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吨乳化炸药生产扩能技改项目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41462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7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万吨乳化炸药生产扩能技改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12万吨乳化炸药生产扩能技改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12万吨乳化炸药生产扩能技改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12万吨乳化炸药生产扩能技改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12万吨乳化炸药生产扩能技改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亲,该文档总共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万吨乳化炸药生产扩能技改项目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万吨乳化炸药生产扩能技改项目可研报告.docx(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2万吨乳化炸药生产扩能技改项目可研报告1.2万吨乳化炸药生产扩能技改项目建设资金 申 请 报 告 1. 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1.1 国内外乳化炸药现状与发展 1.1.1 国内炸药生产技术现状 目前国内工业用炸药品种,主要是铵梯炸药、铵油炸药、改性铵油炸药、乳化胶状炸药和乳化粉状炸药五种。铵梯和铵油炸药主要靠TNT成份含量提高爆轰性,其生产以传统的机械金属部件之间碾压、撞击混合方式,使硝酸铵、TNT、油、木粉等原辅材料,由固体颗粒形成均匀结合。而乳化炸药却不含TNT、采用由氧化剂水相和复合油相,经乳化制备成乳化基质,使硝酸铵与复合油相以准分子状态均匀结合,形成乳化炸药油包水的微观结构,完全抛弃

2、了依靠机械碾压混药传统工艺,较铵梯、铵油炸药生产技术及性能,工艺新颖、技术先进、爆轰性能优良、储存稳定,抗水、抗低温、生产安全、属国内外同行业领先地位工艺技术。 目前,国内乳化炸药生产线大多主要采取间断式和两段式连续乳化。间断式即用带搅拌器的反应罐作为乳化器,每次乳化量少,时间长,需每次重复计量、加料、搅拌、出料等操作,机械开关频繁,劳动强度大,乳状液动态搅拌装臵的搅拌分散率极低,乳化不完全、不均匀,直接影响乳化炸药质量和储存稳定性。 1 两段式连续乳化工艺的特点,是油水相分次计量,预乳与精乳结合完成乳化作业,工艺过程是把制备好的油水相,通过计量罐计量,两相液体分别进入预乳机搅拌形成预乳液,由

3、泵送至精乳后形成乳化炸药基质,此工艺基质质量有保证,但仍需重复计量乳化,整体工艺技术较间断式有提高,还是不能一次完成乳化作业。 XX年后国内新上乳化生产线,多采用连续乳化工艺技术,即连续计量输送、连续乳化一次完成,但基质的冷却与敏化仍然采用间断工艺。 近几年来,国外开始采用连续化生产工艺,就是将硝酸盐溶液和油相分别制备后,按其工艺配方要求,把水相、油相通过计量连续不断地加入到连续乳化机中,一次完成乳化,瞬时形成乳化基质,经连续冷却,连续敏化,连续装药,包装后成乳化炸药产品。 针对国内落后状况,我国煤炭科学总院爆破技术研究所、南京理工大学爆破技术研究所,近年来,分别致力于全连续微机监控乳化炸药生

4、产工艺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图使乳化炸药生产线形成全连续生产工艺,通过微机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监测、控制,成功研制实现了可手动、电动、微机监控自动化全连续化生产工艺配方技术及关键设备专利,并被国家列为“十一五”工业炸药推广项目。 煤科总院爆破技术研究所XX年研制成功的微机2 监控全连续化乳化炸药生产线、自动化水平高,改变了制约我国乳化炸药发展的落后现状,促进了工业炸药更新换代,攻克了制约乳化炸药全连续生产中连续安全乳化,连续冷却,连续敏化,连续装药技术,全线衔接匹配产能调节、控制,适应全连续化生产的乳化配方设计等技术,成功解决了快速发泡型乳化炸药,对全连续生产工艺的适应性能,研制成功全连续生产系列配

5、方,微机监控系统实现了对水、油相流量、温度控制,工艺参数预臵、适时监控。该工艺先进、设备布局合理、关键设备结构保证了生产运行平稳,安全可靠,其LRJ型一段式全连续乳化机填补了国内设备技术空白,达到国内同行业专利技术领先水平。 XX年,南京理工大学又研发成功岩石型乳化粉状炸药新型工艺配方技术,兼具目前国内外工业粉状炸药和乳化炸药的优点,其乳化部分选用连续乳化工艺,使水、油相经乳化机制备为基质,采用连续喷雾干燥制粉工艺技术,极大提高了安全性。不含TNT敏化、爆轰性能优良,乳化、制粉工艺整体连续,因其较好的抗水性、稳定性、松散性、低成本、高安全,可在任何气候条件下灵活交替组织生产胶状功粉状乳化炸药,

