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杭州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学导课堂教学 研讨观摩活动学习体会.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45065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杭州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学导课堂教学 研讨观摩活动学习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杭州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学导课堂教学 研讨观摩活动学习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杭州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学导课堂教学 研讨观摩活动学习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杭州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学导课堂教学 研讨观摩活动学习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杭州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学导课堂教学 研讨观摩活动学习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杭州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学导课堂教学 研讨观摩活动学习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杭州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学导课堂教学 研讨观摩活动学习体会.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9杭州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学导课堂教学 研讨观摩活动学习体会2012杭州“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学导课堂教学 研讨观摩活动学习体会 南康市第六小学 蔡 艳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阳光明媚,桃红柳绿的季节,我有幸来到这样一个令人们所向往的美丽城市杭州;来到众多莘莘学子梦想的天堂浙江大学。参加了“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数学学导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在享受美丽风景的同时,更让我享受的是名师课堂,享受“千课万人”的魅力。 在短短的四天观摩学习中,我们走进名师,走进名师的课堂。一堂堂激情四射、精彩无比的示范课;一场场见解独特、观点鲜明的报告;一次次思维碰撞、火花绽放的互动点评;都让我深

2、有感触,大开眼界,让我的心灵一次次震撼,让我这样的年轻教师美美地享受了一顿“丰盛的”、“有营养”的“数学大餐”。 在为期四天的观摩学习中,总共听了29节示范课,其中包括唐彩斌老师的平行与垂直,吴正宪老师的重叠,杭州名师丁杭缨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赵海峰老师的可能性,朱伟森老师的图形中的规律,张莉老师的解决问题,江苏著名特级教师许卫兵的认识比,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的猜想之后,刘伟男老师的计数器的使用,郑桂元老师的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刘延革老师的转化解决问题,席争光老师的可能性的大小,著名特级教师朱德江的平行,来自上海的美女老师徐文艳的多位数认识的整理和复习等等。这些课可以说是精彩纷呈、各具特

3、色,每堂课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每一位在舞台上执教的老师,都是那么敬业、那么认真,展现了他们各自的教学风采以及他们对数学教育的独特理解。 唐彩斌老师,理性、深刻、丰富,关注数学思维,几何画板的应用更是令课堂增光添彩;吴正宪老师,时时处处以人为本,交流、对话、反思,丰富灵动的教学策略令观众折服;丁杭缨老师,清新、真实、自然,素材新颖敢于创新;赵海峰老师,充满灵气,激情四溢,整堂课高潮迭起、引人入胜;朱伟森老师,不疾不徐,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张莉老师,语言清晰,层层深入,注重让学生说理;徐卫兵老师,教学形式多样,资源丰富,轻松流畅;华应龙老师,博学多才,独具慧眼,思维敏锐,教学生学会思考、拥

4、有力量;刘伟男老师,设计精妙,传递智慧,让人体会到“人脑高于电脑”;郑桂元老师,思路清晰,有条有理,与学生真诚互动;刘延革老师,拥有非凡的语言能力,教学设计匠心独具,引导学生掌握策略;席争光老师,开朗幽默,调控课堂能力超群,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朱德江老师,聪明睿智,关注学生,课堂内容简约但细致而深入;徐文艳老师,温柔漂亮充满魅力,从容演绎着一般老师极少公开的教学内容;孙1 贵合老师,浑身充满张力,教学设计精巧、层层剥开、关注细节 经过这样一次观摩学习终于让我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有更深一层地理解了:那就是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关注学生的知识起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课堂

5、中让学生得到智慧,让老师智慧成长;让学生智慧地学,教师智慧地教,师生在生成中智慧得到成长,享受过程中的精彩。 听了这么多专家的课,觉得他们的课犹如春风拂面,给我们带来一种从未有过的力量!“大师”就是“大师”,真是与众不同。这些大师们幽默、睿智的语言让人折服;让人听了为之感动!大师的课堂给我们带来的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更多的理性思考。如何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数学老师我们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数学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教学要成功,不但要传授知识

6、,而且要启迪智慧,更要点化生命,润泽灵魂。 一、学习自主权还给孩子 吴正宪老师的这节重叠问题,以充满人文气息的交流对话、丰富灵动的教学策略见长。课堂上,吴老师胸怀学生、心存数学,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营造了真正安全的课堂氛围,引领着学生和学生深入地对话。 以下片段让我记忆深刻 (师生一起讨论解决“课外小组人数问题”。 师:有没有想法不一样的同学? 生1: (5+9)-2=12(人) 生(几个学生喊):错! 生1:有什么问题? 生2:有两人两组都参加了,还要加上他们!是14! (学生中出现两种意见:14和12。吴老师组织学生举手表态,同意12和14的分别举手,还有两种都不同意的。) 师:你们有什么问

7、题? 生3: 5哪里来的?9哪里来的?2哪里来的? 师:问得真好!请你解答。 生1: 5是语文组的人数,9是数学组的人数 师:谁能提问越来越深刻? 生4:为什么还要减2? 生1:5和9里面重复算了4号和5号同学,所以要减去那一次多余的。听懂了没? 生4:听懂了。 2 师:学习就是这样,你说说,我说说,慢慢就懂了。 生5:我还提个问题-其实不用加括号的! 师:(手指生1)你问他 生5:你加括号干什么? 。 这些的交流过程使我们听课者禁不住会心地笑起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书中曾提出:“(教师)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教会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今天这节课,

