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Last Duchess翻译 和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y Last Duchess翻译 和赏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My Last Duchess翻译 和赏析 My Last Duchess - 诗歌欣赏: 罗伯特.布朗宁(Robert.Browning) - 我已故的公爵夫人(:My Last Duchess) My Last Duchess Robert Browning Thats my last Duchess painted on the wall, Looking as if she were alive. I call That piece a wonder, now: Fr Pandolfs hands Worked busily a day, and there she stands. W
2、ill t please you sit and look at her? I said Fr Pandolf by design, for never read Strangers like you that pictured countenance, The depth and passion of its earnest glance, But to myself they turned (since none puts by The curtain I have drawn for you, but I) And seemed as they would ask me, if they
3、 durst, How such a glance came there; so, not the first Are you to turn and ask thus. Sir, t was not Her husbands presence only, called that spot Of joy into the Duchess cheek: perhaps Fr Pandolf chanced to say, Her mantle laps Over my ladys wrist too much, or Paint Must never hope to reproduce the
4、faint Half-flush that dies along her throat: such stuff Was courtesy, she thought, and cause enough For calling up that spot of joy. She had A heart - how shall I say? - too soon made glad, Too easily impressed; she liked whateer She looked on, and her looks went everywhere. Sir, t was all one! my f
5、avour at her breast, The dropping of the daylight in the West, The bough of cherries some officious fool Broke in the orchard for her, the white mule She rode with round the terrace - all and each Would draw from her alike the approving speech, Or blush, at least. She thanked men, - good! but thanke
6、d Somehow - I know not how - as if she ranked my gift of a nine-hundred-years-old name With anybodys gift. Whod stoop to blame This sort of trifling? Even had you skill In speech - (which I have not) - to make your will Quite clear to such an one, and say, Just this Or that in you disgusts me; here
