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法医物证学.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48654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9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法医物证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4法医物证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4法医物证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4法医物证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4法医物证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亲,该文档总共9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法医物证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法医物证学.docx(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4法医物证学法医物证学概览 要求:掌握法医物证学的内容、任务及对法医物证检材正确处理的基本知识。 第一部分 法医物证学概论 第一节 概述 法医物证学是应用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研究并解决涉及法律方面有关生物性检材的检验与鉴定的一门学科。 应用的学科包括:医学、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血型血清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 一、法医物证的定义及其范围 1生物物证,物证是指对案件的真实情况有证明作用的物品。物证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生物体(人或动物)的组织器官、各种体液、分泌液、排泄物及其斑痕等生物性检材是本学科研究对象。 2生物检材的范围。 (1) 体液及其斑痕。 (2) 各种人体组织、器官。 二

2、、法医物证学的分类 1法医血清学 主要是利用血清学的检测理论和检验技术对各种生物检材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各种检材的预试验、确证试验、种属检验、红细胞血型、白细胞血型、酶型等。 2法医遗传学 主要是利用DNA分析技术对各种生物检材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对核DNA多态性检验和线粒体DNA测序检验。目前,各地DNA检验实验室普遍采用的DNA检验方法是STR复合扩增技术。 第二节 法医物证的任务 一、任务:解决生物性检材的个人识别及亲子鉴定等问题。 1 二、意义:法医物证的鉴定可以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缩小侦查范围,可揭露犯罪事实真相为案件的审判提供科学依据。 三、民事案件或刑事案件需作法医物证所涉及的情况。

3、 第三节 法医物证学研究方法 法医物证是一门应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涉及多种学科包括: 一、化学 二、物理学 三、电子计算机 四、形态学 五、免疫血清学 六、生物化学 七、分子生物学 八、遗传学等方法 第四节 法医物证检材的提取、保存 一、一些基本原则 基本规则 1检材均应直接提取,易携带物品整体提取;不易携带物品提取附着检材的部位。2根据检材附着的不同载体,应采取擦拭、剪切、刮削、吸附、浸泡、凿锯、挖取等方法提取。 3在提取检材前后应进行照相或录像。 4不同部位的检材应分别提取,单独包装。 5提取用具要洁净。 6使用适当的封装材料,做好检材提取记录。 7提取检材时,注意要提取对照样品。 8提取的

4、各种新鲜液体物证应尽快检验,剩余部分应制成纱布斑迹干燥保存;人体组织应冷冻保存。 9提取的各种体液性的检材应在阴凉通风、可防止污染处自然干燥成纱布斑迹,禁止暴晒或加热烘干。 2 10提取的检材在包装和携带运送过程中应避免互相摩擦、冲撞以及失落,易碎检材防止挤压和震动,易散失检材严密包装,易腐败检材低温保存送检。 防止污染原则 1提取检材时必须使用一次性用具,每提取完一份检材应及时更换,禁止重复使用和赤手触摸检材。 2提取检材时必须使用无菌的提取试剂和转移用载体。 3提取检材时不得说话、打喷嚏等,以免造成污染。 4提取检材时一次只能提取一件检材。 5禁止多件检材混合包装,禁止重复使用封装材料。

5、个人防护原则 1所有的检材应都视同为可能的传染源,提取检材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品。 2检材提取人员手上的任何切口和擦伤都要用防水织物包扎。 3在提取开始和结束后对手部进行消毒。 二、检材的提取和保存 1法医物证检材包括血液、精液、唾液、毛发、组织、骨骼等各种含有人体细胞的生物检材。由于载体的不同,现场提取时需注意去发现和提取各种形式的生物物证检材。 2提取检材前注意记录检材的大小、形态等特征提取的检材必须分别包装,在包装袋上注明检材名称、来源、数量、采集日期等,并有采集人及采集见证人的签名。 3对于活体检材,一般用医用消毒纱布或中速滤纸采集指血或耳垂血,自然晾干。可以用口腔拭子提取口腔粘膜细胞,提

