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燕京岁时记》 清·富察敦崇.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46891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22《燕京岁时记》 清·富察敦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322《燕京岁时记》 清·富察敦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322《燕京岁时记》 清·富察敦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322《燕京岁时记》 清·富察敦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322《燕京岁时记》 清·富察敦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22《燕京岁时记》 清·富察敦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22《燕京岁时记》 清·富察敦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322燕京岁时记 清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 清富察敦崇 元旦 京师谓元旦为大年初一。每届初一,于子初后焚香接神,燃爆竹以致敬,连霄达巷,络绎不休。接神之后,自王公以及百官,均应入朝朝贺。朝贺已毕,走谒亲友,谓之道新喜。亲者登堂,疏者投刺而已。貂裘蟒服,道路纷驰,真有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之盛,诚太平之景象也。是日,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作角而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及宝石等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 按,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先于庭前燃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又玉烛宝典:正月一日为元日,亦云三元,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 八宝荷包 每至元旦,凡内廷行走

2、之王公大臣,以及御前侍卫等,均赏八宝荷包,悬于胸前,部院大臣不预此例。 祭财神 初二日,致祭财神,鞭炮甚夥,昼夜不休。 破五 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至初六日,则王妃贵主以及各宦室等冠帔往来,互相道贺。新嫁女子亦于是日归宁。春日融和,春泥滑氵达,香车绣宪,塞巷填衢。而诸商亦渐次开张贸易矣。 人日 初七日谓之人日。是日天气清明者则人生繁衍。 按,东方朔占书: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清明,则所生之物育,阴则灾。 顺星 初八日,黄昏之后,以纸蘸油,燃灯一百零八盏,焚香而祀之,谓之顺星。十三日至十六日,由堂奥以至大门,

3、燃灯而照之,谓之散灯花,又谓之散小人。亦辟除不祥之意也。 按,帝京景物略:正月十三日,家以小盏一百八枚,夜燃之,遍散井灶、门户、砧石,曰散灯。其聚如萤,散如星。富者灯四夕,贫者灯一夕止,又甚贫者无。此条所记与今大略相同,但未得其详细耳。 打春 打春即立春,在正月者居多。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至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罗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 谨按,礼部则例载:立春前一日,顺天府尹率僚属朝服迎春于东直门外,隶役舁芒神土牛,导以鼓乐,至府署前,陈于彩棚。立春日,大兴、宛平县令设案于午门

4、外正中,奉恭进皇帝、皇太后、皇后芒神土牛,配以春山。府县生员舁进,礼部官前导,尚书、侍郎、府尹及丞后随,由午门中门入,至乾清门、慈宁门恭进,内监各接奏,礼毕皆退。府尹乃出土牛环击,以示劝农之意。又涌幢小品载,前明正统中,每岁立春,顺天府别造春牛春花进御前及仁寿宫,凡三座。每座用金银珠翠等物,费钱九万余。景皇即位,谕明年春日当复增三座。宛平坊民相率陈诉,乃以时花充用。 灯节 自十三以至十七均谓之灯节,惟十五日谓之正灯耳。每至灯节,内廷筵宴,放烟火,市肆张灯。而六街之灯以东四牌楼及地安门为最盛,工部次之,兵部又次之,他处皆不及也。若东安门、新街口、西四牌楼亦稍有可观。各色灯彩多以纱绢玻璃及明角等为

5、之,并绘画古今故事,以资玩赏。市人之巧者,又复结冰为器,栽麦苗为人物,华而不侈,朴而不俗,殊可观也。花炮棚子制造各色烟火,竞巧争奇,有盒子、花盆、烟火杆子、线穿牡丹、水浇莲、金盘落月、葡萄架、旗火、二踢脚、飞天十响、五鬼闹判儿、八角子、炮打襄阳城、匣炮、天地灯等名目。富室豪门,争相购买,银花火树,光彩照人,车马喧阗,笙歌聒耳。自白昼以迄二鼓,烟尘渐稀,而人影在地,明月当天,士女儿童,始相率喧笑而散。市卖食物,干鲜俱备,而以元宵为大宗。亦所以点缀节景耳。又有卖金鱼者,以玻璃瓶盛之,转侧其影,大小俄忽,实为他处所无也。 谨按,日下旧闻考:前明灯市在东华门王府街东,崇文街西,亘二里许,南北两廛,即今

6、之灯市口也。市之日,凡珠玉宝器以逮日用微物,无不悉具。衢中列市,棋置数行,相对俱高楼。楼设氍逾帘幕,为宴饮地。一楼每日赁值至有数百缗者,皆豪贵家眷属也。灯则有烧珠、料丝、纱、明角、麦秸、通草等,乐则有鼓吹、杂耍、弦索等,烟火则以架以盒,盒有械寿带、葡萄架、珍珠帘、长明塔等。自初八日起,至十八日止,乃十日,非五日也。至百货坌集,乃合灯与市为一处。今则灯归城内,市归琉璃厂矣。 筵九 十九日谓之筵九。每至筵九,皇上幸西厂子小金殿筵宴,看玩艺贯跤。蒙古王公请安告归。臣工之得著貂裘者,尽于是日脱去,改穿白锋毛矣。民间无事可纪,游赏白云观者谓之会神仙焉。 按,帝京景物略曰:燕九又曰宴邱。今则曰筵九,究未知

