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到脚》主题活动总结大三班.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7297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头到脚》主题活动总结大三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从头到脚》主题活动总结大三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从头到脚》主题活动总结大三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从头到脚》主题活动总结大三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从头到脚》主题活动总结大三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头到脚》主题活动总结大三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头到脚》主题活动总结大三班.docx(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头到脚主题活动总结 大三班从头到脚主题活动总结 主题说明: 对于自己的身体,幼儿一直充满认识的兴趣。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创造必要的学习情境,帮助他们了解身体,逐步提升自我认识的水平。 为此,内隐的骨骼、体内脏器以直观的方式巧妙地外显出来;关节、皮肤、腿脚、牙齿的功能,在有趣的游戏中实现了情景化的展示;合理的营养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则在本能需要和理智选择的鲜明对照中,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从头到脚、从生理到心理、从自我认识到人际间的交往以及运动与身体的关系,本主题的各个活动编制促进健康的多维度脉络;在这一条“健康大道”上,幼儿步步行进,逐渐成长为身心健康的个体。 环境创设: 1.将人体器官图张贴在

2、室内墙面上,供幼儿观看。 2.创设“小医院”,放置听诊器、压舌板、医生的服饰,供幼儿游戏。 3.墙面一角布置“我的牙齿”。把幼儿日常画的“我有几颗牙齿”张贴在墙面上,写上幼儿的姓名,过一段时间,再次观察自己的牙齿是否有变化。 4.牙齿工作图。用拟人化的形式来表现,如门牙画成切刀状,磨牙画成磨牙碎机等。 5.张贴人体每日所需营养结构图。 6.设立“健康加油站”,将幼儿设计的健康食谱装订成册,供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在游戏中了解怎样才算健康、合理地进餐。 家园共育: 1.结合“营养结构图”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周营养菜谱。 2.让孩子躺在一张大大的纸上,爸爸妈妈沿着孩子的身体描下身体的轮廓,然后与孩子一

3、同装饰“自己的身体”。完成后可由孩子带来幼儿园展览,帮助幼儿认识个体的独一无二。 3.家中张贴一张“成长图表”,记录孩子的身高、体重、手印等,让孩子感受自己的成长。 4.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有关身体的书籍,并与孩子一同谈论身体的话题:如我们的心脏有多大,牙齿是怎样更换的,成人的皮肤和孩子的是否一样等,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区域活动: 1.探索区 提供听诊器感受心跳。 提供放大镜,观察自己的皮肤。 小实验:人的骨骼是空心的。将卷直筒竖放,在上面放书或者其他物体,观察它的承重力。 提供镜子、纸张,照一照、数一数、记一记自己有几颗牙。 提供各种物品。如:石头、木块、塑料薄膜、羽毛、丝绸等,让幼儿用不同

4、部位的皮肤去感受物品的特征。 2.益智区 提供各种积木、镂空底板(与积木底部大小对应)、眼罩,幼儿戴上眼罩 根据底板上的镂空图形放置相应的积木。 提供测量工具,测量自己的腰围、身高、体重等。 运用自制的身体模型拼板,正确摆放内脏器官。 提供自制人体消化线路图,设计成走迷宫的形式,说说吃下去的东西去哪里了。 提供有关人体的彩色书籍,供幼儿阅读。 3.表演区 小医院游戏。可模拟体检情景。 表演手指游戏。 镜面游戏。两幼儿用镜面原理相互模仿对方的动作。 4.美工区 提供纸张等各种材料,供幼儿制作人体的器官。 提供各色水彩笔,自选某一关节处,利用关节的屈伸进行想象、创作、表演。 幼儿尝试绘制人体结构图

5、、健康宣传图等。 教学活动: 有趣的检查 1.初步认识人体的某些健康体征。 2.了解体检的部位及方法。 1.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第2528页。 2.有利于烘托体检情景的白大褂和体检器械 一、 各种各样的病人 1.妈妈带小猫去医院检查身体,小猫觉得那真是一次有趣的检查。你想知道小猫在医院里看到了哪些有趣的事儿,医生的检查时多么有趣吗? 2.教师讲述故事第一部分 3.小猫看见了哪些有趣的病人?他们为什么到医院来看病? 二、 有趣的检查 1.大象医生给小猫检查身体会有哪些有趣的事儿?他给小猫检查了哪些地方?怎样检查的? 2.教师讲述故事第二部分 3.奇妙的听诊器。医生的听诊器是用来干什么的?为什么很奇

6、妙?心跳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4.神奇的“电筒”。喉咙和耳朵里黑洞洞的,眼睛里有很多的血管和神经,医生用什么东西来检查。 5.痒痒的检查。医生摁小猫的肚子,小猫为啥笑起来?如果肚子这儿有病,医生摁下去会觉得怎么样? 6.小锤轻轻敲。医生的小锤敲了敲小猫的膝盖,小猫的脚怎么样了?如果小猫的脚弹不起来,他的脚就怎么样了? 7.挠挠脚底板。人的脚底有很多神经,一挠就会痒痒的。如果挠上去不痒了,神经就怎样 8.小猫的身体检查太有趣了,我们再听一遍故事。 9.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三、 我知道的身体检查 1.你检查过身体吗?医生是怎样给你检查的? 2.引导幼儿说说医生是怎样给自己检查身体的,检查了哪些部位,

