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春天 说课.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29558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触摸春天 说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触摸春天 说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触摸春天 说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触摸春天 说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触摸春天 说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触摸春天 说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触摸春天 说课.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触摸春天 说课 情境互动 换位体验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主题是情境 换位体验,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触摸春天。本组教材围绕“生命”这一专题展开。选编的4篇中外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悟。触摸春天这篇简短的抒情散文真切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文章文笔细腻,用词丰富、优美。细读文本,呈现出两条主线:一是安静拢放蝴蝶,二是作者的感受,两条线索相互交错,为了达成“品读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我对课文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

2、组。 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依据课标立目标 二、把握特点定策略 三、联系学情说流程 一、依据课标立目标 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有关阅读教学的要求: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 中段阅读教学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强调了对词句的理解和表达方法的领悟。 、 1、“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思。” 本组教材阅读教学训练的重点是: “引导

3、学生联系上下文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 基于以上分析,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综合考虑,确定如下学习目标: 、通过反复熟读“流畅、磕磕绊绊”等词语,逐段朗读纠正字音,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熟读的基础上,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奇迹”“神奇的灵性”“张望”等含义深刻的词句。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体验揣摩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通过品读关键词句、联系自身体验等方式感受盲童安静对生命的热爱。 由于本课的话题凝重、深沉,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如何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就成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同时

4、作者用细腻的笔触通过盲女的拢住蝴蝶然后放飞的细小动作,揭示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样深刻道理,因此我将怎样让学生理解这一意味深长的哲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把握特点定策略 叶澜老师曾经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为生命的涌动。”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理解和感悟语言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把目标定位于“人文合一”的层面,紧扣“奇迹”一词,以“神奇的灵性”为主线,通过读思结合、读演结合、读悟结合、读写结合、创设情境,在情景再现和角色互换中创造感动,学生将采用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与文本对话,通过朗读、勾画、标注、讨

5、论、交流、想象、表演等多种方法,实现思想与思想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让课堂在对话中充满活力。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于是,安静与蝴蝶、作者与安静、让学生走近安静、走进春天、走近她多姿多彩的心灵世界。 三、联系学情说流程 本节课我安排了五个教学环节。 课件出示: 巧解“盲”字,结识“安静”; 初读正音,整体感知; 披文入情,扣词读句; 研读交流,探究感悟; 换位体验 拓展延伸 巧解“盲”字,结识“安静”。 上课伊始,我会这样导入:“同学们,老师今天先送给大家一个字板书“目”字。“目”代表眼睛,每逢春暖花时,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当孩子们畅所欲言时,我的语气变化话锋一转随机在“目”字上

6、面添加几笔呈现“盲字,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小姑娘邻居的孩子安静是个盲童。通过个别读、齐读这句话,启发孩子们质疑,“盲童安静又是通过什么来感受春天的呢?”随后出示本课课题触摸春天。 这样的导入以贴近儿童生活的问题,创设了一种平和交流的氛围,简洁明快紧扣文本,迅速巧妙地缩短教师、学生与教材三者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强烈的阅读期待。 初读正音 整体感知 接下来,我顺应学生的阅读期待,通过以下三个步骤的教学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第一,初读课文 逐段正音 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们逐段朗读课文随机正音,请学生当小老师重点教读“悄然 曲线 划过”这三个容易读错的词语读音。 第二、浏览全文 概括

7、大意 在学生再次读文后,快速浏览后,依照文中出现的几个关键词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出示课件:春天 早晨 小区绿地上 盲童安静 拢住 放走 二、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整体把握是阅读理解的起点,又是阅读理解的归宿。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回顾课文并弄清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同时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伸向、拢住、放飞,然后通过语言引导让学生体会安静虽然没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她却着着实实地触摸到了春天,她内心中的春天,和我们一样的丰富。她做到了一个明眼人所做到的一切。从而找到文章一个切入点奇迹。 三、品读奇迹,感悟安静 在这个春天的早晨,安静是怎样触摸春天的呢?在她触摸春天的过程中,我们都看到

8、了哪些奇迹的发生?从而让你感悟到安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呢?同学们通过默读课文,画出自己看到的奇迹,并标注自己的感受,先让学生自读自悟,接着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发言,用课件相机出示语句,帮助理解。 学生可能会找出以下句子,如: 句子1: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 我提出问题:“说说看,你认为这是奇迹的原因。”指导学生抓住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两个词,通过想象自己闭着眼睛什么也看不见走路时的感觉,然后联系上文,说说她为什么会走得如此流畅。“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通过对流连的理解,透过整天的背后,体会安静能够流畅地在花丛中穿梭是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同时指导学生读出

9、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句子2: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从让学生谈是一个奇迹的原因入手,再通过“她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这两句话比较读,让学生从中发现作者用词的准确,从而感受到安静慢慢地、极其准确地伸向月季花是多么的不可思议,感受她对生活的热爱。 句子3: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从一个盲姑娘竟然抓住一只睁着眼睛的蝴蝶,从给竟然换个词,用竟然说话练习,让学生理解竟然一词在文中的

10、含义,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个奇迹。进而结合上下文, 随着老师的描述放飞同学们的想象,大家边听老师的朗读边想象做动作,并说说当“神奇的灵性”跳到你眼前的时候你感受到了什么?蝴蝶明明看到安静的手心悄然合拢怎么不飞走呀?它在想什么呢?通过想象回答让学生体会安静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无限憧憬,正因为这才会使那只蝴蝶心甘情愿地落入她的掌心。这一环节地安排让学生亲身体验了安静当时的感受,使学生与安静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了解到正是因为安静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才使她抓住了这美好的瞬间。最后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有声的语言当中。 句子4: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理解“张望”,我先让学

11、生说自己刚刚放飞了一只蝴蝶,当你仰起头张望,看到什么?然后质疑:安静明明是个盲童,她怎么会张望?经过大家的讨论,最后一致得出尽管安静双目失明,但是我们相信她一定看到了,因为她不是用眼睛来望,而是在用心灵触摸。最后教师通过范读,再次让学生感受安静有一颗飞翔的心和对生命的热爱。 四、梳理总结,情感升华。 最后一个环节我抓住安静用一个具有灵性的心灵,与春天对话,与世界对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入手,让学生明白“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的世界。”同时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从“谁”指的是谁入手,让学生说说除了安静之外你还会想到哪些身残志坚、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人。学生通过课前的收查资料,全班交流从海伦凯乐到桑兰,再到贝多芬,学生用心体会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看到了他们的缤纷世界。最后说到我们每一个人,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最后总结只要我们热爱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抄写和背诵下来。 2、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节选自海伦.凯勒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3、按照课后学习伙伴的提示,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组合作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板报。 触摸春天 奇迹 伸向 拢住 放飞 热爱自然 热爱生活 热爱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