7、其孰是。 开印 开印之期,大约于十九、二十、二十一三日之内,由钦天监选择吉日时,先行知照,朝服行礼。开印之后,则照常办事矣。 打鬼 打鬼本西域佛法,并非怪异,即古者九门观傩之遗风,亦所以禳除不祥也。每至打鬼,各喇嘛僧等扮演诸天神将以驱逐邪魔,都人观者甚众,有万家空巷之风。朝廷重佛法,特遣一散秩大臣以临之,亦圣人朝服阼阶之命意。打鬼日期,黄寺在十五日,黑寺在二十三日,雍和宫在三十日。 按,宸垣识略:东黄寺在安定门外镶黄旗教场,顺治八年奉敕就普净禅林兴建,康熙二十三年重修。寺西有琉璃门,曰清净化城。后有石坊二座,石台一座,石塔一座,高八丈,雕镂精工,上有金伞,光华夺目。相传为班禅佛塔。班禅佛又曰瘢

8、疹佛,盖因出痘而示寂也。塔傍有经幢四,乃乾隆四十八年彭元瑞书;御制清净化城记,在台东,系满、汉、蒙、梵四体字。塔后有楼曰慧香阁。雍和宫在东直门内北新桥正北里许,乃世宗宪皇帝藩邸也,登极后命名曰雍和宫。黑寺在德胜门外西北三里许,前寺曰慈度,后寺曰察罕喇嘛庙。所谓黑寺者,盖指铁色琉璃而言,今亦无之矣。后寺有铁香亭一,乃康熙乙卯年造。 填仓 每至二十五日,粮商米贩致祭仓神,鞭炮最盛。居民不尽致祭,然必烹治饮食以劳家人,谓之填仓。 按,北京岁华记云:二十五日人家市豕牛羊肉,恣餐竟日,客至苦留,必尽饱而去,谓之填仓。此条所记与今大略相同。惟富贵之家从未有食牛肉者,亦未有客至苦留之说,乃记者一隅之论也。

9、大钟寺 大钟寺本觉生寺,以大钟得名,盖岁时求雨处也。每至正月,自初一日起,开庙十日。十日之内,游人坌集,士女如云。长安少年多驰骤车马以为乐,超尘逐电,劳瘁不辞。一骑之费,有贵至数百金者。岂犹有金台市骏之遗风欤! 谨按,日下旧闻考:华严钟铸于前明永乐时,高一丈五尺,径一丈四尺,纽高七尺,厚七寸,重八万七千斤。内外勒楷字法华经一部,字大五分,密如比栉,乃学士沈度书。嘉靖间悬于万寿寺。后言者谓京城白虎方,不宜有金声,乃彻楼卧钟于地。国朝乾隆八年,移置于觉生寺,即所谓大钟寺也。在德胜门外七里,土城西北曾家庄。雍正十一年建钟楼,高五丈,下方上圆,四面皆窗,后有旋梯,左升右降。钟悬于中,竟体纯铜,端正细腻

10、,诚至宝也。惜未听其一鸣耳。前殿有雍正十二年翰林院编修张若霭撰碑。 白云观 白云观在阜成门外西南五六里,其基最古,自金元以来即有之。观内万古长春四字,尚传为邱长春所书。每至正月,自初一日起,开庙十九日。游人络绎,车马奔腾,至十九日为尤盛,谓之会神仙。相传十八日夜内必有仙真下降,或幻游人,或化乞丐,有缘遇之者,得以却病延年。故黄冠羽士,三五成群,趺坐廊下,以冀一遇。究不知其遇不遇也。观内老人堂一所,皆道士之年老者居之,虽非神仙而年过百龄者时所恒有,亦修养之明征也。观后有亭园一区,乃近年所构,其先无之。 谨按,日下旧闻考:白云观乃元太极宫故墟,内塑邱真人像,白无须眉。正月十九日,都人致酹祠下,谓之

11、燕九节。真人登州栖霞人,名处机,号长春子。年十九,为全真,学于宁海之昆仑山。岁在己卯,元太祖自奈曼遣使召之;使者未至,真人语其徒曰:“速促装,天使召我,我当往。”翌日使者至,乃与弟子十八人同往,经数十国,行万余里,始达雪山。太祖时方西征,日事攻战。真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告以敬天爱民为本。问及长生久世之道,则以清心寡欲为要。太祖大悦,命左史书诸策。真人乞东还,遂赐号曰神仙,封为大宗师,掌管天下道教,使居燕之太极宫。后改为长春宫,即今之白云观也。真人年八十,尸解仙去。 曹老公观儿 曹老公观在西直门内路北。每至正月,自初一日起,开庙半月,游人亦多。惟殿宇坍塌,墙垣不整