7、用什么器械、什么方法来检查。 从头唱到脚 1.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 2.有趣地演唱歌曲,学习模仿歌词。 大鼓 一、 从头说到脚 1.我们的身体上有什么?我们一起来从头说到脚好吗? 2.幼儿边拍手,边有节奏、有顺序地说说自己的身体部位:我的头、我的肩、我的胸 3.幼儿两两对坐,边说边拍对方身体的相应部位。 二、 从头动到脚 1我们的身体哪些地方是可以动的?我们一边敲鼓,一边动动身体。 2.教师有节奏地敲鼓,幼儿动一动身体。 3.请个别幼儿敲敲,教师和幼儿一起“从头动到脚”。 三、从头唱到脚 1.我们一起学唱歌曲我的身体。 2.教师范唱,幼儿轻声哼唱。 3.幼儿学唱数遍。一边唱歌,一边动动身体相应

8、的部位。 4.除这首歌里唱到的以外,我们的身体上还有小手、小脸、小耳朵、小眼睛。我们把这些也编到歌里唱一唱。 5.幼儿仿编歌词,并配合动作即兴演唱。 心跳“咚咚咚” 1.感受心脏的跳动。 2.以言语、肢体动作等方式来表征心跳和心脏部位。 1.迪斯科舞蹈乐曲一段,节奏舒缓的音乐一段。 2.活动前学跳迪斯科节奏的舞蹈。 3.用于制作“心脏”的剪刀和纸每人一份,红色不干胶若干。 一、心跳舞蹈。 1.教师手捂胸口:我们的心脏在这里“咚咚咚”地跳,如果跳上一段舞蹈,它会跳得更快、更响。我们一起来试试。 2.播放迪斯科节奏的音乐,幼儿随着音乐旋律大胆自由地舞蹈。 3.音乐停止后,幼儿学教师把手放在心脏处感

9、受心脏快速激烈的跳动。 4.幼儿两两结伴,把手放在同伴的胸口感受心跳。 二、心跳“咚咚咚” 1.我们感受到了心跳,怎样可以把心脏的跳动表现出来? 2.引导幼儿用象声词、拍手、跺脚、用手拉动胸口的衣服等方式来表现心跳。 三、心脏什么样 1.心脏有什么用?是什么样的呢? 2.我们来做一个“心脏”,做好以后,贴到胸口上。 3.幼儿动手制作“心脏”,大小、形状均可近似本人的拳头。制作过程中,可播放节奏舒缓的音乐。 4.完成制作后,将其贴到胸口,并在此感受心跳。 5.这会儿,我们的心跳是慢下来了,还是跳得更快了?如果我们跑啊,跳啊,它会怎样跳动? 6.心脏非常重要,如果跳得太快,它会难受。我们要好好保护

10、它,不能让它“难受”。 热身运动 1.通过不同的玩绳运动,感知心跳、呼吸等身体变化。 2.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跳绳运动的场地和绳子。 一、做做短绳操。 1.幼儿每人一根绳子,将绳子一折为二,拿住折短了的绳子两端。 2.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用短绳做准备活动。 3.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身体是否有变化。如心跳、呼吸是否加快,有没有出汗。 二、谁能跳得多。 1.幼儿自由练习跳绳,要求连续跳。 2.幼儿进行跳绳比赛,要求“一气呵成”不能中断,比比谁跳得最多。 3.幼儿两两结伴,一人跳,一人数数。 4.再次感受自己身体的变化,引导幼儿发现自己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冒汗等。 三、我的身体在变化。 1.幼

11、儿自由结伴,用短绳摆放成某一形状,互相欣赏。 2.组织幼儿说说与刚才相比,现在自己的心跳、呼吸等方面有什么变化。 3.启发幼儿发现:跳绳的时候,心跳最快,呼吸急促,有点气喘吁吁,身上还出汗了;不运动的时候心跳恢复正常跳动,呼吸也慢慢平静下来,不那么急促了。 我的身体朋友 1.充分运动自己的身体,进一步熟悉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2.尝试控制身体部位,发展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 1.幼儿人手一个小沙包。 2.将六福不同的身体部位图片,贴在一个大纸盒上,作为“身体立方盒”。 3.科学小品:人体是怎样工作的。 一、有趣的话题。 1.你们知道吗?我们的身体像一部特殊的机器,能像汽车那样搬东西,能像洗衣机那样

12、洗衣服,能像照相机那样看东西,能像收音机那样说话。 2.你的身体还能干些什么事儿? 3.找找自己身体的部位,说出它的名字和它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 二、特殊的机器我的身体。 1.展开辩论:既然我们的身体能做那么多事情,那到底是是人厉害还是机器厉害。 2.倾听科学小品人体是怎样工作的 三、身体绝活。 1.幼儿围坐成圈,教师投掷“身体立方盒”,当盒子呈现某身体部位的图示是,幼儿迅速与旁边的朋友互碰身体的这一部位,如鼻子碰鼻子。 2.重新投掷“立方盒”,幼儿按所出现的图示,将小沙包放在相应的身体部位上,在活动室四处活动,尽量不让小沙包掉下来。 3.再次投掷“立方盒”,根据出现的图示,用相应的身体部位去

