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基础》答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7501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汉语基础》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古汉语基础》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古汉语基础》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古汉语基础》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古汉语基础》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汉语基础》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汉语基础》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汉语基础答案古汉语基础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 一、 解释下列术语概念 1单纯词 : 单纯词是指只包含一个词素的词,有时用一个汉字表示,如走;有时用两个汉字表示,必须合起来才有意义,如含糊。 2连绵词:连绵词又称连绵字,是两个音节连缀成意而不能分割的词,是由两个字构成的一个词,形成一个完整的声音组织,不可分割地表示一个意义,又叫连语,涟语。 3重言 :叠音词是重叠两个相同的音节所组成的词,前人把它叫做重言,由于这类词多是形容事物形状、状态的,所以古人又叫它重言形况词,现在就其音节来看称为叠音词。 4合成词 :合成词是由两个独立的单词结合而成的,凝固得只表示一个单纯的意义的复音词。 5本义:本义应该

2、指词的本来意义,但是这里所说的本义,只是取习惯的叫法,或称作一种操作概念,是指现代人们所能找到的有文献根据或字形根据的最古的意义,但并不一定是最初的意义。 6古今传承词:古今传承词是指在汉语上生命力很强,一直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口语或书面里的词。 7同义词:从词义内容上辨析;从习惯用法上分析;从语法上分析;从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上看;从方言的角度辨析同义词;从造字时侧重点不同而形成的同义词。 8声纽:声母古代又叫做“纽”或“声纽”。 9字母:由于古代没有记音符号,所以就用记录音节的汉字代表音节中的第一个音素 声母,这个代表声母的汉字叫做“字母”,只代表它所记音节的第一个音素。 10五音:我国传统语

3、音学按发音部位的不同,把声母分为:唇音 、舌音 、齿音 、牙音 、喉音五类,这就是音韵学上所谓的“五音”。 11七音:宋元等韵学家从舌音中又分出半舌音,从齿音中又分出半齿音,连同上述“五音”,就构成了音韵学上所谓的“七音”。 12清音:古人从发音方法上对声母进行分析,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清浊”。用现代语音理论去分析,所谓“清”,就是指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不带音 13浊音:所谓“浊”,就是指发音时声带颤动的带音。 14韵部:在汉语音韵学里,把同一韵的字归并到一起,构成一个独立的组合,称为韵部。 15对转:在汉语语音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常常有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互相转变的现象,它们互变的前提是彼此的

4、主要元音相同。 16叠韵:双声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就是两个字的韵相同。 17阴声韵:按照韵尾的不同,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元音收尾或没有韵尾的,叫“阴声韵”. 18读若:这个术语一般是用来注音,但有时也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例如: 19读如:这个术语一般是用来注音,但有时也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例如: 20反切:反切是我国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进行分析后创造的一种为汉字注音的方法。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拼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反切的原则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 21声训:声训也叫音训, 即因声求义,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解释词义的方法。 22形训:形训是以形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的

5、分析来寻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 23黏对:所谓“粘”,是指一首律诗中相邻两联的上联对句和下联出句的第二字平仄必须相同。 所谓“对”,是指一首律诗中同一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反。 24拗救:所谓拗救,就是指在律诗的一个句子中,本该用平声的地方却用了仄声,然后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 25孤平:孤平是指B 型句的平平仄仄平,第一字如果是平,那么第三字可平可仄;如果第一字用了仄,那第三字就必须改用平,否则就是孤平,也叫犯孤平。 二、指出下列各复音词的类型: 1犹豫 2崎岖 3相羊 4浩荡 5溶溶 6行行 7盘盘 8蚩蚩 9融融 10有苗 11阿母 12喟然 1

6、3有众 14率尔 15布衣 16诸侯 17天命 18百姓 19兴亡 20借口 21首鼠 22从容 23参差 24披靡 25含糊 答:首鼠、从容、参差、崎岖 、犹豫、浩荡、披靡、含糊、相羊属于连绵词 溶溶、行行、盘盘、蚩蚩、融融 属于叠音词 有苗、阿母、喟然、率尔、布衣、有众属于附音词 诸侯、天命、借口、百姓、兴亡、属于合成词 三、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指出下列各词的本义 1谋:咨询 2信:诚实 3省:细看 4眷:回头看5颠:头顶 6聖:通达事理 7肯:紧附在骨上的肉 8臘:年终祭 9叔:拾 10要:腰 11執:拘捕罪人 12埶:种植 13歸:女子出嫁 14術:邑中道 15衝:交叉路口 16何:

7、扛 17作:起来 18亦:腋窝 19端:直立,端正地站着 20好:美 21暴:晒太阳 22朔:夏历每月初一 23郵:传递文书的驿站 24厲:磨刀石 25際:两墙相合之缝 四、简答题 1三十六字母代表了哪一时代的声母系统?其全浊声母都是那些?其全清声母有那些?其次清声母都是哪些?其次浊声母有哪些? 答:这三十六字母大约反映了唐代末年宋代初年的声母系统,它是研究和认识历史上其他各个时期声母系统的桥梁。 全清的有:帮非端知精心照审见影晓 次清的有:滂敷透彻清穿溪 全浊的有:并奉定澄从邪床禅群匣 次浊的有:明微泥娘疑喻来日 2和三十六字母比较,清人钱大昕曾提出上古声母的唇音和舌音的什么特点? 古无轻唇

8、音,即上古时没有轻唇音“非、敷、奉、微”,中古时的轻唇音“非、敷、奉、微”来自于“帮、滂、并、明”,由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如:同一个联绵字在不同文献中有不同的写法:匍匐扶服扶伏蒲伏。 古无舌上音,即上古时没有舌上音“知、彻、澄”,中古时的舌上音“知、彻、澄”来自于“端、透、定”,也是钱大昕提出的。如:杨倞注荀子:“特,犹直也。”特舌头音,直舌上音。 五、下列诗篇是否格律诗?为什么? 略 二 一、解释下列各加“ ”的词的意义 1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园圃:种树的地方。是偏义复词。圃字无义。 2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埏:造陶器的模子,这里用如动词。埴:黏土。 3 怒而飞,其

9、翼若垂天之云。 怒:振奋,这里指鼓动翅膀。 4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扶摇:旋风。 5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休息。 6而后乃今培风。 培:凭借,依赖。 7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夭阏:拦阻。 8我決起而飞,抢榆枋。 抢:突过。 9适莽苍者,三飡而反。 飡:同“餐”,饭食。 10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特:独。 1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辩:通“变”,变化。 12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龟:皮肤冻裂。 13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 瓠落:廓落,大的意思。 14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会:节奏。 15恢恢乎其于遊刃必有余地矣。 恢恢:很宽绰的样子 16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委:堆积

10、。 17膠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 含:保藏。 18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玄同矣。 玄同:混同。 19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 铄:毁坏。 20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涘:岸。 21望洋向若而叹。 望洋:仰望的样子。 22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穷:尽,这里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23郢人垩慢其鼻端。 垩:刷墙的白土。 24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质:本来是箭靶,这里引申为对象的意思,即郢人。 25一悟万乘之主而后从车百乘。 悟:使醒悟。 26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通“煣”,用火熨木使弯曲。 2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泅水。 28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生性。

11、 29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涅:黑泥。 30草木畴生,禽兽群焉。 畴:通“俦”,同类。 31非蛇蟺之穴无可寄託者。 蟺:通“鳝”,鳝鱼。 32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 节:关键。 33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 史记:记载历史的书。 34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 离:通“罹”,触犯。 35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 私剑:私人的剑,这里指行刺的行径 36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而罪之。 报:判决。 37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 北:败走。 38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 上:用作动词,置于上位。 39而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几矣。 几:希望。 40斩敌者受赏,而高慈惠之行。 高:使高,推崇。

12、 41坚甲利兵以备难,而美薦绅之饰。 美:以为美。 42言战者多,被甲者少矣。 被:通“披”。披上,穿着。 43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 轨:遵循。 44超五帝侔三王者,必此法也。 侔 :等同。 45外内称恶,以待强敌。 称:行 46非有分于纵横之党,则有仇雠之患。 纵:直,纵向。 47则举国而委,效玺而请兵矣。 效:献 48是故事强,则以外权市官于内。 市:买 49则游说之士孰不为用矰缴之说。 矰缴:矰:弋射的箭。缴:系在箭上的生丝线。 50而诛罚不必其后也。 必:一定,坚决执行。 二、给下文加上标点 1秦既解邯郸围,而赵王入朝,使赵郝约事於秦,割六县而媾。虞卿谓赵王曰:“秦之攻王也,

