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青年的道德素养.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29970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当代青年的道德素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当代青年的道德素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当代青年的道德素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当代青年的道德素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当代青年的道德素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当代青年的道德素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当代青年的道德素养.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当代青年的道德素养论当代青年的道德素养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社会变迁的加速,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着剧烈变化,传统的道德规范受到了强烈冲击,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建立起来,导致社会道德出现了某种混乱与无序。在这一特定的转型时期,素质教育的提出已经不再新鲜,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素质教育的精神,仍旧是一个十分受到关注,亟待有所建树的领域。道德和道德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和价值失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认识和把握当代青年的道德状况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何培育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人格,培养他们的道德主体精神,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使他们走出道德冲突与困惑,这是我们在

2、21世纪所面临的新的课题。 一、当代青年的道德素养 从总体上看,当代青年的道德素养可以说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与此同时,一些青年在社会公德方面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大学生对社会公德规范的遵从缺乏自觉性,道德素养较差。例如,97.74%的大学生自报他们在骑车、驾驶机动车或行走在交通路口遇到红灯有交通警察时“不闯红灯”,但在夜间没有警察也无人看见时,这一比例同样是大幅度下降,从97.74%降到了56.44%。又如,“看见歹徒在公共场所持刀杀人时”的行为反应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36.26%的青年“装没看见,绕道走开”,9.2%的青年“拼命逃掉”,7.28%的青年“围观看热闹”总而言之

3、,一半左右的青年缺乏见义勇为的义举,冷漠旁观者较多。它主要涉及的还是青年的社会公德问题。青年道德失范的另一重要方面是:进入互联网的青年人往往会 1 产生道德失范的意识与行为。一方面,青年认为网络上很难讲道德;另一方面,有意或无意地做些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 以上反映出我国在道德建设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道德教育忽视了对人的价值的终极关怀,忽视了对人的灵魂与美德的关怀。从青年的自身层面来看,主要是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当代青年中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也就是说他们知道应该怎样做,但是实际上却没有那 样做,知与行是分离的。这表明在如何进行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上出现问题,也说明我们现在的人格

4、教育还不到位,没能教会青年学会正确选择与判断,即把道德当作知识的倾向严重存在,忽视了道德习惯的培养。道德知识是道德行为的先导,没有道德知识就不可能有道德行为。对于道德建设而言,思想教育和社会动员必不可少。但在一个不再是以政治为中心,而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法治社会来说,一个好的制度安排更重要。 二、如何培育当代青年健全人格 青年是社会的希望,他们的道德素养是他们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也是社会精神面貌的一面镜子。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青年身上时,却令人遗憾地发现,当代青年的道德状况堪忧。因此,如何培育当代青年健全人格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首先,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社会的

5、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格现代化既是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又是中国现代化的必要前提。当今在某些人看来,道德修养、人格品质似乎变得无关紧要了,人的良知、情操、人格日益贬值和失落。实现现代化,正成为当代中国不可阻挡的潮流。人的现代化依托于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的基本走向是学习社会和终身教育。传统 2 教育观把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准备,今天受教育为的是明天谋生。教育成为界定未来身份的阶梯,垒砌这些阶梯的材料就是知识。当代青年通过学知识、记知识、考知识逐级获得高学历,保证今后拥有优越地位。知识学习是贯穿传统教育始终的主题。现代教育观摒弃了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但不是否定知识,主张终身学习,即生活

6、本身就是学习。在学习社会中,学习的目的不再是最大限度地积累知识,以备今后使用。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度过闲暇、开发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从理论上讲,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首先要求人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确是国家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条件,两者互相促进,互为因果。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就是建设“四个现代化”,也迫切要求人的现代化,没有现代化思想的人,没有时代精神的人是建设不成“四个现代化”的。义务教育的最重要的意义是使全社会成员不分民族、种族、性别、家庭状况、财产和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从而在相当的程度上实现了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这种广泛性和

7、平等性的程度,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包括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发展,等等。因此,实现教育现代化,就要建立一个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教育体系,要青年进行全面的发展。但每个人的智力和体力是有差异的,所以不能要求每个人在各个方面都一样的发展。全面发展也可以理解为每个人在德、智、体诸方面都达到一定的要求。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不可能要求每个人在德、智、体诸方面都一样的发展,平均的发展。信息社会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需要具有个性的丰富多彩的人才。 信息社会要求学校成为信息 3 的策源地。高等学校不仅要开展科学研究,创造新的知识和科研成果,而且要创造新的价值观和思

8、维方法。总的来说,教育的现代化,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即教育思想的现代转化,使它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教育思想的现代转化,包括人才观、教育价值观、教学观、师生观等等。现代教育观念是民主的,认为师生是平等的,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并且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传统的教育观念只重视严格管理和训练,养成学生死记硬背、唯书唯上的思维定式;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学生的自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学生养成积极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思想品质。 其次,在良知教育中,充分肯定并挖掘每位青年的发展潜力,激励青年的自强励志。通过各种和谐民主的学校教育手段,唤起青

9、年自觉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发展他们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唤起青年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的内在需要,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智力水平;唤起青年对美的追求,培养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造就他们健美的体魄;唤起青年的创造欲望和创造热情,促使他们积极投身于实践和创造,形成正确的知行观。在教育理念中主张发挥教育的主体作用。学习是一件很开心很主动的事情,学习者之所以不情愿是因为他感到不需要,而之所以不需要,那是因为还没有开启心智,认识到学习的重要,就象苏格拉底所说的,至善的灵魂困于肉体的负担蒙蔽了心灵的双眼,而没有看到知识的美丽和崇高。充分发挥每一位青年的潜力,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青年的智力素质,健康

10、的心理品质,自觉自愿的学习能力,在知行能力和德行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培养青年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一切都是在“知行合一” 4 的基础上提高,达到教育的真正目标:培育出适应21世纪的高素质有用人才,培养能自由决定,心灵自主,拥有健康个性和丰富人格的新一代青年。 总之,当代青年要自觉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不要只把眼光盯在外边,要向身边的每个人学习,学习别人的长处。要注意向身边的人学习,不管是业务的,还是德行的方面的,都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还要向社会上其他行业的榜样学习,他们的优秀者身上有许多值得仿效的可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最后是向书本学习。作为当代青年要加强自己的理论修养,违背社会公德者不仅要在道义上付出代价,而且,在经济等各个方面,也要付出同样的代价。相反,对于那些社会公德的遵守者,应当给予各种奖励,自觉学习有关业务和道德方面的素养。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和道德水准。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