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说课稿.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74538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的春节》说课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的春节说课稿北京的春节第二课时说课稿 狮山一小 罗志丽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与此有关的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北京的春节。作者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下面说说我对这篇课文第二课时的一些设计思路。 一、说研究 说联系: 北京的春节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民风民俗”。对于“民风民俗”的学习,学生虽然学习过一些:如二年级下册的难忘的

2、泼水节等,但并不是主题的深入学习。本文是本组课文的第一篇课文,作为单元的开篇课文,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方法: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走进课文、阅读“阅读链接”的资料和搜集资料,了解一些关于北京的春节的传统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二是让学生通过品读课文、对比阅读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为以后的课文学习作好学习迁移的准备。 说目标: 针对这篇文章的特点以及单元目标,我制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2、能通过理解重点句段,品味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感悟

3、作者热爱春节文化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并能运用到写作上。 第一点是对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兼顾,后两点是在过程与方法上的体现。 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在本文中,语言大师老舍的京味语言,描绘出的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这些对于南方的孩子来说并不1 好领会。再加上课文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及其好处,学生的理解也会有难度。但春节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又很喜欢,因此可从学生自己过春节的经验谈起,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而我们班的学生在我校的课改下,已养成良好的预习以及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和小

4、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学习本篇文章。课后,学生可以将家乡的春节与老北京的春节习俗进行对比或了解更多有关春节习俗的信息,感受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 说重、难点: 针对我班的学情,我确定了这课的重难点。 重点:能随作者的描述,了解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二、说教学 为落实目标,为突破重难点,我对教材作了以下处理。 说教材处理: 1、出示春节热闹场面的图片、童谣,并以恭喜恭喜为背景音乐,引起学生的回忆,激发学生兴趣。 2、出示自学提纲,学生根据提纲自学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作者按时间的顺序

5、写了北京人过春节,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抓住详写的内容重点品读,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找出课文中描写小孩子过春节的部分读读以及读“阅读链接”两个片 段,比较写作特点,并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家乡的春节是怎样的,自己又是怎样过春节的。 3、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在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旨在更好地走进文本,理解文本。 4、学生展示,补充质疑。在自学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这一环节,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我首先让学生了解文章详略的表达方法,便于学生快速地走进文本。然后引导学生抓住第一印象“热闹”,结合作者详写 2 的四个日子中的重点句段及自己过春节的感受来品

6、读理解,感受作者语言特点。这是落实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的主要环节,所以,在学生展示了对文本的感悟后,我及时地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过春节的实际再次来谈,而且找准了说话点,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如:在学生展示了“元宵”的热闹后,我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元宵时看烟花的情景。这样便于学生把自己与文本、作者三者很好的结合起来。然后再把感悟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从而让学生达到读懂作者、读出自我的目的。 5、对比阅读,迁移方法,写家乡的春节。 这个环节充分发挥了“阅读链接”的作用,并有目的地进行拓展。让学生懂得同样写除夕,可以有不同的写法,并在以后的习作中学会善于灵活运用不同的写法,写出个性,写出特色。这样,既开阔

7、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说新知教学的创新点: 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观点与结论。这也诚如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所说: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只有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在自主合作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语文的浓厚兴趣,唤起他们真实的情感体验,学生才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欲罢不能。我在处理北京的春节一课时,运用这种教学理念,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这一点我是通过三个层面来体现的。 第一层:是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

8、预习作业,让学生通过预习课文,搜集与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有关的资料。这一预习作业的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对老北京春节的民俗文化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为学习课文做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在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提高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二层:自学合作环节,以导学案开展自主合作学习,以小组交流、小组内组长评价、教师评价指导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第三层:在展示环节,在自学合作的基础上,我放手让学生去学习除夕的热闹、大年初一与除夕景象的截然不同和正月十五的高潮,并进行板演展示,这样 3 不仅抓住了重点,让学生从从字里行间的品读中体会到了老北京春节独特的民俗文化,还通过这

9、个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平等参与、主动表现、展示才能的机会,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说练习处理: 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学过程时,除了基本的听读训练外,还根据本课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特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过年的感受,并借鉴老舍先生介绍花灯的方式,用上文中的关键词来介绍我们这里元宵放烟花的情景。而写话训练则是运用文段先总后分、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家乡春节的习俗。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做到了读写相结合。 课外作业我则以“作业超市”的形式出现,以“春节”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内容如下: 春节印象:自己修改或写

10、一篇关于春节的习作。 春节花絮:从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传说、习俗中选择编写。 精彩再现:摘抄自己认为描写好的关于春节的诗词佳句或优美片段。 春节建议:春节怎么过,提出自己的想法 和建议。 节日集锦:除了春节,我国的传统节日还 有哪些,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 “作业超市”是一种创意,它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和创造的空间。“超市”里的作业与生活紧密联系,活泼的形式和贴近学生特点的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书本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延伸了课堂。 说教学评价: 在学生展示质疑中,穿插对课文的读、悟,师生共同参与评价,特别将落脚点放在“读”上,学生评一评,教师的语言渲染,男女生比赛读等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用学到的方法,写写自己家乡的春节,学以致用,真正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 同时,教师对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全班展示中评价学生展示的知识准确度、语言的精彩度。小组长以记红旗数的方式评价学生小组中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参与度与能力。以小组评分的方式,评价小组代表展示的 4 精彩度,反馈举手次数评价各小组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同时结合周评、月评奖的方法,使评价能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