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亲社会行为》实践性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成亲社会行为》实践性学习.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养成亲社会行为实践性学习养成亲社会行为一课如何引领学生的实践性学习 一、结合具体案例或详细教学设计进行问题描述。 1.如何做到帮助他人? 2, 怎样养成学生亲社会行为? 3.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的的形式有哪些?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包括帮助孤寡老人,爱心捐助、进行环保宣传、法制宣传、维护交通秩序,植树造林,参加社区公益劳动等志愿者活动,其目的在于以展现对他人和社会的爱心,逐步培育起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打下基础.组织学生参加这一服务活动既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如走进社区做服务,参加献爱心一日捐、环保宣传等,也可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
2、同步进行。我利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组成学生志愿者,去社区敬老院开展志愿者活动,在替老人打扫卫生、聊天,叠被子,洗衣,梳头.表演节目.还为老人表演节目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古训;还与校团委的活动结合,与居委会家长学校,课外辅导员保持联系,每月轮流上门服务。活动能使学生获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实现价值的真实感受,感悟到了人生价值的所在: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每个人都从他人和社会那里获得过帮助,也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他人和社会。这对于培养现代公民,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活动本身直接体现了思想品德课道德教学的要求,是学以致用,回报社会,回归生活的体现;同时参加活动
3、又可以反过来促使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理解。 二、结合课程标准进行理论分析 “养成亲社会行为”,主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学会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材先提供了几种亲社会行为的典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做教学的引领活动,然后从“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和“我为社会做贡献”两个层次进行展开。 第一个层次“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主要引导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善待其他社会成员,通过提供生活场景,启发学生自主感悟,认识这些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二个层次“我为社会做贡献”则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参
4、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三、问题解决策略 组织学生去社区敬老院献爱心,活动之前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为本次活动的形式、流程和具体事宜出谋划策,制定出一份详细的活动计划,如下: 活动主题:爱心连着你我他 活动意义:一方面,同学们尽自己一份力量为敬老院献爱心,感受和领悟什么是亲社会行为,以及亲社会行为给我们带来哪些情感体验?另一方面,为下节课学习养成亲社会行为做铺垫。 组织单位:五营回民中学八年级一班 活动时间:周三下午课外活动课 活动地点:五营回民敬老院 活动流程: 一、集合。各组长清点本组人数并检查本组所佩带的工具等。 二、进入敬老院
5、,学生给老人送上自己准备的自做小礼物。 三、学生为敬老院打扫卫生。 活动要求: 1、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不可嬉戏打闹,大声喧哗。 2、活动过后,每位同学针对本次活动写一份心得体会。 设计意图:有了助人之心,又有了助人之力,帮助他人就成了可能。引导学生学会助人的技巧,这一点往往被忽视了。因此,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很有必要的。 活动总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可以做到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做到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从而做到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参与度很高,为老人贴被子,修剪指甲,帮助敬老院擦玻璃、打扫室内外卫生,顷刻间敬老院的每个角落都能看见学生们忙碌的身影。 本次活动之后,再回到课堂上,我把课前精心编辑的学生在养老院的一个个镜头,制作成视频,结合视频,请同学谈一谈自己行为的意义,以及当时的心理感受;通过挑选的几名同学交流自己所写的心得体会,引导学生将收获共享,引起共鸣。思想境界得以升华.学生又非常愉快又轻松的掌握了本课的内容,知道了什么是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带给他什么样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肯定是快乐的.是自豪的.真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谓踏花归来马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