12、,古佛零落,殊无可观。有碑二,左刻乾隆御制七律二首,右无字,后殿有铁香炉一,乃前明万历辛卯年造。中殿有铁香池一,乃崇祯九年管理御马营太监孙继武等造。 谨按,日下旧闻考:曹老公观名崇元观,乃明曹化淳兴建,国朝乾隆二十三年重修。规模壮丽,法相庄严。百余年来,倾圮殆尽,无复旧观矣。或谓化淳兴时有窖金,藏之观中,以备将来重修之用。故京师有“里七岁,外七步,观儿倒,观儿修”之谣,然其言究无验也。 厂甸儿 厂甸在正阳门外二里许,古曰海王村,即今工部之琉璃厂也。街长二里许,廛肆林立,南北皆同。所售之物以古玩、字画、纸张、书帖为正宗,乃文人鉴赏之所也。惟至正月,自初一日起,列市半月。儿童玩好在厂甸,红货在火神

13、庙,珠宝晶莹,鼎彝罗列,豪富之辈,日事搜求,冀得异宝。而红货之内以翡翠石为最尊,一搬指翎管,有价至万金者。翡翠之外并重料壶,然必须官窑古月轩者方为上品,新料不足道也。盖玩好之物,风尚不同,乾隆间重珊瑚,贱碧霞玺。后又重碧霞玺。近更重翡翠石及料壶。风雅之士亦间有重旧玉者。笛头剑隔,古色盎然,而真伪殊不易辨。故予尝曰:“物而能言,免去许多聚讼。”盖指此也。至于旧磁一类,甚属寥寥,已多为外洋买去矣。 谨按,日下旧闻考:琉璃厂东有辽御史大夫李内贞墓,乃乾隆三十六年工部郎中孟氵皓得其志石于土中,有葬于海王村之语。 东西庙 西庙曰护国寺,在皇城西北定府大街正西。东庙曰隆福寺,在东四牌楼西马市正北。自正月起

14、,每逢七、八日开西庙,九、十日开东庙。开庙之日,百货云集,凡珠玉、绫罗、衣服、饮食、古玩、字画、花鸟、虫鱼以及寻常日用之物,星卜、杂技之流,无所不有。乃都城内之一大市会也。两庙花厂尤为雅观。春日以果木为胜,夏日以茉莉为胜,秋日以桂菊为胜,冬日以水仙为胜。至于春花中如牡丹、海棠、丁香、碧桃之流,皆能于严冬开放,鲜艳异常,洵足以巧夺天工,预支月令。其于格物之理,研求几深,惜未有著书者耳。尝观泰西农学书中,谓一粒之获可得十万粒,如以花之法之,定能远过其上。但是人工既贵,灌溉亦难,以之治玩好则可,以之治稼穑则断断乎其不能也。即如冬瓜、王瓜、茄子、扁豆之类,皆能于严冬栽植,色味俱佳。但价值太昂,不能尽人

15、而食,是亦不能行之明证也。 谨按,日下旧闻考:护国寺元曰崇国寺,明曰大隆善护国寺,今只曰护国寺。乃元丞相脱克脱之故宅。寺中千佛殿旁立一老髯,幞头朱衣;一老妪,凤冠朱裳,即其夫妇之像。今已无存矣。隆福寺乃前明景泰四年建,役夫万人。寺中白石台栏,乃英宗南内翔凤殿故物也。本朝雍正元年重加修葺,用世宗御制碑文,较之护国寺尚为完整。 土地庙 土地庙在宣武门外土地庙斜街路西。自正月起,凡初三、十三、二十三日有庙市。市无长物,惟花厂鸽市差为可观。 谨按,日下旧闻考:土地庙,其基最古,有前明万历四十三年碑,称曰古迹老君堂都土地庙。辽金时庙在都城东门之外,今莫得其方向矣。 花儿市 花儿市在崇文门外迤东。自正月起

16、,凡初四、十四、二十四日有市。市皆日用之物。所谓花市者,乃妇女插戴之纸花,非时花也。花有通草、绫绢、绰枝、摔头之类,颇能混真。花市之外亦有鸽市,在廛北小巷内。 按,居易录:京师花儿市鬻黄鸽二,毛羽作黄金色,索价甚高云云。盖京师多好蓄鸽,种类极繁,其寻常者有点子、玉翅、凤头白、两头乌、小灰、皂儿、紫酱、雪花、银尾子、四块玉、喜鹊花、跟头花、脖子、道士帽、倒插儿等名色。其珍贵者有短嘴、白鹭莺、白乌牛、铁牛、青毛、鹤秀、蟾眼灰、七星、凫背、铜背、麻背、银楞、麒麟、斑西、云盘、蓝盘、鹦嘴、白鹦嘴点子、紫乌、紫点子、紫玉翅、乌头、铁翅、玉环等名色。凡放鸽之时,必以竹哨缀于尾上,谓之壶卢,又谓之哨子。壶卢

17、有大小之分,哨子有三联、五联、十三星、十一眼、双筒、截口、众星捧月之别。盘旋之际,响彻云霄,五音皆备,真可以悦耳陶情。至前辈所谓架鸽者,今无之矣。又余氏辨林云:“京师孟春之月,儿女多剪彩为花或草虫之类插首,曰闹嚷嚷,即古所谓闹装也。是即绫绢花之滥觞欤! 小药王庙、北药王庙 小药王庙在东直门内路北,北药王庙在旧鼓楼大街。自正月起,每朔日、望日有庙市,市皆妇女零用之物,无甚可观。 耍耗子、耍猴儿、耍苟利子、跑旱船 京师谓鼠为耗子。耍耗子者,水箱之上,缚以横架,将小鼠调熟,有汲水钻圈之技,均以锣声为起止。耍猴儿者,木箱之内藏有羽帽乌纱,猴手自启箱,戴而坐之,俨如官之排衙。猴人口唱俚歌,抑扬可听。古称

