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站事故应急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60843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NG站事故应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LNG站事故应急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LNG站事故应急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LNG站事故应急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LNG站事故应急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LNG站事故应急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NG站事故应急作业指导书.docx(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LNG站事故应急作业指导书应急作业指导书 LNG 站事故应急 作业指导书 二 00 七年十月应急作业指导书 目 录 1LNG 站储罐整体破裂应急作业指导书 2. LNG 站储罐根部阀破裂,燃气外泄应急作业指导书 3.LNG 站储罐外壁破裂应急作业指导书 4.LNG 站液相管线破裂燃气大量外泄应急作业指导书 5.LNG 站气、液相管线大量泄漏并着火应急作业指导书 6.LNG 站低温阀门泄漏应急作业指导书 7.LNG 站低温法兰泄漏应急作业指导书 8.LNG 站突然停电应急作业指导书 9.LNG 站 BOG 气化器非正常冒白烟应急作业指导书 10.LNG 站槽车真空度破坏应急作业指导书 11.LN

2、G 站槽车安全阀起跳喷液应急作业指导书 12.LNG 站槽车放散总管喷液应急作业指导书 13.LNG 站槽车阀门、法兰泄漏应急作业指导书 14.LNG 站卸车过程中进液管线突然升压应急作业指导书 15LNG 站出液管网突然超压应急作业指导书 16.LNG 站区外发生火灾应急作业指导书 17.LNG 站人员冻伤应急作业指导书 1应急作业指导书 LNG 站储罐整体破裂应急作业指导书 一、 事故现象: LNG 储罐破裂、燃气外泄 二、 可能出现的危险: 引起火灾、爆炸,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三、 关键控制点: LNG 储罐及附件 四、 工具材料准备及安全防护设施配置: 防爆扳手、防护服、防冻手套、防

3、护鞋、面罩、呼吸器、灭火器、 检漏仪一部、对讲机两部等 五、 主要人员: 站长、技术员、维修工、操作工及根据抢险作业指导书应到场的 所有人员 六、 作业气候、环境要求: 全天候 2应急作业指导书 七、 抢险措施: 1.发现 LNG 储罐整体破裂,燃气外泄,无法控制,立即关闭 是否 问题储罐进、出液紧急切断阀,罐区作业人员立即停止作业, 撤离罐区。 2.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是否 第一种情况:问题储罐存液较少,LNG 急剧挥发的蘑菇云还没 影响到站区总电源和警报位置,应采取的措施: 应迅速发出警报,关闭罐区总 电源,将紧急切断系统气源换成氮气瓶,在保证人身安全的 情况下,要时刻监控紧急切断阀开关

4、情况,随时采取应急措 施,以免造成新的事故。 立即向公司调度报警,启动相应的应急作业 指导书。 如威胁到人身安全,站区工作人员立即撤离到安全地带。 站区主要负责人和当班人员要保持与相关人员联系,随时提 供相关情况。 第二种情况:储罐破裂后,LNG 大量外泄,蘑菇云迅速扩散, 应采取的措施: 立即组织站区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边撤离边向公司调 度报警,启动相应的应急作业指导书。 站区主要负责人和当班人员要保持与相关人员联系,随 时提供相关情况。 3.险情控制后,立即排查、处理因事故引起的安全隐患,并 是否 清理现场、清查人数,严禁发生连锁事故 4.险情解除后,用气体检测仪检测周围天然气含量,每隔

5、20 是否 分钟检测一次,连续两次符合安全要求后,才可让周围人员 返回各自岗位,恢复正常生产 5.分析事故原因,详细填写记录,存档备案 抢 险 流 程 是否 八、安全注意事项: 1. 报警时,要将事故情况、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陈述清楚。 2.杜绝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区域。 3.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事故发生时必须正确果断采取应急 措施,避免更严重的事故后果。 3 应急作业指导书 4.及时派人到路口迎接警察、消防、医护人员。 5.当相关人员到位后,站区人员要听从统一指挥;不需要在现场 时,要撤到安全地点。 6.对人身造成严重威胁时,每个人都有逃生的权利。 九、作业记录、总结: 1.认真记录作业情况