13、移动小沙包。 身体上的单、双数 1.通过圈画、数数活动学习区分单、双数。 2.能正确判断身体器官的单、双数。 1.图片十张,110的数字卡一套,笔十支。 2.幼儿每人一小袋花生,数量为510粒不等。 一、两个两个圈起来 1.教师展示十张圆点图片,集体点数每张图片上的圆点数,贴上相应的数卡。 2.请十名幼儿上来给点画圈,要求两个两个圈在一起。 3.引导幼儿观察圈画过的图片。是不是每张图片上圆点都被圈起来了?哪几张图片是圈完的?是哪几个数字?没有圈完的是哪几张图片?是哪几个几个数字? 4.告诉幼儿1、3、5、7、9叫单数,2、4、6、8、10叫双数。 二、花生也有单、双数。 1.幼儿打开自己的一袋

14、花生,先点数总数,再两个两个数。 2.请部分幼儿说出花生的总数是单数还是单数。 3.幼儿将花生两个两个排列,再次验证自己对单、双数的判断。 三、身体上的单、双数。 1请幼儿在自己身体上找一张哪些东西是单数,哪些是双数。 2.幼儿观察自己身体上某些器官的数量,判断是单数还是双数。 长眼睛的皮肤 1.了解皮肤的特点与作用,能凭借触觉及原有经验辨认触摸对象。 2.知道保护皮肤的重要性。 1.纸盒每组一只,内装毛绒玩具、树皮、羽毛、棉絮、泡沫塑料、木板、金属制品、棉织物等便于触摸感知的物品。纸盒一侧抠一小洞,可让一只手伸入。 2.用于蒙眼的眼罩或长手帕。 3.绘画用的纸、笔人手一份。 一、神奇的“紧身

15、衣” 1我们身体上有一样神奇的东西,请你猜一猜它是什么。 2.教师讲述科学小品神奇“紧身衣”。 3.引导幼儿说说,皮肤有哪些“本领”应该怎样保护它。 二、不看也知道 1.皮肤有一样了不起本领,它碰到一样东西,不用眼睛帮忙,就能“猜”出示什么。 2.每组派一名幼儿来摸纸盒中的物品,并说出物品名称或种类,教师取出该物品名称或种类,教师取出该物品验证猜测是否正确。 3.每组一只纸盒,轮流蒙眼触摸盒中物品,说说名称或种类。 4.取出盒中物品,用其接触其他物体部位上的皮肤,说说有什么感觉。 三、好像长了眼睛 1.皮肤很神奇,好像长了眼睛一样。我们来看看谁的皮肤更神奇。 2.幼儿两两结伴,幼儿甲在幼儿乙背

16、上用手指画简单的图形,乙在纸上记录甲所画的图形。然后,两人对换。 3.连续进行几次,看看谁的感觉更准,能把画在背上的简单图形正确地记录下来。 我的身体模型 1.通过制作人体模型,了解人体内主要器官的位置、特点。 2.能与同伴分工合作。 1.幼儿已积累有关身体器官的认识。 2.挂图第8号。 3.红色毛线、海绵、食品袋、气球、吸管、胶水、透明胶、绳子等。 一、身体里面有什么? 1.你们知道身体里面有些什么吗? 2.教师出示挂图,告诉幼儿身体里 3.引导幼儿观察挂图,了解主要器官的位置,并相应的 二、做一个身体模型。 1我们用大纸箱来制作身体模型吧! 2教师将纸箱宽面的正中拉开或剪开,使纸箱的一面能

17、像开门似的左右打开。 3幼儿分组制作。教师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合适的材料作为器官,如用粗吸管剪成一小截一小截连成一串,形成脊椎;将海绵剪成肺的形状,涂上合适的颜色,制成肺;用红色毛线当血管;食品袋里盛装红颜色的水,扎紧袋口,当作心脏,等等。 4鼓励幼儿大胆创意,丰富人体模型,还可以选用合适的材料添加头颅、四肢等身体部位。 5.引导同组幼儿分工合作,互相合作。 6.在“身体模型”的外面写上这组幼儿的名字,放入美工区,供幼儿继续创作。 牙齿切碎机 1.认识牙齿,了解牙齿的名称和部位。 2.提高动手制作能力。 1.教师用纸盒剪成“大嘴怪”。 2.事先切割好的小纸盒人手一只。 3.绘画工具、剪刀、浆糊、白

