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40242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探索活动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目标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学会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为学生理解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的算理和算法做好了准备,利用知识的迁移,通过学具的操作,经历活动的探究,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

2、才能相加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 今天可真热闹,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参观博物馆,现在他们已经来到博物馆门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教材11页情境图 2引导学生观察后交流。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提出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出示例1中的问题。二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二、探索新知 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笔算。 1. 尝试列式,体会加法的意义。 要求一共多少人,需要哪些已知条件?怎样列式?想一想,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呢? 2交流算法,指名学生说口算的过程。 3图式结合,探究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学生操作

3、摆小棒。 学生有35人,用3捆零5根小棒表示;有两名带队老师,用2根小棒表示。 组织学生交流,感悟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为什么要先把5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一共是多少根小棒? 尝试列竖式计算,理解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弄清为什么“5”与“2”对齐? 全班交流笔算方法,教师板书竖式,进一步明确“个位与个位对齐,先从个位上的数加起”的道理。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方法。 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 1.出示例2问题:二班和二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2.指名学生列式,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试算35+32。 组织学生先摆小棒帮助学生对笔算加法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4、。 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交流板演算法。 教师追问: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3和3对齐,5和2对齐?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生小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和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2题。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图意,独立列竖式计算。 2集体交流。第2小题在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列竖式计算,重点检查学生的对位问题,提醒学生将竖式的结果填在横式的后面。 四、课堂总结 回顾小结,完善课题。 1这节课我们利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计

5、算时,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是否满十? 2. 补充课题,板书:不进位 突出重点,结束新课。 笔算两位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2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3在情境中体验加法计算的价值,在探究中培养迁移类比推理的能力。 4体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联系密切,感受数学的统一美。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一年级下册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前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之上。通过在学生熟知的情境中展开探索,在动手

6、操作中理解算理,在知识迁移中体会笔算加法的算法。让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导入 复习口算 5+34= 63+7= 9+84= 38+50=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 复习笔算 32+6= 5+43= 24+61= 43+37=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指名板演后交流,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关键把哪个数位对齐?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进位)。 二、

7、合作交流,探究算理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呈现主题图,读取主题图中的信息。 2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学生汇报,提炼问题:二班和二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4列出算式:35+37= 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你想用什么办法算出得数?小组合作来试一试吧! 汇报交流,明确算理 预设一:用小棒摆 1学生汇报演示。 2结合学生的操作,重点交流5根加7根得12根,把其中的10根捆成1捆再和原来的6捆相加。 预设二:列竖式计算 1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你在列竖式计算时,是从哪一位加起的?为什么要从个位算起? 3讨论:5加7满10后怎么办?在竖式中怎么表示? 归纳总结,理解算理 1我们今天学的

8、加法与以前学的加法有什么不同? 2进位加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算? 3课堂小结:笔算加法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教材第14页“做一做”。 学生列竖式计算,巩固算法。 2教材第15页第5题。 判断改错,进一步理解算理。 3教材第15页第3题。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四、课堂小结 1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笔算加法时,需要注意什么?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圆片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2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3在情境中体验减法计算的价值,在探

9、究中培养迁移类比推的能力,同时感受爱国主义教育。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一年级下册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前一课时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之上的。通过在学生熟知的情境中展开探索,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算理,在知识迁移中体会笔算减法的算法。让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奥运金牌榜”情境图。 1读懂情境图。 XX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榜前5名的国家分别是

10、谁呀?分别获得多少块金牌呢? 谁获得的金牌数最多啊? 2交流情境图。 根据图中信息揭示课题。 1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2提取不退位减法的问题,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其中的三个不退位减法问题: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美国比德国多多少枚金牌?德国比英国少多少枚金牌? 二、探究算法,明确算理 自选问题,分组探究 1各组选题,尝试列式。 3623= 3616= 1916= 2回顾加法,列出竖式 回忆加法笔算方法。 尝试列出竖式。 3利用圆片,探究算理 理解圆片在不同数位上的含义. 例如:在个位和十位各摆放四个圆片,说说这个数是几?这两个圆片代表的含义是否一样?如果老师现在在个位划去一个圆片、十位划

11、去两个圆片,一共划去的数是多少?剩下的数是几? 利用圆片摆一摆,算一算。 4组内交流,全班反馈 各组摆好后,组内分别说一说。 上台板演,交流做法。 5竖式计算,交流发现 列竖式计算减法应注意什么? 遇到结果的个位是0时要占位。 遇到结果的十位是0时不用写。 尝试练习,分组比赛 1教材第18页“做一做”第一题,根据数位上的圆片计算。 2“做一做”第二题,计算结果中的个位和十位有0时的处理。 三、巩固应用,深化理解 教材第20页练习三的第1题。 让学生理解减法竖式的注意事项。 练习三的第2题。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减法,进一步巩固新知。 练习三的第3题。 图文并茂,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12、题。 四、全课总结,个人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对自己这节课的学习表现有什么评价?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学具的直观操作,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明白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的道理。掌握计算方法,并会笔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能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目标解析: 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亲身经历个位上不够减时应该从十位退“1”当“10”来减