13、倦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弗攻乎?”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遗馀力矣,必以倦而归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以送之,是助秦自攻也。来年秦复攻王,王无救矣。”王以虞卿之言告之赵郝。赵郝曰:“虞卿诚能尽秦力之所至乎?诚知秦力之所不能进,此弹丸之地弗予,令秦来年复攻王,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 2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庐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庐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

14、也。 3 平公射鴳,不死,使竖襄搏之,失,公怒,拘将杀之。叔向闻之,夕,君告之。叔向曰:“君必杀之。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殪,以为大甲,以封于晋。今君嗣吾先君唐叔,射鴳不死,搏之不得,是扬吾君之耻者也。君其必速杀之,勿令远闻。”君忸怩,乃趣赦之。 4 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 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庄,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季子谢之,请问姓字。薪者曰:“子皮相之士也,何足语姓字!”遂去不顾。 5 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

15、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三、阅读下文,并按要求回答。 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父之病矣,渍甚,国人弗讳,寡人将谁属国?”管仲对曰:“昔者臣尽力竭智,犹未足以知之也。今病在于朝夕之中,臣奚能言?”桓公曰:“此大事也,愿仲父之教寡人也。”管仲敬诺曰:“公谁欲相?”公曰:“鲍叔牙可乎?”管仲对曰:“不可。夷吾善鲍叔牙。鲍叔牙之为人也,清廉洁直,视不己若者,不比于人;一闻人过,终身不忘。勿已,则隰朋可乎?隰朋之为人也,上志而下求,丑不若黄帝,而衰不己若者。其于国也

16、,有不闻也;其于物也,有不知也;其于人也,有不见也,勿已乎,则隰朋可也。”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 答:问:慰问。比:比并,并列。过:过错,过失。已:停止。 2将文中宾语前置的句子写出,并注明属于哪一中前置。 答:寡人将谁属国;臣奚能言;公谁欲相;视不己若者;衰不己若者。 3将文中用“意动用法”翻译的词注出。 答:丑不若黄帝:丑,耻,以为羞耻的意思.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无!起,易箦。”曾元曰:“夫子

17、之病亟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杖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1将文中的判断句选出,并译成现代语体 答:华而睆,大夫之箦与? 斯季孙之赐也。 2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 答:病:病危。华:光亮。瞿然:惊视貌。易:更换。没:死。 3选出名词作状语的句子 答:童子隅坐而执烛 4选出带补语的句子 答:乐正子春坐于床下。 曾元、曾申坐于足。 、邹与鲁閧。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长上之死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饑岁,君之民,老弱

18、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忧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1解释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义 答:閧:哄闹,众声并作。胜:尽。慢:怠慢。忧:忧虑。 2将文中的用通假字写出的否定副词选出,并注出它的意义 答: 答:莫:没有。无:不要。 3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百姓没有谁为他而死。 差不多有上千人。 则百姓亲爱他的上司,为他的尊长而死。 、楚王问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多而不变,何也?”曰:“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晋为之饰装从衣文之媵

19、七十人。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蘭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揽其文而忘其用。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用,直以文害用也。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故其言多不辞。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 答:身体:亲身去做。衣:穿。辑:通“缉”,连缀。鬻:卖。 2 出文中的判断句,并译成现代语体 答:墨子者,显学也。墨子之学,是显学。 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现在世上的谈论,全都是辩说文辞之言。

20、3 出文中的通假字,说明其相对应的本字,并解释意义 答:辑:通“缉”,连缀。 揽:通“览”,观看。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得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用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 答:游:交游。欺:欺骗。进:推荐。合:会合。匡:匡正。贾:经商。肖:好。遭:遇。 2.找出文中的被动句,并翻译成现代语体 管仲囚焉:管仲被囚。 及小白立为桓公:等到小白被立为桓公。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我曾经三次出仕,三次被君驱逐。 吾幽囚受辱:我被幽囚受到屈辱。 3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语体 分财利多自与:分配财利的时候,经常多给自己。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知道我不以小节为羞耻,而以功名不显于天下为羞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