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颤抖的羽毛教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46663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 颤抖的羽毛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3 颤抖的羽毛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3 颤抖的羽毛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3 颤抖的羽毛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3 颤抖的羽毛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 颤抖的羽毛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 颤抖的羽毛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3 颤抖的羽毛教案3 颤抖的羽毛 1.知识与技能:略读课文,通过略读了解课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理清文章的脉络,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课文,联系实际体会“自悟、自省”的重要性。 1.品味重点词句,理解题目“颤抖的羽毛”的含义。 2联系实际体会“自悟、自省”的重要性。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都踢过毽子,一提到“羽毛”,你会想到哪些词语? 课文题目却叫做颤抖的羽毛,这背后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三课,一探究竟。 二、自主读悟,交流收获。 1.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明确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师生交流:一起梳理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课文讲了“我”为了制作一只漂亮的毽子,就和同学一起捉我家的大公鸡,拔公鸡的翎毛,把大公鸡逼进水池,几经折腾,大公鸡差点死了,后来“我”自悟到了错误,于是“我”加倍呵护大公鸡,公鸡逐渐恢复了对我的信任。 二 、品读课文,引发学生思考。 1出示思考题:本文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在整个过程当中,作者的内心情感有什么变化呢?结合着课文内容谈一谈。 2学生自读,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儿时玩的踢毽子游戏,“不但看踢得技巧,还要比一比谁制作的毽子最漂亮”,所以“我决心要在制作毽子上超过别

3、人”,反映了身处孩提时代的“我”那种争强好胜,喜欢攀比的心理特征。 “我约了几个要好的同学”对大公鸡的两次围攻,以及擒住后的“七手八脚地拔着它的翎毛”,是“我”制作最漂亮毽子欢喜之情的表现。 引导学生从“ 围、缩、扑”等词语中看出他们已经谋划好了捉鸡的行动,显然已经商量、计划好了怎么捉鸡、拔鸡毛,并进行了分工,体会出他们的淘气。 从“伸长、竖起、腾空而起”等词可以看出大公鸡没有坐以待毙,为了保全自己的羽毛敢于抗争并取得了初步胜利,并逃出了“我”的包围圈。 引导学生想象第二次又摆开阵势时的场面,体会他们这次更加谨慎、小心,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 他们会不顾一切的去捉公鸡,不顾公鸡的惨叫你拔我拽

4、。 “一窝蜂的扑”告诉了我们当时捉鸡的情态,场面特别乱,感受到孩子们太淘气了。 “七手八脚”让我们感到了当时他们乱拔的场面,肯定有用没用的拔了不少,大公鸡得疼坏了。 一群多么淘气的孩子, 大公鸡怎么受得了,大公鸡再也受不了,一下挣脱了,又一次腾空而起。 在水中挣扎的大公鸡“眼看着就要被淹死了”,“我”把它捞上来独自守护,端饭端水,愧疚之意自然流露。 朗读课文描写大公鸡在水里扑腾、挣扎的场景,想象公鸡此时的处境和心理活动。 朗读、理解见到竹竿、绳子后公鸡的表恐惧、紧张,以及公鸡快淹死时的可怜。 “找竹竿、绳子、央求、保证等词说明他们已经知道自己错了。 “我”看到公鸡遭受了不幸,“我”的心里会有什

5、么样的感觉?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说说“我”当时的心理。 理解“惴惴不安”形容因担心、害怕心中不安 在同学们的夸奖声中,“我却高兴不起来”,并且每天“到郊外草地上给大公鸡捉蚂蚱”,以及后来的“我总是很偏爱它”,一种负罪之感充满了“我”的内心。 守护鸡,端来米饭,给鸡捉蚂蚱,单独喂它好吃的”等词句中体会为了自己而损害他人,自己会受到良心上的谴责,及时真诚弥补自己的过失。 三、交流启示,升华读者情感。 1.为什么有了漂亮的鸡毛毽子,我却高兴不起来呢? 预设答案:我强行拔它的羽毛,侵犯了他它利益,每一根羽毛都联系着公鸡的疼痛神经,即使毽子再漂亮,我也不会高兴的。 公鸡受了那么大的伤害,还不知是死是活,“我

6、觉得对不住这只公鸡,所以“我高兴不起来。 他悟出了自己的错误,为了自己而损害他人。 是啊,为了自己竟然去伤害别人,这是要受到良心谴责的。 2为什么“我”手中的毽子在瑟瑟地颤抖着?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答案:是因为“我”的心在颤抖。 虽然手中的毽子漂亮,但却成了“我”的一块心病,每当看到毽子,就会想起大公鸡的不幸遭遇,心里就有一种愧疚、自责感。 “颤抖”即使实写毽子上的羽毛在微风吹动下瑟瑟颤抖,又联想到了大公鸡在疼痛和惊恐中瑟瑟颤抖的身体。还表示了“我”在拔翎毛事件上的忏悔。 3你从最后这段话当中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答案:体会到了伤害他人,自己会受到良心上的谴责,如果能及时真诚的想法

7、弥补自己的过失,会重新得到别人的信任。 四、教师总结,点明文章主旨。 师:你认为以“颤抖的羽毛”为题恰当吗? 文章的题目虽然是“颤抖的羽毛”,但不是羽毛在颤抖,而是拿羽毛毽子的手在颤抖,是作者的心在颤抖。颤抖的原因是自己所做的错事给大公鸡带来了伤害,心灵受到了谴责,令自己愧疚,令自己难忘,内心充满了负罪感。 羽毛不但在我的手中颤抖,更重要的是它在“我”的心里颤抖。这事件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尊重大自然中的所有生命,不应该为了自己而损害他人。一旦我们犯了错误,自省、自悟很重要,不要总是等着别人来指导、教育。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毽子 勉强 擒住 缩小 翎毛 打捞 蓄水池 惴惴不安 拽上来 2.辫子

8、组词。 踢 翎 腾 赐 领 藤 3.选词填空。 看护 守护 A.战士们日夜着祖国的边疆。 B护士着病人。 挣脱 挣扎 A.它再也忍受不住疼痛,竟然拼出了那么大的力气,一下子就了我们。 B我们趴在池边看着公鸡在水中,心里很是着急。 4.课文传真。 颤抖的羽毛讲述了“我”为了制作一个,和同学们一起抓自家的大公鸡拔翎毛,而大公鸡奋力反抗,险些死去,使“我”非常那只大公鸡的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课文是按照的顺序写的。 5.回忆课文,想想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颤抖的羽毛”。 美好愿望 攀比心 颤抖的羽毛 捉鸡拔翎 欢喜情 无意伤害他人 捞鸡上岸 愧疚意 主动真诚弥补 真诚弥补 负罪感 颤抖的羽毛是一篇略读

9、课文,主要写了“我”为了制作一只漂亮的毽子,使大公鸡遭受不幸、面临信任危机,然后偏爱,单独喂养大公鸡恢复信任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尊重大自然中的所有生命;为了自己而损害他人,自己会受到良心上的谴责;真诚地想方设法弥补自己的过失,会重新得到别人的信任。 教学中,我按照由思考到讨论,由浅入深,由与核心问题有关的一般问题到核心问题的顺序,组织学生学习课文。讨论问题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思考和讨论和读书相结合,教学效果显著。 课堂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初读课文环节应引导学生先将课文学短,培养学生提炼课文中心的能力;品读课文环节应引导学生在思考、研讨、拓展的基础上,把课文学长。二者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还有待推敲,整节课略显头重脚轻了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