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听课感受.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75194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7.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听课感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听课感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听课感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听课感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听课感受.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听课感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观课报告 纵观全课,杨老师这节课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平实”而不“平淡” 杨老师执教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注重实质,创设情境简洁、朴实,没有花花架子,可谓直奔主题。学生根据情境引入分数加法后尝试列出31算式“+” 后,杨老师没有满足于学生得到的结果,而是适时的引导学生55探究分数加法的意义,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轻而易举的把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联系起来,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与传统的先复习整数加法的意义不同的是,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体现。同时,克服了由机械复习所带来的枯燥无味。当然,这不是教学的重点,却是一个亮点。 2、“重过程”也不忽视“结

2、论”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学生在四年级时,就已经会计算了,因此,当学生列出算式后,马上有学生大声的说出了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杨老师采用了“从结果走向过程”的方法,让学生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计算”,“为什么不用分母加分母,分子加分子呢?”这两个问题启发学生深入的思考、探究,层层推进,让学生经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明确了算理。突破了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顺利的达到了教学目标。同时,渗透了学习方法。使学生对自己理解算理后的计算法则印象深刻。可谓一举三得,即“重了过程”也“深化了结论”,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 3、对于课堂中出现的突发事件,也就是课堂中生成的东西,杨老师处理得非常到位

3、,对学生的引导是那么的自然而水到渠成,落叶无痕,使其成为课堂中的一个个亮点。她的课堂告诉我们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仅仅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而杨老师在课堂中扮演的引导者、组织者是那么的成功,是我效仿的榜样。 4、练习设计非常全面。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她都想到了。如:学生在计算结果的处理方面,很容易忽略得到的结果该约分的要约分,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杨老师为此专门设计了几道这方面的题,其次,练习在巩固本课知识的同时,呈梯度的上升、拓展,发展学生的思维,又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打下基础。 5、整节课环环相扣,从复习铺垫到新课的教学以及随堂的练习。新授内容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教学,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气氛很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自然地接受所学的知识。 6、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地说算法、算理,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地交流和表达的机会。对算法的多次练习以达到增强记忆和提高计算正确率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能充分地注意学生的差异,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发展,力使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课堂上的练习很及时,及时巩固了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 7、把多媒体与教学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得较抽象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变得形象,让学生有了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对新知地掌握就较容易,学得很轻松、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