18、沐猴而冠,殆指此也。其余扶犁跑马,均能听人指挥。扶犁者,以犬代牛;跑马者,以羊易马也。苟利子即傀儡子,乃一人在布帷之中,头顶小台,演唱打虎跑马诸杂剧。跑旱船者,乃村童扮成女子,手驾布船,口唱俚歌,意在学游湖而采莲者,抑何不自愧也!凡诸杂技皆京南人为之,正月最多。至农忙时则舍艺而归耕矣。 太阳糕 二月初一日,市人以米麦团成小饼,五枚一层,上贯以寸余小鸡,谓之太阳糕。都人祭日者,买而供之,三五具不等。 龙抬头 二月二日,古之中和节也。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 春分 春分前后,官中祠庙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大族亦于是日致祭宗祠,秋分亦然。 按,月

19、令广义云:“分者半也,当九十日之半也,故谓之分。夏冬不言分者,天地间二气而已,阳生于子,极于午,即其中分也。 清明 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茔而已。世族之祭扫者,于祭品之外,以五色纸钱制成幡盖,陈于墓左。祭毕,子孙亲执于墓门之外而焚之,谓之佛多,民间无用者。 按,析津志云:辽俗最重清明,上自内苑,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戏为乐。自前明以来,此风久革,不复有半仙之戏矣。又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至清明戴柳者,乃唐高宗三月三日祓禊于渭阳,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今盖师其遗意也。 卖小油鸡、小鸭子 二月下旬,则有贩乳鸡、乳

20、鸭者,沿街吆卖,生意畅然。盖京师繁盛,鸡骛之属日须数万只,是皆以人力育之,非自乳也。执此业者名曰鸡鸭房,在齐化门、东直门一带。 三月三 俗谓栽壶卢者,必于三月三日下种,否则结实不繁。 蟠桃宫 太平宫在东便门路南,门临护城河。因庙内有西王母之像,故曰蟠桃宫。每届三月,自初一日起,开庙三日,游人亦多。然较之白云观等。则繁盛不如矣。 东岳庙 东岳庙在朝阳门外二里许。除朔望外,每至三月,自十五日起,开庙半月。士女云集,至二十八日为尤盛,俗谓之扌覃尘会。其实乃东岳大帝诞辰也。庙有七十二司,司各有神主之。相传速报司之神为岳武穆,最著灵异。凡负屈含冤心迹不明者,率于此处设誓盟心,其报最速。阶前有秦桧跪像,见

21、者莫不唾之,已不辨面目矣。后阁有梓潼帝君,亦著灵异,科举之年,祈祷相属。神座右有铜骡一匹,颇能愈人疾病。病耳者则摩其耳,病目者则拭其目,病足者则抚其足。阁东有甲胄之像数,半身没于地中,俗传为杨家将云云,究不知其为何神也。庙中道教碑乃元翰林院承旨赵孟所书,字画虽真,丰神已失,想为俗工凿治矣。 谨按,日下旧闻考:东岳庙乃元延中建,以祀东岳天齐仁圣帝。前明正统中,益拓其宇,两庑设七十二司,后设帝妃行宫。本朝康熙三十七年,居民不戒而毁于火。特颁内帑修之,阅三岁而落成。殿阁廊庑,视旧加饬。乾隆二十六年复加修葺,规制益崇。故至今只谒东陵时,必于此拈香用膳焉。 潭柘寺 潭柘寺在浑河石景山西栗园庄北,去京八十

22、余里。每至三月,自初一日起,开庙半月,香火甚繁。庙中万山中,九峰环抱,中有流泉,蜿蜒门外而没。有银杏树者,俗曰帝王树,高十余丈,阔数十围,实千百年物也。其余玉兰修竹、松柏菩提等,亦皆数百年物,诚胜境也。其先戒律极严,荤酒莫入。近则酒炙纷腾,无复向时清净矣。有灵蛇二,曰大青小青,与秘魔崖相仿佛,殊不知是一是二。所谓柘木者,仅存数尺,与元妙严公主拜佛砖同为古迹。凡至寺者必观此数事焉。 谨按,日下旧闻考:潭柘寺在罗岭平原村,去京城西北九十里。晋曰嘉福,唐曰龙泉。京师谚曰:“先有潭柘,后有北京。”盖寺之最古者。本朝康熙间,更名岫云寺。寺故海眼,佛殿基即潭也。唐华严师在山说法,神龙施潭为寺,一夕大风雨,

23、潭成平地。今潭徙而涓涓者不绝。柘久枯,高七八尺,覆以瓦亭。龙去而子犹存,青色,长五尺,大如碗,时出现。 戒台 凡游潭柘者,必至戒台。盖戒台无定期,惟六月六日有晾经会,纵人游观,而游者卒鲜。盖天气既热,又多大雨也。寺名万寿,在潭柘东南,以松胜。故京师论游者,必与潭柘并称焉。 谨按,日下旧闻考:万寿寺在马鞍山,唐武德中建,曰慧聚寺。明正统间改今名。有康熙、乾隆御书联额。寺有戒台,乃辽咸雍间僧法均始开,明正统中敕如幻律师说戒立坛焉。坛在殿内,以白石为之。寺后有太古、观音、化阳、庞涓、孙膑五洞,寺西五里有极乐峰。 天台山 天台山在京西磨石口,车马可通。即翠微山之后山也。每岁三月十八日开庙,香火甚繁。寺