6、取前须清水漱口,检材自然晾干;或取毛发3根5根。以上检材均用纸袋包装后常温保存。 4对于血痕,类似衣裤、地毯、床单上的血痕,可以剪下一部分纸袋包装后常温保存;类似衣柜、墙壁、地面、刀、斧上的血迹可以刮取,或用生理盐水浸湿的纱线提取,自然晾干后纸袋包装常温保存。 5涉嫌性侵害的,应用棉签分别提取阴道外端、中部和后穹窿部,必要时还应注意会阴、下腹、口腔、肛门等部位有无精液,以及现场怀疑有精斑的 3 其他检材,如床单、被褥、卫生纸、避孕套、内裤、衣物等。所有检材应该分别提取、标明记号、自然晾干、纸袋包装后常温保存。 6现场的可疑毛发用镊子提取,用纸折叠后置纸袋内常温保存。 7含有唾液斑的检材如烟头、

7、果核、香口胶等用镊子提取,纸袋包装后常温保存。8人流刮宫组织,取5g以上确认为绒毛的组织;引产胎儿,取5g以上的组织;羊水,取2ml以上的液体。提取的检材洁净容器包装、冰冻保存、冷藏送检。 9新鲜尸体,可用医用消毒纱布或中速滤纸提取血液,自然晾干,纸袋包装后常温保存。新鲜尸体也可取肌肉组织; 腐败尸体,尽量提取相对新鲜的组织,包括指甲、肋软骨或者其它软骨、深部肌肉组织、毛发;白骨化的尸体尽可能提取指甲、长骨、 牙齿、毛发。以上检材洁净容器包装、冰冻保存、冷藏送检。 10根据案件情况,注意提取对照样本。 第二部分 法医生物物证检验的遗传学基础 要求:了解基本概念,遗传规律。 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

8、础 一、人类个体细胞分类:可分二类 (一) 体细胞 体细胞又称二倍体细胞,含有23对46条染色体,即含有23对46条DNA分子。人二倍体细胞中23对染色体是由精子的23个染色体和卵子的23个染色体形成合子后配对而成。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男、女性共有。一对为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男性为xy,女性为xx。人的二倍体细胞经有丝分裂产生下一代同类的细胞。 (二) 性细胞 性细胞又称单倍体细胞,含23个染色体。即含有23个DNA分子。经减数分裂形成下一代同类细胞。 二、真核细胞中的二套遗传物质及遗传规律 4 DNA存在于人类细胞核及线粒体中。形成二套遗传物质,分别称为染色体DNA(核内DNA)和线粒体D

9、NA(核外DNA),二者的遗传规律不同。它们没有组织特异性,但有个体和种属特异性。 (一) 染色体DNA 1概念,细胞核中含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中的DNA称为染色体DNA。人类染色体中的DNA是双链线性多核苷酸,每个染色体中含有一个双链DNA分子。 2遗传特点:遗传方式符合孟德尔分离律和自由组合率。 (二) 线粒体DNA 1概念:真核细胞核外部分组成分之一细胞器又称线粒体,含有DNA和核糖体。其中含有的DNA称线粒体DNA(mtDNA)。人线粒体DNA为双链环状。 2遗传特点: (1) 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周期变化; (2) 遗传方式不按孟德尔分离律和自由组合律; (3

10、) 子代只表现母方的特征;说明遗传特征是通过卵细胞传递的。 三、遗传方式 遗传信息传递的特点称为遗传方式。 人类性状遗传方式可分二大类,即单基因遗传和多基因遗传。 单基因遗传基本按孟德尔遗传规律进行,它又分为常染色体遗传和性染色体遗传(伴性遗传)。多基因遗传的性状受2对或2对以上的基因所控制。 四、一些基本概念 (一) 基因:是具有特定的核苷酸顺序的核酸片段,是储存特定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二) 等位基因: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的基因。 (三) 显性:在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隐性:在子一代中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四) 基因型:一对等位基因组成基因型。基因型是指一个或几个基因座位上等位基因的

11、加合,是生物体全部基因的总称。 5 (五) 纯合子,杂合子:一对等位基因相同时,称为该基因的纯合子,不同时则称为基因的杂合子。 (六)遗传:一般指亲代的性状又在下代表现的现象。但在遗传学上,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给后代的现象。 (七)变异性:生物体的一种属性。是生物体因环境的改变而同化了的新的生活条件之后,能改变自身遗传性的一种特性。 (八)基因突变:指染色体上一个座位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也称点突变。基因突变分二种: (八) 基因组:指某物种的总DNA。人有二套基因组、即染色体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 第二节 遗传物质DNA 一、DNA结构 (一) 核酸 生物界的核酸可分二大类,即脱氧核糖核酸(DN