18、纸若干。 4.用报纸团做的小食物。 5.如有条件可提供牙齿模型教具。 一、饥饿的大嘴怪 1.教师出示“大嘴怪”,用“大嘴怪”的口吻说:“嗨,小朋友,你们好啊!我是大嘴怪。你们瞧,我有一口健康的牙齿,我的牙齿像一部切碎机。我每天要吃许多东西,喳喳喳,瞧我的牙齿多厉害呀!” 2教师边说边摆弄“大嘴怪”,使其牙齿部位做开合动作。 3.教师摆弄“大嘴怪”,幼儿给“大嘴怪”喂食。“大嘴怪”先用门牙咬住食物,然后头一仰吞到肚子里去了。 二、装饰小嘴怪 1.发给幼儿每人一只小嘴怪,请幼儿为小嘴怪装上整齐的牙齿。引导幼儿先观察牙齿模型或同伴的牙齿,然后根据教师的范例将白纸剪成不同形状的牙齿粘在小嘴怪的嘴部。

19、2.装饰小嘴怪,给小嘴怪画上眼睛、头发、衣服等。 三、馋嘴的小嘴怪 1.给你们的小嘴怪喂点吃的吧! 2.幼儿操作小嘴怪,随着手的动作,小嘴怪的嘴一开一合,想吃东西的样子。幼儿可为小嘴怪配音:“啊呜一口,嗯真好吃,嚼一嚼,真香啊!” 我的牙齿掉了 1.了解和正确对待换牙现象。 2.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1.牙齿示意图一份。 2.牙齿换牙。 一、丁丁担心啥。 1.有一个小朋友叫丁丁,一天早上他的牙齿摇动了。 2.教师接着讲述故事前半部分。 3.丁丁为什么以为牙齿怎么样了? 4.丁丁为啥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张大嘴吃饭,还用手捂住嘴巴? 二、丁丁换牙了。 1.丁丁的牙齿烂掉了吗?我们继续听故事。 2.

20、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 3.老师为什么让丁丁别害怕? 4.新的牙齿是怎样长出来的?要让新牙不长的歪歪扭扭,应该怎么办? 三、乳牙与恒牙。 1.教师以乳牙的口吻讲述老朋友和新朋友。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恒牙要来替换乳牙?恒牙长出来的时候,乳牙会怎么样? 3.恒牙会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帮助我们吃东西。我们怎样保护它? 有趣的检查 1.初步认识人体的某些健康体征。 2.了解体检的部位及方法。 1.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第2528页。 2.有利于烘托体检情景的白大褂和体检器械 各种各样的病人 1.妈妈带小猫去医院检查身体,小猫觉得那真是一次有趣的检查。你想知道小猫在医院里看到了哪些有趣的事儿,医生的检查

21、时多么有趣吗? 2.教师讲述故事第一部分 3.小猫看见了哪些有趣的病人?他们为什么到医院来看病? 有趣的检查 1.大象医生给小猫检查身体会有哪些有趣的事儿?他给小猫检查了哪些地方?怎样检查的? 2.教师讲述故事第二部分 3.奇妙的听诊器。医生的听诊器是用来干什么的?为什么很奇妙?心跳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4.神奇的“电筒”。喉咙和耳朵里黑洞洞的,眼睛里有很多的血管和神经,医生用什么东西来检查。 5.痒痒的检查。医生摁小猫的肚子,小猫为啥笑起来?如果肚子这儿有病,医生摁下去会觉得怎么样? 6.小锤轻轻敲。医生的小锤敲了敲小猫的膝盖,小猫的脚怎么样了?如果小猫的脚弹不起来,他的脚就怎么样了? 7.挠

22、挠脚底板。人的脚底有很多神经,一挠就会痒痒的。如果挠上去不痒了,神经就怎样 8.小猫的身体检查太有趣了,我们再听一遍故事。 9.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我知道的身体检查 1.你检查过身体吗?医生是怎样给你检查的? 2.引导幼儿说说医生是怎样给自己检查身体的,检查了哪些部位,用什么器械、什么方法来检查。 从头唱到脚 1.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 2.有趣地演唱歌曲,学习模仿歌词。 大鼓 从头说到脚 1.我们的身体上有什么?我们一起来从头说到脚好吗? 2.幼儿边拍手,边有节奏、有顺序地说说自己的身体部位:我的头、我的肩、我的胸 3.幼儿两两对坐,边说边拍对方身体的相应部位。 从头动到脚 1我们的身体哪些地

23、方是可以动的?我们一边敲鼓,一边动动身体。 2.教师有节奏地敲鼓,幼儿动一动身体。 3.请个别幼儿敲敲,教师和幼儿一起“从头动到脚”。 三、从头唱到脚 1.我们一起学唱歌曲我的身体。 2.教师范唱,幼儿轻声哼唱。 3.幼儿学唱数遍。一边唱歌,一边动动身体相应的部位。 4.除这首歌里唱到的以外,我们的身体上还有小手、小脸、小耳朵、小眼睛。我们把这些也编到歌里唱一唱。 5.幼儿仿编歌词,并配合动作即兴演唱。 心跳“咚咚咚” 1.感受心脏的跳动。 2.以言语、肢体动作等方式来表征心跳和心脏部位。 1.迪斯科舞蹈乐曲一段,节奏舒缓的音乐一段。 2.活动前学跳迪斯科节奏的舞蹈。 3.用于制作“心脏”的剪