13、,同时在交流、计算中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笔算的算法。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并会笔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明白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一)口算。 157= 208= 179= 137= 指定某名学生说说口算时是怎样想的,提示:利用小棒来说明理由。 (二) 课件出示“XX年北京奥运会前三名金牌榜”情境图。 代表团 金牌数 中国 51 美国 36 俄罗斯 23 1从图中你获得了

14、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有关减法的什么数学问题吗? 3学生汇报有关减法的数学问题,收集如下: 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 中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 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 4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指定某名学生板演,全班交流,笔算时应该注意到什么? 5学生根据问题一、问题二列出算式:5136=,5123=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尝试练习,制造冲突。 1学生试着口算5136= 。 2尝试列竖式计算,同桌交流遇到的困难。 3指定某名学生汇报,引发冲突: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动手操作,建立表象。 1小组内借助小棒进行探究,教师巡视。 2汇报交流,理解算理。 预设:116=5,4

15、030=10,510=15 106=4,41=5,4030=10,510=15 问:为什么都要拆开一捆啊? 3课件演示摆小棒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1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学生列竖式计算,同时指定某名学生板演。 2全班交流,掌握算法。 个位:当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该怎么办呢?当被减数的十位上退1后被减数的个位上就是多少?个位上减得的差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 十位:现在被减数的十位上是多少?十位上减得的差是多少?这时减得的差表什么意思? 结合摆小棒的过程,列竖式计算。 学生交流:个位和十位分别怎样算?并形成如下板书: 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退位点记住

16、点。 3练习巩固。 列竖式计算问题:5123,指定某名学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 运用知识,拓展提高。 1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明到书店买了一本24元的书,付给售货员50元,应找给小明多少元? 2学生列式,并列竖式计算,指定某名学生板演,然后全班反馈,强调:从十位上退“1”后,个位上要算10减3。 3比较5136和5024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观察比较,全面认识。 今天学的列竖式计算和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教材第19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同时指定某名学生板演,强调:退位点要点。 教材第20页的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然后全

17、班交流,着重强调:十位上应该怎样算。 教材第21页的第6题。 课件逐题出示,学生抢答,说明错误的理由,然后强调计算时注意的问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动手操作中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觉得自己学得如何? 五、课后小练笔 教材第20页第4题。 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2经历观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沟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借助迁移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

18、点: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若干个圆片、三角形、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摆一摆,说一说。 教师在黑板上粘贴一行,共6个。 1要求学生摆一行数量一样多的。 2如果要使比多2个,该怎么摆? 3圈出和同样多的部分,再圈出比多的部分,可以分成哪两个部分? 4怎样计算的数量? 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探索新知 探究解决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出示教材第23页主题图。 (2)学生交流:哪一列的班级在评比中荣获第一名?你还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例4第小题的条件部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理解数量关系。 怎样求出二班得到的小红旗的面数? 根据

19、黑板上的圆片和三角形的对比图,学生模仿着用小棒摆。 同桌互相说一说摆法和算法。 3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小红旗摆法图,演示画图过程。 学生交流图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列式、解答。 4学生交流。 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5引导学生用减法来检验。 二、探究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24页第2小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尝试用画图的方法表示三班和一班的数量关系,并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解法及解题思路,课件同时演示解答过程。 4口答检验方法。 三、应用提升 教材第25页练习四的第1题。 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理解解决问题的关键句,再列式

20、计算。 教材第25页练习四的第2题。 教材第24页“做一做”。 1课件出示图示,生独立解答。 2比较这两个问,有何不同? 3教师小结: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时,关键是要找出哪个数量较大,哪个数量较小。 四、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第6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会正确地进行连加、连减的两步式题的计算。 2通过生活情境的再现,感受连加、连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构出连加、连减的模型。 3在对比练习中,优化出算法,同时感受到竖式简便写法的合理性和简洁美。 4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养成认真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解析: 连

21、加、连减在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的基础上,了解“再增加”“再减少”的意义,并运用前面所学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重点教学笔算竖式的简便写法,在对比等活动中,优化竖式的简便写法,树立认真书写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 教学重点:连加、连减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正确计算连加、连减。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加、减法笔算。 1出示计算题。 28+15= 94-44= 2学生独立计算。 3全班交流。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创设情境