12、A)和核糖核酸(RNA)。二者均由三种基本成分即含氮的有机碱,戊糖和磷酸组成。核酸也称多核苷酸。 核苷酸:由一个含氮的碱基,一个五碳糖环和一个磷酸组成。 (二) DNA的碱基组成 1组成:由4种主要的碱基: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 2具有的特征: (1) 所有DNA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的克分子含量相等,即A=T;鸟嘌呤与胞嘧啶的克分子含量相等,即G=C。因此,嘌呤的总数等于嘧啶的总数即A+G=C+T。 (2) DNA碱基组成具有种的特异性,即不同种属生物的DNA具有自己独特的碱基组成。(3) DNA的碱基组成没有组织、器官特异性,即同一生物体的各种不同组织,不同

13、器官的DNA具有相同的碱基组成。 (4) 年龄、营养状态、环境条件不影响DNA的碱基组成。 (三) DNA的一级结构 6 DNA的一级结构是由数量极其庞大的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通过3,5一磷酸二酯键彼此连接起来的直线形或环状分子。 (四) DNA的二级结构 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脱氧核苷酸链组成,两条链依靠彼此碱基之间形成的氢键相连系而结合在一起,碱基必须是A与T配对,G与C配对。这种碱基之间互相匹配的情形称为碱基互补。这种结构也称为DNA双螺旋结构。 (五) DNA的三级结构 在双螺旋结构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扭曲,DNA还可以形成三级结构,双链环型DNA的超螺旋型和开环型。超螺旋DNA有更

14、为紧密的结构,更高的浮力密度,更高的熔点。 二、 DNA复制。 二条平行链之间碱基氢键断裂,双螺旋变成二条单链,每一条链作模板,与互补链结合形成新链。 三、DNA作为信息载体的功能 1复制, DNA复制使用母链模板,严格遵从碱基配对规律,子链就是母链的准确抄本。即把遗传信息传给子代DNA,以保证自身的准确。 2转录, 把DNA的碱基序列抄录成RNA的碱基序列,RNA把遗传信息从核内输至核外,作为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即将传递信息给mRNA而翻译成蛋白质。 DNA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DNA,通过转录来表现亲代DNA信息所携带的性状,这就是基因表达,通过修复保持DNA遗传信息的稳定性,这三

15、方面表示了基因的保守性。 第三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基因世代间传递的方式,概括的可分为单基因遗传和多基因遗传二大类。基因的分配与组合都遵循着遗传的基本规律。这些规律包括孟德尔的分离律、自由组合律和摩尔根的联锁与交换定律。 一、分离律 7 体细胞通过碱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随着染色体彼此分离,各自进入一个配子中,每个配子只含亲代一对基因中的一个,即不同性状独立遗传。 该定律阐述的是等位基因间的遗传规律。 二、自由组合律 不同位点上的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形成子代的基因型。决定着子代的遗传性状,子代半数基因来自父亲,半数基因来自母亲。 该定律主要阐述不同染色体之间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三、连

16、锁和交换定律 同一条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可连在一起一同遗传,二个同源染色体上遗传因子可以交换。 第四节 DNA翻译产物 一、蛋白质 蛋白质是由无数个氨基酸亚单位称为氨基酸残基聚合而成。以不同的氨基酸序列先形成特异的肽链,然后再以非共价键结合形成具有高级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是表现细胞功能的重要生物大分子。各种酶、肽激素、抗原和抗体、受体、各种调节因子,各种结构蛋白都是蛋白质。 (一) 蛋白质的组成 氨基酸(amino acid)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基本氨基酸有20种。(二) 蛋白质的结构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的氨基酸组成和不同的排列顺序,形成

17、不同的蛋白质。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连接的基本方式是肽键。 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主链骨架中的若干肽段各自沿着某个轴盘旋或折迭,形成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以氢键维持,从而形成有规则的构象。如螺旋、折迭等。 3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一条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行范围广泛的盘旋和折叠,从而产生特定的不规则的球状构象。 4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指各个亚基(具有一、二、三级结构的每条肽链)在寡聚蛋白中的空间排布及亚基间的相互作用。 8 (三) 蛋白质的酸碱性质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能和酸或碱发生作用。各种蛋白质都有自己特定的等电点。在小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蛋白质分子作为阳离子向阴极移动。相