24、刀和纸每人一份,红色不干胶若干。 一、心跳舞蹈。 1.教师手捂胸口:我们的心脏在这里“咚咚咚”地跳,如果跳上一段舞蹈,它会跳得更快、更响。我们一起来试试。 2.播放迪斯科节奏的音乐,幼儿随着音乐旋律大胆自由地舞蹈。 3.音乐停止后,幼儿学教师把手放在心脏处感受心脏快速激烈的跳动。 4.幼儿两两结伴,把手放在同伴的胸口感受心跳。 二、心跳“咚咚咚” 1.我们感受到了心跳,怎样可以把心脏的跳动表现出来? 2.引导幼儿用象声词、拍手、跺脚、用手拉动胸口的衣服等方式来表现心跳。 三、心脏什么样 1.心脏有什么用?是什么样的呢? 2.我们来做一个“心脏”,做好以后,贴到胸口上。 3.幼儿动手制作“心脏”

25、,大小、形状均可近似本人的拳头。制作过程中,可播放节奏舒缓的音乐。 4.完成制作后,将其贴到胸口,并在此感受心跳。 5.这会儿,我们的心跳是慢下来了,还是跳得更快了?如果我们跑啊,跳啊,它会怎样跳动? 6.心脏非常重要,如果跳得太快,它会难受。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不能让它“难受”。 热身运动 1.通过不同的玩绳运动,感知心跳、呼吸等身体变化。 2.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跳绳运动的场地和绳子。 一、做做短绳操。 1.幼儿每人一根绳子,将绳子一折为二,拿住折短了的绳子两端。 2.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用短绳做准备活动。 3.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身体是否有变化。如心跳、呼吸是否加快,有没有出汗。 二

26、、谁能跳得多。 1.幼儿自由练习跳绳,要求连续跳。 2.幼儿进行跳绳比赛,要求“一气呵成”不能中断,比比谁跳得最多。 3.幼儿两两结伴,一人跳,一人数数。 4.再次感受自己身体的变化,引导幼儿发现自己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冒汗等。 三、我的身体在变化。 1.幼儿自由结伴,用短绳摆放成某一形状,互相欣赏。 2.组织幼儿说说与刚才相比,现在自己的心跳、呼吸等方面有什么变化。 3.启发幼儿发现:跳绳的时候,心跳最快,呼吸急促,有点气喘吁吁,身上还出汗了;不运动的时候心跳恢复正常跳动,呼吸也慢慢平静下来,不那么急促了。 我的身体朋友 1.充分运动自己的身体,进一步熟悉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2.尝试控制身体

27、部位,发展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 1.幼儿人手一个小沙包。 2.将六福不同的身体部位图片,贴在一个大纸盒上,作为“身体立方盒”。 3.科学小品:人体是怎样工作的。 一、有趣的话题。 1.你们知道吗?我们的身体像一部特殊的机器,能像汽车那样搬东西,能像洗衣机那样洗衣服,能像照相机那样看东西,能像收音机那样说话。 2.你的身体还能干些什么事儿? 3.找找自己身体的部位,说出它的名字和它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 二、特殊的机器我的身体。 1.展开辩论:既然我们的身体能做那么多事情,那到底是是人厉害还是机器厉害。 2.倾听科学小品人体是怎样工作的 三、身体绝活。 1.幼儿围坐成圈,教师投掷“身体立方盒”,当

28、盒子呈现某身体部位的图示是,幼儿迅速与旁边的朋友互碰身体的这一部位,如鼻子碰鼻子。 2.重新投掷“立方盒”,幼儿按所出现的图示,将小沙包放在相应的身体部位上,在活动室四处活动,尽量不让小沙包掉下来。 3.再次投掷“立方盒”,根据出现的图示,用相应的身体部位去移动小沙包。 身体上的单、双数 1.通过圈画、数数活动学习区分单、双数。 2.能正确判断身体器官的单、双数。 1.图片十张,110的数字卡一套,笔十支。 2.幼儿每人一小袋花生,数量为510粒不等。 一、两个两个圈起来 1.教师展示十张圆点图片,集体点数每张图片上的圆点数,贴上相应的数卡。 2.请十名幼儿上来给点画圈,要求两个两个圈在一起。

29、 3.引导幼儿观察圈画过的图片。是不是每张图片上圆点都被圈起来了?哪几张图片是圈完的?是哪几个数字?没有圈完的是哪几张图片?是哪几个几个数字? 4.告诉幼儿1、3、5、7、9叫单数,2、4、6、8、10叫双数。 二、花生也有单、双数。 1.幼儿打开自己的一袋花生,先点数总数,再两个两个数。 2.请部分幼儿说出花生的总数是单数还是单数。 3.幼儿将花生两个两个排列,再次验证自己对单、双数的判断。 三、身体上的单、双数。 1请幼儿在自己身体上找一张哪些东西是单数,哪些是双数。 2.幼儿观察自己身体上某些器官的数量,判断是单数还是双数。 长眼睛的皮肤 1.了解皮肤的特点与作用,能凭借触觉及原有经验辨

