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班会教案(2).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73484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班会教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班会教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班会教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班会教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班会教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班会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班会教案(2).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班会教案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班会教案 主题阐释: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着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是不同的。当代“道德”可以理解为对事物负责,不伤害他人的一种准则。它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内涵是庞大且细琐的。 本节班会课主题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真正理解“道德”的含义,并以此作为思想和行为准则,是一个人穷尽一生智慧与精力都未必能够做到的。所以和小学生谈“道德”,只要能够指导他们在“知”的层次上,明确做哪些事是道德的,哪些事是不道德的;在“行”的层次上能够知行统一,做有道德的事就可以了。教育

2、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本节课就着重引导学生做一个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 班会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引导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氛围。 2. 让学生在熟悉的身边环境中经历教育活动,帮助学生体会与理解“什么是主人翁意识”。 3. 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主人翁”精神,实现知行统一,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 在活动中向学生渗透学会欣赏、鼓励和向同伴学习的良好行为的思想。 班会准备: 拖把一把,笤帚两把,纸团、纸屑、抹布若干,水盆、垃圾桶、方凳各一个,课件,提前印制“小主人计划卡”。 班会过程: 1. 预设场景,观察捕捉。 1. 学生入场前,教师将桌凳摆

3、乱、废纸丢到地上、门口一侧竖一把拖把、课桌下随意扔两把笤帚、讲台上凳子倒在中央、垃圾桶放在一角,水盆和抹布放在讲桌上 2. 组织学生进入教室,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 本环节的设计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水平的初测,了解学生已有的道德水平,便于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实施教育。 2. 谈话引导,观察思考,经历体验。 1. 同学们进入教室以后,感觉周围的环境怎么样?有让你感觉不舒服的地方吗? 2. 同学们觉得应该怎么解决?由谁来解决? 3. “那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安静、迅速的把这里变整洁吧!”师生一同整理教室并注意观察学生的个体表现。 4. 教师指导整理完毕、学生回位做好。“同学们现在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为什么大

4、家感觉舒服多了、更好了? 整洁的环境带给我们舒适的感觉,让心情变好。 劳动后的成就感,为集体服务后的自豪感 老师肯定、欣赏的眼神让我们感到满足和舒服。 5. 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非常的真实,那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做? 6. 老师想让大家知道的是:同学们还可以做得更好!老师重新恢复大家进门时的场景,请五名同学去门外重新走进来,看他们是不是做得更好了呢? 7. 五名同学稍微商量后,依次走进教室并分头整理工具和打扫卫生。师:“如果你欣赏同伴的做法,请你给他最真诚的掌声。” 师:老师也同意他的观点,这次做得更好是因为他们“主动去做”,很了不起的四个字。请一位同学把它们写到黑板上。

5、本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在找到问题之后及时解决问题,实现了学生从“知”到“行”的过程。改正后的思考、讨论和交流以及教师“鼓掌”建议的提出,都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群体的自我教育,正确的群体氛围是学生道德水平进步的必要条件。 三、感受理解“主人翁精神”。 1. 老师准备了一组校园风光的照片,请同学们给老师们介绍一下: 这是的运动场。 这是的体育馆。 这是的图书馆 大家喜欢哪一个词?“我们”。我们继续 大家异口同声的补充上了“我们”这个词。我们的运动场、我们的体育馆、我们的图书馆,“我们”体现了在这个学校里是什么身份? 请同学再来明确一下自己身份:我是这个学校的。点名快速起立回答。 此

6、环节的设计对学生内心有一定的震撼力,常说常用的“我们”两个字,竟然蕴含了这么微妙的情感因素。点名快速起立重复回答的设计强化了学生对“主人”身份的认同与理解,充分发挥了心理的自我强化的作用。 四、交流提升“我践行”。 1.从这一刻起我们明确了自己的身份,我们要做学校的主人。 2.要做好学校的主人,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主人,我们要做好那些事? 有理想、有目标,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搞好学习。 养成好习惯。 遵纪守法、遵章守纪。 师小结:做好自己的主人,就是要先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比如学习好、养成好习惯、孝敬老人,再去做正确的自己喜欢的事。 3. 我们还要做好学校的主人,可一说到为学校做事,有的

7、同学就觉得“我们都是小学生,能力有限,能做什么大事啊!”请同学们读一篇二年级小同学写得诗歌,再看几幅图片,然后再讨论我们可以为学校做哪些事? 诗歌:我很小 我很小 我很小, 但我到校很早,我要把校园打扫; 我很小, 但我可以把桌凳摆好; 我很小, 但我记得放学把窗户关牢; 我很小, 但我会告诉一年级弟弟妹妹不要乱跑; 我很小 我很小,但我可以做的事情不少! 读了小朋友的诗歌,你能感受到这个同学写这首诗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吗? 图片内容:攀折花木、低年级学生危险叠压游戏、攀爬教学楼走廊栏杆、楼梯上有小同学摔倒、晒蔫的花草、建议箱 看完这些图片,请你想一想:作为学校的主人,我们可以做哪些事?请同学

8、们小组内交流,并简要记录到“小主人计划卡”上。 (学生交流后记录,教师巡视中与学生交流。) 4.汇报交流。 5.教师总结:同学们刚才都以主人的身份,找到了要做的事情,课下请同学们规划好把计划卡贴到教室的墙壁上,提醒自己一项项的完成自己的计划,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先做好自己的主人,再做好学校的主人。教师的语言引导要细致、到位,引导学生明确能做哪些事,具体指导怎么做好这些事。“计划卡”的设计是为了保证本节班会课教育效果的延续,学生每当看到自己身边的“计划卡”,就会想到在课上所受到的教育,“计划卡”的张贴无形之中起了宣誓的作用,约束学生日后的行为朝着自己的计划、设想去做。

9、 五、小结提升。 1.同学们,当你养成习惯,无论在哪个班级、哪个学校、哪个团体都能自觉的用“主人”的身份去做事时,你就会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与尊重的人,一个具备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等高尚品质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有道德”体现在很多方面,具有“主人翁”意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 2.即将下课了,同学们上完这节班会后,想说些什么?或者在本节课,哪句话、哪个场景对你影响最大? 下课时提醒同学们:尽到主人的职责,整理好上课场地。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要常此以往的坚持良好行为,使其成为自己的良好习惯,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较高道德水准的人。最后下课的提醒是继续向学生渗透“先知而后行”的思想,引导学生把重点落实到做事上。 首页12尾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