6、该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期间代替粉状铵梯炸药的重点推广项目。该工艺技术为国内首创,国外尚未见诸于行业学术报刊报导,属新颖的工业粉状3 炸药制造工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1.1.2 国内炸药生产发展趋势 民用爆破物品生产属于高危产业,由于高危生产行业的安全特殊规律要求,国家先后颁发了一系列限制性条例、规范、标准,为此,民爆物品生产企业安全现状准入制度严格,其生产品种、规模严格实行审核批量控制,生产技术、年产能坚持高科技、高安全、高起点原则下的末位淘汰制。XX年国防科工委“十一五”发展目标规划中,就民爆物品生产今后发展方向,明确规定“工业炸药品种向系统化方向发展,生产工艺设备

7、向高技术含量发展,生产品种向满足特殊需要发展,生产过程向连续化、自动化控制方向发展。民爆工业炸药生产发展重点是推广乳化类无梯炸药,XX年1月起,停止铵梯类炸药生产销售。” XX年23月,中省国防科工委先后相继召开军工、民爆行业贯彻落实“十一五”发展目标规划工作会,安排部署军工民爆物品生产企业资源兼并、重组、联营、转产整体实施方案。方案明确具体要求,对目前国内现有的民用炸药生产企业,实行兼并转产、重组、联营,凡单一生产铵梯类炸药产品企业,必须于XX年12月前停止生产;所有乳化炸药生产线必须实现微机监控;XX年8月前各军工、民爆生产企业必须完成资源重组;重组后的集团总公司必须达到年6万吨左右规4

8、模。国内400个工业炸药生产企业,经兼并、重组为200家集团公司,并对具备高技术设备,自动控制多品种生产,高质量高安全条件、万吨以上企业,采取扶优扶强,推动做大做强。 以上行业发展规划、政策因素制约影响,国内工业炸药生产发展趋势,必将形成高技术含量的生产设备,占据国内外领先地位的先进工艺配方新技术,生产品种多样化,满足不同工程特殊需要的优质产品,生产过程自动化,连续化控制。高安全现状保障设施方向发展规律,本项目完全符合行业扶持政策要求,顺应了行业发展时代潮流趋势。 国内工业炸药市场经验和发展趋势表明,在工业炸药生产链中,生产工艺技术简单、落后、品种单一,含TNT的产品,因政策限制和安全问题,淘

9、汰,关停已成定局。无梯、乳化胶、粉状炸药,安全现状要求条件高、工艺技术配方生产安全管理难度越高,资金投入越大,实现规模经营后,产成品的质量性能更高,更安全环保,市场价格、效益更高。国家对安全生产管理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使煤矿和非煤矿山开采水电、交通等重点工程,对工业炸药高安全性能的特殊需求标准越发提高,特别是对具有抗低温、抗水性能、质量稳定,爆后烟气量少无毒、爆轰作功优良的胶状、粉状乳化炸药,市场缺口需求将逐年倍增。综上所述,在现有4000吨/年单5 班微机监控乳化胶一粉状炸药全连续化生产线基础上,实施12000吨扩能技术改造,是势在必行,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1.2 产品市场分析 1.2

10、.1 本项目属抢抓机遇,迎势而上,完全符合中省国防科工委民爆物品发展规划政策规定。项目申报企业已与军工804厂签订重组、联营协议,企业现有生产工艺技术、配方、设备、产品品种均在行业发展规划扶持应备条件范围内,市场开发具有政策保证优势。 1.2.2 本项目的工艺、技术、配方、设备,分别由煤科总院爆破研究所、南京理工大学自主研发,已鉴定成熟专利技术转让,属行业国内外领先或填补空白先进技术,且已经生产经营实践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较市场同类厂家设备选型先进、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稳定,作功性能优良,具有坚实的市场竞争科技依托。 1.2.3 本项目产品采用南京理工大、煤科爆研所新型乳化工艺配方技术,生产成本

11、较同类产品吨成本下降200300元,主要原材料硝酸铵、石蜡、单体油相均为普通化工原料,市场易购、价格稳定,不属紧俏原料,供应保障关系牢固。生产、生活用水企业水源充沛,项目建设地环境承载力强,环保无污染,人与自然、资源和谐,产品成本低、质量高,市场开发、销售空间余地大,竞争力强。 6 1.2.4 项目企业拟与军工公司联营,并由国防科工委、省科工委核准,联营后XX年起集团总公司年生产乳化各类炸药2万吨生产计划,集团公司年下达企业1.2万吨生产计划,国控排产指标份额有保证,安全生产、规模经营,先进科学管理为企业规避风险、参与市场运作提供了资产良性循环雄厚竞争实力。 1.2.5 省内原18家炸药生产企