30、认触摸对象。 2.知道保护皮肤的重要性。 1.纸盒每组一只,内装毛绒玩具、树皮、羽毛、棉絮、泡沫塑料、木板、金属制品、棉织物等便于触摸感知的物品。纸盒一侧抠一小洞,可让一只手伸入。 2.用于蒙眼的眼罩或长手帕。 3.绘画用的纸、笔人手一份。 一、神奇的“紧身衣” 1我们身体上有一样神奇的东西,请你猜一猜它是什么。 2.教师讲述科学小品神奇“紧身衣”。 3.引导幼儿说说,皮肤有哪些“本领”应该怎样保护它。 二、不看也知道 1.皮肤有一样了不起本领,它碰到一样东西,不用眼睛帮忙,就能“猜”出示什么。 2.每组派一名幼儿来摸纸盒中的物品,并说出物品名称或种类,教师取出该物品名称或种类,教师取出该物品

31、验证猜测是否正确。 3.每组一只纸盒,轮流蒙眼触摸盒中物品,说说名称或种类。 4.取出盒中物品,用其接触其他物体部位上的皮肤,说说有什么感觉。 三、好像长了眼睛 1.皮肤很神奇,好像长了眼睛一样。我们来看看谁的皮肤更神奇。 2.幼儿两两结伴,幼儿甲在幼儿乙背上用手指画简单的图形,乙在纸上记录甲所画的图形。然后,两人对换。 3.连续进行几次,看看谁的感觉更准,能把画在背上的简单图形正确地记录下来。 我的身体模型 1.通过制作人体模型,了解人体内主要器官的位置、特点。 2.能与同伴分工合作。 1.幼儿已积累有关身体器官的认识。 2.挂图第8号。 3.红色毛线、海绵、食品袋、气球、吸管、胶水、透明胶

32、、绳子等。 一、身体里面有什么? 1.你们知道身体里面有些什么吗? 2.教师出示挂图,告诉幼儿身体里 3.引导幼儿观察挂图,了解主要器官的位置,并相应的 二、做一个身体模型。 1我们用大纸箱来制作身体模型吧! 2教师将纸箱宽面的正中拉开或剪开,使纸箱的一面能像开门似的左右打开。 3幼儿分组制作。教师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合适的材料作为器官,如用粗吸管剪成一小截一小截连成一串,形成脊椎;将海绵剪成肺的形状,涂上合适的颜色,制成肺;用红色毛线当血管;食品袋里盛装红颜色的水,扎紧袋口,当作心脏,等等。 4鼓励幼儿大胆创意,丰富人体模型,还可以选用合适的材料添加头颅、四肢等身体部位。 5.引导同组幼儿分工合

33、作,互相合作。 6.在“身体模型”的外面写上这组幼儿的名字,放入美工区,供幼儿继续创作。 牙齿切碎机 1.认识牙齿,了解牙齿的名称和部位。 2.提高动手制作能力。 1.教师用纸盒剪成“大嘴怪”。 2.事先切割好的小纸盒人手一只。 3.绘画工具、剪刀、浆糊、白纸若干。 4.用报纸团做的小食物。 5.如有条件可提供牙齿模型教具。 一、饥饿的大嘴怪 1.教师出示“大嘴怪”,用“大嘴怪”的口吻说:“嗨,小朋友,你们好啊!我是大嘴怪。你们瞧,我有一口健康的牙齿,我的牙齿像一部切碎机。我每天要吃许多东西,喳喳喳,瞧我的牙齿多厉害呀!” 2教师边说边摆弄“大嘴怪”,使其牙齿部位做开合动作。 3.教师摆弄“大

34、嘴怪”,幼儿给“大嘴怪”喂食。“大嘴怪”先用门牙咬住食物,然后头一仰吞到肚子里去了。 二、装饰小嘴怪 1.发给幼儿每人一只小嘴怪,请幼儿为小嘴怪装上整齐的牙齿。引导幼儿先观察牙齿模型或同伴的牙齿,然后根据教师的范例将白纸剪成不同形状的牙齿粘在小嘴怪的嘴部。 2.装饰小嘴怪,给小嘴怪画上眼睛、头发、衣服等。 三、馋嘴的小嘴怪 1.给你们的小嘴怪喂点吃的吧! 2.幼儿操作小嘴怪,随着手的动作,小嘴怪的嘴一开一合,想吃东西的样子。幼儿可为小嘴怪配音:“啊呜一口,嗯真好吃,嚼一嚼,真香啊!” 我的牙齿掉了 1.了解和正确对待换牙现象。 2.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1.牙齿示意图一份。 2.牙齿换牙。

35、一、丁丁担心啥。 1.有一个小朋友叫丁丁,一天早上他的牙齿摇动了。 2.教师接着讲述故事前半部分。 3.丁丁为什么以为牙齿怎么样了? 4.丁丁为啥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张大嘴吃饭,还用手捂住嘴巴? 二、丁丁换牙了。 1.丁丁的牙齿烂掉了吗?我们继续听故事。 2.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 3.老师为什么让丁丁别害怕? 4.新的牙齿是怎样长出来的?要让新牙不长的歪歪扭扭,应该怎么办? 三、乳牙与恒牙。 1.教师以乳牙的口吻讲述老朋友和新朋友。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恒牙要来替换乳牙?恒牙长出来的时候,乳牙会怎么样? 3.恒牙会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帮助我们吃东西。我们怎样保护它? 分蛋糕 1尝试把一个物体