18、反地,大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蛋白质分子作为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四) 蛋白质变性作用 蛋白质受到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时,引起生物活性的丧失、溶解度的降低以及其他的物理化学常数的改变,这种变化称为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变性的实质是由于维持高级结构的次级键遭到破坏而造成的天然构象的解体。 二、酶 酶是生物体内特有的催化剂。 (一) 酶的化学本质 除了极少数核酸代谢反应以核糖核酸作为催化剂以外,生物体内绝大多数酶的本质为蛋白质。 (二) 酶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催化活性) 酶蛋白的结构 蛋白质酶主要由20种L氨基酸组成,具有一、二、三或四级结构 三、催化性能与结构关系 酶的催化功能依赖于完整的蛋白构象。

19、改变或破坏酶蛋白构象,酶的催化功能也随之为减弱,甚至完全失去活性。 (一) 酶蛋白的一级结构和催化功能 1结构:是指组成酶蛋白分子的氨基酸序列。 2催化活性:一级结构是酶催化的基础,结构中的主要化学键肽键,二硫键破坏酶活性会减弱或丧失。 (二) 酶蛋白的二、三级结构与催化功能 1结构:是由特定的一级结构派生的。酶的二、三级结构是所有酶都必备的空间结构。 2催化功能:二、三级结构是维持酶活性中心的必需构型。当在底物诱导下发生某些改变,使催化基团形成正确配位,使酶的催化功能更好的发挥出来。 (三) 酶蛋白的四级结构和催化代谢调节功能 9 1结构:与催化作用有关具有四级结构的酶是由数个相同亚基组成,

20、每个亚基都有一个活性中心。 2催化功能:四级结构完整时,酶的催化功能充分发挥。 3代谢调节功能:与代谢调节有关的四级结构酶,其组成的亚基中有活性中心的,可与底物结合发挥催化功能。亚基中有调节中心,分激活和抑制中心,可与激活剂和抑制剂结合调解酶反应速度和调控代谢作用。 酶是球状蛋白质,不同的酶各有其特有的空间构象。 同功酶的多态性在法医的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中有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 红细胞血型血清学基本原理 要求:掌握抗原、抗体、抗原引起的免疫应答的有关知识及影响因素。 血液的遗传学差异统称为血型(blood groups)。当一类血型抗原独立于其他血型系统时,则这一类血型抗原同属于某一个特殊的血

21、型系统。 红细胞的遗传学差异称为红细胞血型。血型物质系红细胞表面抗原。同一种属中的某些个体,具有某种血型抗原,而其他个体没有这种抗原,所以同一种属的不同个体红细胞血型可同、也可不同。血型抗体存在于抗血清中,具有特异性,能与相对应的血型抗原发生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决定血型,这种方法称为血型测定。 第一节 红细胞血型抗原 一、一些概念 (一) 抗原; (二) 半抗原; (三) 免疫原; (四) 抗原性。 二、红细胞血型抗原的化学性质 (一) 细胞抗原的组成; (二) 抗原决定簇的部位; (三) 分泌型与非分泌型个体在抗原组成的区别。 分泌型个体,部分A与B抗原是糖蛋白;非分泌型个体,A与B抗原(不

22、是H抗原)仅存在于糖脂部分。 10 第二节 红细胞血型抗体 红细胞抗体分天然抗体和免疫抗体二类。 一、天然抗体(规则抗体) (一) 天然抗体的概念 未曾与有关抗原接触过血清中的抗体,称为天然抗体。众所周知的天然抗体是抗A与抗B抗体。这类抗体有规律地存在于人类血清中,也称为规则抗体。 (二) 有天然抗体的血型系统 除ABO血型系统外,常用的还有MNSs、Lewis、Kell、P.Rh系统也有天然抗体。 (三) 天然抗体包括免疫球蛋白的种类 天然抗体全部或部分是IgM。抗A与抗B抗体可以部分是IgM,也可以全部是IgM,但抗A、抗B抗体也常是IgG。 二、免疫抗体(不规则抗体) 概念:抗原刺激机体