6、。 2.如出现问题应及时详细地分析总结。 4应急作业指导书 LNG 站储罐根部阀破裂、燃气大量外泄 应急作业指导书 一、 事故现象: LNG 储罐根部阀破裂、燃气大量外泄 二、 可能出现的危险: 引起火灾、爆炸,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三、 关键控制点: LNG 储罐及附件 四、 工具材料准备及安全防护设施配置: 防爆扳手、防护服、防冻手套、防护鞋、面罩、呼吸器、灭火器、 检漏仪一部、对讲机两部等 五、 主要人员: 站长、技术员、维修工、操作工及根据抢险作业指导书应到场的 所有人员 六、 作业气候、环境要求: 全天候 5应急作业指导书 七、 抢险措施: 1.发现 LNG 储罐根部阀破裂,燃气大量

7、外泄,立即关闭问题 是否 储罐进、出液紧急切断阀,发出警报,停止卸车作业。 2.迅速关闭LNG 站罐区总电源,将 是否 紧急切断系统气源换成氮气瓶,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 要时刻监控紧急切断阀开关情况,随时采取应急措施,以免 造成新的事故。 3.立即向公司调度报警 作 4.指挥组长立即派警戒人员阻止 LNG 站周围 1000m 范围内的 一切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做好现场的监护。 5.组织好现场无关人员向安全地点撤离。总指 挥安排人员组织附近居民向安全地点疏散 6.配合相关人员划定警戒区域,控制一切火源,进行现场监 控,保证天然气安全放散 7.应组织人员用泡沫灭火剂进行覆盖,减小 LNG 挥发速

8、度。 组织消防人员用消防水、防爆风机等驱 散周围天然气,降低险区天然气浓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业 流 程 8.险情控制后,立即排查、处理因事故引起的安全隐患,并 是否 清理现场、清查人数,严禁发生连锁事故 9.当事故有可能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时,应停止抢险,迅速撤 是否 离到安全地带,等待再次进入现场的时机 10.险情解除后,用气体检测仪检测周围天然气含量,每隔 20 是否 分钟检测一次,连续两次符合安全要求后,才可让周围人员 返回各自岗位,恢复正常生产 11.分析事故原因,详细填写记录,存档备案 是否 八、安全注意事项: 1.报警时,要将事故情况、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陈述清楚。 2.

9、杜绝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区域。 3.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事故发生时必须正确果断采取应急 措施,避免更严重的事故后果。 4.及时派人到路口迎接警察、消防、医护人员。 6 应急作业指导书 5.当相关人员到位后,站区人员要听从统一指挥;不需要在现场 时,要撤到安全地点。 6.对人身造成严重威胁时,每个人都有逃生的权利。 九、作业记录、总结: 1.认真记录作业情况。 2.如出现问题应及时详细地分析总结。 7应急作业指导书 LNG 站储罐外壁破裂应急作业指导书 一、 事故现象: LNG 储罐外壁破裂、储罐压力迅速升高 二、 可能出现的危险: 引起爆炸、火灾,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三、 关键控制点: LN

10、G 储罐及附件 四、 工具材料准备及安全防护设施配置: 防爆扳手、防护服、防冻手套、防护鞋、面罩、呼吸器、灭火器、 检漏仪一部、对讲机两部等 五、 主要人员: 站长、技术员、维修工、操作工及根据抢险作业指导书应到场的 所有人员 六、 作业气候、环境要求: 全天候 8应急作业指导书 七、 抢险措施: 1.发现 LNG 储罐外壁破裂,储罐压力迅速升高,应立即停止 是否 卸车作业,打开降压调节阀旁通阀,给储罐紧急降压,使储 罐压力保持在设计压力以下。 2.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要时刻监控紧急切断阀开关情 是否 况,随时采取应急措施,避免事态扩大。 3.立即向公司调度报警,启动相应的应急作业指导书。

11、 是否 4.在储罐压力可控制的情况下,立即启动倒罐作业 。 是否 5.如储罐压力难以控制,停止倒罐作业,打开所有放散阀, 是否 关闭问题储罐进、出液阀,组织现场无关人员向安全地点撤离。总指挥安排人员组织附近居民向安全地点疏散 6.配合相关人员划定警戒区域,控制一切火源,进行现场监 是否 控,保证天然气安全放散 7.险情控制后,立即排查、处理因事故引起的安全隐患,并 是否 清理现场、清查人数,严禁发生连锁事故 8.当事故有可能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时,应停止抢险,迅速撤 是否 离到安全地带,等待再次进入现场的时机 9.险情解除后,用气体检测仪检测周围天然气含量,每隔 20 是否 分钟检测一次,连续两次

