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8课《走进中山故里》教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75513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8课《走进中山故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8课《走进中山故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8课《走进中山故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8课《走进中山故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8课《走进中山故里》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8课走进中山故里教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8课走进中山故里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大生产孙中山创建中国同盟会、领导武昌起义、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的革命历程及伟大历史功绩。了解中华先烈追求真理、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壮举,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奋发有为、立志为国的情怀。 2、通过图片、文字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初步学会收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等探究活动,让学生既能充分展示个性,又能与他人合作,学会处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教师先了解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和语言表达

2、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后,根据以上情况合理分组,然后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查阅书籍、报刊、网站,收集有关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 2、制作有关课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知识面。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课前小调查:先向学生出示中山装实物或图片,问学生:哪位同学知道这件衣服的款式?以活跃课堂气氛。 然后展示课前小调查,说说你所知道的当地(或其他地方)用孙中山名字命名的学校、公园、街道等。学生将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展示。 2、教师结合中山陵的内容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直到今天仍有那么多人怀念、崇敬孙中山呢?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二、 “必须推翻清

3、王朝” 1、学生活动-讲故事。 在学生活动之前投影孙中山像、名字来历与籍贯,再让学生看孙中山的诞生地-翠亨村。然后由学生分组讲述小故事-孙中山听故事。 通过讲故事使学生知道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活动以前的一段经历,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太平天国历史(特别是反清英雄洪秀全)对少年孙中山的影响;二是在广州、香港读书时接触了新的思想,认识到清*的昏庸无能和中国的落后贫弱,立志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2、自读探究找活动。 比一比看谁做得:学生说出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完成后,可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附:示例) 清朝*-腐朽没落孙中山上书遭拒西方列强-野蛮侵略领导武装起义创立中国同盟会 3、模拟现场-答记者问。 孙中

4、山早期领导的十多次武装起义,都失败了,但他仍不气馁,有人问他:“你失败这么多次了,为什么还不丧气,总是这样热心呢?”让一个或者一组学生充当孙中山,其他同学充当记者来提问,开展一个“孙中山答记者问”模拟现场活动。 三、走进名人,深入思考: 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民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后,如何治理自己的国家呢?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说说自己的看法。 教师启导学生思考归纳,孙中山治国与清*治国有何本质不同?你认为共和制好?还是封建君主专制好? 中华民国成立后,全国出现了哪些新气旬有?请分组探究并讲述一个给你印象最深的典型事例。 交流汇报 (1)学生展示自己小组收集的共和新气象的图片、文字资料。 (2)学生讲述典型事例:如“废除女人缠足”、“男人头上的辫子” 情景升华-“深切缅怀孙中山”。 (1)课件展示:介绍孙中山逝世的资料。 (2)体会感言:仔细集会孙中山的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谈谈自己的想法。 (3)激励升华:你认为孙中山一生的付出值得吗?学完了本课,你心目中的孙中山是一个怎样的人? 结合史实和革命士兵替群众剪掉辫子以及课文插图,问辛亥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了吗? 总结全文 以歌谣总结:一代伟大孙中山,同盟会是他创建,制定纲领高远瞻,三民主义思想传,武昌起义令鬼颤,辛亥革命创民国,民主共和人民心,推翻帝制功永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