8、吴老师就是这样一位高明的“顾问”。当课堂出现“14和12”两种声音时,老师没有急于介入做出评价,奉献“真理”,而是及时抓住生成的矛盾,把双方学生组织起来,进行了一场生生互动的对话。像这样的对话和交流,课堂里还有很多,包括课堂最后吴老师引领学生“回头看”-今天你学了什么?谁在这里起了重要作用?这些方法能解决你后面提出的问题吗?整堂课,吴老师营造了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宽容的对话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们纷纷敞开自己的心扉、积极参与到了对话中。 在吴老师的这堂课中,教师透过让学生自主解题,发展出多元的解题,再由学生自行说明解释,经由课堂内的讨论与沟通,最后形成数学算理的共识,达到以学生为主体,学习

9、解决问题的数学教育目标。 这是老师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孩子,让孩子在没有限制的自主开放空间下,自然产生多元的解题方法,当这种让学生透过表达、沟通与讲道理的学习方式,形成数学课的一种模式时,学生对所学的数学概念更加清楚明白,就构成了有意义的数学学习。 总而言之,老师在本节课充分做到以尊重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所以整堂课中可以感受学生童言中隐含着的数学意义的浮现,非常令人赞许。 二、大课堂,大智慧 其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来自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的猜想之后给了深刻的启发和感悟。 有人说“人生识字糊涂始”。学习其实就是很简单,就是猜想,猜错了再想。错误的例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却是一种非常珍

10、贵的资源,能够合理的利用它,能够使学生更深刻的去掌握数学的思想的本质和概念,达到辩证与统一的关系。 华老师的课给人一种眼前一亮而又豁然开朗的一种感觉。特别是在这节课中,华老师注重“错误观点”, 他的那句“课堂因错误而精彩“更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每一句都能感受到是华老师亲身体验到的真理。很多学生眼里的差错代表的是失败、耻辱,他们担心上课发言出错受同学歧视,这种情况往往随着年级的升高所占比例越大。华应龙老师说:正确的,可能只 3 是模仿;错误的可能是创新。我想也许只有孩子在思考时才会有这种创新。华老师还说:只有精心预设了的人才有资格谈论差错,只有真正尊重学生的人,才会有机会享受生成的差错。我想对待

11、学生的差错自己不光要有精心的预设,还要在学生生成错误的同时去运用它。这也就需要在对待学生的思维成果,不能着眼于是对还是错,而是着眼于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 本节课华老师出示一个错误的例子: 25.34.2 = =254+0.20.3 =100+0.06 =100.06 让学生去分析这么解到底对不对。 在错误中又出示25.3+4.2=+=29.5这样形式的加分运算。 让学生在正确和错误中学会迁移和辨析。学生通过主动计算发现其实25.24.3应该等于106.26,而原题则为100.06,那么少去的6.2去哪里了呢?这里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和猜想。 师:小数加法这么做为什么对?小数乘法为什么会错呢? 4

12、0.2 接下来华老师出示实25.34.2 =254+250.2+0.34+0.30.2=106.26,这里通过几何图形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错误的原因,验证了学生刚才的猜想。 猜想-验证,然后到实际运用,这样三步走的过程,一气呵成!接下来的卖葱的故事更是将知识升华到顶点。故事大致内容:一大爷卖葱12元/千克,一个人买15千克,但是买葱人要将葱白跟葱绿分开买,葱白9元/千克买10千克,葱绿3元/千克买5千克,大爷卖了以后,算了一下发现自己亏了,为什么? 学生猜想-验证:1512=109+53,因为无论葱白还是葱绿都是按12元每千克卖的,不能按顾客那样的方式去卖。学生的思路一下子被拓宽了,发现了问题根

13、本所在。 在这些这个探索过程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4 25 0.3 ,从长方形的面积出发帮助学生理解,学生通过计算4个长方形的面积发现,其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14、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不断渗透数学猜想的思想。在验证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验证三种解决方式:举例子、讲道理、走老路,简单地概括和梳理,在课堂中学生真正的体会这种思想并且贯彻得非常深入,足见华老师的多年的深厚功底带给我无比的震撼和感悟。 三、涤荡学生思维的教学 猜想验证再猜想再验证,著名特级教师牛献礼在探究计算中的规律一节课的教学中,利用40分钟时间引导学生充分经历了一次思维之旅。在整堂课中,学生有发现的乐趣;有探索的艰辛;有错误的困惑;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快乐。 在这一节课中,学生收获的不只是数学的知识和结论,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数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这种数学思想方法比知识和结论

15、更有价值,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 听了著名特级教师钟麒生老师的认识四边形之后,在我心里一直存在的“数学课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这个问题突然得到了答案。那就是像钟老师所追求的那样,不必过分华丽和热烈,而是更崇尚静悄悄的,但学生思维却在激烈地“运动”着的课堂。正是:“数学教师的天职乃是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 在这样的理念下,钟老师呈现给了我们一堂朴实、简练但却具有浓浓数学味的课堂。首先,教师开门见山揭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第二个环节中,钟老师以“找朋友”为抓手来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特殊的四边形的特点。最后,结合动手操作,钟老师抛出三个非常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结束一问:“如果下节课学习平行四边形,你会从哪里入手来研究?”将学生的数学思考引向课外。整个课堂设计的各个环节无不体现钟老师的教学精髓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 本次学习观摩活动中所有的授课教师无不在践行着这样一句话:“蜂蜜是蜜蜂自己酿造的,老师要学养蜂人,把学生带到有花蜜的地方,其他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做就可以了。”我想这也是所有参加观摩学习的教师最值得学习的,也是今后最应该做的!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