7、you miss, Or there exceed the mark - and if she let Herself be lessoned so, nor plainly set Her wits to yours, forsooth, and made excuse, - Een then would be some stooping; and I choose Never to stoop. Oh, sir, she smiled, no doubt, Wheneer I passed her; but who passed without Much the same smile? T
8、his grew; I have commands; Then all smiles stopped together. There she stands As if alive. Will t please you rise? Well meet The company below then. I repeat, The Count your masters known munificence Is ample warrant that no just pretence Of mine for dowry will be disallowed; Though his fair daughte
9、rs self, as I avowed At starting, is my object. Nay, well go Together down, sir. Notice Neptune, though, Taming a sea-horse, thought a rarity, Which Claus of Innsbruck cast in bronze for me! 我的前公爵夫人 墙上的这幅面是我的前公爵夫人, 看起来就像她活着一样。如今, 我称它为奇迹:潘道夫师的手笔 经一日忙碌,从此她就在此站立。 你愿坐下看看她吗?我有意提起 潘道夫,因为外来的生客 凡是见了画中描绘的面容、
10、 那真挚的眼神的深邃和热情, 没有一个不转向我, 似乎想问我可是又不大敢问; 是从哪儿来的这样的眼神? 你并非第一个人回头这样问我。 先生,不仅仅是她丈夫的在座 使公爵夫人面带欢容,可能 潘道夫偶然说过:“夫人的披风 盖住她的手腕太多,”或者说: “隐约的红晕向颈部渐渐隐没, 这绝非任何颜料所能复制。” 这种无聊话,却被她当成好意, 也足以唤起她的欢心。她那颗心 怎么说好呢?要取悦容易得很, 也太易感动。她看到什么都喜欢, 而她的目光又偏爱到处观看。 先生,她对什么都一样!她胸口上 佩戴的我的赠品,或落日的余光; 过分殷勤的傻子在园中攀折 给她的一枝樱桃,或她骑着 绕行花圃的白骡所有这一切 都
11、会使她同样地赞羡不绝, 或至少泛起红晕。她感激人好的! 但她的感激 仿佛把我赐她的九百年的门第 与任何人的赠品并列。谁愿意 屈尊去谴责这种轻浮举止?即使 你有口才能把你的意志 给这样的人儿充分说明:“你这点 或那点令我讨厌。这儿你差得远, 而那儿你超越了界限。”即使她肯听 你这样训诫她而毫不争论, 毫不为自己辩解,我也觉得 这会有失身份,所以我选择 绝不屈尊。哦,先生,她总是在微笑, 每逢我走过;但是谁人走过得不到 同样慷慨的微笑?发展至此, 我下了令:于是一切微笑都从此制止。 她站在那儿,像活着一样。请你起身 客人们在楼下等。我再重复一声: 你的主人伯爵先生闻名的大方 足以充分保证:我对嫁妆
12、 提出任何合理要求都不会遭拒绝; 当然如我开头声明的,他美貌的小姐 才是我追求的目标。别客气,让咱们 一同下楼吧。但请看这海神尼普顿 在驯服海马,这是件珍贵的收藏, 是克劳斯为我特制的青铜铸像。 Robert Browning: a famous 19th century (Victorian) British poet, particularly well-known for his early monologue My Last Duchess (我的已故的公爵夫人). In the poem, a duke speaks about his dead wife. The poem is
13、about murder, mystery and intrigue, but all in indirect allusions (暗示). Readers may sense that the duke kills his wife or causes her death, but no evidence is shown. The language of the poem i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e use of dramatic monologue forces readers to work hard to find the meaning beh
