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倪高华.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73701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倪高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倪高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倪高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倪高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倪高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倪高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倪高华.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倪高华中国语文网首发: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倪高华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狼的嗥叫的含义,领会其中阐述的道理; 2.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3.学习选取个性化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 4.感悟文章的诗意美和思辨色彩; 5.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文中狼的嗥叫的含义,领会其中阐述的道理; 2.学习选取个性化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 3.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这个视频和课前那个视频反映了什么现状?藏羚羊被杀,环境被破坏

2、,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对人类生存现状作一下深刻地反思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关于思考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像山那样思考。 文章的作者是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他被称为“近代环保之父”。 二、字音 师:关于这篇文章,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吧?那么我们先来检查一下字音,请大家齐声朗读下列字音 嗥叫 驯服(xn) 蔑视(mi) 迸发(bng) 湍急(tun) 艾蒿(i ho) 疲惫(bi) 饿殍(pio) 蜿蜒(wn yn) 毛骨悚然(sng) 三、文本研习 学习13自然段 1.师:像山那样思考以一声狼嗥开篇,第一段就是对这一

3、声狼嗥的特写。大家先来把这段齐读一遍,体会一下这一声狼嗥有什么样的特点? 它又隐藏着怎样的内涵呢? 明确:文中用了哪些词语来描写狼嗥的,如“深沉的”、“骄傲的”、“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蔑视”等。对于这声嗥叫中究竟又隐藏着怎样的内涵这个问题呢,我们先留下来,等课文大致分析完了以后再回过头来解答。 2.师:好,我们接着往下看,留意这一声嚎叫的有哪些事物呢?它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 明确:留意的事物可以分为两类:“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属于一类,它们的反应是“明显而迫近的希望和恐惧”;留意的还有“这座山”,它的反应则是“深刻的”、“长久的”、“客观的”。 3

4、.这里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排比句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排比。增强文章气势。作者将一种深刻的生态伦理问题以极其形象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述出来,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 4.文章往下还写到了一般的人,“不能辨别其隐藏含义的人”对这声狼嗥的反应,他们其实也属于第一类事物,他们的理解也是肤浅的,直接的,表面的。那么文章接下来写到,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还有谁呢? 中国语文网首发: 中国语文网首发: 明确:是“我”对这声狼嗥的理解,是“我自己对这一点的认识”。 追问:这一点是指什么? 明确:是指山对狼的认识,也就是前面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当中所说的山对狼怀有的一种秘密。这个秘密是什么?就是山能感觉到狼的存在

5、,山知道狼的消失对大山,对整个自然,对人类意味着什么。这也就是自然法则。 学习49自然段 师:“我”对这一声狼嗥的认识,也就是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向来如此的吗?从文中可以看出,这个认识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那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或默读49段,概括出我对狼嗥的认识是经过怎样一个变化过程的。 明确:肆意猎杀狼有负罪感反思醒悟 1.师:作者最初肆意猎杀狼,那么当时他对此持一种什么样的观念?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明确:用文中的话说:“在那个年代里,没有人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当时我很年轻,正是不动扳机就感到手痒的时候。那时,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

6、也就是说,从前的“我”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认为狼吃掉了对人类有用的鹿,该杀,所以就肆意猎杀。 2.后来作者还是这样认为吗?他的想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转变的? 明确:不是,作者的想法、观点在他看见一只狼死去的那一天开始转变了。 师:作者所看见的那只狼死去的情形,文中具体是怎么描述的? 明确:正好看见在它眼中闪烁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 师:作者刚刚发现这只狼的时候是怎样一幅情形? 明确:它们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嬉戏着搅在一起。它们确确实实是一群就在我们的峭壁之下的空地上蠕动和互相碰撞着的狼。是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 师:你们看,前面是其乐融融的景象,而此刻却是令人难受的垂死的绿光,这样写用

7、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里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衬托出人的残忍和无知。 师:在那一刹那,作者也察觉到,他说“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是某种只有他和这座山才了解的东西。”这是什么“东西”? 1.师:好,现在狼死了,作者原本认为“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当人们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的狼后,天堂出现了么?出现了什么情况? 让我们把第七自然段齐声一遍。 明确:鹿因为数目太多而死去,山秃了,草原退化了。 2.师:你们看,这里作者连用好几个“看见”,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连用几个“看见”,写出了狼接二连三地被消灭以后出现的严重后果,生动形象地揭示了生态平衡遭到破

8、坏后的恶果。 师:第9段海写到了牛群,其实也是同样的情况。 3.面对那一座座无狼出没的山,利奥波德开始像山那样思考。他想到了什么? 明确:正像当初鹿群在对狼的极度恐惧中生活着那样;那一座山将要在对它的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 师:山为什么要在对鹿的恐惧中生活?对于这一点,文章中怎么写的? 明确:当一只被狼猎杀的公鹿在两三年就可得到替补时,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惫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里都得不到复原。 师:怎么理解这句话? 参考明确:食草动物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草原植被的发展速度,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破坏起来容易,恢复起来难。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存环境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大问题。 中国语文网首发: 中国语文网

9、首发: 体悟文章诗意且富含哲理的语言中蕴含的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 师:像这样的富有哲理的句子在文章中还有很多,你们花几分钟时间找找看,还有哪些富有哲理的句子,并想想这些句子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参考: 1.他不知道像山那样思考。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了沙尘暴,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里去。 2.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 3.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 探讨狼的嗥叫的内涵 师: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这样写道:“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这样就与第1、2段首尾呼应,也回到了我们刚刚开始时留下的那个问题,这一声狼的嗥叫是贯穿始终的一个文眼,通过文章

10、的讲解,我们再回过头来领会这一声嗥叫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内涵? 明确:狼嗥是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 狼嗥是在警告人们不要破坏生态环境,否则必将自食其果; 狼嗥是对人与万物之间的平等相处、和谐相处的呼唤; 狼嗥是对不懂自然规律的人类的反抗; 狼嗥意味着为某种生存状态吹响了告别的号角。 这一声狼嗥具有生态价值和生命意义,也是作者充满生态忧患意识的大声疾呼。 四、拓展阅读 诗歌欣赏: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体会诗歌的主旨 师:具有生态忧患意识、生态保护意识的不仅仅是奥尔多利奥波德一个人,日本的谷川俊太郎写过这样一首诗,叫作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同学们一起来朗读一下吧。 日本谷川俊太郎 野

11、兽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森林寂静无语,屏住呼吸 野兽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继续铺路 鱼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大海汹涌的波涛是枉然的呻吟 鱼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继续修建港口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大街变得更加热闹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建造公园 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 人彼此变得十分相似 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 中国语文网首发: 中国语文网首发: 人还在继续相信未来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天空在静静地涌淌泪水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无知地继续歌唱 明确:这首诗告诉我们人们追求物质建设固然是很好的,但必须心装自然,切不可以牺牲自然,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小鸟消失,天空不语,狼的嗥叫,大山不言,他们都在默默地思考,而这种沉默给人带来的则是更大的悲剧。像山那样思考一文惊醒梦中人,用诗一般的语言,深入浅出,来表达深层的含义。 六、课堂小结 让我们回到课文的题目,当人类追求自身进步的同时,也应该做到像山那样深刻地、客观地、长久地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PS:板书设计 像山那样思考 奥尔多利奥波德 鹿 松林 深刻的 自身的角度 郊狼 狼的嗥叫 山 长久的 牧牛人 客观的 猎人 中国语文网首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