等水准测量中误差分析示例,5、三等水准测量中误差分析,4 水文高程测量,6、水准路线的平差计算,式中:,定义:观测高差与理论高差的差值称为高差闭合差。,(1)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4 水文高程

12、测量,式中:,高差闭合差的调整,是按测段长度或仪器站数的比例进行分配:,(2)高差闭合差的调整,4 水文高程测量,算例(四等水准路线),A,B,1,2,3,h=+2.331m,h=+2.813m,h=-2.244m,h=+1.430m,1.6km,2.1km,1.7km,2.0km,改正值的计算:,已知:HA=45.286mHB=49.579m平差计算1、2、3点高程。,4 水文高程测量,(1)测量的方法和仪器要求基本同四等水准测量;(2)测量先从校核(或基本)水准点测至水边的固定点,再从该固定点测回到检核(或基本)水准点;(3)各项测量限差:同尺黑、红面读数差3mm;同站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

13、5mm;往返不符值(不平坦)或(平坦);n 为单程仪器站数;视线长度550m(不平坦)或50100m(平坦);单站前、后视距不等差5m。,四、水尺零点高程测量,水尺零点高程:水尺的零刻度线相对于高程基准面的高度。,1、水尺零点高程测量的一般要求,4 水文高程测量,2、水尺零点高程测量记载计算表式,4 水文高程测量,五、洪水痕迹和大断面控制桩(点)高程测量,1、重要洪水痕迹的高程应采用四等水准测量,一般洪水痕迹可 采用五等水准测量。2、大断面控制桩(点)高程宜采用四等水准测量。3、用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卫星定位高程等方法测量洪水痕迹、大断面固定点时,应能达到相应精度。,4 水文高程测量,谢谢大家!,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