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指导及练习.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29902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叙文阅读指导及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记叙文阅读指导及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记叙文阅读指导及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记叙文阅读指导及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记叙文阅读指导及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记叙文阅读指导及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阅读指导及练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记叙文阅读指导及练习记叙文阅读 潼南龙形中学 周琼 一、基础知识点梳理 1、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3、记叙文的人称 :一人称、二人称、三人称 4、记叙文的线索: 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时间线索:以时间转移为线索 地点变换线索 5、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6、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7、记叙文的表现手法:白描、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等 8、记叙文的语言特点

2、:准确,生动 二、常见考点及答题方法 考点一:整体感知文段,归纳内容要点,理解主旨 1、常见题型 题型1、概括文章内容 方法:扩展文章标题法;语段中开头结尾处的抒情议论性句子。叠加法 一线串珠法 六要素法:叙述六要素,连缀成话。 题型2、直接让考生概括人物性格 方法:1、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2、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 3、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 题型3、直接让考生概括主旨 方法:1、掌握概括方法:看题目、人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题型4、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其他要素如:时间、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3、。 2、注意格式:本文记叙了的故事,表现了(赞美了、讽刺了、歌颂了、鞭挞了、揭示了、反映了)的思想,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提示: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什么,感情怎么样。 阅读时要灵活掌握各种方法,首先思考阅读的文章适合用哪种方法概括,其次在概括时还要注意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内容,语气要连贯、意思要简明。 考点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文段中的关键词语 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记叙文阅读 - 1 - 象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4、。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题套路:“X X”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约数,确数等词的赏析 常出现的词语:据说,大概,一些,或多,或小,左右,丈许,一定,只有 答题套路:文章用词准确,如“XX”、“XX”、“XX”等词,说明了“”,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动词、形容词的赏析 答题套路:“XX”、“XX”等词用得好,它把“”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它使之具有 例句1:文章中“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句中“肥胖”、“轻捷”等形容词用得好,“肥胖”形象地写出了黄蜂的形态,“轻捷”既写出了“叫天子”的形态,又

5、写出了它灵敏的动作特征,这样使文章描写更生动形象。 例句2:阿来的词典的故事中“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句中“漂亮”一词有什么含义? 答:“漂亮”一词不是指阿姨一下子好看起来,而是反映出阿姨的怜悯使我对阿姨产生了好感的内心活动。 练习:决胜中考p91 2. ; p92 3(1) ; p92 2 ; p93 1 ; p95 2 考点三: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思路一:明确位置,把握作用 位于开头 1、点明主旨,总领下文。 2、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3、为全文渲染气氛,为下文的叙事或抒情奠定感情基调。 4、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或作铺垫,使故事情节发展合理,使读者感到巧

6、妙有趣。 位于中间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更加严密。 位于文末 1、总结全文。 2、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中心突出。 3、点明主旨,升华情感。 思路二:联系内容,突出情感 1、点题。 2、强调突出感情。 3、深化中心,揭示主旨。 4、发出号召,鼓舞精神。 思路三:结合修辞,增强效果 记叙文阅读 - 2 - 结合修辞作用体会该句子的作用或效果 考点四:品析文中优美精警语句,体会其深层含义及作用 文段中的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标题;开头结尾句;总结全文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运6点明题旨的句子7照应过度句 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一)句段在结构上的

7、作用 类型:让考生直接回答文段或句子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方法:了解在句子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处的作用 开头句子的作用 1、开篇点题; 2、总领全文; 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5、为下文埋下伏笔 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3、为下文埋下伏笔 4、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5、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记叙文结尾句子的作用 1、篇末点题;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3、首尾呼应;4、点明中心,升华主题;5、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 句段在内容上的作用 理解段中的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

8、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评价、赏析关键句,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有特点; 再评思想内涵:这一句话表达了观点,给人感受、启迪、教育 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方法:答题格式:我喜欢 xx 句,因为它xx。 了解语言美的几种形式及作用,然后依此去套写答案。 修辞之美 答题格式:这句运用XX的修辞手法,如;运用XX的修辞手法,使(能) 注意:在答题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写,否则就会很空。 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

9、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夸张:突出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排比:使文章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反复:强调,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发了感情。 记叙文阅读 - 3 - 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对