14、ind the dukes words. When talking about Robert Browning, we have to mention his wife, 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 She was a famous poet, too. She wrote many sonnets, a type of 14 line poem, the same as Shakespeare did. Elizabeth and her husband Robert had a great love affair, almost like a movie. Br
15、owning was six years younger than his wife. They ran away to Italy to get married. 戏剧独白写新诗布朗宁 罗伯特 布朗宁(18821889)是维多利亚时代第二大诗人.他生于伦敦,家庭富裕,文化气氛浓厚.他喜爱拜伦,雪莱,济慈的诗歌,从少年时期就开始写诗,他出版的第一首诗波琳(1833)可见出雪莱诗风的影响.有批评指责诗人过分暴露自我意识和主观感情,这使得他寻求新的表现手法,采用他人独白的形式写诗. XX年,布朗宁发表长诗帕拉塞尔萨斯,写中世纪一个瑞士医师不顾宗教迫害,献身医学的悲剧故事.布朗宁喜欢从古代或异国历史
16、事件取材,以后他又在诗里写了被处决的查理一世的宠臣(斯特拉福德,1837),18世纪德国风琴师(艾卜特 佛格列)等.从1841XX年,他写了6部诗剧:皮帕走过了,维克托王和查尔斯王,德鲁兹人的归来,纹章上的污点等,收进了铃铛和石榴一书.他的诗剧不重情节,而是侧重挖掘,分析人物的行为动机,描写角色中的行动,而不是行动中的角色.如皮帕走过了,写意大利一个女织工在唯一可以不做工的节日里唱着歌走过街上,她羡慕富人家的舒适,而在富人家里,惨剧却正要发生,4个并不相连的人家听到她的歌声产生了不同的反响,皮帕并不知道她的歌声带来了避恶扬善的效果.书中的戏剧抒情诗和戏剧罗曼斯中的一些诗歌,成功地运用了戏剧独白
17、的手法.著名的我已故的公爵夫人里,主人公公爵向来宾介绍亡妻的画象,在他吞吐断续的谈话中,读者了解 到他妻子与画家的爱.和他由嫉妒而杀妻的历史.诗人让诗的叙述者剖白自己内心,使读者,人物和作者处于适当的位置,独白的语气随想象中的听者的存在而波澜起伏,读者从人物富戏剧性的独白中推理和想象,探知隐蔽的作者的观点. XX年发表的重要诗集男人和女人标志着布朗宁戏剧独白方式的成熟,5l首诗题材多样,诗体多姿.XX年,他又发表诗集戏剧人物,让众多人物向读者披露自己的内心,人生的经验和生活的主张.他写到现实生活中的邪恶,但对生活充满信心,也劝告世人乐观,振作,他在最后的诗集自遣集卷末尾声写道:他从不退转而是把
18、胸向前,/从不怀疑乌云会消散,/从不胡思乱想,纵然对的挫败,错的胜利./仍认为我们跌倒以便再起,挫败便再战,/睡以便醒. 叙事长诗环与书(18681869)是布朗宁后斯最重要的作品,也表现了他对正义的信念.长诗12章,根据17世纪末罗马一起谋杀案写成.年老的圭迪伯爵贪图平民少女蓬皮丽娅家产娶她为妻,蓬皮丽娅的养父母发现伯爵家道已衰落,追回他们陪嫁的财产.圭迪虐待妻子为报复,蓬皮丽娅在年轻牧师卡蓬萨基帮助上出逃,被圭迪抓住遣人修道院.圣诞节蓬皮丽娅带着新生儿子回养父母家,惨遭圭迪及帮凶的杀害.教皇主持正义,力排众议,判处圭迪死刑.诗人将在旧书摊上觅得的谋杀案审判记录老黄书当作黄金,掺入想象的合金
19、,铸成艺术品指环,这便是书名环与书的由来.布朗宁通过人物独白展示案件审理过程,从不同立场,角度叙述对案件的看法和发言人不同的性格,如3个罗马市民代表罗马人不同的态度,圭迪的独白表现了冷酷自私,怙恶不悛的性格. 布朗宁为心理描写大师,接受了17世纪玄学派诗歌的影响,用形象表达哲理的论述,喜用独特的譬喻,有的诗作流于悔涩.他在世时诗名不如丁尼生,但当代评论视他为现代诗歌先驱之一,T S 艾略特,庞德,弗罗斯特等当代诗人都吸收了他的戏剧独白手法写诗.谈布朗宁总会谈到他的妻子,著名女诗人伊丽莎白 巴雪特 布朗宁(18061861).布朗宁夫妇的爱情故事在文学史上传为佳话,布朗宁的爱使得长 期卧病的她站
20、立起来,并一起私奔到意大利.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1850)是她赠给丈夫的爱情诗,表现爱情战胜死亡的主题,情感真挚动人,是19世纪中叶英国诗歌佳作.她的诗作富有人道主义精神,代表作孩子们的哭声(1844)反映童工的痛苦生活.她被公认为当时英国最优秀诗人之一. 罗伯特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我已故的公爵夫人评析 XX年6月 第15卷第2期 愉 林 学 院 学报 JOURNAL OF YULJN COLLEGE Jun.20 05 Vol. 15 No. 2 罗伯特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 我 已 故 的公爵夫人评析 李 海 明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维多利亚时期的大诗人罗伯特勃
