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也是一种爱》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72113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严也是一种爱》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严也是一种爱》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严也是一种爱》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严也是一种爱》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严也是一种爱》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严也是一种爱》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严也是一种爱》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严也是一种爱教学设计严也是一种爱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知道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会对逆反心理的进行具体分析,理解逆反心理造成的实际危害。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己的自知能力,正确理解家长的心情的知人能力,对亲子矛盾产生原因的分析能力,对逆反心理的辩证分析能力,认识逆反心理危害分析本质的透视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父母亲人的爱,对自己正确行为的赞赏,对错误行为的悔意和耻辱,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丢掉不良思想行为的态度。 2、教学重、难点 重点:关于两代人的矛盾,关于逆反心理。 难点:正确理解 “严也是一种爱”。 二、学情分析 社会的急剧变化

2、,社会上的种种不良诱惑,家长对子女的高期待,严要求,学生面临的复杂环境,面对的竞争压力,使得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很大变化。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有其问题突发的特点,不可避免地表现于家庭生活的亲子交往之中。初中生亲子之间的差异及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导致家庭中的矛盾和冲突,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其予以正确的引导。 三、教法设计 本节课采用谈话式为主,启发、点拔、讨论、探究、总结相结合的方法,营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氛围。: 四、学法指导 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力图用学生自身和身边的人和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热情参与、乐于观察、善于总结。真正提高学生对父母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奠定基础。 通过一些动脑

3、、动口的活动,使学生在教师为他们铺设的平台上充分展示自己,自信地面对一切。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圈、点、勾、划的读书习惯。 五、教具的应用:多媒体 六、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活动设计1名人事例:董卿受访谈心路历程感谢父亲“魔鬼”教育。父亲对她太严厉,董卿稍微能识字了,爸爸就让她每天抄成语、抄古诗,抄古文。除了文学素养,身体锻炼也让董卿从小就抱怨不已。有时天没亮,爸爸就把还在梦乡的董卿从床上提了起来,让她到家门口淮北中学的操场上跑一千米,“那时候学生出早操,我一个人在400米的跑道上跑步,感觉特傻,整个学校的同学、老师好像都看着你,像阿甘一样。” 这些父亲曾带给董卿的童年“阴影”,让她一度怀疑自己是否是亲

4、生女儿?直到有一天,父亲举起酒杯向她致歉,“这么多年不应该用这种方式对你”如今,董卿感叹,自己的成功源自父亲的“魔鬼”教育,让她学会了坚持。 一、成长也会有烦恼 1、产生烦恼的原因 活动设计2情景设置 探究题目: 为什么原来如此和谐的亲子关系,现在变得格格不入?请说说看法。 师: 从学生角度讲:小时候由于对父母的崇拜而认为他们无所不能;到青春期,对父母有逆反心理,看不起家长;过了青春期,又客观地看到父母的价值。 从家长角度讲:对孩子的关爱之心没有变,只是要求更加严格,免不了多叮嘱几句。孩子听不进时,就觉得家长特别唠叨、啰嗦。于是,我们与父母之间就产生了矛盾。这说明两代人之间有代沟。 2、产生代

5、沟的原因 活动设计3探究活动 产生隔阂、代沟的直接原因:年龄差异 生理上 心理上 世故,经受过多种考验 父母饱经风霜,经受过多种挫阅历上 折,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同各 种人打过交道 我们正接受义务教育,对比没有受有的父母受过良好教育,有的过良好教育的家长来说,我们是“有父母未必受过良好教育,即有学问”的人,可我们掌握的知识有的父母比我们掌握更多的知限,对于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来说,知识上 识,有的父母还不一定有我们我们不如他们;我们与家长在现代知道得多,他们即使是受过良信息技术方面,几乎站在同一起跑好教育,但由知识更新快,许线上;我们在生活知识方面、实践多知识已经显得陈旧 经验方面,比家长要少得多

6、思想方法父母思想上求稳,容易倾向于 父母 父母是成人,正值中年、壮年 父母心理成熟,有主见,老于我们 上 行为方式保守 我们喜欢冒险,行为变化快,讲效率,不拘传统 父母承担家长、监护人、职业上 社会角色人员等复杂的多种角色,能把 上 自己融入社会 探究题目: 完成表格 请同学们想一想,谈一下,我们同父母产生隔阂具体原因有哪些? 师:我们知道代沟是导致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隔阂的直接和重要原因。那么代沟究竟会不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产生危害、产生怎样的危害呢? 二、逆反心理有危害 活动设计4:你说我说 教师:当你与父母发生争执的时候,你是怎么样发泄的? 生:略 教师:在多数情况下,处于青春期的子女

7、大都与父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逆反心理现象。其主要表现为: 要我这样,我非那样; 你说这好,我非说那好; 让我信这,我非信那。 这些是青春期学生普遍性的反映。 从学生的角度看,产生逆反心理有其心理原因: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和自尊;学生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即自制能力弱;学生的独立意识明显增强,有了不同家长的兴趣和追求。 师: 2、辩证看待逆反心理 活动设计5小辩论 辩题:A、逆反心理有益 B、逆反心理有害 几种家教误区: 棍棒之下出孝子粗暴型 可怜天下父母心溺爱型 孩子总是自家好袒护型 树长大了自然直放纵型 冷热无常情绪型 滥施奖励物欲型 众星捧月至尊型 教师小结: 辩证看待逆反心理,

8、就是要肯定反得对的,否定反得错的。从学生的角度看,就是要作出正确的与父母交往的行为选择。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帮助父母更新观念、走出家教的误区。也有助于学生提升道德、完善自我。 3、逆反心理有害及对策 活动设计6探究活动 探究题目: 丽丽真的离家出走有哪些危害呢? 结合自己亲历经历,讨论逆反心理造成亲子隔阂、导致各种不快的危害。 你有何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的妙招呢?请介绍给大家。 教师: 学生的逆反心理,有的表现于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有的表现于对父母不理不睬、冷淡相对;有的由对某事的分歧迁怒到对父母本人的恶感,用极端的办法来处理,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如离家出走甚至非法越轨,伤害父母。 从

9、结果上看,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不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这种结果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不是拿自己的错误伤害父母,就是拿家长的错误伤害父母。 为了不伤害自己和自己最亲近的人,我们要努力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有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怎样克制自己呢? 相关链接:预防父母“唠叨”的招数 学习方面:赶前不赶后,完成了作业,父母唠叨自然少了。 仪表方面:如果你对奇装异服感兴趣,那肯定在父母干涉之列,此类的尽量避免。 社交方面:社交本来是你的自由,但别忘了父母还是你的法定监护人。所以,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你在哪里,干什么,和谁在一起?出门前说得越详

10、细越好,最好把联系电话留下,大多数父母即使知道孩子的派对地址,也不会到现场来“捉拿”你的。 卫生方面:起床叠被子,保持房间整洁,也是许多父母希望孩子养成的好习惯,如果你不讲究这一套,就不让他们看见,更不要让他们插手打扫啦。适当的时候,早起,把自己的房间好好打扫一番,也捎带打扫一下家里的其他房间,这会让你的父母欣喜不已。 课堂小结: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小结:亲子之间有矛盾,有冲突是正常的,重要的是我们要善于化解矛盾,送给大家一句话: 多媒体出示字幕:美好的家庭不是没有矛盾, 而是善于解决矛盾和冲突。 心动不如行动创作一首赞美父母的诗送给他们;或和父母做一次触膝长谈说出自己的心理话;给父母洗一次脚,或做一次饭,或帮助干一次家务活体会父母的不容易,增进与父母的了解。 与父母互换角色的一天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