23、所产生的抗体,称免疫抗体。除上述天然抗体以外,绝大多数红细胞抗体都是免疫抗体。免疫抗体不经常存在于血清中,故称不规则抗体。 第三节 ABO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是最早发现,最重要的血型系统。人类学与遗传学研究、器官移植,以及法医学实践中的个人识别与亲子鉴定均需应用这个系统。 一、ABO血型4种普通血型的划分及存在相应的抗体 1红细胞ABO血型系统的分型。ABO血型系统分四种型:即O型、A型、B型与AB型。 2四种血型个体血清中存在的相应抗体:血清中有天然抗体,B型血清中有抗A抗体;A型血清中有抗B抗体;O型血清中有抗A、抗B及抗A,B等抗体;AB型血清中没有抗体ABO血型抗体恒定地存在于正常

24、人的血清中,可以预测其存在,故称为规则抗体。 3正常的A、B、AB、O型的检测。利用抗A与抗B血清,以及A与B型红细胞,可以测定未知血液的ABO血型。 二、ABO血型抗体 11 正常情况下,凡红细胞没有某一种或某两种ABO抗原,又无明显的外来A或B抗原的刺激,其血清中含有与红细胞上缺失抗原相对应的天然抗A、抗A1或抗B抗体。 (一) 抗A、抗B抗体的生成 新生儿血中的IgG抗A与抗B抗体多来自母体,故一般不对新生儿进行血型测定。36个月以内的婴儿,多数尚未产生抗A与抗B抗体;6个月以后,抗体逐渐产生;510岁抗体效价达最高峰;随着年龄的增长,抗体效价逐渐降低,老年人抗体水平明显地低于年轻的成年

25、人。 (二) 抗A、抗B抗体的特性 1、抗A与抗B抗体最显著的血清效应是凝集反应,在适当的条件下也可以发生溶血反应; 2、ABO血型测定都在室温中(2225)进行,偶尔在4下进行; 3、抗A和抗B抗体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免疫抗体; 4、B型与A型血液中的天然抗A与抗B抗体大多数是IgM; 5、天然IgM与IgG抗A与抗B抗体均能在盐水介质中使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在室温中具有抗体活性。 (三)抗H抗体 由于O、A、B或AB型红细胞结构上含有H成分,故其血清中很少有抗H抗体。 三、ABO血型的遗传 (一) 各种不同表型的双亲所生子女的血型。 (二) ABO血型按孟德尔规律遗传 ABO血型系统按孟

26、德尔定律遗传,人类染色体上的一个座位为A、B、O三个等位基因之一所占,每一个体有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红细胞ABO型的表达由基因决定。 ABO血型有4种普通型,由复等位基因A、B及O所控制,有6种基因型,决定4种表现型。 四种表现型、六种基因型,一个基因座位,三个等位基因。 第四节 DNA的主要特征 12 1DNA是遗传物质,控制遗传特征; 2除同卵双生子外,每个人的DNA结构互不相同; 3一个个体的DNA 一般保持终生不变(特殊情况下,如癌变、骨髓移植等会造成DNA的改变); 4一个个体的每个细胞的DNA是相同的; 5DNA存在于所有的有核细胞内; 6一个个体的核DNA一

27、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孟德尔遗传规律); 7DNA由两条链状分子组成; 8DNA链由四种碱基组成,并且以A与T、G与C分别配对; 9DNA分子中四种碱基的排列顺序构成遗传密码; 10每个人都有独特的DNA图谱。 法医物证学试题A 一、 概念 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2. 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 3. PCR 4. AS-PCR 5. PCR-SSCP 6酶谱技术 7连锁不平衡 8类N特异性 9p30 10匹配概率 二、 填空 1. 低强度杂交的条件是和,常用于检验。 2. 多位点指纹图对检材DNA的要求主要是与。 3. PCR反应的主要成分有、和。 4. TaqDNA聚合酶缺乏活性,PC