21、胡宁对英国诗歌最具独创性的贡献是成功地发展了“戏剧 独白”的诗歌体裁。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其戏剧独白诗的代表作 (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中戏剧独白的 特色做出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我已故的公爵夫人;戏剧性;戏剧独白 中图分类号:156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71(2005)02-0064-04 “一 个 一 流的、无双的现代人”是亨利詹姆士对维多利亚时代优秀诗人罗伯特勃朗宁(1812-1889)成就的评价。勃朗宁对英国诗歌最具独创性的成就在于成功地发展了“戏剧”独白体裁,使这一诗歌形式臻于完美。 所谓戏剧独白诗即以假设人物口吻所写的第一人称诗歌。勃朗宁的诗歌大多采用“戏剧独白”
22、形式。然而,最能代表勃朗宁在“戏剧独白”诗歌形式上成就的是他的典型戏剧独白诗。这些诗中存在虚构的说话人,一个或多个听者,戏剧场景以及说话人和听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勃朗宁最杰出的诗歌几乎都归于此类。我已故的公爵夫人堪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在 我 已 故的公爵夫人一诗中,说话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一位公爵,他正预备再度结婚。对象是一位伯爵的千金。为了确定嫁妆的数目,伯爵派了一位使者来谈判。公爵领着这位使者在他的宫殿内参观艺术收藏,其中就有他已故公爵夫人的画像。在整首诗中,公爵滔滔不决,尽情抒发;而使者缄默不语,似在凝听。在勃朗宁的诸多戏剧独白诗中,这首诗典型地呈现了戏剧独白诗的特色。
23、因此,本文从此诗人手,对勃朗宁戏剧独白诗的特色作出较为详尽的分析。 一 、勃 朗 宁戏剧独白诗的戏剧性 “勃 朗 宁 是最早明确揭示戏剧性独白的性质的人。尽管他从未使用过这个术语,但没有任何一个诗人像他那样对戏剧性情有独钟。他在四部诗作的书名中都使用了戏剧性这个定语:戏剧性抒情诗、戏剧性浪漫传奇和抒情诗( Dramatic Romances and Lyrics,18 45)、戏剧性代言人(Dramatic Personae,18 64)和戏剧性田园诗(Dramatic Idyls,1879) 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具有很强的戏剧性,“表现了客观抒情诗的原则和方法”。勃朗宁曾经给他的诗歌下过这样一
24、个定义:“它们尽管在表达上是抒情的,其内容是戏剧的,是诸多想象人物的表达,而不是我的。,(3 (F73)他的戏剧性最显著地体现于三个戏剧性要素的存在:戏剧性的说话人,缄默的听者以及戏剧性的场景。每一要素的存在都给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增添了戏剧性的效果。在 此 三要 素中,最关键的是说话人。勃朗宁戏剧独自中的说话人皆为想象中的人物,而非诗人自己。他们大多生活在距作者所在年代遥远的文艺复兴早期的意大利。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中的主人公即为一位16世纪的意大利伯爵。在读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说话人的性格特点,还可从中推断出听者的情况以及诗歌的背景环境。因此,诗人在创作戏剧性主人公时至少有三个
25、目的:借主人公的口同时展示诗歌情节、人物及场景。除了戏剧性说话人,听者在典型戏剧独白诗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尽管他始终保持沉默,但其存在和反应充分地体现在说话人的言语之中。沉默听者的存在是戏剧独白诗中最具特色的成分。我们可以想像有人在听,然而永远也不会有人作答。“这是一种我们只能听到一方的对话。, 经过勃朗宁的处理,我们能感受到听者的存在,却又不会为他的沉默而不安。在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中,“你看”“阁下”这些词提醒了我们听者的存在,“贵主人伯爵夫人慷慨大方、闻名遐迩”一句告诉我们听者的身份,而“您不是第一个转过身来这么问。”和“让我们去楼下。“等句则向我们暗示了听者的举止行动。 因此,使者虽一言不发