22、。 1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谈话引入:秋天到了,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小玲和同学们正热火朝天在农家乐参加劳动呢。你们看他们正在那里干什么呢?(帮李大爷家采摘南瓜) 2出示表格,收集有关数学的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28个 34个 22个 3提取有代表性的问题。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大南瓜? 连加计算。 1列式:28+34+22= 2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3交流算法。 4比较以上三种方法,优化竖式的简便写法。 5练习。教材第28页“做一做”第一题。 学生在黑板上算和作业本上算同时进行。 集体讲评。 6小结:用竖式进行连加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3、连减计算。 1课件出示例2中的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解答?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 4全班汇报,优化连减的竖式。 5练习:教材第28页“做一做”第二题。 6小结:用竖式进行连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运用知识,提高巩固 比比我最棒!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4题。 2采用开小火车的形式讲评。 小小运动健儿! 1出示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3题。 2理解题目意思。列式计算,并口答。 3同桌互改夸夸自己的同桌。 课堂练习。 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1、2题。 四、全课总结 1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3学了今天的课,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24、? 第7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体会小括号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4在学生已有连加、连减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和创新意识。 目标解析: 在情境中经历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运算顺序;在对比中探究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小括号的作用。在迁移中运用连加、连减的知识,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在结构。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学会笔算。 教学准备

25、: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复习迁移 课件出示: 602416= 18+27+39= 1学生独立练习。 2学生汇报交流。说说连加、连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竖式计算的注意要点。 情境感知 课件出示:公交车情境图 1看情境图说信息。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3学生汇报: 问题一: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问题二:上去的人比下来的人多多少人? 4揭示课题。 根据学生的问题,适时引出新课,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探究无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1学生讨论问题一的解决方法。 2尝试列式:6725+28 3汇报每步算式的意思。 分步笔算。 简便写法。 5引导学生说说笔算时的注意事项。 6

26、引导学生探索问题一的其他解决方法。 例如:2825+67,67+2825等,若学生用67+(2825)的算式来解决,教师应予以引导并鼓励,同时可以利用这一课堂生成资源自然的导入下一环节探究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探究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 6725+28 72 2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说说有什么发现。 3尝试笔算第二个算式。 4重点讨论72有简便写法吗?如果没有,为什么? 三、巩固基础,实践应用 完成“做一做”。 让学生通过基础练习,巩固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完成练习五的第6题。 让学生在辨析对错中发现问题,以利于自己在计算中避免类似的错误。 完成练习五的第9题。 这是一道情境

27、题,且有两种解题思路,既可以列出连减算式,又可以列出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子,让学生自由选择。 四、畅谈收获,总结提升 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谈谈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什么? 第8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比较容易的含有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连贯地思考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目标分析: 在学生学会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运算基础上,初步接触连续两问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连续性,为学生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

28、备。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第一个问题的结果是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尝试补充缺少的条件或问题,再解答。 1课件出示题目 拍球比赛,小华拍了34个,小强比小华多拍9个,_? 阅读兴趣小组有男生13人,_,阅读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2认真审题,明确每道题需要补充的是条件还是问题。 3你能将上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吗? 4指名学生补充条件、问题,再解答。 小结:要解决一个问题,至少需要两个已知的条件。 二、探究新课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自主理解题意。 春暖花开,学校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组织到郊外写生,从图中你了解了

29、什么信息? 学生说说自己发现的数学信息。 2尝试提出问题 出示: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_? 学生审题,发现缺少问题。 补充问题。 男生有多少人? 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深入探究,解决问题。 1分析问题 要解答第二个问题,需要什么已知条件? 缺少的已知条件是什么,到哪里去找。 明确解决第二个问题时需要将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 2解决问题 先求男生人数,列式计算:14-5=9 再把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合起来,求出美术兴趣小组的总人数。 列式计算:9+14=23 学生口答:男生有9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23人。 3检验结果 怎样检验解答是否正确? 所求得的

30、男生9人是否比已知的女生少5人。 共有的23人,减去男生的9人,剩下的女生是不是14人。 4归纳小结 今天学习的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要先根据已知的两个条件解决第一个问题,再把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作为一个条件,和另一个有联系的已知条件结合起来,解决出第二个问题。 三、练习提升 (一) 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 1分析问题,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解决第一个问题,列式计算:33+4=37(人) 3学生讨论解决第二个问题:把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作为另一个条件。 列式计算:33+37=70 4检验结果:把自己检验的过程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5学生口答问题。 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六的第1题。 1学生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列式计算。 3学生讨论解决第二个问题,列式计算。 4引导学生检验结果并口答问题。 四、课堂小结 学生回顾。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教师小结:这节课学习的是含有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解答第二个问题时需要把第一个问题解答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做题时要先读懂题目,再认真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