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72960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5.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沈阳,九一八事变,1931.9.18,为摆脱经济危机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面对日本的侵略,南京国民政府持什么态度?结果如何?,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沦陷,蒋介石国民政府为什么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集中力量围剿红军,九一八事变,1931.9.18,摆脱经济危机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九一八事变,1931年,(局部抗战开始),西安事变,1936年,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全面抗战开始),抗

2、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国共合作抗日,(李宗仁.抗战以来重大胜利),1.百团大战(1940.彭德怀),(华北.交通线.据点.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2.中共七大(1945.延安),内容:,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政治路线,背景:,抗战胜利前夕,意义:,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根本原因: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国内意义: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性质),它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世界意义: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

3、出了突出贡献。,九一八事变,1931年,(局部抗战开始),西安事变,1936年,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全面抗战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国共合作抗日,(李宗仁.抗战以来重大胜利),1.百团大战(1940.彭德怀),(华北.交通线.据点.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2.中共七大(1945.延安),内容:,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政治路线,背景:,抗战胜利前夕,意义:,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根本原因: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意义:第一次完全胜利民族解放战争.衰败到振兴转折点),课堂检测,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依次发生在1895年的日本、1

4、911年,1937年的中国,记录了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探索的历史、抗争的历史。,图1,图2,图3,(1)图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图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说明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采用什么方式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武昌起义(或辛亥革命)。方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或资产阶级革命),(3)图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后,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的出现了什么新局面?,七七卢沟桥事变。国共关系新局面:国共两党合作抗战(或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爆发以后,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

5、军事胜利是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是,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1937年的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是哪次事件后,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3)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鸦片战争,五四运动,南昌起义,“东北地区曾流传这样的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东北人民的“苦难十四年”开始与结束的标志各是什么?,19

6、31年九一八事变1945年抗战胜利,材料一(1895年)纽约时报评论说:“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材料二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柯伟林说:“中国从1945年开始就已经崭露头角了因为到1945年中国还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因此,到了1945年,中国至少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国。”以上材料引自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时日本人是怎样“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将大清帝国打败,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在外国人眼中,中国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7、识,说说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变化:中国由弱(无能)变强(大),国际地位有了提高。原因: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材料三:1985年西方观察家对中国和西欧部分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预测(材料引自徐中约的中国的奋斗)据材料三,说说在当时的外国人眼中,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不断增长。,(4)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实力出现如上图所示的变化趋势,将会对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产生怎样的影响(5)你认为未来的中国应该树立起怎样的国际形象?,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民富国强、维护世界和

8、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等,(1)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是理解历史的重要步骤。根据示例和提示,把下列历史事件与方框中相应数字正确搭配。(注意:只填英文字母。4分),历史事件:A.工业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洋务运动D.明治维新 E.戊戌变法 F.甲午中日战争.提示示例:B;D。,B,A,C,D,F,E,两次国共合作的目的分别是什么?,第一次: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第二次:打败日本侵略者,举出两次国共合作取得的重大成果各一例,第一次:北伐战争的胜利第二次:抗日战争的胜利,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以下评语最能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是 A新世纪的时光 B新民主

9、主义革命的开端C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这句话表明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A夺取国民党的领导权 B继续并扩大国共内战C逼迫蒋介石抗日,挽救民族危亡 D投靠日本,致蒋介石于死地,C,C,寻访古迹、实地考察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古城西安是中国历史的一位特殊“见证者”,它见证了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光绪年间的“公车上书”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B C D“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了他们的热血。”这描述的是

10、 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B南昌起义的首创精神C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 D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迈,C,C,“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 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是,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这首旋律轻松流畅、生动活泼的游击队歌是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1937年创作的。作者歌颂的是 A北伐战争的国民革命军 B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 C敌后根据地的抗日军民 D解放战争的人民解放军,C,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属于观点的是()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国共两党,合则利,分则弊 D抗美援朝,C,中共提出

11、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A、粉碎国民党亲日派的企图 B、为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C、力图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D、加剧国民党内部的矛盾,B,“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年风范,建党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上面有国民党撰写的挽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A、叶挺 B、张学良C、李宗仁D、孙中山,B,纵观中国近代历史,国共两党在以下哪些方面有过合作A辛亥革命、黄埔军校、北伐战争 B黄埔军校、北伐战争、抗日战争C黄埔军校、北伐战争、解放战争 D辛亥革命、长征、抗日战争,B,右图是位于东北沈阳城北望花立桥西北角某博物馆的外观图。下列哪一歌曲反映了同一事件A、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

12、B、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C、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D、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B,西安事变成为扭转国内时局的关键,这里的“时局”主要是指A、日本扩大侵华B、美日争夺激烈C、抗日高潮出现D、国共分裂对峙,D,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A、辛亥革命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C、抗日救亡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C,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黄埔军校的创建 北伐战争 南昌起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A B C D,D,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达成合作抗日的初步共识是在A九一八事变后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C七七事变后 D南京大屠杀后,B,在民族危亡关头,张学良、杨虎

13、城两将军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发动西安事变,立下了不朽功勋。下列选项中,对他们评价准确的是()A“民族英雄,千古功臣”B“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C“千古奇冤,江南一叶”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A,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斯板报,下列素材应选择A、南昌起义 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B,促使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五四运动C、七七事变D、西安事变,A,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大学生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A、歌颂祖国B、追求理想C、抗日救亡D、抨击时弊,C,20世纪三十年代,国际形势

14、的变化对中国政局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A、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加剧B、人民抗日救亡运动高涨C、国共两党由对峙到合作D、国民党政权内部的分化,C,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A 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B 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C 陈独秀创办 新青年 杂志D 日军屠杀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30 万人以上,C,创作于20世纪三四年代激发中国人民抗日斗志的歌曲有义勇军进行曲 国际歌 黄河大合唱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A B C D,C,1938年,田汉为庆祝某一战役的胜利写了一首歌词。词中写道:“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这一战役是A贺

15、胜桥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C,有一首歌唱到:“你手持汉阳造血染台儿庄/我手握大刀片喋血平型关/在战壕中你我分享着一口干粮/在青纱帐里你我一同擦拭刀枪”歌词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A、国民革命时期 B、局部抗战时期 C、全民族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C,右图四幅电影海报反映的历史主题都是,A北伐战争 B十年内战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C,七七事变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敌后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不屈的抗争C、近代化的探索D、民主革命走向胜利,B,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他的儿子说“如果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会有多少

16、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地方,他们可以占领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话主要说明A、美国应该支持中国抗战B、美国对中国的抗战抱有同情心C、美国对中国的抗战持观望态度D、中国的抗战有力地支援了其它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D,此图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A、九一八事变B、华北危急C、卢沟桥事变D、八一三事变,C,右图是某电视剧中人民军队的臂章,请问该剧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有中国历史,A、北伐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C,右图所示战役分别,A、揭开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B、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一次重大胜利C、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D、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B,D

17、,据地图的内容判断,该同学的探究题目分别是 A.全国性抗战的开始B.中国军队的英勇抗战C.日本侵略者屠杀中国和平居民的暴行D.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大反攻,B,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建立的根据地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而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建立的根据地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造成这种明显不同的直接原因是A、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中共武装力量主力的转移C、国民党战略部署的变化D、日本侵华方向的改变,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持续到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A、中共对国民党既团结又斗争B、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尚未解决C、英美等国不赞同统一战线破裂D、中共及时反击顽固派的进攻,B,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意义的认识中最深刻的是A、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B、它对争取世界和平产生了巨大影响C、它使人民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D、它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