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71500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学设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学设计 兴华中学 程梦诗 一、课程标准 2-5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家园的第三课。在前面两课已经介绍了我国的国土、人口等基本情况和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本课紧接着介绍我国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不仅能够使学生比较概括地了解我国的地域差异,还能通过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认识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学会辩证地对待区域差异,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观点。同时,本课内容为学生第四单元

2、的学习作了知识上的铺垫,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学会阅读地图,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加上前面的学习已经介绍了有关中国的一些自然环境特征如地形、气候等,也使学生能够对基本的自然环境有一个了解,有了知识的铺垫。但是初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分析能力不足、对于我国各地区之间交流互补的实例也缺乏体验,因此对于分析我国南北方、东西部差异学生需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已有感知出发,让课堂生活化。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分析中国南北地区在气候、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差异及其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2、比较我国东部

3、与西部自然环境方面的差异,评价它们对经济发展、人们生活的影响。 3、通过对比中国南北方、东西部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了解,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我国各地区间交流的重要意义和现状。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南北方、东西部差异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认识自然环境对社会生产生活、经济水平的影响;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六、教法学法 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演示法、对比教学法。 七、教学流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吗? 生:知道 师:你们认识它的主持人孟非吗? 生:认识 师:一个由他主持的新栏目,叫“非常了

4、得”。节目一经播出,就得到了观众的喜爱。你们有兴趣参加非常了得吗?今天,我们就把节目搬进课堂,你们都是嘉宾,老师就充当一回主持人吧!咳,先让我来介绍一下节目规则,大家听好了!我们选手的唯一任务就是分辨出表述的真假,回答正确之后顺利地进入下一关,并能获得相应的奖励得分。我把现场嘉宾分成两组,你们就是一个团队,将合作闯关,每组基础分一百分,闯过一关加一百分。哪组得分最高,我们将现场颁奖!今天,要闯关的范围就是中国的东南西北四大区域。闯关的目标是6关。大家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Action! 师:请看第一关:南北初印象 师:屏幕上出现的这辆公交车,它是在衢州拍摄到的。请判断,是真?是假?

5、生:真的 师:恭喜你,答对了!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车轮上有铁链 师:它的用途是? 生:用于防滑。 师:知识面真广。这就是防滑链,能在结冰或者积雪的路面有效防滑,保证车辆行驶安全。一般来说,这种装有防滑链的汽车会比较普遍地出现在我国的南方还是北方? 生:北方。 师:的确如此,越往北,它就越普遍。轻松闯过第一关。进入第二关:一线分南北。 师:说到南北,我国地理意义上的南北方分界线是什么吗? 生:秦岭淮河一线。 师:参照中国地形图,哪位同学愿意到黑板上来指出秦岭淮河的位置。 生:上来指出位置 师:正是这一条线,将我国分成了南北两方。在南北分解想上有这样一个雕塑,有人说它是中国南北分界地标,请判断:

6、是真?是假? 生:真的 师:说说你的原因 生: 师:的确,这就是我国南北分界线的标志性建筑。它就位于安徽省蚌埠市。安徽省蚌埠市跨越了一条河流从而号称“一城跨南北”,猜猜它跨的是哪条河? 生:淮河。 师:真聪明。同样是这个雕塑,难度升级。大家猜猜这里的红色和蓝色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生: 师:你为什么这样判断? 生: 师:有道理。建筑师用冷暖色调形象地表达出了南北差异。在我们的印象中,冬天的南方往往是阳光温暖、溪水潺潺的,;而北方却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真的是这样吗?请看第三关:哪一方更冷?有位哈尔滨网友写下了这样一段感言,请一位同学朗读一遍。 生:朗读 师:浙江位于我国的南方,这里的冬天比北方更

7、冷,是真的吗? 生:真的 师: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生: 师:别急,让我们来分析这两幅图。 师:这是杭州的气温降水柱状图和哈尔滨的气温降水柱状图。观察两地的气温和降水,你发现了什么吗?请将小表格补充完整。 一月均温 七月均温 冬季降水量 夏季降水量 哈尔滨 杭州 生:从气温上看,冬季气温南方地区确实比北方地区低。但是冬季降水杭州比哈尔滨多。 师:嗯。北方温度低,但南方湿度低!南方比较湿润,湿气会从人身上吸收热量,所以给人感觉是阴冷,而北方比较干燥,空气湿度小,是干冷。所以北方人在浙江过冬“不习惯”。可是,是不是所有的南方地区冬天都这么冷呢? 生:不会 师: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海南 师:是啊。

8、现在有很多北方人会选择去海南过一个温暖的春节。 师:由此可见,我国南北方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区域之间,还体现在区域内部。 师:难题解决,我们继续闯关!哦,恭喜您,已经成功闯关前三关,现在是中场休息时间,完成学案上的表格,以便更好地奋战下一回合哦!请同学们把“南来北往话差异”快速地填起来。 师:好。请一个小组开火车下去把差异说出来。 生:开火车 师: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 师:很好,很全面。我们说,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南北方出现如此差异也有其原因。请同学们挑选其中的一个方面,深入地分析原因。 生: 师:还有哪位同学对于某种现象的原因不清楚吗?请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生: 师:刚才同学们讲到的

