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本概念.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35081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本概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本概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本概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本概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本概念.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本概念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本概念 面向对象设计是一种把面向对象的思想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指导开发活动的系统方法,是建立在“对象”概念基础上的方法学。所谓面向对象就是基于对象概念,以对象为中心,以类和继承为构造机制,来认识、理解、刻画客观世界和设计、构建相应的软件系统。 对象:对象是要研究的任何事物。从一本书到一家图书馆,单的整数到整数列庞大的数据库、极其复杂的自动化工厂、航天飞机都可看作对象,它不仅能表示有形的实体,也能表示无形的规则、计划或事件。对象由数据和作用于数据的操作构成一独立整体。从程序设计者来看,对象是一个程序模块,从用户来看,对象为他们提供所希望的行为。 类:类

2、是对象的模板。即类是对一组有相同数据和相同操作的对象的定义,一个类所包含的方法和数据描述一组对象的共同属性和行为。类是在对象之上的抽象,对象则是类的具体化,是类的实例。类可有其子类,也可有其它类,形成类层次结构。 消息:消息是对象之间进行通信的一种规格说明。一般它由三部分组成:接收消息的对象、消息名及实际变元。 面向对象主要特征: 封装性:封装是一种信息隐蔽技术,它体现于类的说明,是对象的重要特性。封装使数据和加工该数据的方法封装为一个整体,以实现独立性很强的模块,使得用户只能见到对象的外特性,而对象的内特性对用户是隐蔽的。封装的目的在于把对象的设计者和对象者的使用分开,使用者不必知晓行为实现

3、的细节,只须用设计者提供的消息来访问该对象。 继承性:继承性是子类自动共享父类之间数据和方法的机制。它由类的派生功能体现。一个类直接继承其它类的全部描述,同时可修改和扩充。继承具有传递性。继承分为单继承和多重继承。类的对象是各自封闭的,如果没继承性机制,则类对象中数据、方法就会出现大量重复。继承不仅支持系统的可重用性,而且还促进系统的可扩充性。 多态性:对象根据所接收的消息而做出动作。同一消息为不同的对象接受时可产生完全不同的行动,这种现象称为多态性。利用多态性用户可发送一个通用的信息,而将所有的实现细节都留给接受消息的对象自行决定,如是,同一消息即可调用不同的方法。例如:Print消息被发送

4、给一图或表时调用的打印方法与将同样的Print消息发送给一正文文件而调用的打印方法会完全不同。多态性的实现受到继承性的支持,利用类继承的层次关系,把具有通用功能的协议存放在类层次中尽可能高的地方,而将实现这一功能的不同方法置于较低层次,这样,在这些低层次上生成的对象就能给通用消息以不同的响应。在OOPL中可通过在派生类中重定义基类函数来实现多态性。 综上可知,在面对对象方法中,对象和传递消息分别表现事物及事物间相互联系的概念。类和继承是是适应人们一般思维方式的描述范式。方法是允许作用于该类对象上的各种操作。这种对象、类、消息和方法的程序设计范式的基本点在于对象的封装性和类的继承性。通过封装能将

5、对象的定义和对象的实现分开,通过继承能体现类与类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动态连编和实体的多态性,从而构成了面向对象的基本特征。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优点: 符合人们习惯的思维方法,便于分解大型的复杂多变的问题。由于对象对应于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因而可以很自然地按照现实世界中处理实体的方法来处理对象,软件开发者可以很方便地与问题提出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易于软件的维护和功能的增减。对象的封装性及对象之间的松散组合,都给软件的修改和维护带来了方便。 可重用性好。重复使用一个类,可以比较方便地构造出软件系统,加上继承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 与可视化技术相结合,改善了工作界面。随着基于图形界面操作系统的流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也将深入人心。它与可视化技术相结合,使人机界面进入GUI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