26、,我们却能清楚地感受到他的存在。说话人和听者所在的场景对戏剧独白诗的创作也很重要,其中的每一细节都有助于增加诗歌的戏剧性。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一诗以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为背景。地点是在公爵的宫殿内,宫中陈列着“教兄潘多拉”所画的像及“因城的克劳斯”雕刻的海神,海马等艺术收藏。所有这些有关独白背景的暗示都使独白中展示的情节更为真实、丰满。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是戏剧的,因而也是客观的。说话人鲜明的个性特征,戏剧性的场景,再加上沉默听者的存在,一切都将诗歌的主人公和诗歌的创作人严格地区分开来。勃朗宁没有在其诗歌中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诗中的观点明显是虚构的说话人的观点。诗人在刻画主人公时没有将其道德化,“对
27、主人公的行为不加评判”。诗人不表明自己的立场,其结果是促使读者积极地、主动地去读。在(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一诗中,我们可以根据诗中呈现的细节推断出公爵夫人一定是一个温婉可亲的女人;而从公爵关于“降低身份”的评论,我们又会不由得疑惑,公爵是否确如他自己声称的那么富贵? 我给 的 礼 物,那沉沉蓦色坠落在西天, 不知 是 哪 个多事的傻瓜为他从果园 折 来 的 樱桃,还有在廊前盘桓 骑着 的 那 头白骡 所有这些,各式各样, 都会 引 来 她同样的赞许,或者,至少是, 同样 的 红 晕。她向人们致谢 那很好嘛, 可 她 那 种道谢的劲儿,不知怎么搞的, 就 像 把 我给他的九百年古老的姓氏, 看 得
28、和 任何人给的礼物一般的价值。 可谁 能降低身份来责备这类小疵庆 诗歌最后一段中所提的“海神”和“海马”的形象更进一步揭露了这位公爵的本性。 别客 气 , 让我们 一块 儿 下 楼吧,阁下!请注意这尊海神, 正在 驯 一 匹海马,据说可是一件宝贝呢, 它可 是 因城 的克劳斯为我用铜铸的。 在此段中,“海马”类比了公爵夫人,是他驯服的对象,可见其专横:“为我用铜铸的”表现了他的自大;而诗中隐含的欲将公爵夫人变为他的一个收藏品的意图又揭示了他的残忍。“不论是残暴还是贪婪,他都出之以最合礼貌的文雅语言。由此可见,在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中,判断不是封闭的,而是间接的,要靠每个读者自己去演绎。 二、 主
29、 人 公的自我剖析 勃 朗 宁 的戏剧独白诗是客观的,具有戏剧性的。然而和戏剧不同的是,勃朗宁的戏剧独白是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剖析,而不是对人物外部世界的描述。他对人物灵魂内部的兴趣总是超过他对外在行动的兴趣。他的戏剧独白大都因其对角色的细腻刻画,对人物本性的敏锐洞察以及对人物心理的深刻剖析而著称。而他的戏剧独白诗中,情节之所以有用或重要仅仅因为它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因此,(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一诗主要揭示的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婚姻或审美观,而是公爵这一人物的本性。刻画灵魂始终是勃朗宁诗歌艺术的目标。为了 揭 示 主人公的灵魂的发展,勃朗宁采用了独白的形式让主人公进行自我剖析,换而言之,“勃朗宁诗
30、歌中的戏剧情节不是通过人物活动来展示的,而是体现在人物的内心独白里。独白作为自我表达的最佳途径可促使主人公进行淋漓尽致的自我剖析,从而不自觉地暴露其在某个特定环境中的思想和情感。这样,通过自始至终地聆听主人公的自述,我们可对其性格特征和内心活动有个大致的了解。在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中,当公爵试图诽谤他的妻子时,却暴薄了自己狭隘、险诈的内心。他那骄傲自大、残忍专横、好妒贪婪的品行跃然其独白之中。从这首诗,我们可见勃朗宁对人性多面性的深刻领悟以及对人物性格和人物动机的透彻分析。 独 白 形 式在人物刻画中的另一优势是使说话人自然而然地说些多余的话,从而导致主人公更深层次地自我揭露。在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中