36、等分成两份、四分,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2产生探究的兴趣,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油泥制蛋糕、图形纸片若干、剪刀 过生日 小兔过生日为话题,引出活动。今天小兔过生日,妈妈为他准备了大蛋糕,准备招待客人。 出示另一个动物,提出切分蛋糕的任务。 分两份 请幼儿为小兔、小羊分蛋糕,要求两分一样多。 幼儿分组尝试为他们分蛋糕。 展示幼儿切分的结果是否分成了两份,用比较的方法确定两份是否一样多。 引导幼儿讨论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幼儿观察并思考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整个的蛋糕和分开的半个蛋糕那个多?半个蛋糕又是整个蛋糕的多少? 分四份 出示另外两只动物,请幼儿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朋友。要是四个好朋友在一

37、起过生日应该怎么分蛋糕。 提出新的活动要求:把不同形状的蛋糕分给四个动物,没分一样多! 各族幼儿用剪刀分割不同形状的蛋糕,鼓励幼儿动脑筋尝试不同的方法。 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结果,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操作方法,找一找有没有不同的分法! 教师幼儿为小兔唱生日快乐歌!活动结束! 骨头啥模样 1对骨头有初步的认识。 2产生探索身体奥秘的兴趣。 1收集一些医院废弃的X光片。 2大白纸、双面胶若干。 3活动当天让幼儿穿深色运动服。 捏捏你的骨头。 请你捏捏自己的手指和手臂。有没有摸到硬硬的东西,那是什么? 你还能在身体的其他部位摸到硬硬的东西吗? 原来骨头支撑着我们的身体的每个部位。要是没有了骨骼,我们会变

38、成什么样? 骨头有哪些? 教师出示人体骨架模型,一边讲述人体骨骼一边触摸该部位骨头:人的身体有两百多块骨头,他们还连在一起。我的头上有头骨,张开嘴巴吃东西靠得是颌骨;还有手骨和腿部,走路、做事情都要靠他们;弯弯腰,那是一节一节的脊椎骨;摸摸我的胸口,一排一排是肋骨! 引动幼儿再次捏捏、摸摸自己的骨头。 我的骨头这模样。 我们自己动手来做一个骨架吧!瞧,我把白纸剪成一条一条的贴在胸口,就好像一排排肋骨。还可以贴在其他什么骨头? 引导幼儿用剪贴纸条的方法,在自己的身体上表现各种骨头。 幼儿展示自己贴出来的骨架,并讲一讲贴了那些骨头。 健康大道 1能虚心吸纳同伴合理的建议,共同制定游戏规则。 2热心

39、参与游戏,并能围绕健康的主题设计活动设计。 呼啦圈、绳子、沙包等运动小器械 健康大道: 教师介绍场地:这是一条健康大道。必须在各个关口完成规定的运动要求,才能到达健康终点。 我们挑几个全做关口,到了关口,就要完成一种体育运动。 运动关口: 我们挑那几个圈来做关口? 各个关口的项目应该不一样,可根据幼儿实际来确定。 在各个关口,用不同颜色或图示来表示各种运动项目。 走向健康: 幼儿根据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开始分组游戏。 能完成个关口运动要求到达终点者,可获取绿色健康标志一枚。 对不能完成运动要求的幼儿给予帮助,尽可能使其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快乐。 健康加油站 1了解合理的饮食营养结构。 2为自己设

40、计营养食谱。 挂图、纸笔、健康印章 我最喜欢吃: 我们小朋友都有最喜欢吃的东西,要是让你随便吃,你能吃多少? 幼儿自由发言,可适当引导,如你喜欢吃冰淇林吗?你能吃多少?你喜欢吃巧克力、炸鸡、糖醋排骨? 二、营养宝塔: 小朋友想吃很多很多喜欢的东西,这样合适吗?哪些东西应该多吃?那些东西应该少吃? 教师出示挂图。每天应该吃的东西就像一座宝塔,下面的东西应该多吃,上面的东西应该少吃。 吃的最多的应该是? 可以吃的第二多的应该是? 比蔬菜水果吃的少的是? 吃的最少的是? 我的营养食谱: 看了营养宝塔我们知道那些东西要少吃,那些东西要多吃了吧? 我们为自己设计一份健康食谱好吗? 我们来看一下自己的食谱

41、是否合理!经大家检验合格后,教师在其封面上加盖健康印章! 我们把自己的健康食谱放在我们的健康加油站,欢迎大家经常光顾,使自己永远健康! 脚的特别作业 1大胆尝试用脚作画,感受脚的特别能力。 2体验想象带来的乐趣。 1教师制作一张范例,即用脚的不同部位作画。 2水粉颜料调入适量水装入大浅盘内。 3各种大小的纸。 4擦脚的毛巾。 一、意想不到的作品。 教师出示事先画好的画,请幼儿欣赏,观看画面上有些什么? 这幅画可是用特殊的工具化成的!你们猜猜看是什么工具? 教师揭示谜底:原来用脚也能画画,老师用脚后跟画了太阳,又用脚的两侧画了树干,用五个脚趾头画了正在树林里玩游戏的小朋友。 二、大脚画家。 今天