24、门在南山之麓,寺在北山之巅,相去几至里许。沿山有流泉三四,涓涓不穷。所谓魔王者,语多荒诞不经,无从考其出处矣。 换季 每至三月,换戴凉帽,八月换戴暖帽,届时由礼部奏请。大约在二十日前后者居多。换戴凉帽时,妇女皆换玉簪,换戴暖帽时,妇女皆换金簪。 黄花鱼、大头鱼 京师三月有黄花鱼,即石首鱼。初次到京时,由崇文门监督照例呈进,否则为私货。虽有挟带而来者,不敢卖也。四月有大头鱼,即海鲫鱼,其味稍逊,例不呈进。 舍缘豆 四月八日,都人之好善者,敢青黄豆数升,宣佛号而拈之。拈毕煮熟,散之市人,谓之舍缘豆。预结来世缘也。 谨按,日下旧闻考:京师僧人念佛号者,辄以豆记其数。至四月八日佛诞生之辰,煮豆微撒以盐

25、,邀人于路请食之,以为结缘。今尚沿其旧也。 万寿寺 万寿寺在西直门外五六里,门临长河,乃皇太后祝厘之所。每至四月,自初一日起,开庙半月。游人甚多,绿女红男,联蹁道路。柳风麦浪,涤荡襟怀,殊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致。诚郊西之胜境也。 谨按,日下旧闻考:万寿寺在广源闸西。明万历五年建,本朝乾隆十六年、二十六年两次重修。出门之内为钟鼓楼、天王殿,殿后为万寿阁,再后为禅堂。堂后有假山,假山上为大士殿,下为地藏洞。山后为无量寿佛殿、三圣殿,又后为后楼。楼前松桧皆数百年物。光绪初年毁于火。最后为菜圃,圃有水车二。光绪二十年重修行宫,并菜圃而圈入矣。 西顶 西顶娘娘庙在万寿寺西八九里。每至四月,自初一日起,

26、开庙半月,繁盛与万寿寺同。山门中四天王像,神气如生,狰狞可畏。座下八鬼怪,尤觉骇人。凡携小儿者多掩其目而过之。庙有七十二司神,皆绘画,非塑像也。每开庙时特派大臣拈香,与丫髻山同,他处无之。 谨按,日下旧闻考:西顶碧霞元君庙在京西蓝靛厂前,明万历年建,国朝康熙五十一年重修,改名曰广仁宫。 妙峰山 妙峰山碧霞元君庙在京城西北八十余里。山路四十余里,共一百三十余里。地属昌平。每届四月,自初一日开庙半月,香火极盛。凡开山以前有雨者谓之净山雨。庙在万山中,孤峰矗立,盘旋而上,势如绕螺。前可践后者之顶,后可见前者之足。自始迄终,继昼以夜,人无停趾,香无断烟。奇观哉!庙南向,为山门,为正殿,为后殿。后殿之前

27、有石凸起,似是妙峰之巅石。有古柏三四株,亦似百年之物。庙东有喜神殿、观音殿、伏魔殿,庙北有回香亭。庙无碑碣,其原无可考。然自雍乾以来即有之,惜无记之者耳。进香之路日辟日多。曰南道者,三家店也。曰中道者,大觉寺也。曰北道者,北安合也。曰老北道者,石佛殿也。近日之最称繁盛者,莫如北安合。人烟辐辏,车马喧阗,夜间灯火之繁,灿如列宿。以各路之人计之,共约有数十万。以金钱计之,亦约有数十万。香火之盛,实可甲于天下矣。 髟丫髻山 髟丫髻山碧霞元君庙在京城东北怀柔县界。每至四月,自初一日起,开庙半月,繁盛亚于妙峰,而山景过之。都人谓之东山。 北顶 北顶碧霞元君庙在德胜门外土城东北三里许。每岁四月有庙市,市皆

28、日用农具,游者多乡人。东顶在东直门外,与北顶同。 榆钱糕 三月榆初钱时,采而蒸之,合以糖面,谓之榆钱糕。四月以玫瑰花为之者,谓之玫瑰饼。以藤萝花为之者,谓之藤罗饼。皆应时之食物也。 黄鹂 四月末花事将阑,易增惆怅。惟柳阴中莺声婉啭,如鼓笙簧,殊有斗酒双柑之乐。惟月余则去,不能久住耳。古诗云:“黄栗留鸣桑椹美。”黄鹂既鸣,则桑椹垂熟,正合今京师节候。 芦笋、樱桃 四月中芦笋与樱桃同食,最为甘美。古诗云“芦笋生时柳絮飞”,“紫樱桃熟麦风凉”。均与今京师时令最为符合。 凉炒面 四月麦初熟时,将面炒熟,合糖拌而食之,谓之凉炒面。 玫瑰花、芍药花 玫瑰,其色紫润,甜香可人,闺阁多爱之。四月花开时,沿街唤