31、,这位公爵为什么将他已故的公爵夫人的故事独独告诉他未来的特使?公爵讲这番话无疑是有目的的。他不是因为想说出心里话或想引起特使的兴趣,而是为了告诉特使他需要一个怎样的公爵夫人。然而,他说的很多话却暴露了自己的狭隘专横,其结果对整个事态必然毫无益处,只会破坏其进展。因此,动机并不能完全结束公爵所说的那席话。他因深深地沉浸在自己的独白之中而不由自主地暴露了自己的本性。 勃朗宁戏剧独白诗中沉默听者的存在也刺激了说话人的自我剖析。他的存在使得主人公讲话时意识更流畅协调,同时也给独白带上了某种动机。为了实现这一动机,说话人必然会不由自主地暴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中为了给特使留下深刻印象,他所
32、说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受着特使反映的影响。此外,听者的被动性能将主人公的性格衬托得更加生动美满。正如在我已故的公 爵夫人中,特使的驯服使得公爵更显狂妄自大。勃 朗 宁 在其戏剧独白中还注意采用各种诗歌技巧来帮助他表达诗歌中的情感和内涵。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按其形式大致可分为诗节、英雄双行诗和素体诗三类。他在选择某个具体的诗歌形式时不是盲目的,而是带着很强的目的性,以为人物刻画和诗歌意义的表达服务。在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中,勃朗宁采用压韵的抑扬格双行诗作为其韵律。然而,他采用的是开放的双行诗,其中有许多意义连贯的诗行。这样的创作抛弃了双行诗韵律中原有的正式和规范,使诗歌最终的节奏显得自然而拘谨。像这样对一
33、种正式的诗歌形式加以非正式化的巧妙处理既体现了言语式诗歌的实际韵律,同时也和公爵自信的口吻相协调,表明他在那种随意的场合中放松了惯常的骄傲和正统。 三 、勃 朗 宁戏剧独白诗中的“恶棍”形象 勃 朗宁 的 “戏剧独白”在那些以“有罪之人”为主人公的诗歌中达到其至高境界。这些恶棍形象因不需体现道德上的意义而显得真实。同时,他们的所见所闻也因受到扭曲更加生动。这样的人物更易于将我们带人诗歌以外真实的生活中去。勃朗宁在这类诗歌中大多采用反语的手法,生动有为地刻画人物形象,揭示其本质,并暗示对主人公的态度和看法。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中的戏剧反j晋根据其性质 大致可分为两类: 1.主 人 公 要说的和他真
34、实说出的话之间的矛盾。 在 我 已 故的公爵夫人中,公爵本欲指责他已故的公爵夫人,却在无意之中赞扬了她的纯洁和善良。对这位夫人,尽管公爵本人觉得不甚满意,读者却从他的话中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印象: 阁 下 ,并 不是只当着他丈夫的面,夫人 才 让 她 双颊染上这片欢乐之晕,也许 只是 教 兄 潘多拉碰巧说了这么一句: “夫 人 的 披风把夫人手腕盖住了。”或者: “画 笔 永 远也别想描出您颈项的颜色, 那淡 淡 的 红晕就在这儿渐渐地消失。” 她 会 把 这套闲扯当作是殷勤, 从而 使 它 们也足以唤起她颊上的那片红晕。 她那 颗 心 我该怎么说呢 太容易欢欣。 太 容 易 受感动;不管她看到的
35、是什么, 她 都 喜 欢;而她的眼睛又是不管什么 都要 看 。 公 爵 夫 人脸上的红晕和微笑令公爵反感,而读者感到的却是一份纯真。因此,不管公爵对这位年轻的夫人如何贬低和指责,我们对她却颇有好感。相反,诗中体现的公爵的品行却令人厌恶。不管他是如何竭力扮作艺术的贵族资助人和谦和待客的绅士,都无法掩饰他灵魂的卑劣。 2.表 象 和 实质之间的矛盾 勃 朗 宁 的戏剧独白诗善于透过主人公为了适应社会角色小扮演的表面的自我来揭示其本质的、真实的自我。用勃朗宁自己的话讲,他喜欢“揭示灵魂的面纱。他的许多戏剧独白诗就像是“脱衣舞,”对人物隐藏起来的真实灵魂进行层层揭露,从而体现笼统的传统形象和具体的个人
36、形象之间无法避免的差异。“公爵”在人们想来应该是威严、大度和仁慈的。在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一诗中却不然。这位公爵虽貌似尊贵,内心却是极端狭隘、残忍和贪婪。这一形象给读者的是强烈的震撼,也反映了勃朗宁对形形色色的人物灵魂深处的敏锐洞察。 四 、同 惰 与道德批判之间的冲突 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大多都涉及心理描写或灵魂研究,主题的性质决定了其阅读的难度。然而,诗歌中第一人称的使用从一定程度上简化了这种困难,因为这就意味着“我们只能从说话人的角度去理解所发生的事情,因此至少是暂时得站在他的立场”。在读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时,即使是为了了解时间、地点等最基本、最简单的事实,我们也必须借助说话人的眼睛去看,