12、符合安全要求后,才可让周围人员 返回各自岗位,恢复正常生产 10.分析事故原因,详细填写记录,存档备案 抢 险 流 程 是否 八、安全注意事项: 1.报警时,要将事故情况、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陈述清楚。 2. 向调度汇报时要将事故情况叙述清楚,以便调度运作。 3.杜绝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区域。 4.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事故发生时必须正确果断采取应急 措施,避免更严重的事故后果。 5.及时派人到路口迎接警察、消防、医护人员。 6.当相关人员到位后,站区人员要听从统一指挥;不需要在现场 时,要撤到安全地点。 9 应急作业指导书 7.对人身造成严重威胁时,每个人都有逃生的权利。 九、作业记录、总结:

13、 1.认真记录作业情况。 2.如出现问题应及时详细地分析总结。 10应急作业指导书 LNG 站液相管线破裂,LNG 大量外泄 应急作业指导书 一、 事故现象: LNG 液相管线破裂、LNG 或 NG 大量外泄抢险措施 二、 可能出现的危险: 引起火灾、爆炸,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三、 关键控制点: 事故管线、阀门及附近设备、管线、阀门等 四、 工具材料准备及安全防护设施配置: 防爆扳手、防护服、防冻手套、防护鞋、面罩、呼吸器、灭火器、 检漏仪一部、对讲机两部等 五、 主要人员: 站长、技术员、维修工、操作工及根据抢险作业指导书应到场的 所有人员 六、 作业气候、环境要求: 全天候 11应急作业

14、指导书 七、 抢险措施: 1.抢险人员应穿戴好防护服,立即关闭破裂管段上下端阀门, 是否 同时发出警报 2.关闭 LNG 站区总电源,全站停止运 是否 行,控制一切火源,同时向公司调度汇报 3.组成临时抢险队,划定警戒区域,进行现场监控,准备消 是否 防器材,做好灭火准备 4.如事故不能尽快得到控制,应立即报警,疏散周围人员, 是否 并关闭更远端的控制阀,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5.险情控制后,立即排查、处理因事故引起的安全隐患,严 是否 禁发生连锁事故 6.清理现场、清查人数,如有伤者,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是否 7.待燃气充分扩散,管内与大气压平衡,且管道温度升至常 是否 温后,用气体检测仪检测

15、周围天然气含量,每隔 20 分钟检测 一次,连续两次符合安全要求后,才可让周围人员返回各自 岗位,恢复生产、进行维修 8.分析事故原因,详细填写记录,存档备案 作 业 流 程 是否 八、安全注意事项: 1. 向调度汇报时要将事故情况叙述清楚,以便调度运作。 2. 报警时要将事故情况、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陈述清楚。 3. 杜绝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区域。 4. 在相关人员到达前,站长为总指挥。 5.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事故发生时必须正确果断采取应急 措施,避免更严重的事故后果。 6.如果报警,应及时派人到路口迎接警察、消防、医护人员。 7.当相关人员到位后,站区人员要听从统一指挥;不需要在现场 时

16、,要撤到安全地点。 九、作业记录、总结: 1.认真记录作业情况。 2.如出现问题应及时详细地分析总结。 12 应急作业指导书 LNG 站气、液相管线大量泄漏并着火 应急作业指导书 一、事故现象: LNG 站气、液相管线大量泄漏并着火 二、 可能出现的危险: 爆炸,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三、关键控制点: 事故管线、阀门及附近设备、管线、阀门等 四、工具材料准备及安全防护设施配置: 防爆扳手、防护服、防火服、防冻手套、防护鞋、面罩、呼吸器、 灭火器、检漏仪一部、对讲机两部等 五、 主要人员: 站长、技术员、维修工、操作工及根据抢险作业指导书应到场的 所有人员 六、 作业气候、环境要求: 全天候 1

17、3应急作业指导书 七、 抢险措施: 1.穿戴好防护用品,立即关闭泄漏着火管线上下端阀门,全 站停止运行 2.迅速向 119 报警,启动储罐 喷淋系统,对储罐进行热隔离;同时向公司调度汇报 3.如火势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应马上关闭更远端的控制阀, 控制事态进一步扩大 4.专业抢险人员到位后,在知情人员带领下立即进入事故现 场,进行抢险;警察组织安全疏散;站区人员听从抢险指挥 部统一指挥 5.警戒人员立即设立警戒区域,控制一切火源,阻止无关人 员进入事故现场 6.火扑灭后,立即排查、处理因事故引起的安全隐患,严禁 发生连锁事故 7.清理现场、清查人数,如有伤者,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是否 是否 是否