29、卖,其韵悠扬。晨起听之,最为有味。芍药乃丰台所产,一望弥涯。四月花含苞时,折枝售卖,遍历城坊。有杨妃、傻白诸名色。是二花者,最为应序,虽加以难之力,不能易候而开,是亦花中之强项令矣。 端阳 京师谓端阳为五月节,初五日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每届端阳以前,府第朱门皆以粽子相馈贻,并副以樱桃、桑椹、荸荠、桃、杏及五毒饼、玫瑰饼等物。其供佛祀先者,仍以粽子及樱桃、桑椹为正供。亦荐其时食之义。 按,续齐谐记:屈原以五月初五日投汨罗江,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不为蛟龙所窃。是即粽子之原起也。 雄黄酒 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晒之,用涂小儿额及鼻耳

30、间,以避毒物。 天师符 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 按,后汉礼仪志: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是即天师符之由来欤! 菖蒲、艾子 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祥,亦古者艾虎蒲剑之遗意。 彩丝系虎 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椹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按,风俗通云:五月五日以彩丝系臂,辟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 剪彩为葫卢 又端阳日用彩纸剪成各样葫卢,倒粘于门阑之上,以泄毒

31、气。至初五午后,则取而弃之。 赐葛 内廷王公大臣至端阳时,皆得恩赐葛纱及画扇。 城隍出巡 四月二十二,宛平县城隍出巡。五月初一日,大兴县城隍出巡。出巡之时,皆以八人肩舆,舁藤像而行。有舍身为马僮者,有舍身为打扇者,有臂穿铁钩悬灯而导者,有披枷带锁俨然罪人者。神舆之旁,又扮有判官鬼卒之类,彳亍而行。亦无非神道设教之意。 过会 过会者,乃京师游手,扮作开路、中幡、贡箱、官儿、五虎棍、跨鼓、花钹、高跷、秧歌、什不闲、耍坛子、耍狮子之类,如遇城隍出巡及各庙会等,随地演唱,观者如堵,最易生事。如遇金吾之贤者,则出示禁之。 都城隍庙 都城隍庙在宣武门内沟沿西,城隍庙街路北。每岁五月,自初一日起,庙市十日。

32、市皆儿童玩好,无甚珍奇,游者鲜矣。 谨按,日下旧闻考:都城隍庙,在前明时以每月朔望及二十三日有庙市。市之日,陈设甚夥,人生日用所需,精粗毕备。羁旅之客,持阿堵入市,顷刻富有完美。书画古董,真伪错陈,其他剔红填漆旧物,自内廷阑出者,尤为精好。其初所索甚微,后其价十倍矣。至于窑器,最贵成化,次则宣德。杯盏之属,初不过数金,嗣则成窑酒杯至博银百金。宣德香炉,所酬亦略如之。庙系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创建,前明重修之,本朝雍正四年、乾隆二十八年又重修之。光绪初年,庙毁于火,碑皆煅裂。所谓各直省城隍像者,零落殆尽。近惟将正殿修复,以便春秋祭享,余尚残破如故也。 南顶 南顶碧霞元君庙在永定门外五六里,西向。左右有

33、牌坊二,左曰广生长养,右曰群育滋藩。皆乾隆三十八年重修时御书。每至五月,自初一日起,开庙十日,士女云集。庙虽残破,而河中及土阜上皆有亭幛席棚,可以饮食坐落。至夕散后,多在大沙子口看赛马焉。 按,宸垣识略云:南顶以南之河名凉水河,桥名永定桥。土阜名九龙山,乃乾隆间疏浚凉水河时堆成。环植桃柳万株,开庙时游人皆敷席携,群饮其下。近则土阜虽存而桃柳零落矣。 十里河 十里河关帝庙在广渠门外。每至五月,自十一日起,开庙三日,梨园献戏,岁以为常。 瑶台 瑶台即窑台,在正阳门外黑窑厂地方。时至五月,则搭凉篷,设茶肆,为游人登眺之所。亦南城之一古迹也。 谨按,日下旧闻考:黑窑厂为明代制造砖瓦之所。本朝均交窑户备

34、办,此厂遂废。其地坡垅高下,蒲渚参差,都人士登眺,往往而集焉。 磨刀雨 京师谚曰:“大旱不过五月十三。”盖五月十三乃俗传关壮缪过江会吴之期,是日有雨者谓之磨刀雨。 分龙兵 京师谓五月二十三日为分龙兵。盖五月以后,大雨时行,隔辙有雨,故须将龙兵分之也。 按,宋陆佃埤雅云:世俗五月谓分龙雨曰隔辙雨,言夏雨多暴至,龙各有分域,雨往往隔辙而异也。是分龙之说已见于宋,但为日不同耳。宋谓四月二十日为小分龙,五月二十日为大分龙。大晴主旱,大雨主涝。 恶月 京师谚曰:善正月,恶五月。 按,荆楚岁时记: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忌曝床荐席及修盖房屋。夫荆楚之与燕京,相去远矣,而自昔风俗有相同者。 石榴、夹竹桃 京师