37、并深人他的思想,不断地进行一种“同感注意”的操练。这样才能对主人公及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有透彻地了解。这种“同感”操练的关键在于把我们自己当作一分子。我们不仅要挖掘诗歌中的情感,更主要的是要调动自己的情感。在此,我们必须也愿意从主人公的角度来 李海明:罗伯特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 了解一切。权利和自由。事实上,暂停对公爵的道德批判是我 然而,我们在读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时不仅有们为了充分欣赏这个特殊人物所必须付出的代价。痛感,我们经历的还是一种“分裂意识”。一方面, 同情与批判之间的冲突在勃朗宁这些描述“恶棍”形象的诗歌中常常会因主人公品行的多面性而深深吸引,并进人到他/她的意识之中;同时,戏剧独进一步
38、加剧。此时,诗人对主人公的态度也更加复白客观主义时刻会提醒我们二他/她只是一个戏剧人杂。那位意大利公爵无疑是个自负又自私的凶残之物,诗歌很可能还有其他的意义。因此,为了充分地辈。然而,从诗歌中所提及到的“教兄潘多拉,(文 把握诗中主人公的形象,我们一方面需要同情他/ 艺复兴时期一位画家)和“因城的克劳斯,(一位著 她,一方面也要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诗歌中可能包含名的雕塑家)又可见他对绘画和雕塑很感兴趣并有 的道德批判。同情和批判的冲突是衡量一首戏剧独一定艺术品位和鉴赏力。这一人物形象的多面性必 白诗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这种冲突在那些以“有然导致了读者思想中同情和批判的纠缠,此间的冲 罪之人”为主人
39、公的诗歌中自然尤为明显。突也更加激烈。 在 我 已 故的公爵夫人中,公爵行为的暴虐本总而言之,勃朗宁作为与丁尼生并驾齐驱于维 应受到谴责,然而诗歌遥远的故事背景以及其中第多利亚时代的伟大诗人,其诗歌上的艺术成就集中 一人称的采用会使我们暂时忘却对公爵的道德批体现于他那独具特色的“戏剧独白”诗中。我已故 判。我们会不由自主地为他的泰然自若,他的艺术的公爵夫人是其典型的代表诗作。若将文中所举 品位以及他傲慢的贵族气质所吸引。这些气质折服勃朗宁戏剧独白诗的各种特色运用于勃朗宁其他诸 了特使,也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震撼。我们甚至愿多诗歌的分析之中,想必会对“戏剧独白”这一诗歌 意将自己想像成公爵以在意念
40、上与他一起享受那份体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参考文献: I肖明翰.英美文学中的戏剧性独白传统J.北京:外国文学评论,2004(2). 2阿尼克斯特.英国文学史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3 La ngbaum Rober,th ep oetry ofE xperience:Th ed ramaticM onologuei nL iterary TraditionM N ewY ork:Ra ndomH ouse,19 57. 4RamjiL ard,Robert B rowning:An E valuationo fH isH istory.N ewD elhi:Am tiB ook
41、C entre,19 82. 5陈维来译.英国诗选【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6王佐良英国诗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3. 仁7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8 B urrowsL eonard,Bro wningt heP oet:A nI ntroductory Study.M.N edland,W estern Australia:U niversityo f WesternA ustraliaP ress,19 69. 9 Si nfieldA lan,Dr amaticM onologue M .Lo ndon:M ethuon&Co.Lt d,19 77. (责 任 编 辑 : 赵 迪 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