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精品复习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38221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精品复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精品复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精品复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精品复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精品复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精品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精品复习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陋室铭爱莲说,短文两篇,一组制作,陋室铭,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曾任监察御史。他热心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翻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与我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不懂

2、学问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了。谁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一、解释下列词语:,斯:惟:名:灵:馨:上:鸿儒:白丁:调:素琴:乱:案牍:劳形:,出名(名作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博学的人.,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长到(动词),有灵气(形作动),没有学问的人,扰乱(形作动),只,这,不加装饰的琴,调弄,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主人我有美好的品德(就不觉得简

3、陋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何陋之有?,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与我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有什么简陋的呢?,二、重点句翻译,陋室铭,设喻引题,山,仙,水,龙,喻,喻,陋室,德馨,陋室不陋,环境清幽(景),生活恬适(趣),古贤自喻,反诘点题,交往高雅(友),类比比喻 托物言志,安贫乐道 高洁傲岸,1、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2、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3、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5、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填空,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4、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5、文末提到三位古人,起什么作用?,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运用类比,引古人自况,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志趣和高洁的情操。,6、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

5、趣的一句话是:7、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8、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乱耳,无案牍劳形。,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恬淡,交往人物高雅,陋室不陋也,1、陋室陋室,真的陋吗?,2、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何用意?,运用类比手法,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安贫乐道的志趣和高洁傲岸的情操,突出了陋室不陋。,3、文章以孔子的话作结,有什么含义?,内容:以古代贤人自比

6、,说明只有品德高尚的人居住在里面,陋室就不感到简陋了。结构:与开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作者借陋室铭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思考:,抒发了作者高洁伟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你还能说出哪些安贫乐道、节操高尚的名士?,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托物言志),爱莲说,“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记叙事物,也可以说明事物还可以发展议论,都是为了来论述道理。,选自。作者周敦颐,字 谥号,北宋哲学家,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周元公集,茂叔,元公,翻译,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

7、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我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的越远越清香,越发清香,笔直的洁净地立在水中。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李唐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翻译,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自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我

8、认为,菊是花中隐士,牡丹是华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不牡丹的喜爱,应当有很多人了。,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重点句子,我惟独喜爱莲,它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通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的越远越清香,笔直的洁净地立在水中。,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对于菊花的爱好,自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菊:陶渊明,牡丹:世人,莲:予,隐逸者(孤傲避世),富贵者(庸俗逐利),君子(清高坚守),鲜

9、,众,托物言志,正衬,反衬,洁身自好坦荡正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1)文中写莲花品质的名句是(2)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3)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5)文章的主旨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之君子者也,当堂练习,宾语前置的标志,的,主谓间,无实意,动词:到,调节音节,代词:这件事,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可爱者甚蕃,可远观,陶后鲜有闻,鲜花,值得,可以,少,新鲜,余谓菊,何以谓之文

10、也,认为,(谥号)称作,生长环境,体 态,香 气,气质风度,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 高洁质朴,正直、坦荡,美名远扬,举止端庄 志洁行廉,2、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莲?莲具有怎样的特点?,观感与评价,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莲君子,3、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菊”和“牡丹”分别比作什么人呢?作者对它们的感情态度又是怎样的呢?,菊,牡丹,隐逸者,富贵者,惋惜,讽刺,4、“菊”和牡丹分别有什么特征,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要写它们?,菊,牡丹,秋季开花,迎寒斗霜,清高避世,花色艳丽,雍容华贵,反衬莲的高洁品质,表明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正衬莲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5.下面几句话的言外之意:,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作者虽然喜欢音乐,但厌恶官场上的寻欢作乐的生活,以及官僚习气。,批判了人们追名逐利的世风。,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同: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异: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环境不好,但 人格可以很高尚。,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