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CD术护理常规.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64707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TCD术护理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PTCD术护理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PTCD术护理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PTCD术护理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PTCD术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TCD术护理常规.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PTCD术护理常规PTCD(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并置管引流)术护理常规 PTCD:是在B超或X线引导下经皮经肝用穿刺针穿入梗阻上游的扩张胆管,注入造影剂可使胆管显影,穿刺成功后将穿刺导管留置在梗阻上游的胆管内作引流,又称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并置管引流。对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有特殊意义。 术前准备: 1.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血胆红素、凝血功能; 2.术前禁食8-12小时。术前肌注阿托品0.5mg,安定10mg。术前测定血压、心率; 3.应详细了解患者病情,结合超声检查资料选择相应穿刺部位及进针径路; 4.心理护理。解释行PTCD穿刺的目的、意义、方法,介绍同种治愈好转或成功的病例。如病人情绪紧张可用小量

2、镇静剂;术前签知情同意书。 5.术前掌握病人的情况,针对预见性护理问题提出护理措施。例如肝功能差,是否有出血倾向,配合医生使用止血药,做好护肝处理,严重黄疸病人术前三天注射维生素K;术前两天静脉滴注胆道排泄性抗生素。感染严重者,应用抗生素,嘱病人注意休息。 6. 告知患者手术时间,嘱病人术前禁食禁饮。 术后护理: 1. 心理护理:接受PTCD治疗的病人因为体外引流管和引流袋的存在及引流出血液、胆汁等引流物而较为紧张恐惧,此时向他们进一步说明治疗的目的和意义,取得他们治疗和护理上的配合。并说明引流出胆汁是为了减轻胆汁阻塞造成的毒性,术后短时间内引流出少量的血液是正常现象。鼓励病人,将病情好转的信

3、息及时向病人反馈,树立病人战胜疾病信心。 2.一般护理:术后患者平卧位休息及禁食水6 h,监测生命体征6 h,密切观察病人腹部体征、症状、引流液颜色、量及性状,警惕胆道出血、胆汁性腹膜炎及胆道感染等并发症。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若病人出现穿刺口疼痛时,协助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指导患者进行节律性的深呼吸,必要时可遵医嘱予药物止痛对症治疗。 3.引流管的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折叠、受压和滑脱,定期从引流管的近端向远端挤捏,每天更换引流袋,保持引流管始终低于伤口,以防胆汁逆流。 妥善固定引流管,胆道引流管应用缝线或弹力胶布将其妥善固定于腹壁,做好患者自我保护引流管的健康教育,如:从引流管侧

4、上下床,翻身时动作不宜过大,避免将引流液管拉脱。在引流管出皮肤处与皮肤间垫一条形棉垫让其弧性转弯,使皮内于皮外管成最大钝角,防止管道打折对躁动及不合作的病人,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脱出。 防止逆行性感染,尽量采取半坐或斜坡卧位,以利于引流,平卧时引流管的远端不可高于腋中线,坐位、站立或行走时不可高于穿刺口,以防止胆汁逆流而引起感染。 每日更换引流袋,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引流管口周围皮肤覆盖无菌纱布,并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如有渗液应及时更换,防止胆汁浸润皮肤而引起炎症反应和引起穿刺口的感染。 4.观察引流情况定期观察并记录引流管引出胆汁的量、颜色及性质。正常成人每日分泌胆汁量约为800

5、1 200 ml,呈黄绿色、清亮、无沉渣、有一定的粘性。若胆汁量突然减少甚至无胆汁引出,提示引流管阻塞、受压、扭曲、折叠或脱出,应及时查找原因和处理,若管道阻塞或脱出,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医生及时处理。若引流量每日超过1 200 ml,应密切观察电解质情况,防止电解质紊乱,并且严密记录24小时出入量,做好饮食指导。术后24小时内引出少许的血性液体是正常情况,若引出大量的血性液体,说明可能出现了出血,应及时通知医生,按医嘱给予相应的止血对症治疗,并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腹部症状和体征的变化。 5.饮食护理:因胆汁外引流后,患者对脂肪的消化能力明显的减低,应指导患者低脂饮食,告知饮食治疗的重要

6、性及目的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在早期,应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低脂流质为主,第1天先进食米汤、菜汁等,进食后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痛、恶心等不适,如无不适,第2天起可进食鱼汤、肉汤、稀饭、新鲜果汁等,告知家属及患者食物中少放油,观察23 d,若患者仍无腹胀、腹痛等不适,可逐步到低脂软食;3周以后,再逐渐恢复到每日三餐的正常饮食习惯低脂普食。指导患者多进食富含维生素及优质蛋白的食物。避免高脂饮食,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嘱其多饮水,以利于冲洗尿中过量的胆盐瘀积。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胆道出血:胆道出血发生率约为6.8。胆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穿刺时损伤肝内血管,同时,肝脏在穿刺点处裂伤所

7、致,另外,长期胆道阻塞的病人,肝功能受损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术后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的变化,观察穿刺口有无渗血及引流液的颜色。 胆道感染:其发生率约10。原因有:胆汁中细菌经造影剂注入肝内或PTCD操作器械消毒不严;内外引流后,肠内容物在腹压增加时逆行胆道致胆道感染; 长期梗阻性黄疸病人,其机体免疫力较弱,肝内Kupffer细胞功能及T细胞淋巴功能受到抑制,容易导致感染。术后应严密监测体温的变化及引流液的性质。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胆汁性腹膜炎常见于引流管脱落或穿刺置管失败、反复穿刺所致,大量胆汁漏至腹腔造成。 患者一旦出现持续性右上腹疼痛并阵发性加强、寒战高热,并伴有压痛反跳痛、白细胞明显升高、烦躁不安、肠鸣音消失及时报告医生,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术后嘱患者及家属应注意固定好引流管,防止牵拉脱落。 导管堵塞:导管堵塞是造成引流失败和继发胆道感染的重要原因。与长期引流致胆汁盐沉积或胆道出血致血凝块阻塞引流管有关,因此,每隔两个小时应往离心方向挤压引流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