9、这些原因,我们来看一下,其中我们提到最多的是什么? 生:自然环境、气候 师:从对差异的原因的分析中,大家可以总结出一个什么道理? 生:南北方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孕育了不同的风土人情;北方和南方不同的生活方式,是人们长期以来运用自己的智慧,认识、适应和改造当地自然环境的结果。 师:完成表格,中场休息结束。请看第四关:贵州的困境。 师:据新华网最新报道,我国贵州地区人均GDP全国倒数第一,贵州将向贫困发起总攻。请判断,是真?是假? 生: 师:恭喜你!又答对了!再加一百分。根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把中国分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你认为贵州属于东部还是西部? 生:西部。 师:其实,西部有

10、很多地区,虽然不像贵州一样贫穷,但与东部相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你能说说有哪些因素影响着贵州的发展吗? 生: 师:嗯。可见,自然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难道西部给人的印象仅仅是落后,一无是处吗?请看第五关:西部聚宝盆。屏幕上显示的这两张照片都拍摄于柴达木盆地,这是真的吗? 生:真的 师:你确定吗? 生: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 师:上面的照片具有西部的味道,因为干旱。下面的照片是湖水?大家仔细观察,湖水的边上有一层厚厚的白色的,那是什么?有谁知道? 生: 师:柴达木盆地被成为“聚宝盆”名副其实。这里的钾盐储量占全国的97%。其实,我们的西部地区不仅钾盐资

11、源丰富,还有很多其它的资源。参照中国矿产资源分布图,说说西部有哪些资源。 生:说出西部的资源 师:西部不仅矿产资源丰富,还有许多其它的优势。请一个小组开火车说说西部地区的优势 生:开火车说西部优势。 师:正是因为东西部各有优劣,所以他们需要进行交流与互补。请大家完成“东成西就须互补”。 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工程极大地促进了东西部的交流与合作吗? 生: 师:当然,不仅东西如此,南北也一样哦。现在我们已经闯到了第五关,还剩最后一关啦!赶快一起来看看吧。第六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一张拍摄于东部平原的照片,是真?是假? 生: 师:其实,这就是被称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自清朝以来,当地人引黄河水灌溉

12、,经过祖祖辈辈的辛勤耕耘,终于在黄土地上种上了出了绿色的庄稼,看上去就跟江南一样美丽。可见,不仅仅是环境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人类的活动会不会影响环境? 生:会的 师:那要是人类乱砍乱伐呢?自然环境会变成什么样? 生:环境遭到破坏,生态遭到破坏。 师:同样的环境,如果我们合理利用自然,就能造福人类,如果我们破坏自然,不遵守自然规律,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所以,不仅仅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也会影响一方水土哦。关键是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师:恭喜同学们,闯关成功。授予“非常了得奖”!那么本期节目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我们下期见! 八、教学反思 根据课标2-5,我选择了复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

13、一课。本课内容包括秦岭淮河分南北、东西部差异显著、交流与互补三部分内容。整节课上下来,个人觉得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优点:1、本课利用江苏卫视非常了得的节目形式贯穿,避免了将复习课上的枯燥,调动课堂气氛,将复习课上的活泼生动,也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2、本课中选用的例子全部来自生活中,让学生判断真假引发学生兴趣。通过闯关加分的形式更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分组合作使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 3、利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如防滑链、南北地标、哪一方更“冷“等,真正做到了课堂源自生活,课堂服务于生活。有其是探讨哪一方更“冷”,不仅运用了所学的知识,也解决了学生生活中的困惑。 4、

14、在判断真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判断真假并说明理由。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5、在复习课上,将已学过的只是进行整理,但是更多的时候用在知识的运用上,将所学知识提升,抓住了复习课的本质,已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 6、最后,对本课内容还有一个提升不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也能影响一方水土,达到深化课标、深化教材的目的,也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不足:1、虽然运用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但是,每个材料都还没有深入挖掘,材料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2、教师的语言未能做到像一个真正的主持人那样连贯,过渡也不够自然。 3、预设的痕迹过重,面对未预设到的学生的回答,没有足够的教学机智来应对。 4、对于重点难点,没有突出。 5、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应该要考虑到每个学校的学情也是不一样的,应该适当调整教学难度。 6、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最后对于教材的内容进行升华的时候,教师讲的太多,应该可以让学生来得出结论。 通过这么一次活动,我收获了很多。知道了上复习课应该注意的要点,并且也能够更加关注课堂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和注重生活化的课堂。今后,我要保持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完善自己,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谢谢给过我帮助的师傅们以及同伴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