12、业,整合重组为5家集团公司,市场需求年均12万吨各类炸药,国防科工委自XX年起实行排产控额制,XX年全省排产6.2万吨,取缔、关停单一铵梯类炸药企业,市场对乳化类炸药需求缺口约4万吨,市场份额开发潜力大。 1.2.6 国家西部大开发,本省陕南突破发展战略实施,企业县域内外襄渝铁路复线,西汉高速过境公路,川、陕、鄂“米”字型高等级国道,汉江梯级开发蜀河、旬阳、白河、孤山大型水电站重点工程,以及销售半径,网点服务地煤矿、非煤矿山、交通、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小工程,据对已发生业务客户上门座谈、咨询调查,年均乳化类炸药总需求为6万吨,其中本市内5万吨,本市白河、汉阴生产厂家2个,目前年总产能力仅为1.

13、6万吨,年市场缺口34万吨,市场开发前景广阔,投资回收利润丰富。 1.2.7 项目产品品种多样、交替生产灵活,产品具有抗低温、抗水性,高威力,爆后烟、气量少,低毒,7 质量稳定,安全作功性能优良等显著特点,能极大满足重点工程不同岩石作功特殊要求,在煤矿许用炸药市场开发上更具实力,企业已建立86个销售网点,产品适销对路占优势,订单、合同意向协议已签2万吨。 1.2.8 联营集团总公司已决定在完成项目技改、确保产品质量达国标后,承担4000吨乳化胶、粉状炸药销售,拟随总公司军品导爆管出口,协调申报外销报关审批,产业延伸,下游产品发展有可能。 1.3 项目实施作用和影响 项目技改是促进和实现白河突破

14、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白河县是欠发达的农业县,工业经济发展滞后,2000万元以上支柱性本土工业企业、300万利税企业稀有。要实现安康突破发展,白河不能停滞不前拖后腿。为此,依托本土民营企业,盘活现有资源,实施资本、技术、资源对接,扶持、培育发挥本土符合产业政策的民营工业企业资源优势,促其做大做强,变资源、技术优势为产业经营优势,是实现白河、安康本土工业支柱突破发展的必由之路。实施本项目可促进保障支柱企业可持续稳定发展,成倍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对进一步增强白河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力,促进全市民营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极大示范促进作用,12000吨年产炸药能力实现,可拉动白河当地运输包装加工业和服务

15、业的发展。 8 实施项目技改,是建设地方长效稳固税源增长点,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需要。项目企业自4000吨/单班年产乳化炸药生产线建成经营后,年销售收入2400万元,上缴税金220万元,是全县除外资矿山开采企业外本县缴税首户。企业解决当地农村剩余劳力150多人常年务工,城镇下岗职工86人就业,人均年收入13000元。实现年产12000吨技改,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运输,包装物需求,外来客户食宿,均成倍巨增,必将带动企业所在地中厂镇环保经济开发区运输加工,餐饮服务业的发展,员工收入人均将年均增8000元,周边农民户均年收入将净增2000元,企业利税将超过1963万元,企业销售总收入将达到6912万元,

16、年缴税额可达1000万元,利国利民,税源稳固,有利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项目建设是增强民营企业竞争力,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水平的需要。民爆炸药生产是高危产业,安全条件要求高,企业投入大,投资回收快,利润空间大。面临国家民爆产业调整、重组联营,中、省民爆主管部门已为企业提供了持续健康发展的机遇和政策许可平台,不断主动提高企业科技含量,自觉强化生产现状本质安全度、上规模,增加品种是势在必行,顺应行业发展的时代历史潮流;不技改,是自我放弃发展的机遇,退出为陕南突破发展贡献、效力的历史平台,是对企业、员工、下岗职工、农民群众、白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失责。9 建设该项目,可以极大提升本土民营工业支柱产业的科

17、技质量,有效提高市场竞争可持续发展实力水平,为推动白河县域工业经济突破发展,凸显陕南突破发展项目,对民营工业经济的扶持促进发挥样板窗口示范作用。 2. 项目的技术基础 2.1 项目技术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 本项目生产工艺配方、生产技术、设备、生产方法、质量手册、生产工艺操作、安全操作规程,生产线、技改设备选型,均由煤炭科学规划研究总院爆破技术研究所、南京理工大学自主研发,经国防科工委组织行业专家鉴定认证的成熟先进专利技术转让提供。技改新建成品库房,全自动装药库房、生产线设备技改平面设臵设计,由国家兵器工业总公司规划设计院所属北京天亚建筑设计研究所完成。以上三个科研、院校设计单位,均为国防科工委直