18、是否 作 业 流 程 是否 是否 8.待燃气充分扩散,管内与大气压平衡,且管道温度升至常 是否 温后,用气体检测仪检测周围天然气含量,每隔 20 分钟检测 一次,连续两次符合安全要求后,才可让周围人员返回各自 岗位,恢复生产、进行维修 9.分析事故原因,详细填写记录,存档备案 是否 八、安全注意事项: 1. 报警时要将事故情况、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陈述清楚。 2. 向调度汇报时要将事故情况叙述清楚,以便调度运作。 3.杜绝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区域。 4.在相关人员到达前,站长为总指挥。 5.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事故发生时必须正确果断采取应急 措施,避免更严重的事故后果。 6.如果报警,应及时派

19、人到路口迎接警察、消防、医护人员。 7.当相关人员到位后,站区人员要听从统一指挥;不需要在现场 时,要撤到安全地点。 九、作业记录、总结: 14 应急作业指导书 1.认真记录作业情况。 2.如出现问题应及时详细地分析总结。 15应急作业指导书 LNG 站低温阀门泄漏应急作业指导书 一、事故现象: LNG 站低温阀门泄漏 二、 可能出现的危险: 着火、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等 三、关键控制点: 事故阀门及附近设备、管线等 四、 工具材料准备及安全防护设施配置: 防爆扳手、防护服、防冻手套、防护鞋、面罩、呼吸器、灭火器、 检漏仪一部、对讲机两部等 五、 主要人员: 站长、技术员、维修工、操作工及根据抢

20、险作业指导书应到场的 所有人员 六、 作业气候、环境要求: 全天候 16应急作业指导书 七、 抢险措施: 1.维修人员穿上防护服、防护鞋,戴上防冻手套、面罩,如 泄漏严重还应戴上呼吸器 2.进入事故区域,关闭上、下端阀门,放散,等恢复常温后, 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3.划定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及一切车辆进入警戒区域。 4.阀门内漏:可以用防爆扳手紧固,若仍泄漏,则关闭该阀 门的上下游阀门,泄压,等温度升至常温后更换垫片,仍泄 漏则可能是阀座损坏,须更换阀门 5.阀门外漏:关闭该阀门 的上、下游阀门,泄压,等温度升至常温后,首先采取紧固 的方法处理;如无效,应更换垫片或阀杆填料;还不行就得 更换阀

21、门 6.如阀门外漏严重,应划出警戒范围,做好消防灭火准备, 甚至报警 7.修复完毕,应进行检漏、试压,确认正常后,恢复使用 8.清理现场,解除警戒,恢复正常生产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作 业 流 程 是否 是否 八、安全注意事项: 1.维修时要随时与控制室沟通,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2.维修时要准备好防爆工具、配件、防爆对讲机等。 3.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事故发生时必须正确果断采取应急 措施,避免更严重的事故后果。 4.如果外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报警时,应及时派人到路口迎接。 九、作业记录、总结: 1.认真记录作业情况。 2.如出现问题应及时详细地分析总结。 17 应急作业指导书

22、LNG 站低温法兰泄漏应急作业指导书 一、事故现象: LNG 站低温法兰泄漏 二、 可能出现的危险: 着火、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等 三、关键控制点: 事故法兰及附近设备、阀门、管线等 四、工具材料准备及安全防护设施配置: 防爆扳手、防护服、防冻手套、防护鞋、面罩、呼吸器、灭火器、 检漏仪一部、对讲机两部等 五、 主要人员: 站长、技术员、维修工、操作工及根据抢险作业指导书应到场的 所有人员 六、作业气候、环境要求: 全天候 18应急作业指导书 七、抢险措施: 1.维修人员穿上防护服、防护鞋,戴上防冻手套、面罩,如 泄漏严重还应戴上呼吸器 2.进入事故区域,关闭事故法兰上、下端阀门,放散,等恢 复

23、常温后,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3.划定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及一切车辆进入警戒区域 4.法兰内漏:可以用防爆扳手紧固,如仍泄漏,则关闭该法 兰的上、下端阀门,泄压,等温度升至常温后更换垫片 5.法兰外漏:关闭该法兰的上、下端阀门,泄压,等温度升 至常温后,首先采取紧固的方法处理;如仍泄漏,则应更换 垫片;还漏更换法兰 6.如法兰外漏严重,应划出警戒范围,做好消防灭火准备, 甚至报警 7.修复完毕,应进行检漏、试压,确认正常后,恢复使用 8.清理现场,解除警戒,恢复正常生产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作 业 流 程 是否 是否 八、安全注意事项: 1.维修时要随时与控制室沟通,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应