35、五月榴花正开,鲜明照眼。凡居人等往往与夹竹桃罗列中庭,以为清玩。榴竹之间必以鱼缸配之,朱鱼数头游泳其中。几于家家如此。故京师谚曰:“天篷鱼缸石榴树。”盖讥其同也。 五月先儿 五月玉米初结子时,沿街吆卖,曰五月先儿。其至嫩者曰珍珠笋。食之之法,与豌豆同。 甜瓜 五月下旬则甜瓜已熟,沿街吆卖。有旱金坠、青皮脆、羊角蜜、哈密酥、倭瓜瓤、老头儿乐各种。 染指甲 凤仙花即透骨草,又名指甲草。五月花开之候,闺阁儿女取而捣之,以染指甲,鲜红透骨,经年乃消。 六月六 京师于六月六日抖晾衣服书籍,谓可不生虫蠹。 洗象 象房有象时,每岁六月六日牵往宣武门外河内浴之,观者如堵,后因象疯伤人,遂不豢养。光绪十年以前尚

36、及见之。象房在宣武门内城跟迤西,归銮仪卫管理。有入观者,能以鼻作篥铜鼓声。观者持钱畀象奴,如教献技,又必斜睨象奴受钱满数,而后昂鼻俯首,呜呜出声。将病,耳中出油,谓之山性发。象寿最长,道光间有老象,牙有铜箍,谓是唐朝故物,乃安史之辈携来者。后因象奴等克扣太甚,相继倒毙。故咸丰以后十余年象房无象。同治末年、光绪初年,越南国贡象二次,共六七只,极其肥壮。都人观者喜有太平之征,欣欣载道。自东长安门伤人之后,全行拘禁,不复应差,三二年间饥饿殆尽矣。 谨按,日下旧闻考:象房系前明弘治八年修。盖象至京,先于射所演习,故谓之演象所。而锦衣卫自有驯象所,专管象奴及象只,特命锦衣指挥一员提督之。凡大朝会,役象甚

37、多,驾车驮宝皆用之。若常朝止用六只耳。所受禄秩俱视武弁,有差等。国朝因之,一如其旧,但改锦衣卫为銮仪卫耳。 祭马王 马王者房星也,凡营伍中及蓄养车马人家均于六月二十三日祭之。 祭关帝 六月二十四日致祭关帝,岁以为常。鞭炮之多,与新年无异。盖帝之御灾捍患有德于民者深也。 赐冰 京师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 按,帝京景物略:前明于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编氓卖者,手二铜盏叠之,其声嗑嗑,曰冰盏。是物今尚有之,清泠可听,亦太平之音响也。 换葛纱 每至六月,自暑伏日起至处暑日止,百官皆服万丝帽、黄葛纱袍。 中顶 中顶碧霞元君庙在右安门外十里

38、草桥地方,每岁六月初一日有庙市。市中花木甚繁,灿如列锦,南城士女多往观焉。 按,宸垣识略:草桥在右安门外十里,众水所归。种水田者资以为利。土近泉宜花,居人以莳花为业。有莲花池,香闻数里。牡丹芍药,栽如稻麻。桥去丰台十里,元明时多贵家园亭,如廉右丞之万柳堂、赵参谋之匏瓜亭,均在其左右,今已无考。吴岩诗注谓四月初一开庙,今改六月矣。 十刹海 十刹海俗呼河沿,在地安门外迤西,荷花最盛。每至六月,士女云集,然皆在前海之北岸。他处虽有荷花,无人玩赏也。盖德胜桥以西者谓之积水潭,又谓之净业湖,南有高庙、北有汇通祠者,是也。德胜桥以东,昔成亲王府、今醇亲王府前者,谓之后海,即所谓十刹海者是也。三座桥以东、响

39、闸迤左者,谓之前海,即所谓莲花泡子者是也。今之游者但谓之十刹海焉。凡花开时,北岸一带风景最佳:绿柳垂丝,红衣腻粉,花光人面,掩映迷离,直不知人之为人花之为花矣。 谨按,日下旧闻考:积水潭净业湖一带,古名海子。园亭极多,有莲花社、虾菜亭、镜园、漫园、杨园、定园诸胜,今皆析为民居矣。前明李东阳西涯故居似在今恭亲王府东南隅,前海北岸,非净业湖也。盖鼓楼响闸正在其左右耳。 扫晴娘 六月乃大雨时行之际。凡遇连阴不止者,则闺中儿女剪纸为人,悬于门左,谓之扫晴娘。 冰胡儿 京师暑伏以后,则寒贱之子担冰吆卖,曰冰胡儿。胡者核也。 酸梅汤 酸梅汤以酸梅合冰糖煮之,调以攻瑰木樨冰水,其凉振齿。以前门九龙斋及西单牌

40、楼邱家者为京都第一。 西瓜 六月初旬,西瓜已登,有三白、黑皮、黄沙瓤、红沙瓤各种。沿街切卖者,如莲瓣,如驼峰,冒暑而行,随地可食。既能清暑,又可解酲,故予尝呼为清凉饮。 丢针 京师闺阁,于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拙。俗谓之丢针儿。 鹊填桥 七月七日,清晨乌鸦喜鹊飞鸣较迟,俗谓之填桥去。 谨按,日下旧闻考:金元宫中于七月七日穿鹊桥补子,上元日穿灯景补子,端阳日穿壶卢补子。盖亦点缀节景之意。 中元 中元不为节,惟祭扫坟茔而已。 荷叶灯、蒿子灯、莲花灯 中元黄昏以后,街巷儿童以荷叶燃灯,沿街唱曰:“荷叶灯,荷叶灯,今日点了

