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教学启示.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71908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求甚解》教学启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不求甚解》教学启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求甚解》教学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求甚解》教学启示.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不求甚解教学启示谈不求甚解对聋校语文教学的启示 今天,我给学生讲马南邨的不求甚解,觉得对聋校语文教学很有启发。 “不求甚解”语出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一般人常常以为不求甚解是不好的。其实,陶潜的本意是批评东晋时人读书寻章问典,刨根究底的不良风气,同时也指出读书要会意。 马南邨指出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特别是第二点,对聋校语文教学有很

2、大帮助。 一是因为教材中有的不需求甚解。例如:香 菱 学 诗中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这里说的古诗文的“起承转合”和平仄等聋生就不需求甚解,也很难求甚解。如果教师在这里大讲古诗文的写法,就偏离了学习重点。就像我们很多人读红楼梦,遇到里面的难懂的诗词,都是

3、跳过去的。再如:故乡中出现的“猹”,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动物,也是无需细究的。只知道它很灵巧和很凶猛就行。如果学生深陷其中“咬文嚼字”,教师应及时将其引导出来。 二是聋生很难求甚解。聋生在学习语文时存很多困难,就词义的理解来说就是个很难的问题。特别是选用普校教材的,要想让学生对每个词每个句子都求甚解,可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怎么办?跳过去。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我国伟大的科学家钱伟长在谈到他在清华学物理的情况时,也也类似的体会。他说,遇到不会的,先跳过去。正如走路遇到障碍一样,可以绕过去走,而不一定非把障碍清除掉之后再前行。 三是不求甚解不等于学习可以不认真,也不能成为教师教学不认真和教学效果不佳的理由。对于有些课文可以不求甚解,有些课文的局部可以不求甚解,有些知识点可以不求甚解,但不等于教学的重点可以不求甚解。不求甚解的对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个问题可能在这个年级不求甚解,而在那个年级,就要求学生弄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