24、急措施。 2.维修时要准备好防爆工具、配件、防爆对讲机等。 3.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事故发生时必须正确果断采取应急 措施,避免更严重的事故后果。 4.如果外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报警时,应及时派人到路口迎接。 九、作业记录、总结: 1.认真记录作业情况。 2.如出现问题应及时详细地分析总结。 19 应急作业指导书 LNG 站突然停电应急作业指导书 一、事故现象: LNG 站突然停电 二、 可能出现的危险: 紧急切断阀自动关闭,管道超压、爆裂,发生火灾、爆炸,人员 伤害,财产损失等 三、关键控制点: 站区所有设备、仪表、阀门、管线等 四、工具材料准备及安全防护设施配置: 防爆扳手,防静电工作服

25、、工作鞋、手套,检漏仪一部,对讲机 两部等 五、 主要人员: 站长、技术员、维修工、操作工及根据应急作业指导书应到场的 所有人员 六、 作业气候、环境要求: 全天候 20应急作业指导书 七、 应急措施: 1.在正常供气但不卸车的情况下: 是否 应首先给电工打电话,让其查明停电原因。若是电路问 是否 题应立即修复,如不能立即修复,应马上将紧 急切断阀气源切换成氮气瓶供应,并派人到现场监护。 如 20 分钟内不能修复,应迅速手动打开所有出液气动 是否 阀、气化器前端气动阀、进液气动阀、自增压气动阀,然后 向站长汇报,等候下一步指令 若是供电局的问题,应问明停电原因及修复时间,如不 是否 能立即供电

26、,做法同上 2.在正常供气并卸车的情况下: 是否 应首先关闭卸车自增压液相阀,手动打开进液气动阀, 是否 如果是白天,再开启自增压液相阀正常卸车;如在晚上手动 打开进液气动阀后,应关闭槽车出液阀,停止卸车 通知电工,让其查明停电原因。若是电路问题应立即修 是否 复,如不能立即修复,应马上将紧急切断阀气 源切换成氮气瓶供应,并派人到现场监护 如 20 分钟内仍不能修复,应迅速手动打开所有出液气 是否 动阀、气化器前端气动阀、进液气动阀、自增压气动阀,然 后向站长汇报,等候下一步指令 如在晚上,30 分钟后还不能供电,应关闭卸液储罐进液 是否 阀,微开进液管线与 BOG 系统连通阀,等来电后再恢复

27、卸车 如是供电局的问题,应问明停电原因及时间,如不能立 是否 即供电,做法同上 3.全站停运检修的情况下: 是否 应首先给电工打电话,让其查明停电原因。若是电路问 是否 题应立即修复,如不能立即修复,应马上将紧 急切断阀气源切换成氮气瓶供应 如 20 分钟内仍不能修复,应手动打开所有出液气动阀, 是否 监控管网压力,随时应急处理,避免管网超压,然后向站长 汇报,等候下一步指令 若是供电局的问题,应问明停电原因及修复时间,如不 是否 能立即供电,做法同上 作 业 流 程 八、安全注意事项: 1.现场监控人员,要随时与控制室沟通,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 取应急措施并告知控制室。 21 应急作业指导书

28、 2.一旦停电,全体行动,分工合作,采取正确果断的措施。 3. 晚上停电,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做好应急处理工作。 4.定期对应急灯进行检查、维修,保证处于良好状态;每天充电, 保证应急灯有充足的电量。 九、作业记录、总结: 1.认真记录作业情况。 2.如出现问题应及时详细地分析总结。 22应急作业指导书 LNG 站 BOG 气化器非正常冒白烟 应急作业指导书 一、事故现象: LNG 站 BOG 气化器非正常冒白烟 二、 可能出现的危险: 燃气低温出站,破坏市区管网,计量损失,损坏流量计、调压器、 变送器,甚至碳钢管道爆裂,发生火灾、爆炸,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等 三、关键控制点: 槽车、卸

29、车自增压系统、进液管网、BOG 系统及相关压力表、液 位计、阀门等 四、工具材料准备及安全防护设施配置: 防爆扳手,防静电工作服、防护服、工作鞋、手套,检漏仪一部, 对讲机两部等 五、 主要人员: 站长、技术员、维修工、操作工及根据应急作业指导书应到场的 所有人员 六、 作业气候、环境要求: 全天候 23应急作业指导书 七、 应急措施: 1.正常供气不卸车的情况: 是否 是否 立即关闭 BOG 气化器前端阀 检查是否误操作,如有立即纠正,然后微开 BOG 气化器 是否 前端阀,直到恢复正常;如没误操作,检查第二道进液操作 阀是否内漏,如内漏严重应立即修复,然后微开 BOG 气化器 前端阀,恢复