18、属的行业资质规划设计、科研院所,负责对国内民爆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研发、推广、转让培训,是国家行业标准规范的制定、检测单位,具有国家认证的行业资质一级证书。项目单位已先后于上述单位签订了技术服务、转让协议意向书。 2.2 项目技术工艺特点 本项目技术工艺主要是将乳化胶状炸药和粉状乳化炸药的乳化、敏化工序分开进行:胶状乳化是在硝酸铵、石蜡、硝酸钠、水、单体复合油相等原材料经破碎、计10 量后制备成溶液,在微机监控下,经一段式连续乳化制备成乳化基质,采用连续开放式直接浸冷冷却,连续二级敏化,连续全自动装药、包装工艺,实现全连续化生产。 岩石粉状乳化炸药是在由氧化剂水相、复合油相制备后,经连续乳化制

19、成乳化基质,再经自动喷雾、制粉等工序形成含水量为5%以下的粉状乳化炸药,经连续自动装药、包装,实现全连续化生产。 其主要工艺特点,是整个工艺过程为管道式全连续化生产,设备体积小,存药量小,产量大、产品质量稳定性好,微机监控、安全可靠、生产效率高,工艺新颖、技术先进,爆轰性能优良,不含TNT或其他单质炸药、储存稳定、抗水性、抗低温性能好,成本较铵梯炸药低200300元,不含有毒成份,对人体无毒害,整个生产过程无粉尘、无污水排放、无污境污染,爆炸后炮烟气体含量低,炸药流散性好,不结块,便于装填炮孔,炸药单耗低。 3. 项目建设方案 3.1 技改方案及建设规模 微机监控乳化胶状炸药全连续化生产线技改

20、项目,是在现有年产能4000吨/单班乳化生产线上,转让南京理工大学研发的新型粉装乳化炸药新工艺配方专利技术,经对主要生产设备技术改造后,新增产量11 8000吨/年,达到年生产乳化胶状炸药12000吨能力。年有效工作日251天,两班制均衡组织生产,产成品全部出售。 3.2 技改工艺技术方案 在现有4000吨年单班乳化胶、粉状炸药全连续化生产线基础上,转让采用粉状乳化炸药型新配方,同时进行连续乳化机、钢带直冷冷却机、制粉双风机、全自动装药、包装、打包机工序进行设备技术改造;新建自动包装药工房,4000吨成品总库房、微机监控系统升级、供热锅炉改造迁移等配套建设,达到全连续化生产线工艺配方设备,设施

21、条件,与12000吨年产能相匹配,全年安全生产12000吨胶状、粉状乳化炸药产品。 3.2.1 技术方案 胶状乳化和粉状乳化生产原材料,经油、水相溶液制备,进入各自3.2吨/h乳化机全连续乳化形成乳化基质。 胶状基质经改造的钢带开放式直接浸冷连续基质冷却,3.2吨/h二级连续敏化,输送至全自动1000kg/h装药机,全自动包装、打包、质检,送入400吨成品总库待销。 在水、油相制备后,经粉状乳化专机全连续乳化后形成粉状乳化基质,由改造的双风引风机系统供风,经自动喷雾、自动制粉干燥塔,形成岩石粉状乳化炸药,12 输送至全自动装包药工房、包装、质检,送入总成品库房。 3.2.2 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

22、 3.2.2.1 生产方法 原材料粉碎输送计量氧化剂消焰剂、乳化剂燃料、水水相、油相溶解水、油相制备储存水、油相输送连续乳化基质基质连续浸冷、冷却输送敏化剂、基质二级连续敏化成品输送纸筒加工自动装药自动包装质检入库; 原材料粉碎输送计量水相、油相材料溶化水油相制备储存连续乳化乳化基质螺杆泵压气加热器自动喷枪喷雾干燥塔双引风、湿法除尘、旋风分离、杜康锥、尾气回收振动料斗鼓风、风管、旋风分离出料阀粉状乳化炸药皮带输送自动装药机成品检验入库。 3.2.2.2 工艺流程简介 a、乳化炸药 原材料准备:水、油相原材料破碎、计量,破碎块不大于30mm,用提升机运至水油相溶液制备工序。 制备水、油相溶液:将

23、已备原材料加入水、油相各自溶解罐中,按工艺规定通入0.45Mpa压力蒸气,启动搅拌装13 臵搅拌溶解,待水相温度达110-115,油相达9095后,停止搅拌、供气,启动水相输送泵将水相液泵入储罐,油相利用高位差流入其储存罐。 乳化:水、油相通过各自输送,经流量检测仪表自动计量后输送到连续乳化机中,两相物料在连续乳化机乳化后连续排出。并通入温度20,流量1.01.5m3/h的冷却水冷却,控制乳化机温升。 冷却:乳化后的物料即乳胶基质,直接由开放式钢带浸冷输送机传至冷却机连续冷却,达到工艺规定温度时连续出料。冷却以自来水,水温20,流量7090L/min,通过控制冷却水的流量调节工艺流体温度,由微