28、R反应时无法纠正。 5. 采用变性胶电泳可使DNA等位基因片段以的形式泳动, DNA图谱清晰易辨。 6. SRY是位于染色体上,常用于鉴定的遗传标记。 7. PCR产物电泳出现3条谱带,可考虑为样品或所致。 8. DNA犯罪数据库包括库与库。 9. 人类有核细胞内DNA有和两种。 10. ABH血型抗原均以作为基础物质。 13 11. CIS AB型红细胞与血清反应很弱,与血清反应较强。 12. 在中查到物质,称之为分泌型。 13. Rh基因是由紧密连锁且高度同源的和基因组成,分别编码和抗原。 14. HLA II类抗原是由和两条糖蛋白链构成,以共价键相连接。 15. 涉嫌性侵犯案件应提取、的

29、血液和唾液作为比对样本。 16. 血滴的形状受血滴滴落的和影响。 17. 精液特有的蛋白成分有、和。 三、 多选 1.不能用于检测序列多态性的实验是: A:DNA序列分析。 B:PCR-SSCP。 C:AS-PCR。 D:RFLPs。 E:AMP-FLP。 2.与PCR产物出现杂带无关的因素是: A:模板不纯。 B:退火温度高。 C:TaqDNA聚合酶量高。 D:延伸的温度过高。 E: 变性不充分。 3.关于DNA制备哪项描述是不准确的: A:酚和氯仿是用于除掉蛋白的。 B:DNA完整性的破坏将影响STR检测。 C:SDS可使组蛋白与DNA分离。 D:EDTA可间接保护DNA完整性。 E:弱碱

30、性环境适合于DNA保存。 4.关于DNA分子杂交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杂交的基础是碱基互补。 B:与PCR复性是同样的机理。 C:杂交特异性主要取决于杂交强度。 D:洗脱温度应与杂交温度相同。 E:不作任何标记的探针影响检出的敏感性。 5.关于VNTR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可以是多位点指纹图探针识别序列。 B:可以是单位点指纹图探针识别序列。 C:重复序列的长度远大于STR。 D:PCR时可出现优势扩增现象。 E:可用PCR-SSCP法分型。 6.关于Y染色体的法医学意义,错误的描述是: A:无需母亲也可以作男孩的父权鉴定。 B:无需父亲也可以作男孩的父权鉴定。 C:精液混合斑无需加MTT

31、效果更好。 14 D:可用于性别鉴定。 E:无精子症个体的精斑也可以检测。 7.关于多位点DNA指纹图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转印过程中的碱变性可以使DNA固定的更好。 B:预电泳是为检测酶消化是否充分。 C:杂交应在低强度下进行。 D:片段长度主要决定于VNTR的重复数目。 E:指纹图的谱型与限制性内切酶种类有关。 8.以下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DNA片段GC含量高者变性需要较高温度。 B:有53外切酶活性的DNA聚合酶有碱基纠正功能。 C:在低温环境下配制试剂有助于提高PCR产物特异性。 D:测序PCR需要双脱氧核苷酸。 E:测序PCR反应只需一条引物。 9.关于血痕种属鉴定哪项描述是

32、错误的 A:人特有DNA标记无PCR产物时肯定不是人血。 B:抗人Hb结果阳性不能100%认定人血。 C:适当稀释高效价抗体可提高特异性。 D:Hb是等电聚焦技术鉴定种属的指标。 E:对照是种属试验的关键点。 10.下面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混合斑就是精液与阴道液的混合斑迹。 B:非父排除率是计算父权指数的基础。 C:唾液腺是人体分泌淀粉酶最多的器官。 D:唾液蛋白型的检测是唾液个人识别的最佳方法。 E:Lewis型的检测有助于唾液ABO分泌状态的确定。 11对送检的可疑精斑检材,以下检测系统中首选的是 A.ESD B. GPT C. Tf D. PGM1 E. Pi 12. 用四甲基伞型酮

33、磷酸盐显示酶谱的是 A.GLO1 B. ESD C. EAP D. Hp E. PGM 13. 在法医学实践中受到特殊重视的同工酶是 A.等位基因同工酶 B. 复基因座同工酶 C. 复等位基因同工酶 D. 遗传独立同工酶 E. 遗传变异体同工酶 15 14. Gm13抗原位于以下哪种Ig分子上。 A. IgA B. IgE C. IgG1 D. IgG2 E. IgG3 15. Le基因产物是 A. Lea物质 B. Leb物质 C. 岩藻糖基转移酶 D. 半乳糖基转移酶 E. 葡糖基转移酶 16. 下列哪种酶为精子特有的 A:PGM1 B:GLO1 C:Fu D:G6PD E:DIA3 17