10、比: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了的特点,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语言特色之美: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语言如“”,它“”。 例: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如“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 、 “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攫走你紧紧扯在手里的轻愁”等,笔意超逸,清新隽美,富有诗意,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 注意: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一定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选用恰当的词语,切莫张冠李戴。 附:朴实自然的语言赏析词库: 、朴实无华 、写得晶莹澄澈,明润无疵,如诗如画 、言简意赅,清新雅洁,朴素自然 、语言简洁,气势纵横 、文字洗练,意境深邃 、语言朴实活泼,节奏明快,上口顺耳 、文辞畅达,沉静

11、雅洁 、平易简洁的语言,运笔飘逸流动,设色素淡而隽永 生动优美的语言赏析词库: 文笔凝练,刻画传神 细致传神的描绘,使行文摇曳多姿,富于变化,主题鲜明突出 含蓄隽永,耐人咀嚼,发人深思,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 笔意超逸,九曲回肠,有绘画的色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 汹涌豪迈的气垫,清丽隽永的风格,稳健深沉的笔触 血肉丰富,意蕴深刻语言深沉缠绵,感人肺腑 大笔泼墨,尽情挥洒 说理深刻,内容厚重 深婉隐约,耐人寻味 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撼人心扉 行文起伏跌宕,含义深邃隽永 考点五:分析人物形象及刻画人物的方法 中考常见题型: 指出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描写人物的常用方法: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及正面、

12、侧面描写。 概括人物的形象及性格特点 做此类题,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第三,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第四,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答题时先指出描写人物的方法,然后结合文意解读人物形象,最后再分析描写的作用。 模式:这段话中作者通过对xxx的xxx描写,体现了人物xxx的性格特点,反映了xxx精神品质。 说说喜欢的人物及理由 记叙文阅读 - 4 - 先写出喜欢的人物,再按的方法答出人物的特点。 练习:决胜中考p92 2 3(

13、2) p96 4 p96 1 p97 4 p99 4 5 考点六:分析归纳文章的主要写法 类型:直接让考生归纳文段的表现手法及在文中的作用 答题思路:怎样写的+写了什么+写得如何+感受情感 例句:这篇文章采用象征的手法,作者通过对北方白杨树的赞颂,来赞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它使文章意蕴含蓄,情感激越,作者的赞美之情藉此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 方法:1、了解常见的表现手法: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双线并行、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

14、等。 2、掌握几种重要表现手法的作用 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人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衬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表现手法:泛指写作上的方法,它必须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作的方法。 考点七:赏析语言特色 常见的语言特色之美: 答题套路:这

15、篇文章语言如“”,它“”。 例: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如“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 、 “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攫走你紧紧扯在手里的轻愁”等,笔意超逸,清新隽美,富有诗意,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 注意: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一定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选用恰当的词语,切莫张冠李戴。 附:朴实自然的语言赏析词库: 、朴实无华 、写得晶莹澄澈,明润无疵,如诗如画 、言简意赅,清新雅洁,朴素自然 、语言简洁,气势纵横 、文字洗练,意境深邃 、语言朴实活泼,节奏明快,上口顺耳 、文辞畅达,沉静雅洁 、平易简洁的语言,运笔飘逸流动,设色素淡而隽永 生动优美的语言赏析词库: 文笔凝练,刻画

16、传神 记叙文阅读 - 5 - 细致传神的描绘,使行文摇曳多姿,富于变化,主题鲜明突出 含蓄隽永,耐人咀嚼,发人深思,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 笔意超逸,九曲回肠,有绘画的色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 汹涌豪迈的气垫,清丽隽永的风格,稳健深沉的笔触 血肉丰富,意蕴深刻语言深沉缠绵,感人肺腑 大笔泼墨,尽情挥洒 说理深刻,内容厚重 深婉隐约,耐人寻味 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撼人心扉 行文起伏跌宕,含义深邃隽永 考点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流露的观点态度及情感倾向,并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和鉴赏 考点九:表达方式的作用 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为了表达主题需要,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有时会考(或

17、变相)其它表达方式的作用,有时会把修辞融合在这里考。 描写的作用 要严格区分小说景物描写与散文景物描写的不同作用: 小说景物描写: 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季节,衬托人物; 散文景物描写: 是直接表达作者或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或主题的。 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反映人物特点品质等。 议论的作用 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与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抒情的作用 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一般不单独出题,往往和词语表达考点结合起来考。 考点十:常见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 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18、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夸张:突出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排比:使文章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反复:强调,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发了感情。 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对比: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了的特点,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记叙文阅读 -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