24、机监测流体温度控制设备开停次序与时间。 敏化:冷却后的乳化基质在二级敏化机中继续冷却,冷却水温20,流量40L/min,同时加入敏化剂敏化,边敏化边出料。敏化剂加入量由调节计量泵达到工艺要求。敏化剂制备在敏化剂专门制备罐中操作,制前通蒸气加热,达工艺要求后通入冷却水冷却,制好放入装有60目滤网过滤装臵的储罐中备用。 装药、包装:成品炸药由输送皮带送到全自动装药、包装工房,在全自动装药机上灌装入纸筒,全自动包装、封口、中包、装箱、捆扎、经检验入库。 b、粉状乳化炸药 原材料粉碎、计量、水、油相制备送到乳化机,14 基质成形与胶乳基质工序相同。乳化基质进入蒸气保温料斗后,由螺杆泵经夹套保温管道和软

25、管输送至气流式雾化喷枪里。 雾化、制粉 加热器将压缩空气升至工艺规定温度,利用压缩空气高速气流剪切作用,通过喷枪使乳化基质雾化分散成微细基质液滴,液滴与经热风分配器进入的气流在干燥塔内相融被脱水,冷却固化为粉状颗粒,颗粒沉降于干燥塔底锥部,由出料阀排出干燥塔外。 药粉输送、降温、包装 由干燥塔排出的药粉经星型阀进入风管,用气流输送至主旋风分离器进行气固分离,药粉输送过程,也是冷却降温过程。 药粉经主旋风分离器从杜康锥下星型阀排出后,由皮带输送机输送到包装药车间,由全自动装药机、包装机包装后质检入库房。主旋风分离器的尾气再经管道返回干燥塔内。 尾气净化、排放 干燥塔尾气经管道进入辅旋风分离器,气

26、固分离,药粉颗粒被分离。经预净化的尾气再进入湿法除尘器,使水雾与悬浮在尾气中的细微颗粒药粉混合,并回流到水槽内。水槽水循环使用,专人定期清理飘浮物,定期排水,再次净化后的尾气,经引风机及排风管排入室外,15 经两级净化的尾气,经县、市环保监测符合环保排放标准。 3.2.2.3 生产纲领及工作制度 年产胶、粉状乳化炸药12000吨,全年工作251天,每天工作有效生产时间7.5215小时。 3.2.2.4 年生产能力计算 技改扩能设计年产量12000吨 日产量1200025147.81t/d;单班/日产47.81223.9t/d。小时产量47.81153.19t/h 3.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

27、3.1 产品主要原材料配方 a.乳化炸药组分 组份 配方型号 备注 硝酸铵 65-70 硝酸纳 0-13 尿素 0-2 氯化钾 0-7 2#岩石、二、三级煤矿许用乳水 6-10 化炸药配方型号K12 00.05 各不相同,配方使54#石蜡 12.5 用的专利性,故以工业凡士林 12.5 组分列出。 40#机械油 01.5 复合油相 23 16 发泡剂 0.10.15 醋酸 00.2 藕粉或土豆粉 100150g/吨炸药 b、岩石粉状乳化 称量误差100kg.组分 质量百分10kg磅比% 磅 秤% 硝酸铵 91 0.2 0.2 石蜡 1.2 0.2 地蜡 1.2 0.2 松香 1.6 0.2 乳

28、化剂 2 0.2 水 3 0.1 3.3.2 主要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 年度规模 吨/年 12000 乳化胶状 吨/年 6000 乳化粉状 吨/年 6000 二 主要原、辅材料用量 万吨/年 详见7.5附表3.1、3.2 1 硝酸铵 1.092万 2 硝酸钠 0.0168万 3 尿素 0.0018 17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4 氯化钾 0.0060 5 水 0.12 6 K12 0.0001 7 54#石蜡 0.0144 8 40#机械油 0.0018 9 单体复合油相 0.0792 10 地腊 0.0019 11 松香 0.0192 12 乳化剂 0.

