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法律 与法同行知识点.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3151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法律 与法同行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走进法律 与法同行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走进法律 与法同行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进法律 与法同行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法律 与法同行知识点.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走进法律 与法同行知识点滨城区秦皇台乡中心学校 整理人: 王召友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五单元 走进法律 与法同行 1、 法律的基本特征?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为什么说法律是生活的保障? 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各种权利,公民的合法权利受法律保护,不受非法侵害,侵犯公民的合法权利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法律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法律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们之间的纠纷或矛盾;法律打击一切危害国家、社会、集体和个人的违法犯罪行为。 3、怎样理解“公民

2、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一项基本原则。 平等地享有权利。我国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力和自由。我国法律平等地保护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同样平等地享有法律赋予的各种权利和自由。 平等地履行义务。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所有公民都应平等地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依法履行义务,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在我国,不允许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的特殊公民存在。 平等地使用法律。执法机关对任何公民在使用法律上一律平等。每个公民都要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不允许任何人超越于法律之上,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 4、什么是违法行为

3、?违法行为是怎样分类的?定罪的原则是什么? 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一般违法行为是指违法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性不大,尚未触犯刑法的行为;而那些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就是犯罪。 认定一个人的某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必须坚持罪刑法定和无罪推定的原则。 5、违法犯罪行为有哪些危害性? 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既会对他人造成人身或财产等方面的损害,也伤害了自己,甚至会葬送自己的前程;同时还会给被害人的家庭乃至自己的家庭带来伤害,甚至毁掉家庭的幸福。 违法犯罪危害社会,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败坏社

4、会风气,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用心 爱心 专心 滨城区秦皇台乡中心学校 整理人: 王召友 6、怎样理解违法必究? 任何人一旦触犯了法律,就会给社会造成危害,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做到违法必究,是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重要表现。 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而犯罪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 7、什么是刑罚?刑罚有哪些种类? 刑罚是人民法院依照刑法对犯罪分子实施的一种最严厉的处罚方式,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是对犯罪分子使用的主要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既可以独立使用,又可以附加使用。 驱逐出境使用于犯罪的外国人,既可以独立使用,又可以附加使用。 8、青少年应该怎样学法守法? 从学习法律常识开始。学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更好地守法、用法。青少年要做法律的义务宣传员,促使形成人人守法的社会氛围。 从遵守规则做起。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想一想,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法律允许做的才能去做,法律不允许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倡导做的积极去做。 用法我也行。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要学会运用掌握的法律知识,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积极同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我们发现犯罪现象时,要灵活机智地与其作斗争。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