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物酶和a淀粉酶的测定.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32185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氧化物酶和a淀粉酶的测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过氧化物酶和a淀粉酶的测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过氧化物酶和a淀粉酶的测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过氧化物酶和a淀粉酶的测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过氧化物酶和a淀粉酶的测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氧化物酶和a淀粉酶的测定.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过氧化物酶和a淀粉酶的测定过氧化物酶和a-淀粉酶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过氧化物酶和a-淀粉酶活力测定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2、理解淀粉的结构和性质。 二、实验原理 过氧化物酶普遍的存在于植物中,具有很高的耐热性。如果食品材料经热处理后,过氧化物酶已失活,那么可以认为与其共存的酶残存的可能性不会太大。因此,常利用它作为判断视频材料热处理是否充分的指标。过氧化物酶催化的反应:H2O2 + AH2 过氧化物酶 A +2H2O。式中 AH2是无色还原性化合物,经氧化作用后转变成有色的化合物A,因此,可以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酶的活力,也可以用目测法估计食品中过氧化物酶的活力。 a-淀粉酶能催化水解淀

2、粉分子中的a-1,4糖苷键,湿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下降,同时产生还原性的末端。当淀粉相对分子质量下降时,淀粉糊粘度下降,因此可以用肉眼观察到淀粉胡话变稀即液化的现象。根据这一特点判断a-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是否存在,也可以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钠与淀粉水解形成的还原糖反应,根据形成的棕红色氨基化合物的量测定淀粉酶的活力。 三、实验步骤 热烫时间对卷心菜中过氧化物酶残存量的影响。 1、将卷心菜切成12cm的小块。 2、将卷心菜小块在沸水中分别热烫0.5, 1.0, 1.5, 2.0, 2.5,3.0分钟后立即移入冷水中冷却。 3、将经热烫的卷心菜各两片根据加热时间不同分别置于6根215cm的试管中,

3、加入15ml去离子水,1ml1%愈创木酚溶液和1ml0.5%过氧化氢溶液,随即震荡试管使其均匀混合。 4、两分钟后,观察卷心菜表面及溶液中的变化,按照无变化、产生粉红色、浅棕色和强烈的颜色变化四种等级记录实验结果。 a-淀粉酶作用于淀粉 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淀粉 水 a-淀粉酶 水 氢氧化钠 DNS试剂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0.3g 2ml 0滴 2滴 6ml 3滴 0.3g 2ml 1滴 1滴 6ml 3滴 0.3g 2ml 2滴 0滴 6ml 3滴 在100水浴中搅拌直至淀粉糊化,然后冷却至50左右,再加入: 放置510min观察淀粉糊化表面是否出现液化现象,再加入: 混合后置于10

4、0水浴中,3min后,观察颜色变化并作详细记录 四、实验材料与试剂 卷心菜或花菜; 1%愈创木酚:1ml愈创木酚溶于100ml95%乙醇中 0.5%过氧化氢:1ml30%过氧化氢溶液于60ml去离子水中 3,5-二硝基水杨酸钠; 普通玉米淀粉 0.5mol/L氢氧化钠溶液; 1:100的a-淀粉酶提取液 五、说明 1、经过热烫失活的过氧化物酶在室温下可能出现部分再生现象,因此观察卷心菜中酶活力残存情况下不能无限制的延长时间。 2、淀粉必须充分糊化后,a-淀粉酶才能作用于它。 六、实验现象结果记录 1、热汤时间对卷心菜中过氧化物酶残存量的影响: 分组 热烫时间 卷心菜表面的变化 1 0.5 有强

5、烈的颜色反应 2 1.0 产生粉红色 3 1.5 4 2.0 5 2.5 无变化 6 3.0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2、a-淀粉酶作用于淀粉 分组 颜色变化 是否液化 七、思考题 试管1 黄色无变化 无 试管2 黄色变为红棕色 少量 试管3 黄色变为深红棕色 少量 1、分析热烫时间对卷心菜中过氧化物酶残存量的影响及其原因。 答:没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等条件的影响,不同酶类均有其作用的最适温度,高于或低于该温度,酶的活性都会下降,甚至遭到完全破坏。卷心菜经热处理后,过氧化物酶已失活,且热烫时间越长,过氧化物酶残存量越少,因为大部分都经加热失活了。 2、分析淀粉酶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及其原因。 答:实验过程中,13号试管淀粉糊表面液化现象分别为:无液化,有少量液化,大量液化。主要原因是1号试管中未加a-淀粉酶,而2、3号试管中分别加有1滴、2滴a-淀粉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3号试管中淀粉分子中被水解的最多,2号次之,1号无水解。淀粉水解后,相对分子质量下降,淀粉糊粘度也下降,因此观察到的淀粉糊变稀即液化的现象。同样,由于3号淀粉水解的还原糖最多,所以于DNS试剂反应后产生的棕红色氨基化合物的量也最多。所以3号黄色变为深棕红色,2号黄色变为棕红色,1号黄色无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