29、0240 13 发泡剂 0.0018 14 醋酸 0.0009 15 藕粉 0.0004 三 主要工用工程用量 1 生产用水 m3/h 3 2 生活饮用水 m3/h 0.12 装机、容量 500.400.100配3 电 KW 480-500 变 各一个按需调节 蒸气 t/n 1180 四 三废排放量 1 废水 t/ 2.85 2 废渣 t/ 0.43 五 运输量 t/年 1 运入 t/年 1300 2 运出 12000 六 企业总定员 人 121 18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七 企业围墙内面积 m2/万 32 八 建筑物占地面积 m2/万 1.63 九 技改新建拟占地面积 m2/万

30、 0.3 十 申报项目总投资 万元 2100 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1052 2 设备投资 万元 488 3 土建投资 万元 564 4 建设期利息 万元 96.5 5 流动资金 万元 1048 十一 年预计销售收入 万元 6912 十二 年均总成本费用 万元 4949.06 十三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1283 十年均销售税金及附四 加 万元 679.31 十五 财务评价指标 1 投资利润指标 % 61 2 投资利税率 % 32.34 3 税后投资回收期 年 3.02 4 税后全投资内部收益率 % 23.32 十税后全投资财务净六 现值 万元 2589.9 19 序号 十七 十八 项目名称

31、贷款偿还期 盈亏平衡点 单位 年 % 数量 3.5 44 备注 3.3.3 技改主要设备选型 a乳化机:2台,产能3.2t/h,杭州强力化工机械公司产; b钢带开放式直接浸冷冷却机:1台,马鞍山矿山机械厂产,由煤科爆破研究所提供转让选购; c敏化机2台:3.2t/h,杭州强力械厂产 d粉状乳化双流风机1台,由南京理工大转让提供; eRzY16型乳化,800kg/h产能全自动装药机4台、800kg/h自动包装机4台,江西萍乡化工机械公司产 f环保回流式工业4t锅炉2台 g工业微机自动监控系统升级版软、硬盘六套。 3.4 生产车间组成 3.4.1 1.2万吨微机监控乳化胶、粉状炸药全连续化生产线,

32、主要由乳化制药车间、包装药车间、微机监控室、成品中转库、成品总仓库、原材料库、辅助材料库、锅炉供热工房、电力供应室、质检室组成。 20 3.4.2 胶、粉状制药生产车间、微机室、电供、质检室,利用现有制药、原材料等工库房完善提高。 3.4.3 自动包装药库、成品中转库、400T成品总仓库、锅炉房、辅助建料库为新建工库房。 3.4.4 工库房类别标准 除辅助材料库房、锅炉房外,其余包装工房、中转库、总仓库,均委托兵工规划院按国家GB50089-98标准规范,GBJ16-87防火规范国标设计,防火类别甲级,安全级别为A3。 3.4.5 生产线布臵区域划分 公司自大门至拟定新包装工房西东向2500m

33、,北南向960m。生活、办公区距生产区800m。生产车间区域按锅炉房、更衣室、化验室、配电室、乳化生产车间、包装工房、中转库,由西朝东间隔布臵,工库房之间内外部安全距离已经南京民爆安评中心,北京兵器总公司专家组,国防科工委“四超”安全检查组检查,结论为“安全一级”,符合规范要求。 厂区整体三大区域,生产区、生活区、仓库区,各自间距符合安全规范要求。 3.5 生产人物流运输路线分流 原、辅材料由企业西北进入,产成品由企业西南出21 厂公路运出,且在员工下班后运出。 车间人流由南向北进入车间,原辅材料由车间西侧进入备料间,经专用输送带由西向东流水作业,产成品经专设输送机由西往东南传输至包装房,再由

34、包装工房东南端厂区通道,进入南面入库干道送至800m外山凹总仓库。人、物流向严格控制分流,从源头上防止安全隐患发生。 3.6 技改条件和新拟建工房库房方案 3.6.1 技改建设条件 3.6.1.1 企业地理位臵 该项目建设地址陕西省白河县中厂镇中厂村一组,本企业土地使用证权属范围内。建设地址三面环山,北临溪水,位臵隐蔽,自然环境承载力极强。 3.6.1.2 交通运输条件 白河县位于秦之东南,大巴山东端。北临汉江、隔江与鄂郧西县相眺,东南交壤、鄂西北郧阳、竹山,西与旬阳县相连。白河西去省城452公里,东下十堰100公里,316国道、襄渝铁路沿江环绕县境。项目企业距县城7公里,白河火车站15公里,

35、进厂路与316国道交接,厂区三面环山,北绕红石河水,屏嶂天然隐蔽,是民爆生产安全佳境。 3.6.1.3 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源情况 22 地形地貌 项目建设地三面环山,北临水溪,地处两山环绕湾套内,东西长2500m,南北宽960m,背靠海拔389m内簸箕山。 地质概况 白河县地处秦岭褶皱带东南,大巴山东弧形褶皱东北部、两郧降起之间。地层系统,按地质学界的划分属石泉白河区。主要地层是远古代的震旦系,古生代的寒武系,下奥陶系、下志留系和新生代的第四系层。主要岩性为炭质板岩、炭质片岩、薄层灰岩、沙岩、娟云母石英片岩、千枚岩、沙砾石及地表粘土。 3.6.1.4 地震烈度: 根据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36、规定,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1组。 3.6.2 气象条件 白河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春温、伏旱、秋阴雨”是白河县的气候特征,主要气象条件如下: 3.6.2.1 气温 年平均气温 15.6 极端最低气温 -10.3 23 极端最高气温 42.6 最热月平均气温 27.6 最冷月平均气温 3.3 3.6.2.2 风向 主导风年平均日数 78 年平均风速 1.5 主导风向 东南风盛行,其次是西北风 3.6.2.3 降水量 年平均降水量793 多年最大降水量1185.1 干旱年最小降水466 3.6.2.4 气压、冻土湿度