34、. 可用于唾液斑证明的酶是哪个 A:酸性磷酸酶 B:乳酸脱氢酶 C:淀粉酶 D:碱性磷酸酶 E:透明质酸酶 18. 下列哪种DNA遗传标记可用于种属鉴定 A:Alu序列 B:牙釉基因 C:ZFY基因 D:ZFX基因 E:Y染色体特异DNA片段 19. 下列哪种遗传标记不能从阴道分泌液中有效检出 A:PGM1 B:Gm C:Km D:Fu E:ORM1 20. 下列哪项不符合血痕预试验的描述 A:灵敏度高 B:特异性差 C:操作简便 D:快速 E:意义在于阳性结果 四、简答 16 1. 请简述提取精子DNA应使用DTT的原因。 2. 请简述应用于法医学检验的STR基因座的选择原则。 3. 请简述

35、多个STR基因座复合扩增的条件。 4. 请简述亲子鉴定的基本原理。 5. HLA遗传特征。 6. PGM1亚型显谱原理。 7. 法医物证检材提取的注意事项 8. 抗人血红蛋白免疫胶体金试验原理 五、论述 1.请试谈法医物证学鉴定的发展趋势。 2. Hp普通型及主要变异型的谱型特点。 3. 法医DNA数据库的种类及法医学意义。 法医物证学试题B 河 南 省 成 人 高 等 教 育 一、名词解释 1单倍型 2个人识别 3STR 4CisAB 5封闭抗体 6DNA序列多态性 二、填空 1被测血液的红细胞能与抗A,抗B和抗H抗体起反应,说明红细胞上含有_抗原,表现型为_型。 2HLA的遗传特征有_、_

36、、_。 3精斑检验一般遵循的程序是_、_、_、_。 4联苯胺试验方法是依次滴加_、_。无呈色反应时再加_,_为阳性。 5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是建立在一个理想的群体模式上的,有四个假设前提条件:_、_、_、_。结论是群体中的_、_在逐代传递中保持不变。 6DNA多态性分为_和_两类。 7目前常用的标准遗传标记类型有_、_、_、_、_等 8法医物证学的基本任务是解决司法实践中的_和_问题。 17 9红细胞凝集反应的促进因素包括_和_。 10人类的遗传方式可分为_和_。 三、选择题 1同胞之间HLA单倍型有一条相同的机会为: A、12 B、14 C、18 D、116 2物证是指: A

37、、生物性材料 B、文证 C、作案工具 D、能揭露和证明案件真相的物品 3精斑预试验阳性: A、肯定是精子 B、有精子 C、可能是精子 D、不是精子 4GPT含量最高的人体细胞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肝细胞 D、心肌细胞 5酯酶有A、B、C、D四种,具有多态性的是 A、EsA B、EsB C、EsC D、EsD 6 血痕检验需解决: A检材是否是人血痕B是否是动物血痕C属何种血型 D是否血痕、是否人血痕,谁的血痕,计算出血量、判断性别,推断出血时间及部位。 7有获得性B抗原的个体具有以下特点 AB型个体,血清中有正常的抗A抗体 B红细胞被抗A抗体弱凝集,但不被自身血清中的抗A凝集 C分泌

38、型个体体液中有正常量的A与H物质 D获得性B具有终身性 8测得一轮奸案混合精液斑的常染色体STR基因座VWA的结果为14171820,受害人为1414,受害人证实,罪犯有2人,据检测结果,推测2名罪犯的VWA型可能为 A1417,1718 B1418,1820 C1717,1818 D1717,1820 9孟买型红细胞上具有 AA抗原 BB抗原 CH抗原 D以上抗原都没有 10以下哪种方法可以降低红细胞动电位 A用蛋白水解酶处理红细胞B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增加介质中离子的介电常数的物质 C用高离子强度溶液为介质D其他可以增加红细胞表面阳离子数的方法 11以下哪个不是寒冷抗体的特性 0A最适反应温度