30、正常 2.在卸车过程中: 是否 是否 立即关闭 BOG 气化器前端阀 检查卸车台进液与 BOG 系统连通阀是否漏液,如漏液 是否 应视漏液的轻重来分别处理,轻时可采取紧固的方法处理, 如不起作用要继续卸车作业时,可采取适当关小 BOG 气化器 前端阀、多开低压储罐、尽量减少储罐卸压等措施;泄漏严 重且不能靠近时应立即停止卸车,制定抢修方案,进行抢修 正在进液储罐的 BOG 管线非正常冒白烟、结霜严重或 是否 者压力升高过快,同时 BOG 气化器非正常冒白烟:应立即关 闭卸车台自增压液相阀、进液阀,同时打开其它储罐进液阀。 然后微开 BOG 气化器前端阀,待恢复正常后再全打开,此时 可继续卸车作

31、业。 问题确认:打开问题储罐的溢满阀,检查储罐是否已满;据 情况决定是否打开出液阀;待问题确定后,用其单独出液进 一步确认;进行查漏等检查。不能自行解决,给厂家联系等 待处理 卸车结束,回收槽车内 BOG 时,发现 BOG 气化器非正 是否 常冒白烟:关闭进液管线与 BOG 系统连通阀,停止回收。首 先检查进液阀是否关闭到位;再检查槽车是否卸净,根据不 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作 业 流 程 八、安全注意事项: 1.发现 BOG 气化器非正常冒白烟,应立即关闭气化器前端阀,查 清问题的根源,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低温出站。 2.定期对阀门进行检查、维修、保养,保证阀门状态正常。 3.严

32、格按卸车操作规程操作,严禁误操作。 4.对储罐的实际液位,要做到心中有数,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5.如有低温出站的情况,应对管道、设备进行检查,消除安全隐 24 应急作业指导书 患。 九、作业记录、总结: 1.认真记录作业情况。 2.如出现问题应及时详细地分析总结。 25应急作业指导书 LNG 站槽车真空度破坏应急作业指导书 一、事故现象: LNG 槽车真空度破坏 二、 可能出现的危险: 安全阀起跳,放散管喷液,阀门爆裂,槽车爆炸,发生火灾,造 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三、关键控制点: 槽车、卸车自增压系统、进液管网、BOG 系统及相关压力表、液 位计、阀门等 四、工具材料准备及安全防护设施配

33、置: 防爆扳手、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防护服、防护鞋、防冻手套、 面罩、呼吸器、检漏仪一部,对讲机两部等 五、 主要人员: 站长、技术员、维修工、操作工及根据应急作业指导书应到场的 所有人员 六、 作业气候、环境要求: 全天候 26应急作业指导书 七、 应急措施: 1.接到调度指令后,应组织当班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带上 防爆工具,在站区门口等候 2.挑选罐容小、压力低的储罐降压,给进液管道豫冷,做好 卸车前的准备工作 3.槽车进站后,立即引领槽车复磅、到卸车台就位,据实际 情况,划出警戒范围,做好消防灭火准备 4.将卸车台软管与槽车对应软管连接好,应立即打开卸液储 罐进液阀、卸车台进液阀、槽车

34、出液阀,开始卸液;如压力 超过 0.7MPa,应随时打开槽车气相与 BOG 系统连通阀 5.在卸车过程中,会不断发出嘣嘣的响声,应时刻观察压力 变化,保证卸车安全;如压力偏低,可随时给槽车增压,保 证正常卸车 6.除特殊要求外,应严格按卸车操作规程操作 7.如通过以上操作,压力仍然偏高,应同时打开槽车放散总 阀,扩大警戒范围,加快槽车内 LNG 的安全处理 8.险情排除后,用检测仪测定警戒区域天然气含量,当达到 安全要求时,解除警戒 9.按卸车操作规程确认卸车结束后,称皮重,槽车离站。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操 作 流 程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八、安全注意事项: 1.槽车进站前判断无法处

