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咏雪》说课稿.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45897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5《咏雪》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5《咏雪》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5《咏雪》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5《咏雪》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5《咏雪》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5《咏雪》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咏雪》说课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5咏雪说课稿咏雪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咏雪,是南朝宋彭城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 教材分析: 咏雪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五篇课文,本单元以“人间亲情”为主题,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的感情。咏雪,文章讲的是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本文只有70多字,却鲜明地塑造了谢安、谢朗、谢道韫这三个人物。“咏雪”成为流传千古的一段佳话,由此也有了“柳絮才高、咏雪之才、咏絮才”等典故。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三个维度,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2、以及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俄而、骤、欣然、差可拟、因”等文言词语; 2、情景再现,走近古人讲论文义的情境中。 过程与方法:1、检测掌握的作家作品情况,并补充相关内容; 2、同伴互助,解决疑难词语,并归纳整理; 3、师生共同表演,讲论文义,再现故人读书的情景。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感受文化故人的情操,感受文化魅力。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情境再现,讲论文义。 二、说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

3、自主性,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因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 1、朗读法:课前预习反复朗读,课堂朗读,注意字音、断句,强调“拟”“差”的读音。 2、同伴互助,解疑答难,掌握字词,老师引导归纳整理。 3、师生共同分析人物形象,全体参与表演,再现当时情境。 三、说学法 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的读书法。 四、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七个环节展开。 、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这是红楼梦中写给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判词,“停机德”讲的是乐

4、羊子的妻子为劝丈夫继续求学而剪断织布机上的娟的故事。“咏絮才”讲的是什么呢?今天读完这个故事,我们就知道了。 介绍作者及作品 导入课文之后,我便请学生根据课文注释介绍作者 及作品,引导学生学会抓住作者生平的主要方面进行识记。 朗读感知 我们知道,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其特点是简洁典雅。文言文的学习侧重于朗读,为此,我主要采用先听课文的范读,然后再师生竞赛朗读法落实课文的字音,把握节奏与停顿。在朗读的形式上,我力求做到个别读与集体读、小组读与全班读相结合,从而力争读准字音,读好。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难读字音: 拟 差 俄而 雪骤 柳絮 无奕女 在读懂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5、。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 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疏通文意 在把握字音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翻译理解。第一步是翻译,在课文翻译这一教学环节当中,我先引导学生落实文言字词,并结合翻译方法,如增添法、替换法等,然后指导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试着翻译全文,其间老师进行点拨,师生一起合作解答疑难;点拨的重点字词句有: 俄而 欣然 拟 未若 接着再请学生翻译全文,这样便使学生能够大致地了解课文内容;当然,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还是注重朗读,在读中翻译,在读中理解。 研读赏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

6、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为引导学生开展独立的阅读实践,教师以多媒体出示如下一组思考题: 文中的这一家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下聚会的?从哪里看出来? 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又什么不同? “公大笑”一句省略了谢安的话,如果你是谢安,你会说出什么话来?把雪比作“柳絮因风起”和“撒盐空中”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文末为什么要强调谢道韫是王凝之的妻子? 请学生先朗读再小组讨论,之后班级交流。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 思考和讨论,做出答案,进一步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从而受到情感的

7、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再现当时情景: 1、师生共同确定:时间、地点、天气、事件、人物。重点在人物上,文中有谢安的表情,谢朗和谢道韫只有话语,先让学生从文中发现、想象他们的表情,再推荐同学扮演角色,其他同学扮演“众儿女”,思考:他俩谁说的好?“白雪纷纷何所似”? 2、创造条件,师生表演。重点探讨谢朗和谢道韫谁说的好,各抒己见。再说说“白雪纷纷何所似”,可以用学过的诗句,可以是自己的想象,最好是自己写的七字一句的诗句。 师生共同分析人物形象,全体参与表演,再现当时情境。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发挥学生想象力,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布置作业: A、积累词语; B:读几则世说新语中的故事,写读书笔记。 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丰富同学们的知识储备。 五、说板书 交代咏雪背景:人物、事件、环境 赞赏谢道韫 咏雪 叙述咏雪事件 一问、一答 的聪明才智 补叙身份 板书在教学活动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此板书清晰直观,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各位评委老师: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