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基础练习.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72318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基础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基础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基础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基础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基础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基础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基础练习.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基础练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基础练习 (时间:25分钟 分值:30分) A组(基础题) 1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2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3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关于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是分封制的突出特点 C反映了诸侯之间的经济关系 D

2、体现了嫡长子继承制是分封制的核心 4坐落在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今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曾经是明清两代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这种对列祖列宗的膜拜,源于我国古代的。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皇帝制度 D王位世袭制 1 / 6 5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王位世袭制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 D聚族而居思想根深蒂固 B组(能

3、力题) 7中国古代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 。 A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B是历史的大倒退 C标志着早期国家形成 D阻碍了社会进步 8华东师大历史学教授王家范在论及中国历史上的“郡县”和“封建”时说:“集权和分权是必难避开的两极,相反而相成若仅执其一端,必偏执僵硬而丧失生机活力。”据此,作者认为 。 A“郡县”优于“封建” B“郡县”和“封建”都有其合理性 C“封建”优于“郡县” D“郡县”和“封建”矛盾无法调和 9课堂上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要求同学们依据表中信息去做些推论。有四位同学做出了如下四种推论,其中有违史实的是 。 2 / 6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A宗法制度下统

4、治阶级内部政治等级尊卑有序 B用嫡长子继承制解决统治者的权力继承问题 C西周宗法制下女性不享有各阶层的继承权 D受封者在各自受封区域内享有土地所有权 10“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右)”体现了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 权力的高度集中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严格的等级差别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A B C D 1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下面是根据这一资料设计的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是大宗、小宗示意图 3 / 6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西周在分封对象上有什么突出特点?举出几个这样的封国。(3分) (2)

5、材料二反映出西周的宗法制有哪些特点?(3分) (3)你认为后世统治者能否仿效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治国?说明理由。(4分) 4 / 6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商王通过占卜理解天命,借助这种手段主宰国政,这体现出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2C 解析 解题关键是知道各省简称,熟悉西周封国,即可解答。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主要有鲁、齐、燕、卫、宋、晋等,选项中各省的简称依次是:(豫、冀)、(湘、鄂)、(鲁、晋)、(粤、桂)。 3B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是分封制的突出特点,但嫡长子继承制不是分封制的核心,故选B项,排除D项。分封制下,中央对地方不能进行直接管辖,排除

6、A项。C项与分封制无关,排除。 4B 解析 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确立起来的,逐步形成对祖宗的顶礼膜拜。 5B 解析 分封制下各诸侯国必须对周王承担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周幽王正是利用这一点而“烽火戏诸侯”。 6B 解析 姓氏和血脉、家族相联在一起,中国人将姓置于个人名字之前反映出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7A 解析 政治制度的变迁是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产物。中国社会由公有制向私有制的转化,是历史的进步,这个变化导致了古代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的变化。 8B 解析 根据题干,“郡县”和“封建”及“若仅执其一端,必偏执僵硬而丧失生机活力”,说明两者之间相反而相成,具有

7、合理性。 9D 5 / 6 解析 题干所示示意图表明天子、诸侯、大夫、士四者等级制度森严,尊卑有序。示意图中“大宗”、“嫡长子”显示天子、诸侯、大夫均依据嫡长子继承制来解决权力地位的继承问题即各自嫡长子为大宗继承各自的权力地位,其余诸子为小宗被分封于下一等级之下。在这继承与被分封的过程中全部局限于统治阶层的儿子之内,其女儿等皆被排除在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表明当时全国的土地都归周天子为代表的国家所有。受封者仅仅局限于经营权,其土地性质并未随着分封的进行而有任何改变,故受封者并不享有其封地的所有权。可见A、B、C三项均可从材料中推导出来且符合史实,D项推论有违史实,故符合题意的答案为D项。

8、10C 解析 西周分封制的存在说明我国早期政治制度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说法错误;王权与神权相结合,主要体现在祭祀制度上,在图片中没有体现出来。 11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掌握和理解。第(1)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注意归纳宗法制的特点;第(3)问是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主要从分封制与宗法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角度考虑。 答案 (1)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晋、鲁、卫、燕等。 (2)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大宗和小宗既是家庭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国”“家”密切结合。 (3)不能以宗法制分封制治国。分封制度下,诸侯国有相对大的独立性,便于 其实力发展,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也不能保持长久的 政治关系。 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