35、理时,应阻止槽车进站。 2.如槽车外漏严重,应在进站前进行应急处理,然后进站。 3.除应急处理外,严格按卸车操作规程操作,严禁误操作。 4.如果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有逃生的权利。 5.在没有调度指令的情况下,严禁问题槽车进站。 6.在应急处理和卸车过程中,应尽量避开容易造成伤害的部位 。 九、作业记录、总结: 1.认真记录作业情况。 2.如出现问题应及时详细地分析总结。 27 应急作业指导书 LNG 站槽车安全阀起跳喷液应急作业指导书 一、事故现象: 安全阀起跳、喷液 二、可能出现的危险: 着火、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等 三、关键控制点: 安全阀、安全阀组合件、阀门、管线等 四、工具材料准备及安全

36、防护设施配置: 防爆扳手、防护服、防冻手套、防护鞋、面罩、灭火器、检漏仪 一部、对讲机两部等 五、 主要人员: 站长、技术员、维修工、操作工及根据抢险作业指导书应到场的 所有人员 六、 作业气候、环境要求: 全天候 28应急作业指导书 七、 抢险措施: 1.控制一切火源,划出警戒范围,做好消防灭火准备 是否 2.有关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进入事故现场查找泄漏部位和 是否 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3.槽车进站时安全阀已经起跳漏液:并且槽车压力过高 是否 。首先给槽车降压,当槽车压力降到 0.25MPa 左右时,如安全阀漏液得到控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紧固 等处理,然后按正常程序卸车 4.如果压力一旦增

37、至接近 0.4MPa,安全阀就起跳喷液:可采 是否 用以下两种方法处理:、将出液阀关闭,打通卸车台 BOG 系统,打开槽车自增压液相阀,直接往出站管网送气,直至 卸车完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密封起跳安全阀进口, 正常增压卸车 5.在给槽车增压过程中,压力没达到卸车要求,安全阀开始 是否 喷液或起跳:此时应立即停止增压,用 BOG 系统给槽车降压, 待漏液得到控制后,紧固安全阀漏液处;检查压力表是否有 问题,如有问题应立即更换。恢复正常后继续增压卸车操作, 增压速度要缓慢、平稳,如没达到正常卸车压力前安全阀再 次起跳、漏液,可以降低槽车压力进行卸车 6.如果是双向安全阀且只有一边起跳或喷液时

38、:运行人员在 是否 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应立即将安全阀扳向另一边,正常后继续卸车作业 作 业 流 程 八、安全注意事项: 1.槽车到站后要及时巡视,超压时要及时放散,避免安全阀超压 起跳。 2.应急处理时要先降压再操作,并且穿戴好防护用品,准备好配 件、防爆工具等。 3.已经起跳的安全阀,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果断采取措施, 避免更严重的事故后果。 4.如果外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报警时,应及时派人到路口迎接。 5.除了应急处理,应严格按卸车操作规程操作。 6.使用密封安全阀进口的方法时,要慎重,避免造成新的安全隐 29 应急作业指导书 患。 九、作业记录、总结: 1.认真记录作业情况。 2

39、.如出现问题应及时详细地分析总结。 30应急作业指导书 LNG 站槽车放散总管喷液应急作业指导书 一、事故现象: 放散总管喷液 二、 可能出现的危险: 着火、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等 三、关键控制点: 放散总管、阀门、管线等 四、工具材料准备及安全防护设施配置: 防爆扳手、防护服、防冻手套、防护鞋、面罩、灭火器、检漏仪 一部、对讲机两部等 五、 主要人员: 站长、技术员、维修工、操作工及根据抢险作业指导书应到场的 所有人员 六、 作业气候、环境要求: 全天候 31应急作业指导书 七、 抢险措施: 1.关闭放散总阀,检查关闭所有放散分阀 是否 2.控制一切火源,划出警戒范围,做好消防灭火准备 是否

40、3.有关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进入事故现场查找泄漏部位和 是否 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4.在卸车之前放散管喷液,可能是安全阀起跳、放散总阀内 是否 漏或者槽车过满时打开了放散总阀卸压。此时应首先通过 BOG 系统给槽车降压,待漏液有所控制后,修复、关闭所有 放散阀。若实在不能修复,可以用自增压系统直接往出站管 网供气,直到能修复为止 5.如在卸车过程中,可能是安全阀起跳、放散阀内漏或关闭 是否 不严。应立即关掉卸车自增压液相阀,通过 BOG 系统给槽车 降压,待喷液有所控制后,修复;如喷液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可以用自增压系统直接往出站管网供气,直到能修复为止 作 业 流 程 八、安全注意事项: 1

