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儿子》表格式备课.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71671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个儿子》表格式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个儿子》表格式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个儿子》表格式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个儿子》表格式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个儿子》表格式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个儿子》表格式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个儿子》表格式备课.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个儿子表格式备课公明第一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教学内容 三个儿子 备课组 教研选题 一、 二年级 备课组 主讲人:王冬梅 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教材解读指引 解读内容 分析说明 修改意见 三个儿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是一个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课文通过三个妈妈对自己儿子揭示了一个1.教材分析 的夸奖和三个儿子在妈妈面前的具体表现,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即: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课文内容浅显,语言通俗,人物对话较多。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巩固第一课时所学的生字,重点指导学生书写“拎”字。 2、能通过老师的指导读好课文中的对话,揣摩人

2、物说话时的心情,根据心情来 读出恰当的语气。 3、通过反复品读课文,切身体会到妈妈的辛苦,懂得适时适当地关心妈妈。 2.本课重难点的把握和确立 1、会写“拎”这个字。 3.教学考点 2、学会用“既又”说话。 3、学会对比描写。 1 第二课时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表扬小朋友,老师是这样表扬你的 ,那你们的妈妈是怎么表扬你的呢? 你能学着当当妈妈吗?说什么,是怎么样的表情和动作呢? 今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请你自己去读读课文,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 设计意图:在开课伊始,利用老师真诚的表扬,能让学生联系生活,回忆妈妈的夸奖,为后面课文的感情朗读垫定了基础,是孩子们表达真实感情的需要

3、。同时,在讲述妈妈的话的同时,提高要求,让孩子们把妈妈的动作和神态也表现出来,经过这样的加工,一个为自己的孩子而感到骄傲的妈妈的形象就有血有肉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自读自悟,体验阅读: 三个妈妈是怎么夸奖自己的孩子的,请仔细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表扬的话。 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4教学过程 把自己当成妈妈,妈妈的感情来。 交流: 把自己找到的三个妈妈的话读给大家听。 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 设计意图:四人小组是一个学习的小天地,也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现的好地方,把自己最好的读出来,能让学生充分感受自己的进步。同时,“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博采众长,吸取

4、别人的经验能让自己迅速成长。 、朗读交流,感受乐趣: 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 第一个妈妈的话: 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己当成妈妈了没有。 采访刚才读的同学: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交流提高: 2 有这样的儿子可真是让人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地更自豪一点吗? 把你们练习的结果表现给你的同桌看看。 第二个妈妈的话: 第二个妈妈是否也骄傲、自豪呢?谁来读读。 朗读、评价。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的怎么样? 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设计意图 :在第一个妈妈的练习朗读时,学生已经初步明确了怎么样才能读出感情,读出味儿。所以在读第二个妈妈的话时,就只需要稍作点拨

5、就行了。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悟,会有更多的收获。 第三个妈妈的话: 第三个妈妈也像前两位妈妈一样吗?这是为什么呀? 这你从她的话里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儿子? 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读给同桌听听看。 设计意图: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采取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思考,并在小组交流、师生互动、合作学习中动口、动脑、动情地学习朗读,发展语感,同时在思想和情感方面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 、自主发现,升华主题: 听师范读第自然段: 让学生用耳听,你仿佛听到什么? 让学生用眼看,你仿佛看到什么? 3 让学生用心体会用口说说,你此时的感受

6、。 面对如此沉甸甸的水桶,不同的儿子有不同的做法,老爷爷看见了,怎么说的呢? 随即采访老爷爷:明明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呀? 全班参与讨论。 、回顾课文,拓展提高: 瞧,妈妈、儿子、老爷爷都站在我们面前,你最想对谁说,说什么呢? 你觉得该怎么样孝敬父母亲? 设计意图 :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生活。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这一环节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自己。 “为人子,方少时”,古时候有一个小黄香,他就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讲述黄香孝亲的故事。 修改人: 修改时间: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