41、明日扔。”又以青蒿粘香而燃之,恍如万点流萤,谓之蒿子灯。市人之巧者,又以各色彩纸制成莲花、莲叶、花篮、鹤鹭之形,谓之莲花灯。 谨按,日下旧闻考:荷叶灯之制,自元明以来即有之,今尚沿其旧也。 法船 中元日各寺院制造法船,至晚焚之。有长至数丈者。 盂兰会 中元日各寺院设盂兰会,燃灯唪经,以度幽冥之沉沦者。按释经云:目莲以母生饿鬼中不得食,佛令作盂兰盆会,于七月十五日以五味百果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而后母得食。目莲白佛,凡弟子行孝顺者亦应奉盂兰盆供养。佛言大善。后世因之。又释氏要览云:盂兰盆乃天竺国语,犹华言解倒悬也。今人设盆以供,误矣。 放河灯 运河二闸,自端阳以后游人甚多。至中元日例有盂兰会,扮

42、演秧歌、狮子诸杂技。晚间沿河燃灯,谓之放河灯。中元以后,则游船歇业矣。 按,宸垣识略:大通桥在东便门外,至通州石坝计四十里。地势高下四丈,中间设庆丰等五闸以蓄水。每闸各设官吏,编夫一百八十名,造驳船三百只。大通河旧名通惠河,元郭守敬所凿。 江南城隍庙 江南城隍庙在正阳门外南横街之东,先农坛西北。本朝康熙年建,内有城隍行宫。每岁中元及清明、十月一日有庙市,都人迎赛祀孤。 按,寄园寄所寄:都者美也。诗云:“彼都人士。”以帝王所居、文物整齐、女士闲雅为美,故曰都门,曰都人。 金钟儿 金钟儿产于易州,形如促织。七月之季,贩运来京,枕畔听之,最为清越,韵而不悲,似生为广厦高堂之物。金钟之号,非滥予也。

43、菱角、鸡头 七月中旬则菱芡已登,沿街吆卖,曰:“老鸡头才上河。”盖皆御河中物也。 枣儿、葡萄 七月下旬则枣实垂红,葡萄缀紫,担负者往往同卖。秋声入耳,音韵凄凉,抑郁多愁者不禁有岁时之感矣。 中秋 京师之曰八月节者,即中秋也。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故京师谚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月光马儿 京师谓神像为神马儿,不敢斥言神也。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玉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

44、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色,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按,宛署杂记:千张凿纸为条,与冥钱同。 九节藕 内廷供月例用九节藕。 莲瓣西瓜 凡中秋供月,西瓜必参差切之,如莲花瓣形。 月饼 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至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 按,帝京景物略: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花。纸肆市月光纸,缋满月像,趺坐莲花者,月光遍照菩萨也。花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

45、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遗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以上所云与今强半相同。供月之说,其来旧矣。 兔儿爷摊子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有衣冠而张盖者,有甲胄而带纛旗者,有骑虎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者尺余。其余匠艺工人无美不备,盖亦谑而虐矣。 灶君庙 灶君庙在崇文门外。每至八月,初一日起开庙三日。盖即灶君诞日也。 九月九 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士提壶携,出郭登高。南则在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城等处,远则西山八刹等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也。 谨按,日

46、下旧闻考:天宁寺在广宁门外二里许,塔高二十七丈五尺五寸。隋仁寿二年建,以安舍利。寺在元魏为光林,在隋为宏业,在唐为天王,在金为大万安,前明宣德中改曰天宁,我朝乾隆二十一年重修,名仍其旧。陶然亭在正阳门外西南黑窑厂慈悲庵内,康熙乙亥工部郎中江藻建。龙爪槐名兴盛寺,在陶然亭西北一望之地。旧闻考不载。寺有二楼,可以眺远。所谓龙爪槐者,今已无存矣。蓟门烟树在德胜门外土城关,相传是古蓟邱。旧有楼馆并废。但门存二土阜,旁多林木,蓊翳苍翠,故为八景之一。今已无存,林木亦樵悴。惟乾隆诗碣巍然独立耳。清净化城旧闻不载,已见前篇。西山八刹在阜成门八里庄西北二十里,名翠微山,又名卢师山,又名平陂山。所谓八刹者,其说不一。以今论之,在翠微山下东向者曰长安寺,寺东北山巅南向者曰秘魔崖,寺西北山麓有塔者曰灵光寺,塔下有池,池北有新筑戒台,灵光寺迤北东向者曰三山庵,东北南向有牌坊者曰大悲寺,正北东向有灵泉者曰龙王堂,龙王堂迤北曰香界寺,俯视香界者曰宝珠洞,此即所谓八刹也。长安寺即善应寺,三山庵旧闻不载,灵光寺系合翠微寺而一之,塔基铁灯至今尚存。 钓鱼台 钓鱼台在阜成门外三里许,有行宫一所,南向。每届重阳,长安少年多于此处赛马,俗称曰望海楼。 谨按,日下旧闻考:钓鱼台在三里河西北里许,乃金主游幸处。台前有泉从地涌出,冬夏不竭。凡西山麓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