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望梅止渴.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47207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8 望梅止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38 望梅止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38 望梅止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38 望梅止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38 望梅止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8 望梅止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8 望梅止渴.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38 望梅止渴38望梅止渴 闵行区实验小学 苏慧娜 王伟 教学总目标: 1 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的11个生字:梅、止、渴、期、操、荒、忽、 灵、精、神、赶。能正确描写4个生字:止、渴、期、神。积累“烈日高照、火烧火燎”等四字词语。 2 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3 了解课文大致内容,知道曹操用望梅止渴的方法带领十万大军走出荒原。 4 巩固音序查字法,查阅生字“期”、“忽”、“神”、“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在语言环境中认读本课的6个生字:梅、止、渴、期、操、荒。能正确描写 3个生字:止、渴、期。积累“烈日高照、火烧火燎”等四字词语。 2. 正确朗读

2、第一节,不加字、不漏字。 3. 能够根据带点字的意思读好第一小节。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媒体课件、田字格卡纸、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 看图认识梅子。 2用一句话介绍梅子。 预设:颜色、味道、形状、作用。 3读准“止渴”。 4板书课题:望梅止渴。 5. 学习生字:止、渴。 止:笔顺。 渴:部首“三点水”。 6.齐读课题。 7. 猜猜“望梅止渴”的字面意思。 开门见山,通过望梅止渴这个成语了解成语故事的含义。揭示课题后,通过猜猜字面意思,“望”字面意思为“看”。提出质疑,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望梅止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让我们一起

3、来学学课文。 1. 自读课文,出示学习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 , 用了 的方法,带领将士们走出 。 什么时候 谁 什么样 什么地方 2. 学习生字。 期:形声字。写一写。 操:找朋友。 荒:三拼音;理解字义。 3根据字卡说说课文大致内容。 字卡:三国时期、曹操、望梅止渴、荒原。 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语调的起伏,为学生自读课文树立信心。在整体感知课文后,通过学生个别说、同桌之间说一说一方面让学生巩固课文大致内容,另一方面训练学生说话能力。 三、学习第一小节 过渡:曹操为什么要用望梅止渴的方法呢? 1. 自读第一小节。 2. 找句子:曹操和他的十万大军在经过一片荒原时遇到了

4、哪些困难? 出示句子:当时,烈日高照,大地火烧火燎的,将士们个个口干舌燥,嗓子冒烟,行军速度越来越慢。 找关键词语:烈日高照 火烧火燎 口干舌燥 嗓子冒烟 理解并读好关键词语。 3. 指导朗读。 4. 说话练习:当时天空 ,大地 ,将士们个个 , 。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通过自由读、男女生读、师生配合读、比赛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并将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说话能力。 四、复习巩固 1. 读词语。 2. 查字典。 3. 听写。 五、布置作业 1能根据带点字的意思读好第一小节。 2复习新学的6个生字。 38 望梅止渴 三国时期 曹操 烈日高照 火烧火燎 荒原 口干

5、舌燥 嗓子冒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语境中认识“忽、灵、精、神、赶”5个生字,学习部首“示字旁”,理解“向导”、“根本”、“忽然”、“灵机一动”、“望梅止渴”等词语的意思。 2. 能正确朗读第2、3节,了解曹操解决困难的方法,体会曹操的智慧。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媒体课件、田字格、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复习积累的词语。 2回忆内容,练习说话。 用上“烈日高照、火烧火燎、口干舌燥、嗓子冒烟”四个词语,说一说曹操和他的十万大军在行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导入部分与上节课的学习内容紧紧相连,复习第一课时学习词语,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回顾课文内容,为深入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6、。 二、学习第2节,体会曹操的果断机智 1. 联系生活,体会干渴时对水的渴望。 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名将士,头顶火球似的太阳,脚踩被火烤过似的大地,口干舌燥,饥渴难耐,你最需要什么? 2. 读句子,体会曹操急切的心情。 出示:曹操问过向导,附近根本没有水,怎么办? 理解“向导” 指名学生扮演向导,创设情境理解“根本没有”。 听到一点水都没有,此时曹操会想些什么? 交流,体会曹操此时的急切心情。 指导读句,读出疑问焦急的语气。 3. 自读第二节,思考:曹操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呢? 学习生字“忽”。理解“忽然”就是“突然”的意思。 学习“灵”,理解“灵机一动”。 交流曹操具体做法与说的话的句子。

7、 小组讨论:曹操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出示:你们看,前面有一大片梅林,咱们快去吃梅子吧! 指名读。 学生点评。 4. 指导朗读:表演读,配合读。 5. 想象说话:听到曹操的话,如果你是将士中的一员,你会怎么想?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感悟中理解词语,变抽象的记忆为知识的体验,将会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表达。理解“根本没有”一词时,老师饰演曹操与学生饰演的向导进行对话,在追问式的情景对话中,让孩子们体悟“根本没有”就是“一点也没有”,体会曹操此时面临的严峻形势。 曹操为何要“跑上一块高地、朝前一指、高声喊叫”,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关注曹操语言中的关键词语与动作的用意,学生在反

8、复朗读中逐渐感悟,体会曹操的果断机智。 三、学习第3小结,了解“望梅止渴”的巧妙之处 1.引读出示第三节。 2.学习生字。 “精”:注意后鼻音,交流识字好方法 “神”: 认识部首“示字旁”,写一写“示字旁”,积累“示字旁”的字。 读好词语里的轻声,开火车读。 “赶”:半包围结构。 3.借助提示,练习说话。 联系第1、3节,说一说: 这个办法真 啊!听到有梅子,将士们原先 ,现在 。 小组讨论,交流反馈。 引读:将士们个个口干舌燥,嗓子冒烟,行军速度越来越慢。 将士们个个打起精神往前赶路,很快走出了这片荒原。 一年级识字要进行精细化的指导。本课中要求重点掌握的“神”字,先让学生交流识记方法,适时

9、引导学生学习新部首“示字旁”。 因为“神”是个形声字,从“形旁多表义”的角度,通过出示“示字旁”的部首演变图,让孩子们了解“示字旁”的由来以及用它做偏旁的字的涵义。理解了字义后,老师范写,学生书空并在写字本上写一写。最后,让学生观察“精”和“神”组成词语的时候,“神”要读轻声,通过开火车朗读,加深记忆。 四、质疑解惑,理解 “望梅止渴”的真正含义。 1小组讨论:将士们走出荒原,没有看到梅林,会怎么想或怎么说? 2. 理解“望梅止渴”的意思。 3. 结合板书,跟着老师说说“望梅止渴” 的故事。 4.小结。 “望梅止渴”的“望”字的理解,解题时孩子们以为是“看”。到学完第三小节,说一说“将士们走出荒原,没有看到梅林,会怎么想,怎么说?”时,学生才深真正理解了“望梅止渴”的含义。 五、布置作业 1.大声朗读课文,字字音准,句句通顺,试着用自己的话把“望梅止渴”的故事告诉爸爸妈妈。 2.用音序查字法查:忽 神 赶 3. 书空词语:神气、马上、干渴、行走 附板书: 38 望 梅 止 渴 烈日高照 火烧火燎 口干舌燥 嗓子冒烟 越来越慢 曹操 灵机一动 嘴巴湿润 打起精神 很快走出 荒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