37、年平均气压0.09m 3.6.2.5 给排水 给水。生产区生产、生活最大用水总量为24m/h,循环用水量43m/h,企业采用高山自流水为水源,枯水季节用2台离心泵抽红石河水,设有消防高位水池300m一个,生产、生活水池100m31个。 生产、生活、消防给水合用,临时高压和常压混合24 33m3给水制。 排水。生产区排水采用雨水、污水分开排放。雨水排放采用路边排水明、暗沟排水,水沟截面积不小于0.8m2。 污水采用管道有组织集中排入废水处理池,经处理后进入滞留水池,并经检验达标后排放。 3.6.2.6 供热、供气 本项目蒸气最大消耗量为2000千克/小时,拟新选用一台4000千克/h锅炉,利用原

38、有一台1720千克/h,共计产汽能5000千克/小时,一运一备。生产线自备压空设备,不集中供气。 3.6.2.7 供电 生产区设备安装功率562.7KW,已装500、200、100Km配变各1个,为提高功率因素,采用无功补偿柜2台,功率因素提高到0.94,预计年节电6万度。 3.6.2.8 电信通讯 生产线设程控电话放微机室兼作报警电话用。 3.6.2.9 燃料供给 本公司供热、生活燃煤为铜川煤,全年360吨,由供应商配送到厂。 3.6.3 项目建设地址方案选择 本项目建在公司生产区土地权属内,不需新征土地。25 公司位于白河县城区7公里外簸箕山脚下湾套,北临红石河畔,南靠簸箕山,半截沟,东向

39、裴家厂、刘家洼,西面刘家院,王家院,属山区地貌,四面环山,平均高差2030m,平均海拔210m,四面高,中间低。面北方有进厂路过水桥为出入口,形成自然屏障。 3.7 总图 3.7.1.1 平面、竖向布臵设计原则 a)项目在现有生产区改造,暂时保留原有的铵梯炸药生产线,在北面乳化生产线内进行设备技改,在生产线东南侧新建包装工房,在铵梯线朝南780米外的内簸箕山凹里,新建炸药成品总库。在生产区西二门内新建锅炉工房,辅助材料库房。 b)利用原有微机室、理化室、硝铵库、运输廊道及其他生产、生活设施。 c)利用原有水、电、气等公用设施。 d)危险品生产区各建筑物对生活区和周边零散农户内、外部安全距离均能

40、满足规范要求。 e)在符合生产安全流程、使用功能前提下,建、构筑物等设施应联合布臵,且符合安全、防火、卫生环境,劳动保护等规范标准要求。 f)危险品生产工房设安全出口,门窗小五金连接体不发火,并采取防腐措施。 26 3.7.1.2 功能划分 生产设施:主要为生产车间、工房库。 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包括锅炉工房、变电所、蓄水循环池、废水三级沉淀循环设施、机修机车间等。 辅助设施办公楼、职工食堂、公厕等。 3.7.1.3 总平面布臵方案 根据总平面布臵原则和工厂规划、结合现有场地条件,生产区集中在东北方向,公用设施放西北侧,由西往东,办公区在西向二门外,便于安全管理,对外联系。 3.7.1.4

41、 危险品总仓库设臵保安、监控、报警系统、消防、防雷电、防盗设施。 3.7.2 环境保护、劳动安全、节能、消防 3.7.2.1 环境保护措施 生产线原材料硝酸铵和少量油相悬浮,对环境污染甚微,采用废水处理沉淀池撇除油相悬浮物质后,经滞留池控制PH值,以活性碳吸附,无公害排放。 新建部分修好挡土墙,挖填平衡,不造成水土流失。 在现有基础上全面绿化空地,栽植绿木、草皮。 3.7.2.2 劳动卫生安全措施 严格按规范、进行平面布臵,满足建筑物之间内外部安全距离。 27 A级工房库房设防爆堤,档土墙,设立足够安全通道,预防事故发生。 电气设备一律采用防爆,防雷,防静电措施。 设臵通风换气装臵,改善员工操