42、我们来当一回大脚画家,用脚来作画! 教师引导幼儿大胆作画,如用脚跟画出玫瑰色的云朵,用脚底心画出一个蓝太阳,用脚趾头点出朵朵雪花。 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出不同大小的纸,脱去鞋袜准备作画。 引导幼儿尝试采取蹲下、踮起脚尖、脚跟着地等多种作画姿势和方法,启发幼儿发现变换姿势和方法,画出的画会有不同的效果。 同伴间相互欣赏对方的脚丫画,猜猜画的是什么,是用脚的那个部位画的? 三、 给脚丫洗个澡。 谢谢小脚丫为我们画了漂亮的画,我们得帮他洗个澡。 引导幼儿先用湿毛巾擦去脚上的颜料,再用水冲冲脚,擦干脚丫,穿上袜子和鞋子。 生病不好玩 1了解生病的痛苦,知道健康的重要性。 2学习一些保健知识。 幼儿活动

43、材料、有关场景教具 丁丁想生病 小朋友你喜欢生病吗?有个孩子叫丁丁,他很想生病,你知道是为什么? 观看事先排演好的情景表演。 丁丁为啥想生病? 丁丁为什么想生病? 引导幼儿通过讨论知道:看望病人、送礼给病人、帮助病人、都是为了让病人恢复健康! 真的生病了,丁丁高兴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讨论生病有多么难受不能上幼儿园、不能和小朋友一起玩,身体很不舒服。 怎样才能不生病? 丁丁终于知道生病一点也不好玩,可是,怎样才能使自己不生病? 引导幼儿讨论应该如何注意保健,防止生病! 腿脚功夫 1探索用不同的方法活动自己的腿脚。 2创造性的表现各种走路动作,体验幽默感。 教师事先会做腿脚功夫操 腿脚功夫操 摸

44、脚趾:两脚稍稍分开,两臂举过头顶,站直。膝盖稍弯,弯腰向前尽量摸到脚趾。回到起始位置。 抬膝盖:两脚并拢,两臂自然下垂放在身体两侧,站直。尽量保持后背挺直,并用双手抱住右膝。再进行同样的动作左膝。 抬腿:身体右侧着地保持平衡,后背及腿挺直,伸出右臂到后脑,并平直于地面上,用右臂保持平衡。尽量抬高左腿,再把他放下,换方向使身体左侧着地,右腿做同样的动作。 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活动自己的腿脚吗? 请个别幼儿演示,其他幼儿跟着一起做。 你能用稀奇古怪的方法走路吗?比如高抬腿像马儿一路,或者像企鹅那样摇摆走路。 幼儿根据教师的提示走路,感受古怪奇特的动作带来的快乐。如你能很快的走而不碰到别人吗?你能轻柔

45、的行走吗?你能步子沉重的行走吗?你能行如大风吗?你能快乐的走吗? 二、想想活动室是一个古怪王国,每个人走路都是不一样的,鼓励幼儿大胆、自由的表演。 我爱健康 1了解运动与休息的合理节奏。 2能为自己设想,安排健康的休息日。 挂图10号、绘画纸笔 自由自在的休息天。 休息天爸爸妈妈让我们做什么都可以,你会想做些什么? 让幼儿设想,自由安排自己的一天,鼓励他们随心所欲!可以加以引导:你想多睡一会吗?睡到什么时候?你想看动画片?看多久? 丁丁的星期天; 丁丁的星期天是怎么度过的? 教师结合挂图讲述我爱健康。 丁丁什么时候起床?起床后做了什么? 丁丁在公园里玩什么?妈妈说在公园里玩有什么好处? 玩了一

46、会,妈妈为什么要让丁丁休息、喝水、吃东西? 玩了各种游戏,妈妈为什么要让丁丁回家? 丁丁打算回家做什么? 我的休息日: 看了丁丁的一天,你要怎么安排自己的休息日? 引导幼儿讨论自己的休息日,并用绘画形式将自己的设想记录下来,然后与同伴交流! 我的关节会表演 1探索身体上的各个关节,知道关节能使身体弯曲。 2发挥想象力,创造性的在关节部位作画。 1水彩笔若干。 2教师事先在手上画好亲亲一家人。 会弯腰的一家。 教师出示一只拳头,请幼儿猜猜拳头里藏了什么? 教师边念儿歌,边伸出手指:拇指是爷爷,胡子一大把;食指是奶奶,戴着老花镜;中指是爸爸,排队站中央;无名指是妈妈,笑着把我夸;小指就是我,聪明又可爱;五指紧紧握,亲亲一家人。 多亲热的一家人啊!我们来和他打打招呼吧!爸爸好!妈妈好!爷爷好! 教师伸出某一手指,幼儿也伸出同样的手指,做弯腰动作打招呼! 灵活的关节。 我们的手指之所以能弯曲,是因为有关节。你能不能在身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