39、为37C B可在盐水介质中与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 C一般多为IgM类 D又称为盐水抗体 12STR分型在法医物证鉴定中具有很多优势,除了 A高灵敏度B高鉴别能力C标准化分型D非自动化分型 13血痕检验的程序是 A预试验、种属鉴定,血型测定B预试验、确证试验、血型测定、性别鉴定 C肉眼检查、确证试验、血型测定 D肉眼检查、预试验、确证试验、种属鉴定、血型测定及其他 14法医物证学的基本理论是 A个人识别理论B亲子鉴定理论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 15下面哪个试验不用于血痕预试验 A联苯胺试验B酚酞试验C无色孔雀绿试验D血色原结晶试验 四、简答题 1DNA指纹图谱的基本特征 2亲子鉴定的基本原理 18

40、 3收集和送检检材有什么要求? 4天然抗体和免疫抗体有什么不同? 法医物证学 考前突击复习完整版 Chapt2 1、 何谓遗传标记? 个体的单位遗传性状作为标志用于法医物证分析时,这种遗传性状就成为遗传标记GM。 2、 何谓基因、基因型和表型? 1) 基因型:是指个体一个或多个基因座上等位基因的组合,是生物体可见性状的实际基因组成。 2) 表型:是指生物体某特定基因所表现的性状。表型由基因型决定。 3、 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的前提条件和意义 1) 前提条件:群体无限大、随机婚配、没有突变、没有大规模的迁移和没有选择因素的影响。 2) 结论:群体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逐代传递

41、中保持不变。 3) 意义: 4) 反映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 5) 群体样本的检验 4、 非父排除概率 PE是指孩子的非亲生父亲的男子,能够被某个遗传标记系统排除的概率。 PE用于评估某一遗传标记系统在亲权鉴定案件中的实用价值。 5、 何谓个人识别概率? 个人识别概率是指在群体中随机抽取两个体,两者的遗传标记表型不相同的概率。 DP是评价该遗产标记系统识别无关个体效能大小的指标,DP越高,效能越强。 19 Chapt3 1、 何谓DNA多态性? 1) 在基因组DNA中,由不同碱基结构的等位基因所形成的多态性叫做DNA多态性。 2) 按照DNA遗传标记的结构特征,DNA多态性可分为长度多态性

42、和序列多态性。 2、 何谓VNTR? 小卫星DNA中的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称为VNTR。 3、 何谓STR? 微卫星的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称为短串联重复序列,STR。 Chapt4 1、 RFLP 2、 Amp-FLR 3、 DNA指纹图谱的基本特征? 1) 遗传方式:孟德尔规律、所有片段独立遗传 2) 个体的组织同一性:稳定一致 3) 群体遗传学特征: 4) 突变率:配子细胞形成时重排、重组与交换 4、 DNA纹印图谱的基本特征? 1) 高多态性 2) 遗传规律:共显性 3) 个体组织同一性:一致 4) 群体遗传学特征: 5) 高突变率:配子细胞形成时重排、重组、交换 5、 何谓扩增片段长度

43、多态性分析? Amp-FLR:采用PCR技术扩增VNTR或STR基因座等位基因进行DNA长度多态性分析的方法。 6、 RFLP与Amp-FLP技术有何异同? 7、 STR分型用于法医物证鉴定的主要优点? 1) 高灵敏度:适用于微量降解检材 2) 高鉴别能力:节约检材、试剂和提高效率 3) 标准化分型:实现数字化结果,利于实验室间数据交换,建立数据库 8、 何谓miniSTR?miniSTR分型有何法医学应用价值? 1) miniSTR:通过重新设计引物,使其结合在更靠近核心重复区的侧翼序列,从而降低扩20 增产物的大小,进一步提高灵敏度和分型成功率,这种技术称为短片段STR分型或miniSTR分型。 2) miniSTR法医学应用价值: STR基因座的扩增片段较短,灵敏度更高,尤其适用于微量或降解生物检材的DNA分型; 等位基因片段长度范围较窄,不易发生因小等位基因的优势扩增而造成的等位基因丢失现象; 可对多个STR基因座进行复合扩增,从而节约检材、降低成本,提高单次检测的信息量 9、 何谓多基因座复合扩增? 1) 在一个PCR体系中同时扩增多个靶基因座的方法叫做复合扩增。 2) 复合扩增可提高单次检测的信息量,提高个人识别率,也可降低成本和检材的消耗。 10、 Y-STR有何法医学应用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