42、作空气质量环境。 工作间上、下处均设牢固防护档栏,投料口设肢体、铁器误入防护装臵。 全厂全面绿化、美化、净化。 雨、污水明暗沟有组织统一排放,防水土流失。 3.7.2.3 消防 生产区配备消防救火车一辆,义务消防队员610人。 生产、生活区室内外均设消火栓。 设两个对臵高位消防蓄水池,确保消防池水300m容量不动用,48小时内有自动补水措施。 3.7.3.1 工厂运输 项目年总运输量为2500吨,其中运入1300吨,运出1200吨。 3.7.3.2 运输方式、工具 项目公司设有特种危险品箱车6辆,专门负责运输;生产区内以平板手推有防撞碰发火防护设臵的小车,作厂内运输。 3.8.1 用水标准、用

43、量 28 33.8.1.1 给水水源 采用高山自流水,地表浅层暗河水,水质经市环监站化验符合GB3838-88类源水标准。PH值7.76,总硬度40毫克/升。QS15-100-75,2台清水泵供水,流量32m/h,扬程100m。有高位消防水池300m一个,100m3供水池一个,以DN100#管道埋地输送至生产线用水池,现有供水量能满足生产、生活、消防用水。 3.8.1.2 用水标准、用水量 生产用水标准、以工艺配方确定。 生产冲洗用水标准:生活用水25升/人班,时不均匀系数3.0。冲洗车间地面:2升/m2次,班后冲洗15分钟/次。 沐浴用水40升/人,班次。 用水量 序号 类别 用水量 日 平

44、均日 最大时 备注 排入污水沉淀30 14.2 18.7 池三级循环使用 1.92 6 37.92 0.22 0.25 14.67 0.66 0.63 19.99 排入雨水管网 排入沉淀池 29 331 生产用水 生活 冲洗 小计 2 3 4 5 6 其他用水 合计 26 63.92 2.93 17.6 4 24 按时计 3.8.1.3 给水系统 厂生产、生活、消防合并系统供水、两个高位水池均利用,保证350m3消防供水不准动用,供水网为环状,最大管径DN150,增设地上式消火栓6只。DN75镀锌管丝扣接;给水采用DN75铸铁管,石棉棯口,供水干线,沿路边顺坡度辅设,埋入深度600mm。 3.

45、8.1.4 排水 雨污水分流制。雨水沿路边明暗沟排,污水输入污水检查井,直通厂区沉淀净化池。 3.8.2 废水处理 3.8.2.1 主要污染源 本项目水污染源仅有冲洗设备、地面产生的微量含药等废水。 3.8.2.2 治理方法 锅炉消烟除尘:旋风除尘器、湿法除尘器、ZPS脱硫器、麻石水膜除尘器、低硫煤等措施。 含药废水微带油星飘浮,经沉淀池沉淀,由专人每班撇出微量残油后,经三级循环池活性炭吸附,分离净化处理达标,再次循环使用。基本无未处理污水排放,30 所排出少量水,已经治污处理,符合GB89781996排放标准后,再排出厂外。 废炉渣填厂道,滤渣、纸渣集中烧毁,深埋全部处理。 3.8.3 消防

46、措施 工、库房均设室,内外消火栓,按GBJ140-90标准,配制二氧化碳干粉6000手提灭火器。A级工房设5只以上消火栓灭火,隔墙门洞上方设消防水幕,或雨淋装臵。 3.8.3.1 消防用水标准 室内消防栓水量:10升/秒,延续2小时。 室内消防雨淋:22升/秒,延续1小时 室内消防水幕:8升/秒,1小时 室外消防水量:20升/秒 2小时 一次消防合计水量:324m3。 3.8.3.2 室外干线及水管网按工设计院新改造平面图布臵。 3.8.4 供电系统 3.8.4.1 厂区配变电压 全厂配电压为10/0.4 10.23 千伏 3.8.4.2 供电系统及供电措施 10千伏外线架空引至厂内变电所主变

47、高压器,由变压器降至0.4千瓦后,经低压配电室配电,以放射形式31 为主,树干式为辅,电缆线埋地敷设,引入各工房配电间。 3.8.4.3 功率因数和无功补偿 电力电容器安装总量180KVAR,补偿后平均功率因数可达0.94。 3.8.4.4 主要设备选取、断电保护方式 高压、设备利用原有10千伏高压,跌落保险RW450/20,RW4-50/40各一组,10千伏避雷器FS810 6只。 变电设备:利用现有的S7100/10 10.4,S9400/10 10.4,S9500/10 10.4各一台 低压配电设备利用现有的低压进、出线柜,无功补偿,低压联络、动力配电、照明配电箱共18台套。 操作方式以手动机械、电动分合开关。 断电保护:短路、过负荷高压侧熔断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