41、.如槽车充装过满,超压放散时严禁打开放散总阀,应打开放散 支管,分次限压放散,避免引起放散总管喷液而无法控制。 2.应急处理时要先降压再操作,并且穿戴好防护用品,准备好配 件、防爆工具等。 3.放散总管已经喷液,要查明引起喷液的原因,果断采取措施, 避免更严重的事故后果。 4.如果喷液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报警时,应及时派人到路口迎接。 5.应急处理完毕,应严格按卸车操作规程操作。 九、作业记录、总结: 1.认真记录作业情况。 2.如出现问题应及时详细地分析总结。 32 应急作业指导书 LNG 站槽车阀门泄漏应急作业指导书 一、事故现象: 槽车阀门泄漏 二、 可能出现的危险: 着火、人员伤害,财产

42、损失等 三、关键控制点: 事故阀门及附近设备、管线等 四、工具材料准备及安全防护设施配置: 防爆扳手、防护服、防冻手套、防护鞋、面罩、呼吸器、灭火器、 检漏仪一部、对讲机两部等 五、主要人员: 站长、技术员、维修工、操作工及根据抢险作业指导书应到场的 所有人员 六、作业气候、环境要求: 全天候 33应急作业指导书 七、抢险措施: 1.维修人员穿上防护服、防护鞋,戴上防冻手套、面罩,如 泄漏严重还应戴上呼吸器 2.进入事故区域,关闭上、下端阀门,放散,等恢复常温后, 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3.划定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及一切车辆进入警戒区域。 4.阀门内漏:可以用防爆扳手紧固,若仍泄漏,则关闭该阀

43、门的上下游阀门,泄压,等温度升至常温后更换垫片,仍泄 漏则可能是阀座损坏,须更换阀门 5.阀门外漏:关闭该阀门 的上、下游阀门,泄压,等温度升至常温后,首先采取紧固 的方法处理;如无效,应更换垫片或阀杆填料;还不行就得 更换阀门 6.如阀门外漏严重,应划出警戒范围,做好消防灭火准备, 甚至报警 7.如根部阀泄漏,应首先给槽车降压,然后采取紧固处理。 8.处理完毕,应进行检漏,合格后,解除警戒,恢复正常卸 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作 业 流 程 是否 是否 八、安全注意事项: 1.维修时要随时与控制室沟通,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2.应急处理时要先降压再操作,并且穿戴好防护用品,准备好

44、配 件、防爆工具等。 3.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事故发生时必须正确果断采取应急 措施,避免更严重的事故后果。 4.如果外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报警时,应及时派人到路口迎接。 5.槽车所有权不属于站区,槽车故障应与司机协调解决,以免造 成不必要的麻烦。 九、作业记录、总结: 1.认真记录作业情况。 2.如出现问题应及时详细地分析总结。 34 应急作业指导书 LNG 站卸车时进液管突然迅速升压应急作业指导书 一、事故现象: 卸车时进液管线迅速升压 二、 可能出现的危险: 安全阀起跳、管线爆裂、着火、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等 三、关键控制点: 进液管线、阀门、附件 四、工具材料准备及安全防护设施配置:

45、防爆扳手、防护服、防冻手套、防护鞋、面罩、灭火器、检漏仪 一部、对讲机两部等 五、 主要人员: 站长、技术员、维修工、操作工及根据抢险作业指导书应到场的 所有人员 六、作业气候、环境要求: 全天候 35应急作业指导书 七、抢险措施: 1.紧急切断阀问题:立即打开另外一个储罐进液阀,用以平 衡压力,检查原来进液气动阀是否开启不完全,检查氮气系 统压力是否正常,有问题立即修复,如不能立即修复应手动 打开进液气动阀。待恢复正常后继续卸车 2.槽车压力过高:首先关闭自增压液相阀,然后检查压力表 是否损坏。待查清原因并解决后继续卸车 3.卸车前期,自增压液相阀开启过大、太快:关闭自增压液 相阀,待槽车压力稳定后,控制好自增压液相阀、槽车出液 阀,并随时观察槽车压力情况 是否 作 业 流 程 是否 是否 八、安全注意事项: 1.定期维修、保养紧急切断系统,保证系统工作正常。 2.卸车时至少应有两个储罐同时降压,发现储罐问题可随时换 罐。 3.卸车前,要检查槽车压力表、液位计、阀门等,保证槽车及附 件正常。 4.开始给槽车增压 30 分钟内,槽车压力变化很快,要控制好自 增压液相阀、槽车出液阀,做到安全平稳卸车。 5.槽车所有权不属于站区,槽车故障应与司机协调解决,以免造 成不必要的麻烦。 九、作业记录、总结: 1.认真记录作业情况。 2.如出现问题应及时详细地分析总结。 36 应急作业指导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